孩子們在徒步途中將課本里“寒溫帶大興安嶺”的抽象概念,化作觸手可及的自然體驗。 張釗 攝
呼中區(qū)位于大興安嶺伊勒呼里山脈北麓,年平均氣溫-4.3℃,城鎮(zhèn)歷史最低溫度達-53.2℃,有“中國最冷小鎮(zhèn)”之稱。
游客們沿環(huán)城步道穿行山林,徒步10公里間,采摘野生高粱果,清甜滋味讓人工草莓相形見絀,在林間空地參與“你好繞圈跑”親子游戲,在籃球、乒乓球場地休憩。孩子們將沾滿露水的漿果舉到鏡頭前,課本里“寒溫帶大興安嶺”的抽象概念,化作觸手可及的自然體驗。
呼源鎮(zhèn)為游客定制的活動矩陣,蘊含“文旅+研學(xué)”的融合邏輯。不僅提供徒步場地與后勤保障,更將生態(tài)教育嵌入行程,向?qū)а赝局v解偃松耐寒特性、大興安嶺開發(fā)史,讓山林成為流動的課堂。
由老民房改造的特色民宿,是呼中區(qū)文旅融合的縮影,客房里裝飾大興安嶺老物件,餐廳飄出野山菌燉排骨的香氣,讓游客體驗屬于“大興安嶺的記憶”。
從徒步鞋下的泥土到民宿餐桌上的山珍,從研學(xué)手冊里的知識到朋友圈分享的風(fēng)景,“引客入呼”的實踐,是“中國最冷小鎮(zhèn)”書寫大興安嶺生態(tài)旅游的新范式,不僅是負(fù)氧離子浸透的清涼,更是自然與人文交織的深度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