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念琛親愛的百度云、親愛的葉念琛百度網盤
比起上個世紀90年代的輝煌,很多人不禁感嘆一句如今的不行了,導演們也不行了。前段時間第34屆香港金像獎的入圍提名名單公布,相比臺灣金馬獎與內地的金雞百花,本屆金像獎的獎項之爭并不激烈。新人方面王菀之更是以三部電影搶占“最佳新演員”的三個名額,足見香港娛樂圈大環境的沒落。
不過2015春節檔,王晶執導的《澳門風云2》截止到3月8日,上映17天,累計票房達8.77億,成為繼破10億的《泰囧》、《西游降魔篇》、《心花怒放》、《大鬧天宮》,以及8.83億《智取威虎山》后的華語電影票房榜上的第六名。且影片仍在持續熱映中,最終票房甚至會破9億!
不僅是《澳門風云2》,在2015大年初一新上映的七部影片中,《天將雄師》、《鐘馗伏魔》、《沖上云霄》皆是“香港血統”;2014年的春節檔,《澳門風云》與《大鬧天宮》也是笑傲群雄。由此可見,失勢的說法并不準確,以徐克、王晶、鄭保瑞等為代表的香港導演們正逐步探索出內地觀眾的口味,以相對成功的商業電影讓復蘇。
香港導演們的戰績:
先來看看2015年春節檔香港導演們的戰果,7部新片中占4個名額,其余三部中《狼圖騰》主要幕后班底都來自法國,剩下的兩部《爸爸》導演則來自內地。
成績上,《狼圖騰》意外成為黑馬,口碑票房雙豐收,兩部《爸爸》票房慘敗;《澳門風云2》則完成驚人的逆襲,首日票房僅達《天降雄師》的一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單日票房穩步上升,導致排片比例也完美逆襲,可以說除了《狼圖騰》,《澳門風云2》是2015春節檔的最大贏家。
截止到3月8日,李仁港的《天將雄師》累計達7.13億;鮑德熹的《鐘馗伏魔》累計4.01億;葉偉信的《沖上云霄》累計達1.54億。
那2014年香港導演們的表現如何呢?從票房上看,鄭保瑞執導的《大鬧天宮》狂攬10.48億,成為2015中國內地市場香港導演作品票房榜的冠軍,緊隨其后的則是徐克執導的《智取威虎山3D》的8.83億票房,以及王晶《澳門風云》的5.4億票房。其余的《京城81號》、《白發魔女傳之明月天國》、《親愛的》、《風云3》等也取得了相對不錯的票房成績。
香港導演們的現狀:
自2003年6月簽署了CEPA(全稱為《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的協議后,若想不受引進名額的限制較順利的進入內地上映,勢必要與內地的電影公司合拍合作,以合拍片的規格來制作電影。根據CEPA的相關規定,港方主創人員所占比例不受限制,但內地主要演員的比例不得少于影片主要演員總數的三分之一;對故事發生地無限制,但故事情節或主要人物應與內地有關。
此協議一出,加之市場本身的萎縮,眾多的香港導演紛紛北上尋求合拍片的合作模式。這些香港導演中既有陳可辛、王晶、周星馳、鄭保瑞、葉偉信等收獲成功票房的導演,也有像許鞍華、羅永昌、黃真真等票房口碑意外跌落的導演。不過從總體數量和質量上來看,香港導演融入內地市場的步伐越來越加強,相對成功的商業電影也越來越多。
在探索合拍片的拍攝模式與內地觀眾的興趣偏好后,轉戰內地的大多數香港導演們依然采用自己最擅長的題材投入市場檢驗,即港式喜劇、動作片以及武俠片。
這三類題材中又是港式喜劇數量最多,僅2014年就有《臨時同居》、《盜馬記》、《整容日記》、《單身男女2》、《閨蜜》、《六福喜事》、《完美假妻168》、《人間小團圓》、《大話天仙》等十多部影片上映,不過票房與口碑上并未出現特別成功的代表作。
相比港式喜劇題材,動作片與武俠片的成績則好得多,2014一整年,《風云3》、《反貪風暴》、《白發魔女傳之明月天國》、《四大名捕大結局》、《黃飛鴻之英雄有夢》等電影盡管在觀眾評價上不盡人意,但與影片相關的消息頻頻能登上熱搜榜。
除了以上三類外,以吳宇森、徐克為代表的一線大導演們近年來將目光對準有歷史大事件背景的史詩級作品,像早前吳宇森的《太平輪》、徐克的《智取威虎山3D》以及許鞍華的《黃金時代》。
此類影片,除了頂級香港導演的掌鏡,還必須與之相配的有一線華語電影演員加盟出演。《太平輪》的陣容是“章子怡+黃曉明+金城武+佟大為+宋慧喬”;《智取威虎山》的陣容是“張涵予+梁家輝+余男+佟麗婭+林更新”;《黃金時代》則啟用“湯唯+馮紹峰+王志文+朱亞文+郝蕾+袁泉”的全明星陣容。也因此,擁有頂級豪華班底的史詩級大片往往最具話題性,它的成功也最能反映出香港導演在合拍片里究竟能做出什么樣的成績。
但對比內地以徐崢、趙薇、陳建斌、韓寒、郭敬明等為代表的新人導演成績,香港有票房保證的導演還是以徐克、王晶為首的有幾十年導演經驗的“前輩”,有望接棒的新人導演并不多。
像當年拍出過經典電影《大話西游》的劉鎮偉,以“愛情三部曲”成功從影評人跨界到導演的葉念琛,多年來導演水平停滯不前,再無大的建樹,且后者的幾部新作《天生愛情狂》《百變愛人》幾乎毫無考慮到大陸觀眾的觀影興趣點,票房一再慘敗并不稀奇。
唯一有望接棒的新人導演則是2012年憑借《寒戰》在金像獎上一舉拿下“最佳編劇獎”和“最佳導演獎”的陸劍青與梁樂民。兩人早在《寒戰》前便多次合次,常常出現在同一部影片的幕后。如今兩人憑借《寒戰》火速上位,新片《赤盜》同樣是擅長的動作片,于2014年初完成拍攝,主演陣容有張學友、張家輝、王學圻、崔始源等,相信會成為香港片的又一代表作。
綜上所述,香港導演們已逐漸適應了內地市場的規則,懂得什么樣的熱點能激發觀眾的觀影興趣,明確如何降低內地演員在“港式電影”中的突兀感。在商業電影,尤其是春節賀歲檔上映的電影上有了相當豐富的經驗,在此引用網絡上的一句評價“經過了十多年的時間,從香港制造到合拍片,香港導演實現了一次自我更新和升級。”
(來源:知音網,知音微信公眾號,請關注“zhiyinchuanmei”,福利多多等您來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