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電視劇-洛神電視劇蔡少芬27集
TVB經典劇《洛神》,雖豆瓣評分不足8分,卻被觀眾認為是佳作的存在。
這是因為,《洛神》的主角雖為甄宓,卻以甄宓作為劇眼,圍繞在曹氏父子中進行劇情的開展。
將甄宓、曹植以及曹丕這三個角色塑造得有血有肉,將曹操的人設與郭嬛的狠毒,也運用了合理的方式去展現出來。就連歌姬“劉惜惜”,也是巧妙地將她的美與惋惜,在劇中呈現得淋漓盡致。
可是關于《洛神》的結局,你真的看懂了嗎?
有觀眾解讀,全劇正派的角色如此之多,直到結局存活的,僅剩一個,也就是曹植。他看見水中仙子,不知那是甄宓,還是洛神,又或者是長得與甄宓一樣的農家少女。
但最后的畫面展示頗有暗喻,暗示曹植已領盒飯。曹植最后與甄宓相遇的畫面,早已說明了一切。而在故事的中期,劇情也有埋下伏筆,今天我們不妨在了解一下,關于《洛神》眾人的結局以及大結局畫面的設定。
早在《洛神》播出的第十四集中,就有一個伏筆暗喻,等待觀眾去挖掘與細品。劇情發(fā)展正值曹植與荀彧、楊修交談,如何去應對曹丕。
此時甄宓與劉惜惜兩人已成為好友,五人相聚一堂。
飲酒、行酒令、演唱、跳舞、舞劍等行為,這五個角色的表現,是本劇中的最歡喜場面。但這五人的相聚,其實也已經埋下了伏筆。
甄宓、曹植、劉惜惜以及荀彧、楊修,都是屬于本劇的正派角色,但最終都相繼領了盒飯,就連曹植也不例外。
劉惜惜的領盒飯,在劇中是較為惋惜的存在。她的登場集數并非貫穿全劇,卻是個鮮明的存在。上天讓她得到顛沛流離的命運,也讓她擁有美色與天籟之音。
惋惜的是,紅顏多薄命,在珍惜嗓音與遭人算計之下,劉惜惜被賜藥,最終選擇離開人世,僅留下那費力寫出來的幾個字。
“弦已斷,曲難成。”
美妙的歌聲有人替代,但真正歌聲婉轉的黃鶯已去。
緊接著領盒飯的,分別是楊修與荀彧。
在劇中作為主簿的楊修,多次協助曹植通過曹操的考驗,被曹操得知。最終曹操以“泄漏言教、交關諸侯”的罪名,殺了楊修。領盒飯的角色,隨著劇情的發(fā)展與深入,逐步增加。
在TVB版《洛神》中,荀彧見面曹操,以退出江湖歸隱保全性命,最終卻仍然領了盒飯。五人聚會隨著劇情發(fā)展,領盒飯只剩下曹植與甄宓。
甄宓的領盒飯,預示著劇集走向來到結局。成為皇后的甄宓,因保全兒子清白而選擇喝下毒酒,倒在曹丕懷里。
選擇離去的曹植,在懷抱金鏤玉帶枕下見到洛水女神,隨即寫下《洛神賦》。
曹植沒有得到皇帝的重用,頭發(fā)兩鬢發(fā)白的曹植,再度看到宛如甄宓的農家女子。這些劇情,是很多人看到的《洛神》結局。
可這個結局看似遺憾中帶有彌補的凄美,實際上仍然是悲凄的結局。從曹植的言語來看就不難看出,曹植的狀態(tài)是離開塵世的最后畫面。
“是宓兒來接引子建,無人可以再分開我們。”
再從甄宓舉起手帕半遮臉的模樣,我們也不難看出這更像是曹植的幻覺。在曹植的心目中,甄宓有兩個場景是讓曹植畢生難忘的。
第一個場景在于甄宓半遮面,答應了曹植的告白。作為求偶人曹植來說,這個場景無疑是這輩子難以磨滅的存在。
第二個場景,仍然是甄宓用水仙手帕遮面的畫面。此時的甄宓已嫁給曹丕,已是皇后的存在。她被迫寫信讓曹植回歸,在信中有暗喻。但失去佳人的曹植早已看不出信中的暗喻。
直到曹植與曹丕兩人手足相殘,甄宓的再度半遮面,成為全劇之經典,這個畫面也早已成為曹植腦海中揮之不去的場景。
“甄宓半遮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在曹植赴死前會回憶起來的“走馬燈”。
這也就能夠解釋,為何船上農家女子,會用手帕半遮面的原因。
曹植徑直走向水中,與船上女子相遇,然后出現一個水滴的畫面特效,暗喻了曹植的結局已領盒飯。最終結局畫面,僅有船只而沒有旁人,更沒有看見曹植與甄宓的存在,預示著曹植的結局。
很多觀眾對于《洛神》的印象,基本上是主要角色已領盒飯,唯獨曹植這個男主角獨活了下來。
可結局畫面頗有隱喻,多個畫面與劇情設定都在暗示觀眾,曹植的最終結局。在觀眾深度解讀之后,會發(fā)現《洛神》的結局,基本上沒有美好,反而刻畫了太多的無奈。
可即便是這樣,蔡少芬版《洛神》也仍然是經典,高水準影視劇集。
主打大女主風格的《洛神》,在劇情前期刻畫了甄宓的美貌與才智,高情商與為人處事的優(yōu)秀,再加之蔡少芬的卓越演技,經典版甄宓因此而生。
但故事不是單純地講甄宓,而是在前期詮釋了甄宓的出彩后,以甄宓作為劇眼和主角,穿插在曹操、曹丕以及曹植之間。故事除了講主角,也將配角刻畫得很出彩。
臉譜化的角色如甄夫人,甄宓哥哥,都設計得很巧妙,看似不講理,各種算計的司空府大夫人,也沒有摒棄屬于她作為一個母親的角色。
《洛神》的走向與發(fā)展,在前期不擁擠、輕巧淡然。但隨著劇情進入白熱化,故事的發(fā)展速度也開始加快,甄宓從未嫁人的女子再到甄皇后,劇情速度極快,卻沒有太多違和感,反而能夠讓觀眾快速適應,這些內容均離不開演員的付出以及編劇的功力。
總體來說,《洛神》的整體呈現是優(yōu)秀、出彩,值得高分的。
就連結局,監(jiān)制也用了一個較為巧妙的方式,留下一定的空間去讓觀眾構思、遐想,而不是單純地將故事畫上句號,這一點,倒是非常符合監(jiān)制的常用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