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格勃相當于中國什么;中國有克格勃那樣特工組織嗎
1969年5月的黑龍江,一個名為莊樹寶的老農來到郝家廟派出所,舉報犯竇祥松潛入中國。
警方接到報警后,連忙向莊樹寶詢問是怎么一回事。
慶樹寶向警方講了自己今天遇到的一件怪事,自己搭車去縣城的時候,路上遇到一個同樣搭車的陌生人。
剛開始莊樹寶也沒在意,但越看越奇怪,隱隱發現這個陌生人和記憶中的某個人十分相似,不管是言行舉止還是神態容貌都非常像。
那個人就是當地大地主的兒子竇祥松!
自從八路軍進入東北后,人民當家作主,竇祥松的父親竇順仁,因為罪大惡極被政府伏法。
但竇家的兒子竇祥松,在父親死后就叛逃了,走之前還將村干部一家殺死。
他看著眼前的男人,越看越像竇順仁的敗家兒子,尤其是其神態舉止,更是和親爹竇順仁一模一樣。
警方聽完莊樹寶的陳述,覺得這件事不簡單,于是火速將犯竇祥松緝拿歸案。
原本警方以為,只是一樁懸案得以冤雪。
沒想到這不審訊不要緊,一審訊,竇祥松不僅是個畏罪潛逃的犯。
更是蘇聯克格勃間諜組織派來潛伏和搞破壞的“特務”,其目的是要在東北進行一項絕密的爆破任務。
那么,這其中到底有何陰謀,竇祥松身上的血案和任務都是怎么一回事,老農莊樹寶為何如此確定一個陌生人,就是逃亡在外多年的竇祥松?
克格勃
這一切,都需要我們從竇祥松的爆破對象,中蘇T-62坦克說起。
1969年3月22日,中央軍委特別下達對沈陽軍區副司令肖全夫的指令,保護好T-62坦克的運輸工作。
在珍寶島自衛反擊戰期間,我軍火炮性能落后,難以對T-62坦克造成傷害。
但聰明的邊防部隊士兵在白雪皚皚的冰面上布下70余枚反坦克,從而重創一輛橫沖直撞的編號為“545”的T-62坦克,將其履帶炸毀,致使坦克擱淺中國領土上。
肖全夫將我軍炸毀蘇軍T-62坦克履帶的消息上報后,立馬引來中央軍委的重視。
2天后,周恩來總理特別打電話給前線邊防部隊,下令一定要將癱瘓的T-62坦克拖回北京。
他再三強調:這不僅有軍事價值,而且有政治意義。
有這個鐵家伙作證,就不怕對方在全世界面前耍賴。
珍寶島
這一年3月2日上午8時40分,我邊防部隊例行派出巡邏小隊,分2小組對小島進行巡邏。
而站長孫玉國率領的第一小組剛到達珍寶島,就遭到蘇軍方面的兩面包抄。
和以往不同的是,蘇軍士兵70余人全副武裝,且擺出戰斗隊形,阻止我巡邏小組登島巡邏。
孫玉國當即對蘇軍進行警告,讓其趕緊撤離,可對方不但置之不理,還率先開槍。
當場打死打傷第一巡邏小組6人,我方忍無可忍只能選擇自衛反擊,雙方的戰爭愈發激烈。
此次沖突中,我軍擊毀敵軍裝甲車、指揮車等,使其損失慘重。
但沒想戰后對方顛倒黑白,將一切罪責拖到我方頭上。
但有了這一鐵家伙,那就直接證實蘇方發起侵略的行為,從而使得我方在輿論上占據優勢。
珍寶島反擊戰
其次就是這輛坦克的性能極其優越!
當時我國正在研究性能更優良的69式中型坦克,該坦克計劃采用火炮雙向穩定器、紅外夜視儀等新技術新設備,可當時西方對我國采取技術封鎖,以至于我方研制上困難重重。
而T-62坦克卻是當時全球最先進的坦克之一,它是蘇方繼T55坦克后于50年代末研發的新型主戰坦克。1964年時開始量產并裝備軍隊中,一年后首次出現在紅場閱兵行列,一經亮相就引來世人關注。
該坦克自重為37.6噸,配有115mm滑膛炮一門,意味著炮彈在炮膛內的加速度更大,射程自然也更遠,因而擁有更強大的火力以及破甲性能,對目標物的傷害更大,這也是全球首次將滑膛技術運用于坦克中。
同時,T-62坦克還安裝了火炮雙向穩定器,其射擊精度更高,穩定性也更強,可在行動中快速瞄準并擊中目標物。
T-62坦克
該坦克還配備了紅外夜視裝置,夜視距離多達800-1000米,可大大加強夜間作戰能力。
而當時國產59坦克只配備駕駛員紅外夜視儀,炮長、車長很難清晰洞察前方目標物,更無法精準射擊,想要提高坦克威能,我軍必須解決紅外線夜視裝備。
此外,T-62坦克發動機功率更大,時速可達50公里,裝甲鋼板更堅固,且裝備自動滅火、煙幕施放、超壓三防等技術,這些對當時我軍而言均是技術空白。
如果能夠將T-62坦克搶奪回來,那將為我國研制國產69坦克提供技術支持,提高我軍陸戰能力和水平。
與此同時,同年3月16日晚,匈牙利首都參加華約七國首腦會議的勃列日涅夫得知T-62坦克癱瘓在中國領土之上時,當場大怒,要求國防部長格列奇科務必將坦克奪回或炸毀,決不能落入中國人手中。
T-62坦克
就這樣,中蘇雙方就T-62坦克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雙方“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最終使得坦克墜入烏蘇里江底。
因考慮T-62坦克的技術價值,我軍隨即成立坦克打撈小組,頂著敵人的炮火壓力。
經過20多天的奮戰,這輛坦克被成功拖上岸。不久后,經中央軍委指示,盡快將T-62坦克拖回北京展覽研究。
可正在中方計劃將T-62坦克拖回北京之時,克格勃派人潛入中國,企圖將我軍繳獲的戰利品炸毀。
1969年5月的一天,蘇聯基塔伊斯卡雅特務學校的中國面孔學員竇祥松被叫到校長辦公室。
來到辦公室后,他發現發現辦公室內早已坐滿了克格勃高層人物,這些軍官平時也只有在新聞上才能一見。
竇祥松很是疑惑,自己平時根本不受校方關注,也沒有太出色的表現,為何會有這么多人接見自己?
正在他遲疑之時,一個佩戴中校軍銜的克格勃軍官主動開口說話,此人說著一口流利的中文,概述他們此行前來的目的,那就是對癱瘓在中國領土、被中國軍方拖走的T-62坦克實行爆破任務,
該軍官解釋道:“中國計劃將那輛‘偷盜’的T-62坦克運往北京,由專家進行破解研究,以‘竊取’蘇聯的技術機密?!?/p>
聽到這里,竇祥松已完全明白克格勃的意圖,他們希望自己能夠潛入中國,畢竟自己是中國人面孔,輕易不會引起注意。
盡管特務學校有很多比他出色數倍的人,但他們只要進入中國境內,就極可能在第一時間被抓捕。
想到這里,竇祥松嘴角上揚著得意的笑容,沒想自己還是有利用價值的。
當然,他也清楚自己之所以被信任,還因特殊的人生經歷,才能獲得克格勃的信任。
被處死的惡霸
那么,有人好奇,竇祥松為何會出現在蘇聯特務學校?又為何會做出被判祖國的事情?
竇祥松出生于黑龍江虎林縣,其父親竇順仁在舊社會時是一個罪惡滿盈的惡霸,長期欺壓手無寸鐵的百姓,做著偷雞摸狗、欺男霸女、霸占房地等事情,當地百姓人人敢怒不敢言,生怕遭到竇順仁的報復。
直到抗戰勝利后,八路軍搶先進入東北,并在虎林縣進行轟轟烈烈的土改運動,發動群舉報為非作歹的地主、劣紳、惡霸,無惡不作的竇順仁被眾多百姓舉報,經過法院審理后判決其死刑。
竇順仁被處死當天,當地百姓紛紛前往刑場,親眼目睹竇順仁被槍殺的場面,看到其身體徐徐倒下后,大家無不歡呼鼓舞,但唯獨他的兒子竇祥松在一旁哭泣。
竇祥松并非大家想象中的大孝子,他之所以哭泣并不是為了緬懷父親,反而是擔心沒有父親的庇護,自己也就沒有了經濟來源,而他本身就好吃懶做、無所事事,過去靠著父親的不義之財吃喝嫖賭,從今往后就要自食其力。
本以為父親被槍殺,能讓竇祥松吸取教訓,走上勤勞致富的道路,可實際上他并沒有認清自己的處境,仍然吊兒郎當,不愿意靠雙手致富,靠著父親遺留下來的財產繼續揮霍。
但好景不長,很快他就清貧如洗,沒有了生活來源后,他開始干著偷雞摸狗、盜竊公物的事情,還公然調戲婦女,遭到了眾人唾棄。后經舉報后,竇祥松被警察抓捕并判處3年監禁。
1961年,竇祥松出獄,本以為他在監獄內能夠改過自新、回頭是岸,可沒想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他回到原籍后仍屢教不改,經常小偷小摸、沾花惹草,不愿意參加勞動。
當地治保干部張季英多次對其教育,希望其能夠端正態度、改邪歸正,并讓他在大會上檢討惡劣行為。
可沒想,竇祥松非但不吸取教訓,感激張季英的良苦用心,反而對其懷恨在心,多次對其發脾氣。
可張季英從來不放棄對竇祥松的思想改造,仍苦心孤詣地勸導他。
可竇認為對方讓自己在眾人面前出丑,讓自己下不來臺,漸漸地他起了殺心。
1967年5月的一天,夜里下起大雨,借著夜色、雨聲掩護的竇祥松,拿著刀闖入張季英家門,將張季英夫婦殘忍殺害。
竇祥松之所以敢這么做,還因他已找到出路,那就是越境逃離,申請敵國的庇護。
克格勃見他對人民政府意見很大,認為他可以當成一枚可利用的棋子,隨即伸出橄欖枝,讓其來到特務學校接受特工訓練。
正因竇祥松背負著兩條人命,早就走向人民的對立面,且無法回頭??烁癫涍^再三斟酌后認為他是執行爆破任務的不二人選。
竇祥松看向克格勃軍官,諂媚地說道:“首長的意思是不是派我去把那輛坦克炸毀?”
對方表示,炸掉一輛30多噸重的坦克,這不現實!只要竇祥松將坦克里面的一些儀器炸掉就可以了。
具體如何實施,由專家向竇祥松詳細交代。
這位軍官還許諾,只要順利完成任務,那就可以直接前往莫斯科生活,還會送其一套房產,還會為其許配一位漂亮的俄羅斯姑娘為妻。
竇祥松聽了后大喜,連連許諾保證完成任務。
同年5月8日深夜,竇祥松在克格勃的掩護下前往珍寶島附近的江面,并從密林小道上岸,偷渡潛回中國。
克格勃為竇祥松設定了一個退役解放軍、退伍后擔任饒河縣公安局一位干警的身份,此行前往去密山縣執行上級下達的指令。
竇祥松的背包內還有偽造的介紹信和,以及2枚烈性,只要丟上一顆在坦克內,就可以將其炸毀。
依據克格勃計劃,竇祥松從興凱湖前往虎林縣,再抵達密山縣,而這途中會經過一個小鎮,小鎮西面有一個長坡,長坡上架設一個木橋,這里是將T-62坦克運向北京的必經之路。
竇祥松只要提前潛伏小鎮上,等待T-62坦克運載隊伍出現。
卡車上橋時必然會減速,此時他就可先丟下一枚,將路橋炸毀,待卡車掉下深溝后,再將另一枚丟到坦克駕駛艙內。
完成爆破任務后,再順著路基滾下山坡,并順著密林往邊境地帶前進,蘇聯方面再派人接應,如此就可成功脫身。
然而,在克格勃看來天衣無縫的計劃,卻因竇祥松懶惰的本性,使得計劃沒實施就已暴露出來。
竇祥松潛入中國境內后,加速向前奔走,直到離開江岸3公里外,他這才松了一口氣。
此時天空下起小雨,路上已是泥濘小道,不過竇祥松反而心中暗喜,下雨路上人少,可最大化的減少自己暴露。
長期接受殘酷訓練的他,對這種惡劣環境輕松拿捏,很快就走完4公里的羊腸小道,來到光明屯的一個破廟前。
這條公路一頭通往虎林縣城,一頭通往興凱湖,而興凱湖前方十幾公里處有通往密山市的公路。
竇祥松前往興凱湖的路上,見前方路途漫長,他的懶惰思想開始作祟,決定搭個拖拉機前行。
在竇祥松看來,開拖拉機的都是鄉下人,沒什么見識,也不認識自己,就算搭車也不會暴露身份,安全上沒什么可擔心的。
就在他思考之時,后方傳來拖拉機轟隆隆的聲響,他定眼一看,這輛拖拉機是洛陽工廠生產的東方紅履帶式拖拉機,樣式比較新,馬力也很大。
他連忙從樹林中鉆了出來,并向其招手,大喊道:“停一下!停一下!”
拖拉機手見有人要搭車,從駕駛窗中探出頭來,問了句:“干什么的?”
竇祥松連忙放低姿態,說:“兄弟,搭個車,能稍我一段路嗎?”
拖拉機司機問他去哪里,竇祥松稱去興凱湖。
同時,他又從口袋里掏出“大前門”,丟到駕駛艙內。
這是克格勃為他提供的,卻是真正的中國貨,是蘇聯駐華大使館從北京采購的。
當時能抽得起大前門也已十分小康了,司機見了后十分感激,連忙點頭說:“謝謝!謝謝!不過我不去興凱湖,我要去郝家廟拉木材,不知你可愿意上車?”
郝家廟是虎林縣到達興凱湖、興凱湖通往密山市的兩條公路交叉處的小鎮,竇祥松下一站剛巧要出發到這里,他內心十分歡喜,但為了掩人耳目,他故意帶著失望的表情說道:“原來這樣啊,那這樣吧,我跟著你去郝家廟,到那里后再搭車。”
說完后,他從衣兜里掏出10元錢當做路費,塞到拖拉機師傅手中,拖拉機手見狀擺擺手不要,可竇祥松滿不在乎的樣子,執意讓其收下。
拖拉機手見竇祥松如此大方,臉上露出了感激之色。
只見他竟然特意跳下車,親自扶著竇祥松上車,生怕他摔倒了。
要知道20世紀60年代時,10元錢可是人民幣最高票面,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金額,等同于拖拉機手月收入的四分之一。
當時工人月薪普遍三四十元,拿10元打車,等同于今天拿1000元坐地鐵、公交,拖拉機手怎么能不感激呢?
盡管司機沒有多想,可拖拉機后車斗上的另兩名乘客卻有所警惕,他們是裝卸工人,其中一人名為慶樹寶,年齡50多歲,臉上盡是歲月滄桑留下來的痕跡。
慶樹寶在車上一直盯著竇祥松觀察,他隱隱發現此人和記憶中的某個人十分熟悉,不管是言行舉止還是神態容貌都非常像,而那個人正是竇順仁。
原來,舊社會時,慶樹寶家庭貧困,溫飽難以解決,為了生活只能前去竇順仁家中當長工,但常年遭受其欺壓,還屢屢克扣工資。
面對竇順仁的剝削和無賴之舉,慶樹寶也只能選擇忍氣吞聲,不敢有所反抗。
一次,他給竇順仁小情人趕車,對方下車時不小心摔了一跤,腳踝磨破了點皮,根本沒有什么大礙。
可沒想這個小情人當場矯情地哭了起來,躺在地上怎么都不愿起來。
還讓身邊的仆人將竇順仁叫來,讓其為自己做主。
竇順仁得知后連忙趕了過去,他見美人“倒地不起”,以為她受了天大的委屈,當場大怒起來。
不分青紅皂白,派出打手將慶樹寶抓了起來,隨后捆在一顆楊柳樹上,再用上特制皮鞭對其抽打,將其打得渾身是傷、奄奄一息才肯饒過他。
但事后竇順仁不僅沒給慶樹寶醫療補償,還將他趕出門,薪水更是分文不給。
幸好遇見一個江湖郎中,免費為其醫治,才讓慶樹寶撿回一條命。
這段經歷一直是慶樹寶心里的一道傷疤,一輩子都無法忘記這段屈辱經歷,他也渴望能夠報仇雪恨。
但自從八路軍進入東北后,人民當家作主,罪大惡極的竇順仁不久后被政府伏法,他的大仇終得報。
再后來,慶樹寶在一次勞作時,聽人說竇家兒子竇祥松叛逃,走之前還將村干部一家殺死。
他看著眼前的男人,越看越像竇順仁敗家兒子,尤其是其神態舉止,更是和親爹竇順仁一模一樣。
很快,拖拉機經過檢查站被攔了下來,檢察人員按例對車上的每個過路人員進行身份核查。
竇祥松并沒有太過于緊張,一臉輕松的將邊境通行證拿了過去,還稱他是饒河公安局派來出差的,并將和出差介紹信出示。
這些證件均是克格勃技術活動管理局的專家偽造的,檢查員自然是難以甄別真假,再加上他又和慶樹寶等老農民坐在一起,更是認為其沒有問題,很快就揮手讓拖拉機通過。
慶樹寶目睹眼前一切,更是覺得此人身份可疑,竇家敗家兒子怎么會是公安局干警呢?
再說了,當時干警收入并不高,怎么能出手這么大方,一給就是10元小費?
當時正處在特殊時期,整個中蘇邊境沿線的百姓們都比較緊張,生怕有壞人混入其中,慶樹寶越想越是不對勁,認為眼前的“干警”極有可能是特務組織派來的間諜。
上午十點多,車子開到郝家廟,竇祥松下了車后,計劃在這里找個旅館住上一夜,次日再前往密虎公路途中的小鎮,并在那個小橋附近掩護。
雖然他的如意算盤精細縝密,看似天衣無縫,卻沒想任務還沒執行就已被識破。
原來,慶樹寶看著他走遠后,連忙將將自己發覺的異常情況同兩位同伴說起。
按照竇祥松此前所言,他要去往興凱湖,必然會再找個車或徒步過去。
為了驗證對方的說法,慶樹寶連忙下車緊跟著竇祥松,看他下一步動作如何。
可沒想當時只是上午,竇祥松就來到旅館中,顯然和前面所說的并不成立。
慶樹寶讓兩人盯著竇祥松的動向,自己快速前往附近的派出所報警,于是就有了開頭的一幕。
警方得知后高度警惕,立馬調查竇祥松的身份信息,發現對方早已潛逃蘇聯,再聯想近段時間的珍寶島自衛反擊戰,猜測此人極有可能是克格勃派來執行任務的漢奸,連忙將此事層層上報并組織力量抓捕。
而當慶樹寶識破克格勃間諜竇祥松的后,警方隨即展開追查,并將正在旅店因介紹信公章模糊而和老板爭執的竇祥松抓捕歸案。
警方在他的背包里搜到了2枚高爆,做實了他“漢奸”身份,竇祥松本人嚇得兩腿發軟,直接癱坐在地,直接嚇得尿褲子,久久說不出話來。
盡管起初竇祥松百般狡辯,稱自己和克格勃間諜無關,只是因仇視政府才有了報復之心。
但警方對其展開了心理攻勢,經過一輪輪的審訊后,他最終還是承認自己的間諜身份。
如果竇祥松能夠一路走密林小路,或許計劃還有成功的機會。
但沒想因他太懶,再加上本身劣跡斑斑,被老農慶樹寶識破,計劃還沒執行就已伏法。同年9月下旬,竇祥松兩罪并罰,在哈爾濱執行槍決。
這輛被繳獲的T62坦克被送往北京后,科學家對其非常興奮和激動。
當時我國坦克工業十分薄弱,盡管我國早在1963年時就決定在59式坦克的基礎上獨立設計一款中型主戰坦克,可當時已無法獲得蘇聯方面的技術經驗,使得69式坦克研制屢屢碰壁。
其實,直到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也沒能成立坦克部隊。
1950年志愿軍入朝時沒有一輛坦克,坦克武器方面甚至落后朝鮮,第一到第四次戰役中只能利用少量的反坦克武器對付美軍坦克,以至于我軍在重火力比拼中始終處于劣勢。
直到1950年11月,我軍才從蘇聯購買10個坦克團裝備,并經過3個月的基礎訓練就投入戰場。
因志愿軍坦克質量、數量均不如美軍,且缺少制空權,使得志愿軍坦克部隊只能分散打擊,很難大規模作戰。
抗美援朝結束后,為彌補我國坦克工業的落后局面,1954年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召集全國各地的優秀人才,前往包頭建造我國第一個坦克工廠,之后在蘇聯的援助下,1958年12月25日研制出中國第一輛59式坦克,結束中國不能造坦克的歷史。
可中國坦克工業起步晚,又無法借鑒西方的技術經驗,使得69式坦克研究之路充滿了艱辛坎坷。
但隨著俘獲的蘇制T-62坦克呈現在專家們面前,使得每個科研人員如獲至寶,對其進行詳細拆解和技術分析,并對此前方案做出了11項大改,大大加快設計定型進度,1974年成功研制國產69式坦克。
這也是中國第一代中型坦克,大大增強我國的國防力量。
69式坦克借鑒T-62坦克最明顯的就是滑膛坦克炮,并借鑒研制100mm滑膛炮,不過作為我國研制滑膛炮的首次嘗試,這次嘗試并不成功,其火炮精度、性能、威力不如100mm線膛炮,但這也讓我國掌握滑膛炮的技術,為日后研制大口徑滑膛炮奠定了技術基礎。
T69式坦克還借鑒了T-62坦克的炮控/火控系統,此前59式坦克并不具備夜戰能力。但隨著對T-62坦克的模仿,我國研制紅外夜視儀、雙向穩定器、激光測距儀等新技術,使得69式坦克具備夜戰能力。
相比于59式坦克,69式坦克射程更遠、威力更大,具備夜戰能力,行進過程中開火命中率也大大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69式坦克在我軍裝備雖然比較少,卻成為80年代出口換匯的拳頭產品,也是我國出口最多的坦克,極大加快我國坦克工業的發展進程,而這一切都源于這輛T-62坦克的雪中送炭。
而那輛T62坦克如今被陳列于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時刻提醒人們不忘歷史,也告誡全世界中國領土主權不容侵犯。
編輯:知了
責編:林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