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剿匪記電視劇、川西剿匪記電視劇免費播放
川西剿匪實錄:“游擊之母”隱身夾壁墻,司令匪首茅坑逃匿
解放前夕,蔣介石就布置了“應變計劃”,在四川這個抗戰時期的大后方,潛伏了大批骨干和特務。四川解放以后,他們把潰散的殘余部隊和當地的慣匪、封建幫會勢力,地主惡霸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所謂“三位一體”的反革命力量,到處制造叛亂,伺機東山再起。僅在川西地區就網羅組成百人以上股匪104股,達6萬余人,加上百人以下的小股以及被裹脅不明真相的群眾,數目就更大了。
其匪首多是反動軍官,他們受臺灣蔣特指揮,與西昌賀國光相呼應,紛紛在各地發動武裝,包圍、襲擊我軍和地方各級政權,殺害我地方干部、工作人員、征糧工作隊人員及解放軍干部、戰士,焚毀倉庫、監獄,阻塞車船交通,建立所謂“大陸游擊區”,企困達到長期與我相對抗之目的,妄圖把新生的四川省革命政權扼殺在搖籃里。
匪患猖獗記
1950年2月初,敵人開始了武裝叛亂。2月5日在成都西南龍潭寺地區近萬土匪,殺害我一七八師政治部主任朱向璃及聞訊前往增援部隊50多名干部戰士,隨后被我派部隊前往撲滅。
2月份以來,各地土匪又圍攻并占領了包括溫江、崇慶、郫縣、金堂、新繁及川東之秀山等多座縣城。邛崍城遭匪萬人之圍攻,壁山軍分區一夜之間8個區政權遭匪襲擊而全部丟失,平塘全縣我地方工作人員被匪殺害達80余人。該縣忠孝鄉一次被匪劫去16歲至20歲婦女40名。次日,河揚鄉往平塘趕場之婦女21人被匪剝光衣服,7人被,兩名軍屬被后又擄走。清鎮縣屬雞場,3天之內遭匪兩次洗劫,第一次被搶居民13戶,第二次全村90余戶全部被搶,并被土匪殺死70余人,8名商人被扔到火中活活燒死。
賀總坐鎮記
西南軍區賀龍司令員到成都,召開川西軍區團以上干部會議,部署剿匪作戰計劃。要求部隊在當地黨委的統一領導下,在地方武裝和廣大人民群眾協同下,貫徹執行軍事清剿與政治爭取相結合,鎮壓與寬大相結合,以及“首惡必辦,脅從不問,立功受獎”的方針,政策采取“先腹心地區,后邊沿地區,先交通要道,后兩側鄉村,先股匪,后散匪”的步驟實施。要求軍隊同時又是工作隊,每到一地,要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發動群眾,組建基層政權,幫助建立群眾武裝,動員人民群眾參加保衛革命成果,鞏固勝利。
莊南山奔襲記
根據賀龍老總的剿匪指示精神,五三七團偵察排長任敬安,帶著偵察小組化裝成商人,到郫縣唐章鎮偵察。在茶館里聽見兩個老鄉小聲議論著什么。任敬安湊上去操著四川口音和他們拉起了“家常”。從這兩個老鄉的談話得知,有一小股匪徒常來這個小鎮上,任敬安決定消滅他們。
第二天下午4時,十來個土匪身穿便衣,掛著,大搖大擺地朝鎮子里走來,待他們跨過小橋,進入設伏的“口袋”,任敬安及時發出信號,頓時、手一起開火。當場擊斃八名,活捉兩名。經過審訊,兩名俘虜交代,他們是胡宗南的殘余部隊,在一名營長帶領下與當地反動勢力勾結,共有300多人,占據莊南山一帶據點,進行騷擾活動。
五三七團命令一營長李佐軍帶部隊去莊南山殲滅這股土匪。兵貴神速,在敵人獲得消息以前,他們乘夜幕,冒嚴寒,長途急行軍,到達莊南山,包圍了敵人。
莊南山的匪徒正在猜拳喝酒,瓜分的財物,匪營長和幾個同伙哼著下流曲子打牌。他們正玩得神魂顛倒,一營的、、手劈頭蓋腦地打了下來,匪營長一聽槍聲趕緊吹滅燈,帶著部分匪徒往山后密林里跑,被埋伏在那里的二連一陣猛打,急掉頭往左邊亂竄,又遭到三連迎頭痛擊。敵人狗急跳墻,匪營長督著100多人向村口沖擊,又被一連的火力壓了回去,匪營長受了傷。匪徒們失去了指揮,成了沒頭的蒼蠅,亂撞亂碰。
教導員李鳳歧抓住火候組織對敵喊話,在我軍事打擊和政治瓦解之下,300多名敵人全部繳械投降。
“游擊之母”落網記
4月初.女匪首趙洪文國慌忙往川西北山區逃審,五三七團一營窮追不舍。
女匪首趙洪文國,曾在抗日戰爭中毀家紓難,堅決抵抗,其子趙桐加入八路軍后又勾結頑固派,被賀龍120師解決。趙洪文國后任東北“冀熱遼邊區第二路綏靖總指揮部”的總指揮,東北解放時她逃到了四川,打起救國軍的旗號,在反動派的慫恿下,招兵買槍,網羅地痞流氓等社會渣滓,共約4000多人,在松潘、理縣、什邡、綿竹一帶活動。
趙洪文國極為反動,曾因有“功”,受到蔣介石接見,一起照像留念。蔣介石稱她為“游擊之母”,對她寄予厚望。該股土匪燒殺搶掠,魚肉百姓,搞得民不聊生,民憤極大。
4月中旬,趙洪文國帶著2000多名殘匪,竄到綿竹縣境內的大石壩一帶山區。這里是人煙稀少的大草原,東南部是道路崎嶇終年積雪的大山,當年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曾路過這有名的雪山草地。
一營戰士沿著當年紅軍走過的道路,從茂縣出發,翻越土門大雪山,不顧朔風嚴寒,高山缺氧,空氣稀薄,頭昏氣短惡心,奮勇前進。經過200里的強行軍,一營抵達大石壩。敵人聞風由大石壩逃往高橋鎮。大石壩一帶山區原是紅軍根據地,群眾基礎好,紛紛來到部隊,要求帶路追擊殘匪,計劃分兩路追擊敵人。
教導員李鳳歧和曹潤海帶營主力走大路向高橋前進,營長李佐軍帶三連、二連兩個排,扛著重和一門迫擊炮,抄小路追擊。
第二天拂曉出發,爬山涉水,黃昏時追至綿竹縣紅廟場、白廟場外七、八里的一個小山莊,聽到紅、白廟場方向有激烈的槍聲。群眾報告說:“匪司令部就住在紅廟場村南頭的一座大廟里”。
去紅廟場要通過村北的竹索橋。李佐軍立即派三連長劉志全帶兩個排長和幾名戰士,由老鄉帶路去實地偵察,竹索橋沒有敵人防守。經分析認為:匪徒可能集中全力與我攻橋兄弟部隊作戰,后面沒有任何防備。如能迅速采取夜間突然襲擊“老虎掏心”的戰術,勇敢攻擊匪司令部,是可以一舉將趙匪殲滅的。
當夜12時發起攻擊,三連兩個班通過竹索橋,接近了村口,敵人的哨兵才發覺。戰斗一打響,三連和二連一個排猛撲匪司令部。
三連是英雄的"荊來發連"。該連前任連長荊來發,率部參加解放運城戰斗,奪取面粉公司,為攻克運城掃除了最大障礙。在臨汾戰役中,冒著彈雨濃煙勇猛沖殺,摧毀了敵一九八團指揮部。臨汾解放后,受到徐向前總指揮嘉獎,被評為"模范連",命名為"荊來發連"。1948年6月26日,在晉中同閻軍"親訓師"作戰中,荊來發英勇犧牲。
三連盡管長途跋涉,非常疲勞,但在連長的帶領下,猶如猛虎入羊群一般。他們搭人梯翻過一丈多高的院墻,與敵人展開了近戰夜戰,僅十幾分鐘就解決了戰斗,殲匪100多人。
女匪首趙洪文國見大勢已去,丟棄她的“滑車”(轎子)裝扮成農婦,帶著幾名親信,乘混亂之際逃跑,潛藏在群眾家里,并威脅群眾不得聲張。
一連連長何建基仔細搜索,在樓上一個竹夾壁墻中,發現一個蓋著被子的老太婆,他感覺其目光兇惡,遂用槍逼住老太婆,掏出照片相對照,正是趙洪文國。這個赫赫有名的“游擊之母”、“救國軍”司令就這樣成了我軍的俘虜。
第二天凌晨,紅、白廟場的敵人,集中兩個連的兵力向我反撲,妄圖奪回他們的首領趙洪文國。我一營部隊迅速占領制高點,友鄰部隊也密切配合,把送上門來的200多名敵人,全部消滅,趙洪文國兩個逞兇作惡的兒子也被活捉了過來。
吳明志舍身炸堡記
剿匪戰斗節節勝利,匪首趙洪文國等被活捉,大滅了敵人的氣焰。“中國青年救國軍”總司令夏斗樞,預感末日到來,驚慌失措, 像熱鍋上的螞蟻到處亂竄。
夏斗樞,原是楊森部二十軍軍長,遭我劉、鄧大軍沉重打擊后,帶著殘兵敗將逃來四川,糾集當地慣匪、袍哥頭子,組成“中國青年救國軍”達7000多人,分7股盤居在彭、要兩縣交界的山區,與人民為敵。
該匪曾被我友鄰部隊數次圍剿擊潰, 但其依仗著地形熟悉,耳目靈通,采取化整為零的戰術,分散于叢林石后,當我軍搜捕時,他們則埋藏武器,混入群眾之中,待我軍過后,他們即化零為整,散而聚之,繼續搗亂。
1950年7月下下旬,五三五團和五三七團部分連隊及師、團偵察分隊奉命進山分散駐剿,發動群眾,肅清散匪,捕捉匪首,凈化全區。
一天晚上,一位老大娘滿頭大汗跑到團部報告:“土匪進了我們河壩場,搶走了耕牛,拉走了我的兒媳婦。解放大軍,快救我們!”
團部立即打電話通知一營去消滅這股敵人。二連和三連一聽說有情況,立即緊急集合。9點半鐘,兵分兩路向預定區域包抄過去。為了不使敵人發覺,他們事先把易發出聲響的裝備都固定起來。經過20多里奔襲,11時許,到達壩南山腳下。二連從山背上下去,發現靠山的半腰隱約閃動著亮光,判斷匪窩可能就在這里。
壩南山是河壩場西南一帶山區較高的山峰。 山上長滿了灌木和荊棘,山背后沒有路,有60度的坡壁,立陡立陡的。戰士們腳蹬手爬地往上攀登,棘刺象刀子和錐子一樣割得滿手滿臉淌血。
當我班接近到離敵山洞約200米時,意外的情況發生了,有一名新戰士不小心滑了下去,樹杈勾住了板機。“叭"的一聲走了火,驚動了洞里的土匪。董連長帶領班以最快的速度攀了上去,土匪已經逃跑了。
二連在搜索中捉到了夏斗樞的老婆。開始她裝瘋賣傻,靳指導員對她反復交代政策,講清形勢,曉以利害,她才說夏斗樞和參謀長夏茂芝、師長高壁成成等聽到山上槍響,從暗道里逃走了。
1950年7月30日下午1時,部隊繼續向干溝、神仙崗清剿。穿峽谷、越深澗,完成了對敵縱深各點的包圍。31日凌晨,向敵發起進攻。敵人的從地堡里瘋狂掃射阻擋我部隊前進,三連長薛茍來,指揮班占領有利地形,壓制敵人火力,命令六O炮對準敵人工事射擊。二排長趙小昌抓緊敵火力被壓制的有利時機,帶領突擊隊從翼側包抄上去,打死打傷敵人5名。敵棄陣逃跑,與獅子坪的敵人合成一股負隅頑抗。我突擊隊發揚窮追猛打連續作戰的精神,跟蹤追擊,直逼獅子坪。
獅子坪陣地筑于半山腰上,一側是峭壁,一側是峽谷,匪參謀長夏茂芝、師長高壁成的指揮所就設在這個山洞里。陣地前沿設有鹿砦,挖有塹壕,還埋設了。三連的突擊隊在我和六O炮掩護下,迅速爬了上去,用打、炸、爆的方法,直逼敵人洞口。
正當三連向前發展時,突然,洞的右側一個暗火力點向我側射過來,兩個同志倒下了。四班戰士吳明志抱起包,從翼側爬了過去,把包按放在敵暗堡射孔旁,拉著了,敵人用槍把包頂了回來。在絲絲地冒著煙,隨時都有爆炸危險。為了消滅殘敵,解放四川人民,吳明志不顧個人安危,又把包送了上去,他用全身力氣,頂住包。“轟”的一聲,英勇的吳明志和暗堡里的4個敵人同歸于盡。
吳明志的光榮犧牲,激起了戰友們的無比憤慨。爆破的煙霧未散,石塊還沒落下,四班的勇士們就沖進了洞口,手一起甩進了敵巢,爆炸聲、喊殺聲混成一片。勇士們沖進了匪司令部,活捉了匪參謀長夏茂芝,匪首夏斗樞也被五三五團二連四班活捉了。我部在紅口山區清剿20多天,殲匪750多人。
雨夜翻山奇襲記
宋國太是“川、康、甘、青突擊軍”副司令兼支隊可令,和匪首周迅予、何本初等是一個系統。在我川西平原剿匪作戰不斷取得勝利的情況下,該匪不得不逃入山區,在深山老林中僥幸掙扎。宋國太這股匪徒原有四、五百人,現在在只剩下二百來人裝備齊全,還有一定戰斗力。 他利用終年積雪的巴郎山(一上一下120里,標高為4700米)和牛頭山(一上一下80里,標高為2000來),經常襲擾我地方政權,人民群眾財產。
五三七團八連奉命進駐敵人經常活動的水磨溝、旋口鎮、三江口一帶,發動群眾,開展“清匪、反霸、減租、退押”,并協助建立、保衛、鞏固地方民主政權。
宋國太得悉五三七團主力去執行別的任務,活動更加猖獗起來。經常下山群眾的牦牛、豬、羊和糧食財物,并增設崗卡,攔路搶動懋功一帶下山的藏、彝族群眾的財物和麝香、鹿茸等名貴藥材,群眾恨之入骨。宋國太還妄想把我軍從上述地區趕走,曾幾次派小股匪徒襲擾八連,但均被擊退或俘獲。從俘虜口供中,了解到宋國太十分恐慌,坐臥不安,心神不定。
八連的干部戰士紛紛要求越過牛頭山,出擊紅山鋪,活捉宋國太。
1950年7月16日半夜,雷鳴電閃,風雨交加,下起了瓢潑大雨。17日凌晨,部隊冒雨出動。在這山洪橫溢的雨季里,宋國太根本沒有想到解放軍會翻越牛頭山去襲擊100里外的紅山鋪,八連正要利用這種時機,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經過整整一天的長途跋涉,黃昏到達了紅山鋪村外一片叢林里。正當各排分領戰斗任務時,尖兵班神速地抓來了9名敵人,原來是敵人的一個警戒班,躲在草棚里玩牌。我尖兵班一槍未響便使他們繳械投降。從敵警戒班口中得知,匪徒對我們的奇襲完全沒有防備,宋國太天天和他的大小老婆吃喝玩樂。他還對其部下講過:,“共軍在好天氣都越不過牛頭山,更何況主力撤走,只留下少數人呢?現在大雨連天,這里安全得很。弟兄們在山里受苦了,趁著雨天好好玩玩。"宋國太為了自己玩得痛快,把支隊交給了他的總管家(參謀長)吳彪指揮。吳是個酒徒,也尋歡作樂去了。
尖兵班抓來的9名俘虜,大都是山下平原一帶的人,我軍向他們講明了俘虜政策和他們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有的感動得痛哭流涕,想念自己的家鄉和親人,表示愿為我軍帶路,和我軍一起活捉宋國太,并提供了當晚的口令和宋國太駐地的詳細情況。
紅山鋪有幾十戶人家。宋國太所住的大院位于紅山鋪正中,這是一個有兩層小樓的大院,座南朝北。大門前有條東西流向的小河,小河與大門之間是近百米的草灘。大院后門有條路,直通南山。
為了全殲這股匪徒,二排長何林順率領四、六班迂回占領南山,切斷宋國太從后門逃往南山的道路。一排長徐文帶一、二班沿河灘向東封鎖敵人逃往巴郎山的道路,指導員帶三班(三班長常予恭是攻打運城時的爆破英雄)和五班(五班長李石娃是帶兵模范)直插宋國太住地的大門。在離大門約20米時,突然哨兵大喊大叫并鳴槍報警。機警的常予恭開槍射擊。兩名敵哨兵當場被擊斃。正在盡情玩樂的敵人,聽到了槍聲,像炸了窩的雞一樣東奔西逃,亂作一團。
宋國太聽到槍聲以后,知道已被包圍,便命令其弟帶幾十名貼身的弟兄從后門突圍。剛到南山腳下,便遭到二排的迎頭痛擊。頃刻間,擊斃40余人,活捉了宋國太的姘頭和50多名匪徒,只有宋國太帶70余人向東北方向逃竄。
八連乘勝冒雨追擊,追到山坳下的洼地里,將宋國太和殘敵全部殲滅。
匪首茅坑受擒記
1950年4月5日拂曉,解放軍搜山了。“川西救國軍”總司令黃光輝被激烈的槍聲從夢中驚醒,臉色蒼白,剛下床就把尿盆踢翻了。低頭穿鞋,帽子又掉進了尿盆里。他喪氣地夾著一支二十響罵著“真倒霉!”護兵迎面把他碰倒了,驚慌地叫著“司令快跑,解放軍把山都圍了!“黃匪便裝洋蒜,喊道:"混蛋,看你啥樣了,把帽子戴正!護兵這才發現帽沿是朝后戴的,里邊的扣子扣在外衣上了。
黃光輝赤腳騎著馬,護兵沮喪地在前邊偵察情況。忽然驚叫道:“司令,我們的隊伍都垮下來了,你看解放軍都順著山上來了”。黃光輝隨著護兵的手指一看,嚇得發呆,緊緊勒住了馬韁繩。
“咯咯咯咯”,對面山上射了一梭子,黃光輝連人帶馬像個皮球一樣,骨骨碌碌地滾下山去了。醒來時,頭和臉都是血,渾身不能動,護兵也不見了,馬喘著氣。
從此以后,黃光輝就潛伏在元通場養傷。但很快被群眾發現,并報告了解放軍。5月24日,五三六團保衛股長帶著二連四個班將黃匪住宅包圍了起來。正在吃飯的黃光輝聽見外面腳步急促,不禁心驚肉跳。忽然他老婆氣喘吁吁地跑進門來,喊著“糟了,糟了,解放軍把院子包圍了!”黃光輝顧不得傷痛,碗一扔就跑了 。
保衛股長把院子搜遍了,不見黃光輝。他想:我們包圍得這樣嚴他會飛了不成?“找!"黃光輝的老婆,臉色焦黃,象篩糠一樣身子直打抖。戰士們看這婆娘的驚慌勁,知道黃匪沒跑出去,于是便審問她,她捂著臉把下巴頦向廁所那里翹了一下.戰士們奔過去,只見茅坑里邊露著個臘黃的臉,蛆在他包扎著傷口的腦袋上爬看.戰士們蔑視地捧腹大笑。
“出來!”戰士們用槍對著他的頭命令著。“出來吧,總司令!"黃光輝哀求說:“不要開槍,我投降:”戰士們說“投降為啥鉆到茅坑里去?”
“我…...”.
“別裝蒜了,上來!"黃光輝慢慢從茅坑里爬了上來,爬在黃光輝身上的蛆紛紛滾落到地上。圓通場的群眾看到黃光輝被捉住的狼狽相,個個都說:“該殺!該殺!“小孩子跟在后面喊著,“斜眼皮,黃病臉,要求解放軍,給他頭上鉆個眼。
川西剿匪大捷,部隊受命,出師黔東南,繼續展開了貴州剿匪之戰。
三部剿匪諜戰劇,看匪徒兇蠻,敵巢險惡、戰士智勇、胸懷天下!
是根據小說《山村復仇記》改編的電視劇。集反特、剿匪和懸疑于一體,郭廣平,李婷,孫嵐,袁苑等主演。
解放初期,撒離大陸之前,不甘失敗,留下部分部隊、軍火和特務潛伏在烏龍山地區,聯合當地土匪為反大陸做準備,特務長老貓(袁苑飾)在臺灣操控著整個局面。他們發動了聲勢浩大的,燒殺搶掠,一時間人心惶惶,時局巨變。某解放區區長王群(郭廣平飾)和副區長徐翠(孫嵐飾)婦女主任蘇鳳嬌(李婷飾)率領民兵浴血奮戰,終于打退了敵人的幾次……
是白濤執導,張桐、蘇巖、姚安濂、盧星宇等主演的一部戰爭類電視劇。
江湖女子丹鳳(蘇巖飾)與血性青年周致斌(張桐飾)一見鐘情,卻被大土匪金剛鉆(華子飾)脅迫嫁給了周致斌的父親填房,一對戀人一夜間成了母子。周父在勾結中被害喪命,周致斌與丹鳳遭到世人的污蔑和唾棄以及在爭奪煙道中的重重算計加害,兩人被命運打到人生的谷底。周致斌的兩個結拜兄弟,一個被當成被殺害,一個卻成了喪心病狂的土匪,新的惡霸將他和丹鳳趕出家門,周致斌萬念俱灰,染上,“認賊作父”,大開殺戮,而深明大義的丹鳳,深知那個吃人的世道,會把周致斌變成魔鬼,以母愛的溫情拯救他于漩渦……
是長城影視出品的剿匪諜戰劇,由王響偉執導,游大慶、覃文靜、孫耀琦等主演。
猛虎連長楊劍鋒被調往牡丹江剿匪,在政委吳慎之等人的策劃下,巧妙打入敵巢,獲得土匪司令張東山的信任。隨著在匪巢生活日久,他發現這是一支為抗擊日寇而拉起的抗日武裝。當年,他的父親就是這支武裝的一個首領,在抗日戰爭中犧牲。楊劍鋒和政委吳慎之,軍醫、土改工作隊長白云等人決心正確對待這支曾經為國家和民族立下大功的隊伍,把他們導向光明的前途。但是,張東山視為正統,決心效忠蔣介石。經過血與火的搏殺,楊劍鋒等員的情懷感召著這支武裝。大青山綹子在楊劍鋒和張東山女兒丹娘等的率領下,下山接受解放軍改編,隨即開赴肅清牡丹江匪患的新戰場,獲得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