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娛樂 > 電視 > 正文

    北京愛情故事宋思_北京愛情故事誰死了

    隋仁壽元年二月六日,長安永興坊,長孫晟誕下了他們的第二個孩子,也是唯一的女兒,小字觀音婢。

    北京愛情故事宋思_北京愛情故事誰死了

    大業五年,右驍衛將軍長孫晟逝世,年僅八歲的長長孫無忌一并被異母兄長長孫安業趕出家門,高氏無奈之下只得帶著一雙年幼的兒女投奔哥哥高士廉。

    高士廉“少有器局,頗涉文史”,與薛道衡、崔祖浚并稱先達,結為忘年之交,如此具有名師風度的人自然不會嫌棄自己的妹妹,他將高氏與長孫兄妹接回家,對他們十分照顧。后來高士廉被貶為硃鳶主簿要遠赴嶺南上任,為了安頓好妹妹一家,特意將自己的大宅賣了另買了座小一些的宅子安置好他們。高士廉又見唐國公的次子李世民表現得非同一般,便做主將外甥女許配給李世民為妻。

    大業九年,年僅十二歲的李淵在長安稱帝,改元武德,封次子李世民為秦王,冊封其妻長孫氏為秦王妃。

    武德三年,長孫氏為李世民誕下第二子,取名李泰。同年六月,李承乾與李泰分別被冊封為恒山郡王與宜都郡王。

    武德四年,長孫氏為李世民生下了一個女兒,取名麗質——天生麗質難自棄,單從這名字中就可想見李世民對這個寶貝女兒的喜愛之情。同年,唐高祖又將宜都郡王李泰進封為衛王,加授上柱國,以繼李元霸之后。原本作為秦王的嫡次子,李泰日后的爵位原本最高不過是從一品的郡王,然而李淵卻將其封為了正一品的衛王(而不是從一品的嗣衛王)并授予上柱國的勛官,這對李世民一家來說是莫大的恩寵。

    武德五年,李世民將長孫氏的侄子、長孫熾之孫長孫家慶任命為長子李承乾的侍讀。

    武德七年,唐高祖將恒山郡王李承乾徙封為中山郡王。而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后,將陸德明與孔穎達這兩位儒學大師雙雙任命為秦王府十八學士,令他們教導李承乾儒學經典,同年,李世民又將長孫氏的另一個侄子,也就是長孫家慶的胞弟長孫祥任命為李承乾中山王府的功曹。

    又因為妻子長孫氏的身體不太好,李世民在經過太原的時候想到妻子曾經在玄中寺聆聽鐘聲并修葺寺廟一事,便特意到玄中寺拜會寺中的高僧道綽大士,供奉了大量珠寶,以此為妻子祈福。

    隨著大唐江山的統一,李世民大部分時間都留在了京城,又因為功高震主,秦王府與太子李建成的摩擦積怨也日漸加深。長孫氏便充分發揮了自己身為女眷的優勢,時常進宮侍奉高祖與他的后宮嬪妃,盡力彌補彼此之間的嫌隙。

    武德九年,秦王府與東宮的局勢越來越緊張,長孫氏與房玄齡“同心影助”,共同輔佐李世民。最后,李世民為了自保不得不率先帶領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高士廉等人在玄武門埋伏,長孫親自為將士們分發盔甲,勉勵眾人,將士們都感激萬分。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成功誅殺了李建成與李元吉后,被唐高祖立為皇太子,而長孫氏也被冊拜為皇太子妃。

    八月二十一日,唐太宗登基后的第13天,就將自己的妻子長孫氏冊立為皇后,并追贈自己的岳父長孫晟為司空、齊國公,謚曰獻。十月癸亥,又立嫡長子中山郡王李承乾為皇太子。

    貞觀元年,唐太宗將玄武門之變中功勛第一的長孫無忌襲爵齊國公,實封一千三百戶。又因為長孫無忌與自己年少時就是好朋友,如今又是外戚與功臣的雙重身份,唐太宗對他格外重視,經常讓他出入自己的居室之中,又授予了尚書右仆射的要職。三月癸巳,長孫皇后舉行了親蠶禮。

    同年,長孫皇后的叔父長孫敞因為受賄被免官,唐太宗卻因為長孫敞是妻子叔父的緣故,經常命人送絹給他,供他開銷,不久又讓他以宗政卿的官銜退休,又加授了金紫光祿大夫的散官,以及正二品平原郡公的爵位。

    十二月,長孫皇后的異母哥哥薛國公長孫安業與李孝常、劉德裕、元弘善等人謀反事泄,按罪當死,但長孫皇后卻流著淚向丈夫求情:“安業之罪,萬死無赦。但他早年將我和母親趕出家門,此事天下皆知,如果殺了長孫安業,世人必然會認為我是仗著陛下的寵愛報復兄長。”于是別的主犯全部被誅,甚至李孝常的幾個兒子也因連坐全部被殺,惟獨長孫安業得以免于一死。

    貞觀二年,長孫皇后反對哥哥長孫無忌擔任要職,常常對丈夫說:“我身為一朝皇后,尊貴已極,實在不愿兄弟子侄都在朝廷之上。漢朝的呂家和霍家外戚正是前車之鑒,希望陛下千萬不要任命我的哥哥為宰相。”唐太宗一開始并沒有聽從妻子的意見,堅持給了長孫無忌高官厚祿,于是長孫皇后私下讓哥哥主動辭去這些職位,直到唐太宗最終不得不答應,只加封長孫無忌為開府儀同三司的虛銜,長孫皇后這才李治,唐太宗欣喜異常,不僅大宴五品以上的官員,賜帛有差,還下令只要是在這一天出生的人都可以領取糧食。據說就在李治出生三天后的“洗三朝”時,長孫皇后將當年丈夫從晉陽宮中得來的玉龍子與綴滿珍珠的朱紅襁褓一并賜給了這個小兒子。從此,這枚“廣不數寸,而溫潤精巧,非人間所有”的玉龍子就成為了唐朝的吉祥物,由皇帝們代代相傳。

    貞觀六年,唐太宗與長孫皇后特所鐘愛的長樂公主將要出嫁,唐太宗特別下令讓有司準備比長公主多一倍的嫁妝,然而不久之前御史大夫韋挺剛剛上表批評過時風:“今貴族豪富,婚姻之始,或奏管弦,以極歡宴;唯競奢侈,不顧禮經。……若不訓以義方,將恐此風愈扇。”結果唐太宗竟然“頂風作案”,要為自己的愛女準備的嫁妝甚至比長公主還要多許多,此舉自然而然招徠了魏征的嚴厲制止。

    魏征認為嫁妝比長公主多一倍不合禮法,極力諫止,唐太宗下朝后將這件事告訴了長孫皇后,長孫皇后感嘆道:“我知道陛下器重魏征但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今天才知曉原來魏征果然是于社稷有益的肱骨之臣,而魏征作為臣下卻能夠秉直上諫,這份品行實在是難能可貴。”于是下旨賞賜了二十萬錢與四百匹絹給魏征,并特意囑咐道:“我希望鄭公能夠一直將這份敢于直諫之心保持下去,認為不對的就直說,不要因為君臣之禮而有所諱言。”

    三月,唐太宗與長孫皇后到九成宮避暑。四月癸卯,夫妻二人在散步時,發現丹霄殿西面有片土地略感濕潤,于是用手杖通導,即刻便有泉水涌出,隨即用石檻圍住,將之引伸為一個水渠。又因泉水出自丹霄殿之西,唐太宗便在丹霄殿置酒宴請諸位大臣,并賜帛各有差。而由魏征撰稿、歐陽詢正書的《九成宮醴泉銘》,記敘的正是唐太宗與長孫皇后散步時發現醴泉的這件趣事。

    幾個月后,長孫皇后所生的小公主滿月,唐太宗十分欣喜,大宴群臣于丹霄殿。九月丙申,太子李承乾來九成宮朝見,唐太宗高興之余大宴東宮官屬,又賜帛各有差。

    貞觀七年,在經過一年多的準備后,長孫皇后與唐太宗的愛女長樂公主出嫁,而駙馬不是別人,正是長孫無忌的嫡長子,未來的趙國公,現在的宗政少卿長孫沖。同年,長孫皇后的幼子晉王李治遙領并州大都督一職,那么并州又是什么地方呢?

    根據史書的記載,并州即太原府,也就是說李治得到的是太原這塊封地。但凡對唐朝有所了解的人就會知道,有唐一代,太原貴為北都,在政治、軍事、經濟上可謂是地位全面超然。因為太原不僅是中原王朝的北方重鎮,更是李唐的龍興之地!而唐太宗卻輕描淡寫地將晉王這個封號給了李治,又將地位如此獨特的太原封給了他,唐太宗對妻子所生的這個小兒子的寵愛之心也由此可見一斑。

    同年,越王李泰也在遙領鄜州大都督及夏勝北撫北寧北開五都督的同時,又被授予了左武侯大將軍、雍州牧等職位,而在別的同齡皇子已經遠赴封地上任的時候,李泰不僅仍舊留在父母的身邊沒去封地上任,唐太宗甚至還下令讓他搬進武德殿居住。

    貞觀八年三月甲戌,太上皇李淵在兩儀殿大宴西突厥使者,唐太宗與長孫皇后親自奉上膳食以及衣物等,全部都是奇珍異寶,長孫皇后又親自為唐高祖梳頭,為他戴上冠冕,并感慨道:“至尊年事已高,頭發都全白了。”眾人無不傷感流涕,一家人***尋常百姓一樣。

    貞觀九年三月,長孫皇后舉行了親蠶禮。同年長孫皇后身體不適,唐太宗擔憂之下接連請了曇藏法師、法常法師等諸位得道高僧進宮為妻子受戒祈福。后來曇藏法師逝世于會昌寺,長孫皇后與太子李承乾皆派人前往為其吊喪,唐太宗又下詔安葬了曇藏法師。法常法師也因為為皇后受戒的緣故,得到唐太宗的旨意有幸成為了空觀寺上座。

    貞觀十年,隨著長孫皇后病重,李承乾為母親的病情十分憂心,想要大赦天下以此為母親祈福,但長孫皇后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并說道:“死生有命,非人力所能改變的。何況赦免囚犯是國家大事,崇尚佛教又是陛下所不為之事,怎么可以因為我一介婦人而亂了天下的法度呢?”承乾于是把這件事告訴了房玄齡,唐太宗與朝中大臣十分感慨,大臣們紛紛請求大赦天下,但是長孫皇后堅決拒絕了大赦一事。

    四月,唐太宗下詔說:“皇后虛風日久,未善痊除,修復廢寺,以希福力,天下三百九十二所佛事院宇,并好山水形勝有七塔者,并依舊名置立。”唐太宗下令大修天下392所廢棄寺廟,希望佛祖能夠保佑妻子早日康復。相州的修定寺,益州的善寂寺,皆是因此得到修復的寺廟,大名鼎鼎的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為此親自撰寫了《益州德陽縣善寂寺碑》一文并流傳至今。而明明崇尚佛教本是自己所不為之事,但是為了從死神手里搶回妻子的生命,唐太宗還是為了。

    然而,盡管唐太宗想方設法想要從死神手里將愛妻的生命奪回來,卻天不遂人愿,這一年的六月己卯,長孫皇后拋下了少年時代相伴至今的丈夫,拋下了剛剛弱冠的太子李承乾與魏王李泰,拋下了出降不久的愛女長樂公主以及更為年幼的4個兒女,崩于長安太極宮立政殿,年僅三十六歲。

    長孫皇后盛年而逝,留給丈夫、兒女的是無盡深重的哀痛。唐太宗面對妻子的離世悲慟萬分,諸位皇子公主也悲傷異常,尤其是晉王李治,哀慕感動了周圍的人,唐太宗亦十分心疼,于是做出了令世人矚目的舉動:親自撫養了長孫皇后的一雙兒女晉王李治與晉陽公主,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親自撫養皇子的皇帝,也是唯一一位親自撫養公主的皇帝!

    九月丁酉,長孫皇后將要安葬昭陵,虞世南為此撰寫了一篇《文德皇后哀冊文》,而提到長孫皇后的謚號“文德”二字,又是東漢開始的,但直到隋朝,所有的皇后都只有單謚而不是復謚,只不過史官為了便于區分,才將她們的謚號和皇帝的謚號合在一起。如唐高祖即位的時候,追謚竇皇后為“穆皇后”,唐高祖死后合上他的謚號即為“太穆皇后”。而長孫皇后卻在逝世后直接被唐太宗上了復謚“文德”。

    而長孫皇后的“文德”這兩個謚號皆為美謚,尤其是“文”這個字。唐人認為“文”是最好的謚號,“為美無以尚也”,就算是在美謚里,也沒有哪個謚號能比文還要美好。可見在唐太宗的心目中,只有“德”這個單謚并不足以表現出妻子的美好,只有再加上唐人最為尊崇的“文”這個謚號,才能表現出長孫皇后的盛德。

    十一月庚寅,長孫皇后安葬昭陵,唐太宗親自為妻子撰寫碑文,特別提及了長孫皇后臨終前曾百般囑咐過要“因山而葬,不須起墳,無用棺槨,所須器服,皆以木瓦,儉薄送終”的心愿,所以唐太宗親自選定了九嵕山為帝陵墓址,因山為陵,“鑿石之工才百馀人,數十日而畢,不藏金玉人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以完成妻子的愿望。

    長孫皇后下葬時,唐太宗又特意挑選了名聲嘉美、英俊可愛、博通諸藝、富于才情的于尚范、袁公瑜、齊世武、獨孤士餮、宋思真、陸紹、崔玄籍、郭敬宗等少年為挽郎。

    而唐太宗對妻子的追念遠遠不止于此。長孫皇后逝世后,唐太宗度人在宗圣觀出家,為皇后追福。

    又根據史書的記載,長孫皇后安葬進昭陵的玄宮后,唐太宗下令讓人在五重石門外修建棧道,令宮人起居供養一如皇后生前。而這條棧道直到唐太宗駕崩后合葬昭陵玄宮,這才拆除。

    唐太宗又因為十分思念妻子,在上苑中建了層觀以登高眺望昭陵。一次,唐太宗和魏征一起登上層觀,唐太宗指著昭陵讓魏征看,魏征則回答說:“臣老眼昏花,看不清,臣以為陛下是在讓臣看獻陵(唐高祖帝陵),如果是在看昭陵,那么臣看到了。”唐太宗聞言潸然淚下,不得不流著淚毀掉了層觀。

    事實上在這個百善孝為先、夫不祭妻的時代里,唐太宗如此張揚地思念妻子被魏征嘲弄譏諷也是理所當然的,但唐太宗對愛妻的思念卻并沒有因此而停止,反而越發洶涌難以自控,以至于他在一次給魏征的回詔中,公然向大臣傾訴說起了自己喪偶之后的悲苦心情——“頃年以來禍釁既極,又缺嘉偶,荼毒未幾,悲傷繼及。凡在生靈,孰勝哀痛,歲序屢遷,觸目摧感。自爾以來,心慮恍惚,當食忘味,中宵廢寢”。如此一字一血淚,當真令人唏噓不已。

    按照慣例,只有當皇帝駕崩后,皇后才能跟隨丈夫一同配享太廟,但唐太宗卻早早將長孫皇后配享太廟,并且連指定的廟樂也是只有皇帝才能用的《光大之舞》——這需要唐太宗何等的深情與重視,才會讓妻子與自己的祖先們一起享受同等級別的祭祀?

    貞觀十五年四月二十八日,唐太宗令律宗南山宗初祖釋道宣為妻子寫了《大般涅盤經卷》作為供養經,以此為長孫氏追福,這部經書后來由清末民初的收藏家李盛鐸所收藏。

    同年十一月辛卯,魏王李泰發愿為母親長孫皇后所造的龍門山三龕落成,唐太宗駕幸伊闕,親自檢閱佛龕。而伊闕佛龕之碑上的《三龕記》則是由岑文本撰稿、初唐四家之一的褚遂良書寫,是龍門形制最大的摩崖碑刻。字畫奇偉,元始天尊像,為已逝世的愛妻追福。

    同年八月二十日,唐太宗將年僅8歲的小女兒封為衡山公主,食邑三千戶。衡山郡即是衡山所在之地,衡山自古以來便是五岳之一,位在名山之列,而《唐六典》中則有言:“凡名山、大川及畿內縣皆不得以封。”唐太宗卻大方地將衡山作為封邑,封給了這個嫡出的小女兒。

    貞觀十七年四月,太子李承乾意欲謀反的事情敗露,而通觀歷史上那些走上謀反之路并失敗的皇子,下場往往只有身首異處這一種結局。但是輪到李承乾時,唐太宗卻沉默了。

    按照當時的慣例,婚禮應于傍晚時分舉行,不過根據占卜的結果,婚禮需要白天舉行才會吉利。于是唐太宗決定破例將城陽的婚禮改在白天舉行,但此舉卻遭到了馬周的強烈反對,唐太宗不得不作罷。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城陽與薛瓘的婚事并沒有因此受到影響,夫妻二人婚后感情十分和睦,他們的兒子薛紹正是日后唐高宗愛女太平公主的駙馬。

    八月,正值青春少艾的長樂公主病逝,唐太宗對愛女的早逝悲痛異常,下令讓長樂公主的墓使用了三道石門的規格——這不僅是在昭陵現已發掘的陪葬墓中獨屬一份,即便是在整個已發掘的唐代墓葬中,也就只有“號墓為陵”、按天子等級安葬的懿德太子墓同屬這一情況。

    貞觀十八年十二月,李承乾逝世于黔州,唐太宗為此輟朝,并以國公禮安葬了他。

    貞觀二十年,高士廉生病,唐太宗親自到他的府邸看望他,提及往事時不禁潸然淚下。

    貞觀二十一年正月壬辰,高士廉薨于長安崇仁里,唐太宗帶著病體執意要親臨宅邸吊喪,并對前來阻攔的房玄齡說:“我這次前往,不只是為了君臣之義,更是為了當年允婚的情誼,士廉也是我的舅舅,姻戚義重,你不用再勸我了。”于是唐太宗帶著數百騎士兵從興安門出發,一直到了延喜門,長孫無忌上前說道:“陛下圣體抱恙,此時前去吊喪是大忌,陛下念及亡舅的舊情,臣很感激,但亡舅臨終前曾說過:‘陛下對我恩情甚重,我死了以后也許會親自前來吊喪,而我只不過是朝堂上很普通的一員,活著時對陛下沒什么幫助,怎么可以死后還要讓陛下如此勞煩,如果我泉下有知,一定會十分愧疚的。’”長孫無忌跪在唐太宗的馬前流著淚極力勸止,唐太宗這才答應回宮。

    貞觀二十二年六月,太子李治為了紀念母親長孫皇后,修建了一座被唐玄奘評價為“壯麗輪奐,今古莫儔”的大慈恩寺。如此宏偉富麗的大慈恩寺,面積之大甚至占據了整個晉昌坊的半坊之地,共修建了10多座院落,1897間房屋,云閣禪院,重樓復殿,十分奢華,用今天的話來說,這是一項勞民傷財的工程,如果沒有皇帝的支持和允許,即使是太子,也沒有這個能力與膽量這么做,而《詔建大慈恩寺》這封詔書也證明了這座規模宏偉的寺廟得以修建,正是出自唐太宗本人的旨意。

    十二月大慈恩寺落成,唐太宗下詔令太常卿李道宗帶領九部樂,萬年令宋行質、長安令裴方彥等人各率縣內音聲及諸寺幢帳,務必要讓大慈恩寺顯得莊嚴肅穆,并下旨度了三百名僧人,請了五十名得道高僧。隨后,唐太宗又帶領太子李治與百官在安福門樓執香爐,目送高僧與各種佛像、經卷、舍利等依次奉進大慈恩寺,各種奇珍異寶“眩日浮空,震耀都邑”,甚至一眼都望不到盡頭。

    貞觀二十三年二月六日,就在長孫皇后的生辰這一天,唐太宗將妻子所生的小女兒衡山公主下嫁長孫詮,唐太宗還因此特意將長孫詮的父親長孫操升為岐州刺史——岐州即扶風,與京兆尹、馮翊并列為三輔,地位非同一般。唐朝將州縣分為八個等級,岐州位列第二,僅次于雍州、洛州、并州,中晚唐時更是一度被定為了西京,所以長孫操身為一介臣子,只因兒子尚主便被提拔為了岐州刺史,唐太宗對衡山有多重視可想而知。但是公主出降的儀式極為繁瑣,所以遺憾的是直到唐太宗駕崩,婚禮仍未完成。

    隨著唐太宗的逝世,一代貞觀帝后的故事似乎就此落幕。其實不然,從古至今各種關于貞觀帝后的傳說一直屢出不窮,至今未歇,比如長孫皇后懷孕患重病,孫思邈引線診脈傳頌千古;又比如唐太宗為產后體虛的愛妻訪求一種名為蜜碗的美食;再比如唐太宗親自釀了葡萄酒與長孫皇后共飲等等。

    而關于長孫皇后的種種事跡,也歷來為世人所喜聞樂見,如長孫皇后所作《春游曲》,唐太宗對妻子的這首詩是“見而誦之,嘖嘖稱美”,但偏要有老學究認為長孫皇后作為一代賢后卻“作情艷,恐傷盛德”;又如長孫皇后一雙保存至宋時的岐頭履,“以丹羽織成,前后金葉裁云為飾,長尺,底向上三寸許,中有兩系,首綴二珠”——這雙岐頭履由鮮艷光燦的羽毛織成,黃金珍珠點綴其中,后來傳到宋代秘庫中。此履制作精細絕倫,宋朝畫家米芾奉命為文德皇后履作畫題字,后又流傳到明代,亦被時人當做國粹來保存,有人欲出數萬錢只為看一眼,主人仍不許。

    而這只遺履的出現,也使長孫皇后“布衣補丁”求賢德的說法不攻自破。一雙鞋子尚且如此華麗,那么衣飾的華麗程度更是可想而知,事實上史書記載的也是長孫皇后對這些衣飾物品的態度是夠用即可,杜絕不必要的鋪張浪費,而不是說她苛求自己,只穿破舊或打著補丁的衣服。而這雙飾金綴珠、丹羽織成的遺履也恰如一面鏡子,清晰地映照出長孫皇后燦若丹羽,金裹珠耀的華麗一生:

    確實是驚世華麗,在一個男尊女卑,丈夫是天的社會里,即使嫁的是一個普通男人也不能輕易說“不”,對皇帝就更不用說了。但長孫皇后卻常常氣定神閑對皇帝丈夫說“不”——不想發表意見時,無論皇帝如何問,就是不說;不想讓兄長為官時,即使皇帝反對,兄長也一定要辭官;想要赦免兄長時,就算兄長犯了謀反罪,也一定要皇帝下旨赦免;認為某人無罪時,即使皇帝大怒,她也依舊頂風而上,從容辯白;更有甚者,就連死后的墓葬形式都要親自選定……長孫皇后的強勢令人佩服,不過更令人佩服的是愿意縱容長孫皇后強勢的那個男人——唐太宗李世民。

    很多人奇怪,為什么唐太宗的后宮那么風平浪靜,是長孫皇后的寬容慈悲感動了這些嬪妃嗎?不,當然不是!寬容慈悲并不能阻擋爭寵出頭之心,史書中不乏善良的皇后被得寵的妃子踩下去的例子,能讓后宮風平浪靜真正平息了爭寵之心的只有皇帝本人。也正因為唐太宗只愛長孫皇后一人,后宮中這些除了生育皇子外再無記載的無寵嬪妃們并不會蠢笨到以卵擊石自尋死路,只能安分守己,后宮中自然也就沒有任何信任千百年前歷史見證者們留下的錚錚記載,卻偏偏相信千百年后現代人用“深邃”到穿越的目光“親眼見證”唐太宗錯綜復雜、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史,并美其名曰“大唐氣勢”。如果非要這樣才是所謂的“大唐氣勢”,那么很遺憾,唐太宗并沒有這份氣勢,他很“庸俗”、很“落伍”地只鐘情于自己的妻子、只對自己的妻子深情一生。

    一、柔而韌,唐太宗的政治高參

    武則天,一生永遠無法超越的兩個人,一個是李世民,另一個就是李世民的皇后長孫皇后。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邊嫩柳學身輕。

    花中來去看舞蝶,樹上長短聽啼鶯。

    林下何須遠借問,出眾風流舊有名。

    ——《春游曲》

    能寫出如此美麗的詩句,該是怎樣的女子呢?絕代風華?一笑傾城?我想,應該是一個自信、美麗、生動、嬌美的女子,或嫵媚,或靈黠,或蘭心蕙質,或端秀從容……這個女子,便是載譽千古的唐太宗皇后——長孫皇后。

    長孫皇后的家族是北魏的皇室拓跋氏,后來因為當了宗室長,所以號長孫,最后成為姓氏。皇后的曾祖父長孫裕,曾經封爵平原公。父親長孫晟,史書沒有記載長孫晟襲封,可能長孫晟不是爵位繼承人。長孫晟是隋朝右驍衛將軍,在隋朝離間突厥戰略中扮演重要角色。母親是揚州刺史高敬德之女,她的舅舅在貞觀時代也很有名,叫高士廉。

    長孫晟官右驍衛將軍,李世民父親李淵在大業九年的時候,官職是衛尉少卿,到十二年的時候也是右驍衛將軍。看來,長孫晟的官職應該高于李淵。不過,李淵另有爵位,七歲的時候已經襲爵唐國公。總之,兩家應該是門當戶對的。

    貞觀時期,唐太宗治理天下,長孫皇后掌管內廷,那也是一條看不見的戰線。長孫皇后自始至終以自己的方式支持唐太宗,是太宗的賢內助和方面軍。在唐代的皇后中,長孫皇后絕不是最有權力的,但卻是最受尊敬和愛戴的。后來的武則天,早期都籠罩在長孫皇后的光環下,一路跟著長孫皇后東施效顰。長孫皇后賢淑、優雅、智慧、大度,用現代最流行的一個說法就是知性女人。

    貞觀時期,后宮在長孫皇后管理之下,一直是風平浪靜。不是這里改變了性質,不是這里缺少了資源,只是因為長孫皇后掌控有力。那是一種柔性的力量,看不見摸不著,但無處不在。這是長孫氏的力量,也是長孫氏的智慧。

    長孫氏勤奮讀書,一年四季保持不變。讀書使她增強智慧,積累知識,增廣見聞。她生活簡樸,需求不多。無欲則剛,這是人所共知的。她樹立了一個儉樸的榜樣,在那個時代特別重要。

    長孫氏的不同凡響之處在于她的自我定位。長孫皇后的自我定位是什么呢?就是以唐太宗為準繩,以皇帝的大業為目標。她自己和自己管理的后宮,都是皇帝大業的一部分。這就是說,長孫氏始終是唐太宗的一個方面軍。這就是很標準的母儀天下。從這個意義上講,長孫皇后與其他大臣一樣,也是李世民的部下。只要是部下,就有如何處理上下級關系問題。穩定后宮的一個重要意義是不要對朝廷治理天下形成干擾。

    納諫的唐太宗和理性的皇后,真是一對難得的男女主角,他們的價值觀如此接近,難怪會為后世稱道。長孫作為皇后,她思考的問題僅限于后宮嗎?不,在很多問題上,她都是唐太宗的高參。

    (636)六月二十一日,皇后崩于立政殿。宮中女官把皇后編撰的《女則》一書呈給唐太宗,說:皇后生前把歷代婦人參政得失的歷史編成此書,自覺文字尚不精練,不敢呈獻,不想皇后還沒有來得及修完就……太宗打開書卷,不禁失聲痛哭。史書記載:“上覽之悲慟”,準確的理解應該是內心悲傷,放聲痛哭。

    武則天以政治鐵腕統治天下,長孫皇后以征服自己所愛的男人征服天下、征服后世。她的政治智慧與遠見卓識透過她的夫君大放異彩,她的嫻雅淑惠與端秀從容將唐太宗的后宮打理得井井有條,以自己的言行舉止感染后宮的每一個如花女子。

    正是這樣一個柔而韌的智慧女子,外表柔軟,甚至柔弱,內心堅韌,就像藤蔓,潤物細無聲一般的,一點一滴的收服睥睨眾生、霸氣凜凜的唐太宗,緊緊的捆住他,讓他無可遁形;且將自己的智慧,以一種柔性的方式,傳達給夫君,助其開創盛世、成就一番偉業、一代清明政治。

    二、長孫皇后:柔韌的背影,獨絕千古

    大唐王朝,是中國泱泱五千年歷史最輝煌的鼎盛時期,海納百川,氣象萬千;山河浩蕩,錦繡文章,留給后世一卷揮戈橫戟的帝國風云。開創貞觀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智慧超群、賢惠雍容的文德皇后長孫氏,于隋唐之際的金戈鐵馬、風云際會中,攜手一生,至死不渝;鐵血與柔情,江山與癡心,盛世明君與千古賢后,相濡以沫二十三載,攜手揮就繾綣情深的帝后傳奇。

    長孫皇后的形象塑造、蛻變成長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成為秦王妃之前,柔弱不失堅強,美麗不失智慧,純凈玉致。

    二、秦王妃,氣度從容,智慧絕倫,堅定的支持、寬慰秦王,在奪儲斗爭中與丈夫相依相偎,生死相隨。

    三、長孫皇后,寬容大度,恩威并重,打理后宮井井有條,免除小李的后顧之憂;李世民的政治顧問,以其卓絕的見識協助他成就貞觀盛世。

    13歲嫁給李世民,直到死,始終是夫君的愛妻,甚至帶走了一個男人余生的永久思念,作為女人、妻子,長孫皇后是幸福的。但是,李世民首先是一個男人,才是一個帝王、政治家,能夠吸引他一輩子的女人,是什么樣的呢?

    春游曲

    【原文】

    上苑桃花朝日明,蘭閨艷妾動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邊嫩柳學身輕。

    花中來去看舞蝶,樹上長短聽啼鶯。

    林下何須逺借問,出眾風流舊有名。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園林里的桃花向著太陽開的很明艷,深閨里美麗的女子漾起思春的情意。

    那初綻的桃花仿佛是偷偷借取她面色的紅潤,那屋檐邊新發的柳枝仿佛是學她輕盈的身姿。

    她在花間徘徊看那款款飛舞的蝴蝶,聽取枝頭黃鶯的歌唱。

    何必遠遠地打聽她的林下風致,她的風流出眾早已聞名于世。

    注釋

    1、上苑:即皇家的園林。

    2、新桃:一作杏。

    3、蘭閨:古代女子居室的美稱。因女子多喜置蘭花,故稱。

    4、偷面色:偷得艷妾的美容。

    5、學身輕:學到了艷妾曼妙的身姿。

    6、來去:指舞蝶來去。

    7、長短:指鶯啼聲長短。

    8、“林下”兩句:林下、風流:舉止瀟灑,品格高雅。反映出一種志得意滿、躊躇灑脫的情態。

    9、逺(yuǎn),古同“遠”。

    【作品鑒賞】

    《春游曲》詩中運用了擬人的手法,以美景寫美人,寓情于景

    桃紅柳綠,鶯歌蝶舞是詩人筆下常狀之景,這首詩不同流俗的是寫桃,首句“上苑桃花朝日明”不用其紅,而是用一“明”字,突出了桃花的鮮艷,也點出了陽光的明媚。宋代陸游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字,或許也借鑒了此詩吧。“蘭閨艷妾動春情”,身居“蘭閨”的“艷妾”,是詩人自稱,“艷”既說她姿色的美麗,又示她盛裝的打扮,或許可以理解為她賞花前特意梳妝,心情極佳的狀態,也映證了萌動的“春情”,又或許她潛意識里刻意盛裝打扮,艷壓滿苑春色。可以想見,春和日麗,上林苑中桃花明艷,滿苑飛花澹蕩,喚起了端莊美貌的大唐皇后那顆爛漫的少女心。

    泉井上剛剛綻放的桃花灼艷明媚,好似敷上了胭脂,驕傲的皇后認為那定是偷了她的面色;飛檐邊剛剛發芽的御柳纖細漫脫,自負的皇后認為那必是學了她曼妙的身姿。“井”有指泉水之意,《呂氏春秋·本味》曰“水之美者,三危之露,昆侖之井”,高誘則注“井,泉”,故“井上新桃”可想象上苑泉水叮咚,桃花臨水開放的含露嬌態,嫻靜而美好。“偷”與“學”采用了擬人手法,也對照了上句的“艷”。

    與“人面桃花相映紅”不同,人面桃花是人花相映,花照人紅,而“偷面色”則是說桃花是偷得了自己的面色才如此艷麗,人比花紅,這是何等的自信!“檐”, 房頂伸出墻壁的部分,當處于高處,“嫩柳”,始發新芽的柳枝,少了柳葉的累贅,更顯纖瘦,可見檐邊垂掛的柳枝不僅纖細而且修長,同時“檐”的呆板襯托了“柳”的靈動,靜中有動。這兩句不禁令人想起《紅樓夢》中關于黛玉的容貌描寫——“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可見這位大唐皇后不僅艷比夭桃、身材高挑,而且靜如處子、動如脫兔。

    更為新穎的是以她的紅潤臉色喻桃花顏色,以她的輕盈腰身喻柳樹的纖細,一反以桃面喻人面,以柳腰喻人腰的寫法,新鮮活潑,生動形象。既頌了桃柳之美,更贊了人之美。構思巧妙,一舉兩得。中唐詩人李賀的“小紅長白越女腮”《南園十三首其一》的比喻,或許就是受了此詩的啟迪吧。

    《春游曲》抒發了游春時的喜悅之情,同時也體現了詩人自比“林下之風”的自信精神

    滿苑桃花競綻,萬枝紅雪繁極,迷蝶流連翩躚,悠然自得;御樓細柳依依,千條軟絲無力,流鶯繞樹清啼,閑散自在。“來去”二字形容她花間穿行如蝶,“長短”明寫柳枝繁多,暗指啼鶯和鳴,清亮的鶯啼,猶言她歡笑如鶯。“看”、“聽”二字,讓讀者時時感到游春之人充滿感情地欣賞美景的情形。詩歌就這樣以美人喻美景,以美景襯美人,突出了人之美。可以想見,大唐皇后流連于桃樹下拈花弄蝶,拂了一身衣香,發乎內心的吟吟笑語如林間宛轉的鶯啼般動聽。其悠然肆情之狀,無不彰顯她身為上苑女主之尊。

    “不必向遠處打聽這林下之人是誰,她出眾的風韻情致早已聞名”。結句含而不露,耐人尋味,須細參“林下”、“風流”二詞,意即林下之風。《世說新語·賢媛》有言“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風氣。”王夫人指謝道韞,東晉王凝之妻,被時人譽為“有林下風氣”, 后因稱婦女態度閑雅、舉止大方為林下之風。[9] 魏晉人物神情散朗的風采,為唐人所推許,這當是初唐貴婦的一種追求與考評。結尾以問答形式夸耀了這里的出眾風流,而這“風流”二字,既指景又指人,一語雙關,贊美這里的景好人美,點出題旨。

    這首詩名為“春游”,實際是借春游寫一位美女,很有特色。詩中明寫春色,卻暗喻人物,非常巧妙。桃花偷色,暗示她人面桃花;嫩柳學身輕,隱喻她身柔似柳;花中舞蝶,兼示她穿行如蝶;樹上啼鶯,猶言她歡笑如鶯。前兩句是景的人化,后兩句則是人的景化,從而將景美、人美、情美合二為一。結句長孫皇后以“林下”、“風流”自許,反映出一種志得意滿、躊躇灑脫及與她皇后身份地位完全吻合的心態。加之正值韶華芳齡,一時忘情,一時收斂,含而不露,耐人尋味。就連唐太宗也覺著妻子的描寫很是貼切、生動,“見而誦之,嘖嘖稱美”。

    【名家點評】

    《古今女史》:明代文學家趙世杰:長孫皇后,唐太宗文德皇后也,隋左驍衛將軍晟女。喜圖傳,視古善惡以自鍳,矜尚禮法。歸太宗,初以太子妃,為皇后,性約素,益觀書,雖容櫛不少廢。嘗作《游春曲》,帝(唐太宗)見而誦之,嘖嘖稱美。

    《說詩補遺卷五》:明代文學家馮復京:唐宮掖,文德皇后《春游曲》甚工艷。“井上新桃偷面色,檐邊嫩柳覺身輕。”雖江徐斂袵。

    《名媛詩歸》:明代文學家鐘惺:開國圣母,亦作情艷,恐傷盛德。詩中連用井上、檐邊、花中、樹上、林下,一氣讀去,不覺其復。可見詩到入妙處,亦足掩其微疵。休文四聲八病之說,至此卻用不著。

    《淑女詩300首》 :古代法律文獻研究副教授洪丕謨:春天來了,扣動少女的春情,于是出游上苑。全詩從杏花明艷款款道來,一路穿柳渡桃,看蝶聽鶯,不著一個“游”字,而盡得春游風流,詩筆堪稱女中一流。又,詩中不說人面如桃,反說“桃偷面色”,也足以讓人叫絕。

    《歷代女性詩詞曲精粹》:云南省昆明市老干部詩詞協會理事仉鳳峨:此詩很有趣,它不說游春的妾面如桃花,而是說桃花之所以美,是因為它“偷”得了妾的“面色”;不說妾的腰肢好似風擺柳,而說是嫩柳學得了那妾的“身輕”。游春人在上林苑的紅花嫩柳中看蝶舞、聽鶯啼,但上林苑又像一面鏡子,讓讀者看到了一位自游自樂的絕色佳人! 那么,這絕色佳人是誰呢?“林下何須遠借問,出眾風流舊有名。”

    作者介紹

    長孫皇后一般指文德皇后(長孫皇后),文德皇后長孫氏(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小字觀音婢 ,河南洛陽,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女,母親高氏為漢族,唐朝宰相長孫無忌同母妹,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長孫氏13歲嫁李世民,武德末年,她竭力爭取李淵后宮對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門之變當天,她親自勉慰諸將士。之后拜太子妃。李世民即位后冊封為皇后。在后位時,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為政的失誤,并保護忠正得力的大臣 。先后為李世民誕下三子四女,即恒山王李承乾、濮恭王李泰、唐高宗李治、長樂公主李麗質、城陽公主、晉陽公主李明達、新城公主。

    貞觀十年(636年)六月,長孫氏于36歲在立正殿崩逝,謚號文德皇后,十一月葬于唐昭陵。咸亨五年(674年),加謚號為文德圣皇后。天寶八載(749年),加尊號為文德順圣皇后。李世民譽之為“嘉偶”、“良佐”并筑層觀望陵懷念。嘗著有《女則》三十卷,尚有翰墨存世,今均佚。僅存《春游曲》一首。

    本 名

    長孫氏

    別 稱

    秦國夫人、趙國夫人、秦王妃、長孫皇后、文德皇后

    字 號

    小字觀音婢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群

    漢族(鮮卑裔)

    出生地

    河南洛陽

    出生時間

    公元601年3月15日

    去世時間

    公元636年7月28日

    主要作品

    《女則》,《春游曲》,《史論東漢明德馬后》

    主要成就

    輔佐唐太宗開創“貞觀之治”留下“千古賢后”的美名

    謚 號

    文德皇后

    追 封

    文德順圣皇后

    父 親

    長孫晟

    母 親

    高氏,高勱之女,高士廉妹妹

    兄 弟

    無乃,無傲,無憲,無忌,無逸

    夫 君

    唐太宗(李世民)

    兒 子

    李承乾,李泰,唐高宗李治

    女 兒

    李麗質,城陽,李明達,新城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www489tv.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果冻 | 人妻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 男女一边摸一边爽爽视频| 性欧美16sex性高清播放|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一级片免费试看| 最近高清中文字幕在线国语5 |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专区| 日本久久久久久久|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视频| 成人羞羞视频网站| 在线观看免费亚洲| 亚洲五月天综合| 蜜柚视频网在线观看免费版| 奶特别大的三级日本电影| 久久桃花综合桃花七七网| 欧美高清视频www夜色资源网| 国产一卡二卡≡卡四卡无人| 1000部拍拍拍18勿入免费视频下载 | 久久丁香五月天综合网|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www.日本高清|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不卡|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182tv午夜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好男人好视频手机在线|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观看热2| 欧美寡妇xxxx黑人猛交| 国产一级毛片卡|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精品|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高清国产在线观看| 内射白浆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网站 |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浪潮 | 最新版天堂中文在线官网| 亚洲欧洲日产韩国在线| 高能预警韩国双ts超美| 国产精品毛片a∨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