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燕青電視劇【黃金血道電視劇】
《地下交通站》14年,演員境況懸殊,有人成網紅,有人成相聲名角
1993年,沒什么名氣的宋丹丹老公——導演英達,憑借著情景喜劇《我愛我家》,一舉成名。
這部小成本、講述家長里短的情景喜劇,也成為了無數人心目中的童年經典。
2001年,導演英達又再次出手,同樣是一部講述普通人生活的情景喜劇,再次爆火。
至此,情景喜劇成了很多觀眾的“下飯菜”。
2006年,尚敬、寧財神這對黃金cp聯手打造了風靡全國的古裝情景喜劇《武林外傳》。
英達便與其兄弟英壯聯手,在2007年,推出了一部抗戰題材的情景喜劇——《地下交通站》。
雖說沒有《武林外傳》這么風靡,但14年過去,這部劇在豆瓣上仍舊有著9.3的超高評分。
當然,也有鐵粉網友表示:看再多遍也還喜歡,說實在的跟它比起來武林外傳純屬賣弄風騷的生硬搞笑。
這部劇講述的故事并不復雜。
1943年,在敵后抗日根據地冀中小鎮安邱城中,我軍地下勢力不斷發展壯大,周邊數座縣城都被解放,安邱城中的日偽無不人心惶惶,各思退路。
經營一間驢肉館“鼎香樓”的大伙計蔡水根(吳樾 飾)頗得日偽賞識,而他實際上是將敵人玩弄于股掌之上的地下工作者。
在他的帶領下,我方地下力量與日軍展開了斗智斗勇的行動。
劇中登場的人物不少,但每一個都有著非常出彩的表現。
今天,我就跟大家盤點一下劇中各位演員的現狀。
01 顏冠英 飾 賈隊長
本劇的靈魂人物絕對是賈隊長。
雖然扮演者顏冠英的名字大家或許不熟悉,但是賈隊長這個角色絕對是冠絕B站,你看這密不透風的彈幕墻。
在劇中賈隊長雖然是一名漢奸,但是他這個漢奸與很多抗日劇不同,命運比較“凄慘”。
基本上被敵我雙方欺負,劇中的“被動技能”就是“自己罵自己”。
其知名語錄便是:皇軍來之前你們欺負我,皇軍來了你們還欺負我,那……皇軍不是白來了嗎?
顏冠英,并非科班出身。
原本他只是在洗染店當工人,干了20年后,才辭職當了群眾演員。
1996年,他在《宰相劉羅鍋》中飾演劉全,開始在熒屏上露臉。
之后又在《還珠2》、《達摩祖師》等劇中飾演小角色。
直到2007年,他參演《地下交通站》,這部劇讓他如愿有了不小的知名度。
不過此后他還是一直飾演配角,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演技是相當不錯的,即便是小角色,他也能演繹得相當出色。
今年已經74歲的顏冠英,現在幾乎已經沒有作品了,處于退休狀態。
2019年,他入駐了網絡短視頻平臺。
畫面中,他的精神狀態還是很好的,唱起歌來依舊“眉飛色舞”,意氣風發,靠著幽默,吸引了很多粉絲,成了一名新晉網紅。
不過,很多網友也表示:老了,真老了!
時光就是如此,愿賈隊長身體健康吧!
02 吳樾 飾 蔡水根
劇中的蔡水根妥妥的機智小王子,不僅腦筋轉得快,還超級“腹黑”。
初到鼎香樓,一句“保祿”就給不懂中文的野尻太君喊趴下。
作為演員,吳樾絕對是被低估的一位。
中戲畢業的他不僅是中國國家話劇院的演員之一,還是國家武英級的武術運動員,拿過武術錦標賽的冠軍。
是真正的“能演又能打”。
2001年,在導演賈云執導的電視劇《精武英雄陳真》中,他擔任男一號。
要知道這部劇的陣容也是不容小覷,有趙文卓、于光榮、俞飛鴻、釋小龍、梅婷等等,而吳樾這年也才25歲。
憑借著出色的武術功底,吳樾開始在圈內嶄露頭角。
并且接連參演了多部動作戲,《少年黃飛鴻》、《浪子燕青》、《連城訣》等等。
期間他還多次登上話劇舞臺進行演出,其中最為經典的就是《大宅門》。
從2014年開始,吳樾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不僅開始與周潤發、張家輝搭檔出演了《澳門風云2》,還與郭富城、彭于晏等人參演《寒戰2》。
并且以每年兩部電影的速度,進軍大銀幕。
尤其是在《葉問4》中飾演萬宗華,擔任電影的男二號,一手太極拳耍得相當出色。
2015年,事業發展越來越順的吳樾,也迎來了自己的愛情,并且結了婚,次年,也有了屬于這對新夫妻的女兒。
當然啦,吳樾有時候也會在社交平臺上展示一下功夫,這也讓很多網友直呼“厲害”。
03 英壯 飾 石青山
在《地下交通站》中,英壯飾演的是八路軍武工隊長,善于偽裝,槍法如神。
這個角色也是全劇中敵人最為畏懼的存在。
英壯是本劇的主創之一,身兼編劇、主演多職,戲外他也是英達的堂弟。
說起來,英家在國內也是知名家族,英壯的父母都是清華建筑系的高材生,而他則是畢業于北大物理系。
1993年,英壯參與了兄長英達的《我愛我家》的制作,不僅是編劇,還是演員。
他有著很強的喜劇與表演天賦,基本上看他一眼就徹底記住了。
1997年,他擔任了情景喜劇《候車室的故事》的總編劇、導演與主演,而此部劇中,也有顏冠英的參演,成為了一代人的記憶。
2004年,英壯還走上了春晚的舞臺,與蔡明一起表演了小品《婚禮》。
2007年,英壯與英達一起合作拍攝了《地下交通站》。
有意思的是,四年之后,英壯還翻拍了續集,并且仍舊飾演石青山。
不過,這部劇的口碑顯然比不上前作。
在生活上,英壯非常低調,完全比不上兩個堂哥英達與英寧。
至今,他妻子的身份仍舊是一個謎。
近些年來,英壯幾乎沒有什么動態,唯一的便是不久前來了一把跨界,到天津臺說了一場相聲。
04 劉金山 飾 白翻譯官
作為觀眾心目中的經典反派形象之一,劉金山不只一次出演過日軍翻譯官,而他在《小兵張嘎》中飾演的翻譯官也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地下交通站》中反派不少,但白翻譯官絕對是一群“傻子”中唯一一個聰明的,演出了狡猾與尖酸刻薄,可惜的是被賈隊長的光芒掩蓋了。
劉金山出生在梨園之家,自小就被父親當成衣缽傳承者。
但很明顯,劉金山不愿意,甚至一度在高中畢業之后成為裝卸工。
也正是由于這段叛逆時光,他接觸到了搖滾音樂,他很享受這種背著吉他唱歌的自在逍遙,他還和幾個音樂玩伴一起,創立了一支搖滾樂隊,起名“黑豹樂隊”。
后來為了生計,他還是離開了樂隊,穿梭大小劇組跑起了龍套,或許是從小受父輩影響,對于演戲他很有一套。
1996年,他客串陳佩斯的電視劇《為了新生活前進》正式出道,之后多部作品中出現,比如《東北一家人》、《狼毒花》、《小兵張嘎》等等。
從此后,劉金山成了熒屏常客。
不過,2016年,劉金山曾遭遇過車禍,甚至被謠傳過“去世”的消息,好在,之后很快被辟謠。
至今,他仍舊活躍在影視圈。
值得一提的是,他與演員李琦關系很好,經常一同出現在影視劇中,私下里,也是經常聚餐。
劉金山曾與妻子一直都處于丁克狀態,直到2016年才有了一個女兒。
而今已近花甲之年的他,狀態還是很好的,基本上有戲都會接,對工作也很敬業。
05 金昭 飾 齊老太太
劇中的齊老太太可以說是神仙演繹,話雖然聽不清楚,但是對上日偽漢奸可是一罵一個準。
總之有她的地方,就有笑聲。
演員金昭,也是活躍在熒屏上的老戲骨之一,經典角色有很多,比如《閑人馬大姐》中的孟大媽,《巴哥正傳》中的劉主任,電影《茶館》中的兒媳等等。
但隨著年歲的增大,金昭參演的最后一部影視作品就是《地下交通站》。
當然,金昭老師如今身體依舊健康,只可惜的是,我們在熒屏之很少能在看見這位老戲骨的身影了。
06 王子瑜 飾 野尻小百合
劇中王子瑜的出場雖然不多,但是她飾演的野尻小百合絕對讓人印象深刻。
外表美麗的她,雖是野尻正川的妻子,但非常善良,對中國的國粹很是感興趣。
演員王子瑜有過很多不錯的作品。
而她中戲畢業就出演過《小蓮的故事》、《失樂園》等作品。
2007年,她飾演了《地下交通站》中的野尻小百合,同年還與老戲骨王志文一起合作過《天道》,在劇中飾演沈楠一角,多說一句這部劇如今在短視頻平臺相當火,尤其是王志文的臺詞功底,簡直是絕了。
除了和王志文有過合作外,她還與陳寶國有過兩次合作。
2009年,她出演《黛玉傳》中的辣妹子王熙鳳,讓人印象深刻。
此后,她幾乎以每年一部劇的頻次與觀眾見面。
而她最新的作品便是《山海情》中的翠玲一角。
王子瑜的現實生活很低調,沒有什么緋聞。
并且,她已經結婚了,老公是圈外人,看得出來,兩人還是很幸福的。
07 魏翔 飾 老三
魏翔在這部劇中戲份并不多,僅僅只有簡短的客串,但是搞笑功底著實不錯。
近些年隨著開心麻花的爆紅,演員魏翔也多了很多露臉機會,也慢慢展現出了自己極具特色的喜劇天賦。
魏翔21歲就在武警重慶總隊政治文工團服役。退役后,他又考進了北京電影學院,并且被沈騰邀請加入了開心麻花,成了其中的元老之一。
之后,他便開始了一系列的客串生涯,比如《本地媳婦外地郎》、《地下交通站》、《分手大師》等等,當然話劇作品也有很多。
當然,最讓觀眾有印象的便是《濟公傳之活佛登基》中的廣亮大師。
之后,《歡喜密探》中的茅罡,更是圈粉無數。
當開心麻花爆火之時,魏翔迎來自己的“爆發期”。
《西虹市首富》中的足球教練;
《飛馳人生》中的經理;
《我的女友是機器人》里的巴哥。
如今,魏翔雖然因為合同期滿而退出了開心麻花,但仍舊活躍在演藝圈,并且經常作為黃金配角陪伴在沈騰左右,兩人的配合隱約之間有周星馳、吳孟達“黃金搭檔”的影子。
希望這樣的金牌喜劇演員,未來能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08 陶虹 飾 林澤
陶虹在這部劇中的女扮男裝,真的驚艷了很多人。
可惜的是,客串的戲份太少了。
作為國內知名的女演員,陶虹早在1993年就憑借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中的于北蓓一角正式入圈。
四年后,她憑借主演的電影《黑眼睛》,拿下了第4屆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女演員獎、第18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
可以說出道就是巔峰。
1999年,她因為《春光燦爛豬八戒》爆火,并且與主演徐崢喜結良緣。
之后的幾年,陶虹就集齊了“影后”卡片:金雞獎、華表獎雙料影后、金鷹獎、飛天獎等一個不落。
陶虹的作品不少,但是自2008年有了女兒之后,便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家庭上。
不過,近些年,陶虹又開始慢慢復出,從《小歡喜》中的驚艷演出,到《三叉戟》,再到《最后一課》中露面客串。
已到中年的她,又迎來了事業的高光。
當然,對于陶虹,更多的人愿意用“氣質”形容,最近她憑借驚艷的出場上了熱搜,不得不說,49歲的陶虹真的超級有魅力。
09 鮑大志 飾 孫有福
這部劇中,鮑大志飾演的是鼎香樓掌柜孫有福。
這個角色被他拿捏得很好,雖然有點貪小便宜,但是心里是默默支持八路,盼望能夠早些解放。
鮑大志是人藝的著名話劇演員。
1977年,他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我們是八路軍》,時年14歲。
此后,鮑大志進入了北京電影學院業余表演班學習,并且還考入了人藝的演員訓練班。
1984年,他參演了由巴金原著、曹禺改編的話劇《家》,在劇中飾演高家二少爺覺民,這是他第一次通過角色給觀眾留下印象。
1994年,他參演了《三國演義》,在劇中飾演漢獻帝,開始在圈內略有名氣。
這之后,他參演了多部影視劇,比如《北方故事》、《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射雕英雄傳》等等。
當然,他的作品還有很多很多,雖然角色都是很小,但他的演技都相當凝練。
同樣,他的妻子也是一名演員,兩人有一個女兒叫鮑貝爾,已經從中戲畢業。
現實生活中的他還是非常低調的,動態很少,但是每年的作品還是能與觀眾準時見面的。
10 于謙 飾 食客
這部劇中,于謙也有客串,時間也僅僅只有幾分鐘。
當然,那時候的于大爺還沒有燙頭。
憑良心說,于大爺應該是說相聲里演技最好的。
偶爾客串一下,也能遇到《戰狼2》這樣的好作品,票房高達56.8億。
自己主演的電影《老師·好》,小成本最后收獲3.52億票房,還拿了一個影帝。
不僅如此,有過超多跑龍套史的于大爺,參演的電影也不少,比如《縫紉機樂隊》、《親愛的》等等,如果不算戲份多少,參演作品的綜合票房也過了70億了。
不過,最讓人艷羨的還是于謙的情感。
他是在劇組認識了妻子白慧,并且對其一見鐘情。
一開始,兩人的情感還是“偷摸”著進行的,最后為了改變白家對他的看法,于謙來了出“曲線救國”,憑借著相聲總算是把老人家哄好了。
2000年,兩人圓滿結婚。
至今兩人的關系還是非常好。
當然,于老師在近些年也火速走紅,不僅是相聲圈的名角,還上了各大綜藝,電影客串也是一部接著一部。
目前也是娛樂圈妥妥的大腕。
時光如梭,如今一轉眼14年已過去了,劇中的演員們生活狀態也是千差萬別,境況懸殊。
當然,讓人欣慰的是,他們帶來的這部作品足以讓我們時時回味。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安言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四川梁山來自水滸傳,108位梁山好漢,浪子燕青電視劇
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是一個充滿了民族風情的地方,這里生活的人們大多都是彝族,而且這里也有著優美的自然景觀,是一個著名的旅游城市涼山瀘沽湖。
·旅游景區是涼山非常有名的一個旅游景區,是國家4a級風景區也是國家水利風景區,被人們稱為是"蓬萊仙境",也被當地人稱為是"母親湖"。
·邛海螺髻山風景區在涼山彝族自治州境內,這里是國家級的風景名勝區也是4a級景區,景區內的自然環境優越空氣質量特別好,也是國務院批準列入第4批國家風景名勝區。
·會理古城也是國家4a級景區,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會理市,這里是一座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一年四季溫暖如春,也有"小春城"的稱贊。
·西昌安哈彝寨仙人洞被當地彝族人民稱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這里有著規模宏大的巖漿溶洞,洞里面的景觀千奇百怪,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安寧河漂流是當地夏季熱門的旅游景點,沿河可以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空氣質量特別好,也無比涼爽。
·冕寧縣靈山旅游景區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有著保存完好的生態環境是省級森林公園,山里面還有保存完好的寺廟古建筑。
·西昌瓊海風景名勝區在涼山彝族自治區西昌市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景區的面積很大有著獨特的氣候條件,冬暖夏涼也是涼山彝族自治區有名的熱門景區。
·文昌故里也是國家4a級景區,位置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這里是文昌帝張亞子誕生的地方,這座景區的面積雖然不大但景觀非常優美。
·公母山也是屬于4a級景區,位置在鹽源縣城西5公里的地方,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而得名,這個景區的自然景觀很好而且交通也十分方便。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西昌紀念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西昌紀念館主要是以紀念知青下鄉的內容為主,有當時修建的窯洞目前保存的也十分完整,是一個科普教育的地方。
“抗日神劇”5大專業男演員,劇火了人糊了,他們的沒落該怪誰?
要說國內電視劇最火的題材,除了偶像劇、宮斗劇、武俠劇,就是抗戰劇了。
抗戰劇里面還有分類,“抗戰神劇”是討論度最高的,包子、手撕鬼子這種情節,很難不讓人印象深刻。
“抗戰神劇”火是火了,卻沒落下好口碑,其中不乏夸張到違背基本常識的劇情,惹得觀眾看一集就要吐槽半天,連帶著演員都受連累。
尤其是這5位“抗日神劇專業戶”,他們演得有多夸張,被觀眾“嫌棄”得就有多狠,甚至有好幾位都漸漸從觀眾的視野里消失了。
NO.1:于震
在演“神劇”這方面,于震可是“大佬”級別的存在,入行24年,他先后參演了40多部“神劇”,這是專門進娛樂圈打鬼子來了!
其實于震真有點可惜了,他出身中戲,演技這方面還是過得去的,早年參演的《重案六組》《中國兄弟連》等劇也都備受好評,按理說前途很光明。
但自從拍了評分5.7的《黑玫瑰》之后,于震就在“神劇”的路上一去不復返,著名的殺豬刀砍鬼子,石頭炸飛機等劇情就是出自他的劇,最后因為太離譜被強制下架了。
有些觀眾可能覺得,于震也是迫不得已才接這些劇,其實不然,對于觀眾的點評,于震表示他很痛恨抗戰“雷劇”,但他拍了那么多劇,雷人的鏡頭基本上是沒有的。
有這股迷之自信,難怪于震不間斷地拍了那么多“神劇”,他是真覺得自己的劇好啊!
但是劇好不好,演員說了不算,觀眾說的才算。
今年于震又主演了一部名為《滹沱兒女》的抗戰劇,但還是那么老一套,照樣是他大顯神通打鬼子。
雖然這劇宣傳的時候被吹得天上有地上無,但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一看主演的于震,直接就棄劇了。
NO.2:張子健
說“神劇”不提“燕雙鷹”,就好比吃餃子不蘸醋,那是沒有靈魂的!
“燕雙鷹”由張子健飾演,首次登場是在錢雁秋導演的“神劇”《獵鷹1949》中,他的故事共延續了7部,也是挺牛的。
其實張子健不是從一開始就這么“墮落”的,他父親是快板大師張志寬,從小就說學逗唱,大學考入北電,跟導演錢雁秋搭上了伙。
畢業后,張子健就和錢雁秋合伙拍戲了,他們拍出來的《神探狄仁杰》系列反響不錯,也給他們后續拍“神劇”提供了資金。
本來《狄仁杰》系列拍得挺好的,但不知道為什么,錢雁秋突然轉了性,開始專攻抗戰劇了。
張子健也從《獵鷹1949》、《飛虎神鷹》、《英雄》、《大漠槍神》、《孤島飛鷹》、《津門飛鷹》拍到今年的《虎膽神鷹》,真是把自己活成了“燕雙鷹”。
其實張子健在業內的風評很好,據說他不看重片酬,演技只當幫朋友的忙,不接代言也不接廣告,明明有機會成為老戲骨,卻自愿成了“神劇專業戶”,也是讓人搞不懂。
NO.3:王新軍
在演“神劇”這方面,于震是大當家,王新軍就是二當家,張子健只能算個軍師,甚至有時王新軍都要壓過于震一頭!
在他的《抗日奇俠》里,有“我爺爺9歲的時候就被鬼子殺害了”這種設定,還有手撕鬼子、氣功殺鬼子等常人難以理解的劇情。
要是演了一部還好說,接下來王新軍又出演了《游擊英雄》、《英雄傳》《家國恩仇記》等多部神劇。
不過他入“神劇”這行比較晚,沒能像于震那樣發光發熱,各大“神劇”就被強行叫停了,可能對他來說是遺憾,但對觀眾來說絕對是幸運。
最讓小8不能理解的是,王新軍的履歷相當亮眼,他畢業于北電,后來進入空政話劇團,還當上了干部,也演過《黃河絕戀》這樣的好電影,怎么就走上了“神劇”的道路?
后來仔細一看,大概是因為王新軍的資源不行,他接不到好劇本的主演,又不愿意一輩子當配角,干脆來“神劇”里當主演。
這份心可以理解,但事實證明有時候做“雞頭”還不如做“鳳尾”,老實在影視圈里當綠葉演員,最后還能混成“低調老戲骨”,不比現在被人吐槽強?
不過在老婆秦海璐的幫助下,如今王新軍也放棄當主演的執念,轉做幕后了,希望他能早日做出成績,擺脫“神劇專業戶”的名號吧!
NO.4:吳樾
此吳樾非彼吳越,是個男演員,早年在《歡天喜地七仙女》中飾演過“魚日”,也算是一代觀眾的童年男神了。
吳樾跟其他人不一樣,他從小習武,是國家武英級武術運動員,所以喜歡拍些動作片。
他在《精武英雄陳真》里飾演“陳真”,在《連城訣》中飾演“狄云”,在《浪子燕青》里飾演“燕青”,一心想走打星的路。
但吳樾是有實力沒運氣,老老實實當打星沒能出名,演了“神劇”后倒是有了關注度。
今年,由吳樾自編自導自演,積壓了3年的《烈火戰馬》播出了,不說針對吳樾,但看這配置就知道,又是一部抗日神劇。
果然,被宣傳騙去看了幾集后,觀眾們也發現上當了,表示“主角只會養馬打鐵,還害死了身邊所有人”。
吳樾所到之處,必然不會留下一個鬼子,他的手也很懂事,能炸掉鬼子的精銳部隊,卻不會傷主人分毫,2022年了還玩這種套路,真是把敷衍寫臉上了!
NO.5:連奕名
入行37年,連奕名是“不忘初心”,一心一意為抗日神劇添磚加瓦,哪怕從演員升級成了導演,也不忘了老本行。
當演員的時候,連奕名還算運氣好,接到的都是《一雙繡花鞋》《烈日炎炎》等好劇,但當了導演之后,連奕名就踏入了“神劇”的坑里。
導演不是說當就當的,拉不到投資,連奕名只能先暫緩計劃,又去演了幾部神劇,像什么《對與決》《終極征服》《狼煙》《誰是真英雄》等等,錢是到手了,卻也把連奕名的口碑拉下來了。
賠著口碑攢夠了錢,連奕名執導了抗戰劇《烽煙盡處》,主演是“塘主”張翰,女主是焦俊艷,還有金士杰作配。
配角給力,主角不給力啊,看了半天,這又是一部披著抗戰劇外皮的偶像劇,看著抹發膠梳劉海的演員,觀眾都看不進劇情。
果不其然,這部劇也撲了,連奕名沒能翻身成功。
由于歷史原因,抗戰劇一直是影視圈的熱門題材,其實小8覺得多拍些抗戰劇沒問題,但一定要尊重歷史,不能拿先烈們開玩笑。
在這些神劇,主角們打鬼子總是格外輕松,這其實是抹去了先烈們的犧牲和奉獻,就像自欺欺人的阿Q。
演員選擇劇,觀眾選擇演員。
要是偶爾拍一兩部這種劇還說得過去,像這5位“神劇專業戶”,一直拿這種劇來糊弄觀眾,“糊”也是應該的。
從兩年起,官方就已經明確發出通知,要求不準再播出這些歪曲歷史、娛樂戰斗的抗日神劇。
因此,這幾位專業戶們要么轉到幕后,要么就漸漸從熒幕前消失了。
不過這樣的“消失”對影視圈來說,也不失為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