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姥姥,我是姥姥什么_我是姥姥的什么稱呼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后持續(xù)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chuàng)作的動力~
昨天黃昏,我一個人坐在小區(qū)里的長椅上,看著夕陽緩緩落下,天空被染成了火燒云般的紅色。輕風吹過,我不禁打了個寒顫,腦海里突然浮現(xiàn)出一個決定——是時候采取行動了。
我叫張秀英,人們都叫我張姥姥,今年我80歲了。許多年前我和老伴在這個郊區(qū)買下了一套老房子,一直住到現(xiàn)在。老伴前幾年就過世了,兒女都出嫁搬出去住了,我一個人生活在這間破舊的老房子里,孤身一人。
“又是一個人度過的冷清夜晚。。。。。。”我輕聲嘆息。這些年來,我的骨頭已經(jīng)不如從前結實,走路做家務都不再如意。可我的女兒小芳忙著工作,根本抽不出時間來照顧我:兒子小張有自己的家庭,一個月才來看我一次。我給他們打電話嘮嘮家常,也總是匆匆掛斷。
“哼,我生了他們養(yǎng)了他們,現(xiàn)在他們竟然一點都不關心我!”我狠狠地跺了跺腳,但很快就后悔自己的魯莽。這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這樣責備孩子們不孝順了,可心里那股失望與怨恨的情緒卻越來越強烈。
我清楚記得孩子們小時候的點點滴滴。為了撫養(yǎng)他們,我們夫婦倆工作忙碌,卻從未怨言。我起早貪黑地做家務,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孩子們慢慢長大成人,我也欣慰地目送他們一個個離開家,開始自己的人生。
我想他們終究會回來看我的,會孝順我的。。。。。。可等到這一天真的來臨,他們卻把我遺忘在了時光的長河里。
“也許這就是人生,我不應該去埋怨孩子,只是。。。。。。”我擦去眼角的淚花,強打起精神。也許我該為自己做主了,不再被他們擺布。
第二天一早,我便起了個大早,開始收拾起了行李。這些年我積攢了一些銀行存款,夠我自己去養(yǎng)老院住上好多年。我給那兩個不孝子打了電話,告訴他們我的決定。
“媽,您在說什么呀!我們會照顧您的,您一個人去養(yǎng)老院多可怕啊!”電話那頭,小芳的聲音聽起來急壞了。
“我的決定已經(jīng)下定了。”我冷冷地說。
“媽,您冷靜點。我和哥哥會想辦法的,您耐心等我們。。。。。。”小芳還在勸我。
“行了,我叫了出租車,就要去養(yǎng)老院了。以后你們就別來看我了!”我決絕地掛斷了電話。
掛斷電話后,我開始有些后悔自己的決定是否太過草率。畢竟,那還是我最親的孩子們。然而一想到這些年的冷落與孤獨,我就再次堅定了要搬去養(yǎng)老院的想法。
我慢吞吞地拖著箱子來到小區(qū)門口,排隊等著出租車。陽光有些刺眼,我瞇起眼睛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他們都步履匆匆地從我身邊走過,而我就要開始新的生活了。
就在這時,我的手機突然響了起來。我掏出一看,竟是我兒子小張打來的。我深吸一口氣,硬著頭皮接通了電話:“喂,小張嗎?”
“媽,我已經(jīng)知道你要去養(yǎng)老院的事了。”小張的聲音聽起來很焦急,“你冷靜點,我們一定會照顧你的,千萬別一個人沖動啊!”
“我都80歲了,不是小孩子,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努力使語氣聽起來強硬而理性。
小張還在絮絮解釋著什么,可我已經(jīng)不想再聽下去了。掛斷電話后,一輛出租車緩緩駛到了我面前。“師傅,去福緣養(yǎng)老院。”我對司機說。
福緣養(yǎng)老院位于市郊,環(huán)境清幽。我辦理入住手續(xù)時,服務人員熱情地幫我引路到了我的新房間。房間不大但很整潔,窗外正對著一個小花園,陽光透過樹影在地上斑駁。
我將行李箱里的物品一一收納好,整理完畢已是晚飯時間。我獨自前往餐廳,卻發(fā)現(xiàn)這里的老人們都結伴坐在一起用餐聊天。其樂融融的景象讓我感到有些疏離。
就在這時,一個老太太熱情地招呼我加入她們的餐桌。我連忙道謝坐下,也開始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起天來。雖然大家才剛認識,但我已經(jīng)感覺到一種久違的溫暖。
夜幕降臨,我獨自躺在陌生的小床上。腦海里回想起白天和兒女的爭吵,以及他們焦急的眼神。我知道,他們也許并不是故意要冷落我,只是生活和工作太過繁忙。。。。。。
轉眼間,我已經(jīng)在養(yǎng)老院生活了一個月。這里的生活平靜而有規(guī)律,工作人員都很照顧我們老人。我也越來越習慣這里的生活節(jié)奏,和其他老人成了好朋友。然而,我心里隱隱感到一絲空虛。
這里的一切都太過陌生,沒有家的溫暖。我時常會想起孩子們小時候的點滴,想念那間居住了幾十年的老房子。即使是兒女的冷落,此刻在我心中也已經(jīng)化作一種牽掛。
我給小芳和小張每個人發(fā)了條信息,說自己一切安好,讓他們不用擔心。 可二人只以簡單的語氣回復了我,甚至沒有要來看我的意思。我嘆了口氣,將手機放回枕邊。
就這樣過了半個月,夜深人靜之時,我的房門突然被敲響了。我警惕地走過去開門,門外竟站著我的兒子和女兒!
“媽,我們來看你了。”小芳激動地說。
“快請我們進去坐吧。”小張拉著我的手。
我愣在原地,心中五味雜陳。孩子們關切地看著我,眼中有說不出的歉意和愧疚。
“媽,這一個月我們過得很不好。”小芳紅著眼圈說,“我們想您想得睡不著覺,真的很自責。。。。。。”
“對不起,媽,我們會好好照顧您的。”小張也在一旁附和。
我看著他們痛苦的樣子,心一軟,淚水涌上了眼眶。其實我早就原諒他們了。
第二天清晨,兒女來養(yǎng)老院辦手續(xù),接我離開了這里。當我們坐上歸途的出租車時,我深深地呼吸著熟悉的空氣,望向車窗外一閃而過的景色,心中充滿了久違的喜悅和平靜。
也許人畢竟需要家,需要親人,需要那份來之不易的歸屬感。我閉上眼睛,在心里默默對上蒼道了聲“謝謝”。從今往后,我相信我們會重新修復這個家。
回到熟悉的老房子,我心里激動不已。這些年來,孩子們已經(jīng)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為我準備好了舒適的臥房。
“媽,您坐下歇著,我去給您泡茶。”小芳體貼地說。
我點點頭,在老位置上坐下,看著孩子們忙前忙后。哪怕只是這簡單的日常,也讓我感到久違的踏實和溫馨。
晚上,小張和小芳商量著給我做了幾個家鄉(xiāng)菜,是我以前最喜歡吃的。我們三人圍坐在飯桌旁,邊吃邊聊起了天。我忍不住感慨時間飛逝,孩子們都已經(jīng)成家立業(yè),再也不是我能抱在膝蓋上的小嬰兒。
“媽,您老是說我們不孝。其實,要照顧老人真的不容易,我們也在盡力了。”小張靦腆地說。
我看著他們,心中升起一絲愧疚——我之前是不是太過苛責他們了?
“對,媽,其實我們也很難。工作、家庭各方面壓力都很大,真的沒有足夠時間陪您。”小芳也很委屈。
我點點頭,感覺自己開始理解孩子們的難處。也許我不該強求太多。他們肯接我回家,已經(jīng)讓我很知足了。
就這樣,我們慢慢找到了相處的節(jié)奏。我會盡量自己做些簡單的家務,而不總依賴孩子們。偶爾我也會主動給孩子們打電話,關心他們的工作和生活。
我開始學著欣賞身邊的點點滴滴——陽光灑在窗臺上的溫暖、朵朵盛開的小花、清晨鳥語花香。。。。。。這一切都令我感到生活的美好。我也不再執(zhí)著于孩子們的陪伴,而是找到屬于自己的樂趣。
人畢竟是會變的。我開始理解,孩子們也有自己的生活。而我,也該學會愛自己,愛身邊的每一天。
其實,生活本就應當如此,簡簡單單,過好每一天,感恩每一個人。這才是我想要的,人間最基本的清醒和滿足。
時光飛逝,轉眼我已經(jīng)和孩子們生活在一起一個年頭了。我們越來越找到家生活的新平衡。
我盡我所能地照顧自己的起居,盡力減輕孩子們的負擔。我重新?lián)炱鹉贻p時的興趣愛好,種些花草蔬菜,自己做些簡單的手工。陽光明媚的日子,我會去小區(qū)公園和其他老人聊聊天、唱唱歌。
孩子們雖然依然很忙,但也會定期抽時間回家看我,聽我絮絮叨叨說起他們小時候的趣事。我摸著他們生活操勞的手,感激他們給我的這一切。
我會邀請孩子們全家聚在一起吃頓飯,大家歡聲笑語,氣氛融洽。我欣慰地看著孫子孫女們成長,心里升起一絲淡淡的寬慰和期待——人生果然是一代一代無窮無盡的傳承。
當然,我們也會有些小磕綜合。孩子們忙起來時,會忘記聯(lián)系我:我偶爾也會不耐煩,把他們埋怨一番。但我們都學會了互相理解、寬容。
我開始體會到,人心是復雜的。就像我曾怨恨孩子的不孝,而他們也在怨我不諒解。但當我們真正坐下來深談,便會發(fā)現(xiàn)大家其實都是愛著對方的。我想,這就是人性的善意吧。
如今我已經(jīng)不再執(zhí)著于誰對誰錯了。我只想和孩子們活在當下, 天倫之樂。因為,剩下的時間已經(jīng)不多了。我開始整理起過往的回憶,準備把它們化作字跡,一點點寫出自己的人生故事。
這一切,都源于那個改變人生的決定——我一個人去了養(yǎng)老院。那給了我們思考與轉變的契機。我不后悔我的決定,也感謝孩子們的回心轉意。一切,都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