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電視劇全集【楊家將電視劇全集83版】
6集《楊家將》,不求最好,但求最牛,這才是“神仙打架”的陣容
楊家將的故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具感人的故事,它展現了楊家軍的忠烈精神,感動了無數中華兒女。這個故事曾被多次搬上藝術舞臺,其中包括兩期電視連續劇:
《穆桂英之大破天門陣》和《少年楊家將》。今天我們來講述一部經典的版本:1985年TVB臺慶劇《楊家將》。
1985年的香港電視市場正值風云變幻,當時TVB為了應對亞視的“亞洲小姐”選舉,急需一部強力劇集來吸引觀眾。于是,
他們迅速推出了這部“楊家將”,匯聚了眾多明星,展現了極高的團結和拼搏精神。這部劇的演員陣容強大,包括了當時的電視劇界精英,
他們在短短7天內完成了影視拍攝,展現了無比的拼搏精神。除了劇集本身,我們也不妨了解一下主演們的成長經歷。比如,
主演中的一些演員在演藝事業之外,還有怎樣的學歷和獲獎經歷呢?他們在這部劇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否與他們的性格特點相契合呢?此外,
我們也可以窺探一下明星的身高體重,挖掘一些他們的戀愛八卦或者代表作品,甚至是一些上熱搜的事件。通過這些信息,我們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這些明星,
以及他們在《楊家將》中所展現的精湛表演。總之,1985年TVB臺慶劇《楊家將》不僅是一部經典的電視劇,更是一個充滿故事的劇組,
每一個演員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故事。讓我們走近這部劇,一起探尋其中的精彩與感動。這是一部只用了七天就拍攝完成的《楊家將》,
拍攝之初的賣點在于超強大的演員陣容,包括了眾多知名明星和老戲骨。演員陣容極為強大,驚喜連連,讓觀眾們一眼認出了許多熟悉的面孔,其中有劉德華、
劉嘉玲、梁朝偉、張曼玉、周潤發、劉江等眾多明星,大家齊聚一堂,為這部戲增添了不少看點。成長經歷:劉德華,1961年出生于香港,
少年時代就對音樂和表演有著濃厚的興趣,曾是學校的話劇社成員,展露了出色的表演天賦。學歷和獲獎經歷:劉德華在香港長大,曾就讀于庇護公學。
他憑借出色的演藝表現,先后獲得過無數的音樂和電影獎項,成為華語樂壇的天王級人物。性格特點:劉德華以其和藹可親的性格聞名,為人低調謙和,
深受粉絲喜愛。他不僅在事業上有著非常出色的表現,同時也是一位熱心公益的慈善大使。身高體重:劉德華身高1.73米,體重68公斤,
保持著健康的體魄。戀愛八卦:劉德華與臺灣女星劉嘉玲有著一段動人的愛情故事,兩人曾是娛樂圈中的佳話。代表作品:
劉德華在演藝生涯中積累了諸多經典代表作,《阿郎的故事》、《神雕俠侶》、《無間道》等影視作品都贏得了觀眾和評論界的一致好評。上熱搜的事件:
劉德華和劉嘉玲的婚禮曾經成為媒體和粉絲關注的焦點,兩人的愛情長跑令人動容。同時,他的音樂作品和公益活動也時常成為社會熱議話題。
身為華語樂壇的天王級人物,劉德華一直備受矚目。他不僅在音樂和演藝事業上有著優異的表現,同時也是公益事業的倡導者和踐行者,
其和藹可親的性格和卓越的才華使他成為眾多粉絲心中的偶像。在《楊家將》中,匯聚了眾多明星,包括劉德華、黃日華、梁朝偉、苗僑偉、湯鎮業、劉嘉玲、
周海媚等,以及諸如周潤發、萬梓良、吳鎮宇、張曼玉等巨星。這部劇雖然只有短短六集,但制作周期只有七天,質量并不突出。特技效果相對較為一般,
但劇中融入了楊家將的故事和神話故事,增加了觀賞性。盡管劇情場面不夠,但集結了如此眾多明星,觀眾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喜歡的明星。除了這部戲本身,
我們也可以從中窺見一些當時以及后來明星的成長經歷。比如劉德華、周潤發、張曼玉等巨星,如今早已成為影壇傳奇,但在《楊家將》中,
我們能夠看到他們年少時的風采和演藝風格,仿佛穿越時光,一窺當年的熒幕巨星。此外,我們也可以從這部劇中看到一些明星的獲獎經歷。比如劉嘉玲,
她曾憑借出色的表現在影視圈獲得多項大獎,而在《楊家將》中,她的表演也備受觀眾好評,展現出了出色的演技和表演魅力。在表現明星的性格特點方面,
我們可以從劇中的角色塑造中窺見一斑。比如劉德華在劇中的表現,展現出了堅毅、果斷的一面,而劉嘉玲則展現出了柔美、堅韌的性格特點,
這些角色塑造也與他們后來在影視作品中塑造的形象有著一定的連續性。此外,我們還可以了解到一些明星的身高體重等個人信息。比如湯鎮業,
他身高頗為搶眼,氣質非凡,成為該劇中的一大亮點,而其身材魁梧的形象也為他塑造了不少英雄角色。當然,這部戲中也難免會有一些戀愛八卦,
比如劇中角間的情感糾葛,以及一些幕后花絮,這些也成為觀眾津津樂道的話題。此外,《楊家將》中的代表作品也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劉德華在劇中的出色表演,以及周潤發、張曼玉等巨星的精彩演繹,都成為了他們演藝生涯中的重要代表作品。最后,這部老劇再次回顧,
也是因為一份情懷,看著這些已然成名的巨星當年的風采,也是一種難得的感慨與懷念。畢竟,這些巨星早已成為了我們心中的傳奇,
而他們年少時的光芒依舊令人心馳神往。劉嘉玲的成長經歷,學歷和獲獎經歷,性格特點,身高體重,戀愛八卦,代表作品以及上熱搜的事件1. 成長經歷:
劉嘉玲生于香港,家境富裕,從小接受優質教育,熱愛表演藝術,擅長舞蹈和表演。2. 學歷和獲獎經歷:劉嘉玲曾就讀于香港演藝學院,
畢業后成為著名演員,曾多次獲得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等獎項。3. 性格特點:劉嘉玲性格開朗大氣,敢愛敢恨,堅韌不拔,備受粉絲喜愛。4. 身高體重:
劉嘉玲身材高挑,氣質優雅,被譽為“永葆青春”的代表。5. 戀愛八卦:與梁朝偉的戀情備受關注,二人一直以恩愛的婚姻生活示人。6. 代表作品:
《重慶森林》、《東成西就》等影視作品廣受好評。7. 上熱搜的事件:曾因在《楊家將》中的精彩演出而備受矚目。新文章:
有些人的一生就像是一部精彩的電影,他們的成長經歷、學歷和獲獎經歷、性格特點、身高體重、戀愛八卦、
代表作品以及上熱搜的事件都充滿了令人驚嘆的故事。比如,我們就可以以劉嘉玲為例。劉嘉玲從小家境富裕,接受了優質的教育,
在香港演藝學院接受專業訓練,畢業后成為備受矚目的演員,屢獲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等獎項。她的成長經歷充滿了奮斗與堅持,成為了無數年輕人心中的楷模。
不僅如此,劉嘉玲的性格特點也備受關注,她開朗大氣,敢愛敢恨,堅韌不拔,總能以她獨特的魅力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她高挑的身材和優雅的氣質更是成為了無數粉絲羨慕的對象。說到劉嘉玲,就不得不提及她與梁朝偉之間備受矚目的戀愛八卦。
二人的愛情故事被譽為娛樂圈的經典,他們始終以恩愛的婚姻生活示人,成為了無數人心目中的百年好合的典范。當然,劉嘉玲的代表作品更是不容忽視。
《重慶森林》、《東成西就》等影視作品都展現了她精湛的演技,備受觀眾好評,也成為了她演藝生涯中的巔峰之作。
最近備受矚目的《楊家將》更是讓劉嘉玲再次成為了熱搜焦點,她在劇中的精彩演出引發了觀眾們的熱議,也再次證明了她在演藝道路上的不凡成就。
總的來說,劉嘉玲的一生充滿了風雨,也有無數個令人動容的瞬間。她的故事,就像一部精彩的電影,每一個鏡頭都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
文案素材來源于網絡
6集《楊家將》,不求最好,但求最牛,這才是“神仙打架”的陣容
楊家將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一門忠烈的楊家軍精神,世世代代溫暖和激勵著中華兒女保家衛國的赤子之心。這樣一個蕩氣回腸的故事曾被無數次搬上藝術舞臺,以不同的形式講述至今,可無論看過多少版,聽過多少次,每每憶起,依舊震撼心靈,痛徹心扉。
楊家將
之前已經做過兩期楊家將題材的電視劇回顧,分別是焦恩俊、陳秀雯等人主演的《穆桂英之大破天門陣》和胡歌、彭于晏、何潤東等人主演的《少年楊家將》,今天我再來講述楊家的故事,考古85版TVB臺慶劇《楊家將》。
85版楊家將
這版《楊家將》的誕生是基于香港兩大電視臺的競爭日趨白熱化。“香港小姐”是香港大型的選美活動,于1946年開始出現,原由私人機構舉辦。1973年,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開始舉辦每年一度的香港小姐選舉,之后港姐選舉統一由TVB舉辦,“港姐”成為香港一張美麗的名片,也為TVB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1985年,香港無線TVB的勁敵亞視ATV,舉辦了第一屆“亞洲小姐”選舉,從“港姐”到“亞姐”,亞視抱著與國際接軌的野心而來,也收獲了累累碩果,活動一經推出,四方佳麗報名踴躍,ATV收視率節節攀高,一時之間風光無限。
兩虎相爭
《楊家將》就是在此時的風口浪尖中倉促而生。當時TVB迎來18周年臺慶,眼見ATV的亞姐比賽風生水起、好不熱鬧,TVB的高層意識到危機降臨,于是火速立起“臺慶”大旗,廣發“英雄貼”,將無線的精銳之師悉數召來,用短短7天時間,拍攝出了這部曠古爍今的臺慶劇。所有明星“受命于危難之時”,展現出了空前的團結,他們不計較戲份、不爭執主配,以零片酬回報東家和觀眾,只為在這場熒幕之爭中能碾壓對手。
楊家將
這部只用了七天就拍攝完成的《楊家將》,注定不會多么精良,當然拍攝之初的賣點也不在于此,它自開拍,便“不求最好,但求最牛”,以超強大的演員陣容取勝,于是看這部劇時,你會不自覺的去看每一個演員,包括龍套,只為了發現那些熟悉的面孔,下面我們看看何謂“神仙打架”年代的陣容排面。
- 楊家一門
楊業
楊令公:楊澤霖 佘賽花:湘漪
老大
楊大郎:黎漢持 大娘:歐陽佩珊
老二
楊二郎:吳鎮宇 二娘:商天娥
老三
楊三郎:李國麟 三娘:毛舜筠
老四
楊四郎:苗僑偉 四娘:龔慈恩
老五
楊五郎:黃日華 五娘:謝 寧
老六
楊六郎:劉德華 六娘柴郡主:劉嘉玲
老七
楊七郎:梁朝偉 七娘杜金娥:曾華倩
老八、老九
楊八妹:楊盼盼 楊九妹:周海媚
- 各路神仙
玉帝
玉皇大帝:曾江
玄女
九天玄女:張曼玉
華山圣母
華山圣母:汪明荃
觀音
觀音大士:趙雅芝
玉女:邵美琪 金童:李樹佳
呂洞賓
呂洞賓:周潤發
何、韓二仙
何仙姑:鄭裕玲 韓湘子:萬梓良
八仙
八仙除了上面三位,另外五人分別是:譚炳文、鮑方、陳復生、張英才、朱鐵和。
- 大宋一方
皇帝
宋太宗:李龍基
宋后:呂有慧 潘妃:莊靜而
八王爺
八賢王:湯鎮業
潘家三子:駱應鈞 、陶大宇 、潘宏彬
朝臣
潘國丈:劉兆銘 張御史:秦沛
呼延贊:劉丹 呼延丕顯:廖啟智
包拯:盧海鵬 寇準:夏雨
- 大遼一方
遼方
遼王:劉 江 蕭太后:李琳琳
蕭天佐:郭鋒 蕭天佑:許紹雄
兩公主
公主:唐麗球 青蓮公主:戚美珍
- 其他部分
方丈
了法方丈:吳孟達
鬼谷子
鬼谷子:黃允財
除了上面這些明星,其實還有很多,比如扮演孟良的秦煌 、扮演焦贊的陳榮峻扮演杜大娘的李香琴 、扮演潘夫人的蘇杏璇等等,不勝枚舉。
女將
后排:曾華倩、謝寧、毛舜筠、歐陽佩珊、商天娥、龔慈恩、劉嘉玲
前排:楊盼盼、周海媚
這部《楊家將》集合了“五虎將”:劉德華、黃日華、梁朝偉、苗僑偉、湯鎮業;和TVB“當家花旦”:劉嘉玲、周海媚、戚美珍、商天顎、曾華倩、毛舜筠、莊靜而、楊盼盼、謝寧等,加上周潤發、萬梓良、吳鎮宇、張曼玉、趙雅芝、鄭裕玲等巨星,曾江、李香琴、蘇杏璇、楊澤霖、吳孟達、劉兆銘、劉丹等一眾老戲骨,就連主題曲《勇者無敵》都是由哥哥張國榮演唱。三十六年之后再翻看這部戲,這樣的陣容簡直堪比“天宮蟠桃盛會”,是名副其實的“神仙打架”。
這部群英薈萃的《楊家將》只有短短六集,也只拍攝了短短七天,平心而論,質量平庸。劇中將楊家將的故事和神話故事相結合,增加了觀賞性,也增加了明星出場人數。
周潤發和萬梓良
本來八十年代中頁的特技效果如今看來就很一般,加上制作周期很短,就更加“辣眼睛”了,但就像之前說過的,本劇從不以劇情和效果取勝。
特效
特效
雖然這部劇腦洞很大,但楊家將一些膾炙人口的故事情節還是基本保留,比如楊六郎和柴郡主的姻緣、楊七郎和杜金娥的故事、七郎和潘豹的擂臺恩怨、灘的悲壯故事、四郎探母的橋段等,在短短六集里都保留比較完整。
四郎探母
劉嘉玲、劉德華、梁朝偉、廖啟智
雖然每個點都因為劇長原因,并未深入鋪開,但也算得上面面俱到,實屬難得了。
四郎被俘(三哥三嫂的夫妻檔)
加上TVB演員的演技一向在線,劇情場面不夠,也可以演技來湊,即便當時很多人的演技還相對青澀,可如此陣容,觀眾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喜歡的明星。
六郎來搶柴郡主的繡球
如今再看這部老劇,更多是因為一份情懷,看看如今這些天王天后、大咖巨星的年少時光,昨日重現,恍如隔世。感謝他們在最美好的年紀齊聚一堂,演繹了這樣一場最具民族精神的故事。
劉嘉玲
曾華倩
梁朝偉
劉德華
觀戲的我們一路走來,也早就和年輕的自己揮手告別,在人生的旅途中跋山涉水。有人登高望遠、乘風破浪,有人臨河羨魚、溪邊浣紗,有人在出海、有人在看海。夢醒時分,不妨問問自己,可曾辜負了這最年少美好的半生時光?
喜歡這部《楊家將》的朋友,歡迎留言!
我是墨淺緣深,感謝您的閱讀。
關注我的賬號,品影視舊時光。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抄襲必究!(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古裝劇的嘔心之作,91版《楊家將》誰還記得?
在中國電視劇史上,有三位拍攝古裝劇的大咖,被影視界稱為“三林”,即王扶林、陳家林、張紹林,如今他們的許多作品已成為我國電視劇發展史上不可磨滅的經典,為中國電視劇事業的繁榮做出了重大貢獻,這些優秀作品影響了一代又一代電視觀眾,伴隨著成長的歲月,歷久彌新。今天我們暫不提王扶林和陳家林,單說張紹林導演的古裝歷史劇《楊家將》。
《楊家將》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千百年來以小說、戲曲、評書的形式傳播甚廣,楊家兒郎舍身報國的忠肝義膽感人至深。1983年山西電視臺拍攝了3集電視劇《楊家將》,由于年代久遠,看過的觀眾不多,也沒有什么影響;1985年香港TVB臺拍攝了6集電視劇《楊家將》,全明星陣容,這部劇給人的印象就是數星星,劇情及演繹較為粗糙。直到1991年張紹林版的《楊家將》出現,才算有了一部真正意義上,比較全面、客觀地展現楊家將血灑疆場忠君報國的電視連續劇。
90年代初,是中國電視劇進入快車道飛速發展的開始,各類題材的優秀電視劇逐漸增多,電視機的普及率也在迅猛發展。1991年,中央電視臺播出了32集大型古裝歷史劇《楊家將》,劇中全景式地為觀眾展現了北宋年間的風云變幻和歷史風貌,再現了古戰場的金戈鐵馬以及楊家滿門忠烈為國捐軀的悲壯。這部劇之所以引起巨大轟動,主要原因就是高度還原了北宋時期的政治、軍事、風土民情及社會面貌,也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生動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該劇還獲得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飛天獎”的三等獎。筆者現從幾個方面對這部電視劇逐一作一評論,希望大家共同參與討論,不當之處在所難免,懇求批評指正。
縱觀整個宋朝歷史,從北宋時期,遼國和西夏就不斷侵犯中原,再到南宋時期金國南下,擄走“二帝”等等,戰爭連年不斷,百姓生靈涂炭。《楊家將》的故事發生在北宋初年,在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后,大宋江山還沒有完全統一的情況下,遼國太后蕭銀宗就指揮千軍萬馬虎狼之師殺向中原,電視劇的開篇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展開的。展現古裝戰爭劇,首先就需要宏大的場景和戰爭的規模,這是吸引觀眾的重點。《楊家將》攝制組在還原古戰場方面做的很好,沙場的混戰,尸橫遍野的大地,刀槍、盾牌、旌旗隨處可見,茍延殘喘的戰馬在狼煙滾滾的映襯下都給人以真實的震撼。導演張紹林是攝影出身,即使做了導演,他也要親自掌鏡,將冷兵器時代戰場的殺戮、血腥、殘忍呈現給觀眾。戰爭戲很多,但劇組不吝嗇人員、車馬,無論是戰場廝殺攻城奪隘還是部隊行軍,宏大的場景都能襯托戰爭的殘酷和震撼,浩浩蕩蕩的壯觀場景意義非凡,也確實體現了編導們的獨具匠心,這在之前的古裝劇里很難體現。
拍攝古裝劇的最大難點就在于服裝的設計和道具的還原,因為古裝劇留給觀眾的第一印象就是通過服裝看歷史。我們在看這部電視劇的時候會發現,人物的服飾穿戴與印象中的形象十分吻合,尤其是盔甲戰袍或者兵器盾牌,無論宋朝將士還是遼國將士,似乎都與我們小時候看的連環畫或書里的繡像很相像,這就是與傳統的有機結合。比如宋朝皇帝與文武百官的服飾和不同顏色;北方遼國將帥的民族服飾;楊家將七郎八虎的服裝象征著人物的性格命運;佘太君與兒媳們不同的裝束和顏色等都是經過精心考究的。所以說,在服裝設計上就很貼近觀眾的審美觀,既鮮艷又淳樸,既貼近史實又符合傳統。
在化妝上也給人一種返璞歸真的美感。浴血奮戰在疆場的將士們滿臉的灰暗、血紅的眼睛、干裂的嘴唇,透著滄桑和悲涼;女角色們個個漂亮,但她們的妝容既美麗又淳樸,不像如今一些古裝劇那樣,妖艷多姿扭扭捏捏,看不到一點古人的影子。
道具也是編導們以歷史史實為依據,從戰場上的刀槍劍戟馬車號角到皇宮相府的家什陳設都突出了對歷史的尊重。劇中女性角色較多,她們的妝容頭飾鮮艷奪目各有不同,宋朝和遼國女性在頭飾的佩戴上體現出了民族特色,這需要編導們精雕細琢。對于室內復古的各種道具陳設,最能突出人物的身份和地位。
該劇篇幅宏大,人物眾多,在選角上也體現了編導們的獨具慧眼。楊繼業的飾演者李志毅曾在86版《西游記》里飾演被冤枉的和尚,后來又在央視版《水滸傳》里飾演宿太尉,他的古裝造型十分符合歷史人物,當然,演技是最重要的。李志毅飾演的楊繼業,尤其是兵敗被困的最后一幕,滿頭的白發和胡須,當時就覺得這是從連環畫里走下來的人物。
楊家七郎八虎個個形象飽滿個性鮮明,尤其是戲份較多的楊六郎和楊七郎給人印象深刻,雖然經歷了換演員,但是沒有影響人物的塑造和觀眾的印象,感覺就應該是這樣的。
《楊家將》里佘太君這個重要角色的戲份貫穿始終,一共用了三個演員,分別飾演青年、中年和老年。她們三人的更換絲毫沒有違和感,甚至很多觀眾沒有看出來,很自然地從青年過度到老年。三個人對佘太君的塑造都極為成功:美麗、剛毅、沉穩,不得不佩服導演選角的準確。
穆桂英、柴郡主、杜金娥、楊排風、八姐九妹等角色給觀眾展現了巾幗英雄的風采,美貌而不失端莊和英氣,她們的顏值和演技是今天一些女演員無法逾越的。給人印象深刻的是杜金娥哭楊七郎的一場戲,真可謂是聲淚俱下。當看到婆婆佘太君在院子里站著的時候,哭著跑過去撲向佘太君,快到近前時跪著滑了過去,既沒有替身也沒有切換鏡頭,完全一個人完成,那場景看了使人潸然淚下。
另外還有宋太宗、寇準、潘仁美、呼延贊、蕭銀宗、王強等角色的塑造和演繹也十分到位,換了今天全都是老戲骨,可惜整部劇沒有一個如雷貫耳的大明星,全部是一群默默無聞的實力派,把精湛的藝術留給了角色,成就了經典的《楊家將》。
該劇長達32集,屬于大型長篇電視連續劇,盡管每集的時間壓縮在了30多分鐘,但每一集的故事既獨立又前后照應。從楊繼業的歸順大宋到七郎八虎勇闖幽州的灘血戰;從楊繼業在李陵碑的殉國到潘楊案的審判;從大破天門陣再到十二寡婦征西等,故事的發展在敘事結構上絲絲入扣,沒有多余的鏡頭拖泥帶水。整個的劇情發展在時間上跨度是非常大的,直到劇終,楊家經歷了4代人,但故事在敘述上環環相扣跌宕起伏,展現了楊家將幾代人波瀾壯闊的英雄史詩。
《楊家將》的故事不單單是戰場上的金戈鐵馬刀光劍影,還有宋朝皇室的政治斗爭權利更替,也有忠奸兩派的明爭暗斗,有楊家滿門的悲歡離合,也有敵我之間的兒女情長,正是有了這些內容,使故事更加豐富,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敘事結構更加充實。
電視劇《楊家將》是導演張紹林第一次執導古裝劇,當時由于資金問題,整個實景拍攝全部在山西省完成。當時還沒有影視城,取景地全靠山西省境內的一些古建筑,劇中的幽州城墻很明顯使用的是一座年代久遠破敗不堪的舊城墻,但這樣恰好符合劇情因為連年征戰導致部分城墻損毀的景象,給人一種蒼涼、蕭瑟的悲壯感。這部劇是張紹林的古裝處女作,也是當年意氣風發時的嘔心之作,說實話,這部劇從人物塑造、服裝道具、攝影剪輯、戰爭場景、武打設計等方面都超越了4年后的《三國演義》,盡管張紹林靠此劇走進了中央電視臺,并擔任了《三國演義》第4部的拍攝任務,但總體來看不如《楊家將》更能發揮他的長處和風格,畢竟《三國演義》由6個導演組成,整體的藝術風格還是要求一脈相承的。不過98版的《水滸傳》成就了張紹林的藝術巔峰,也因此躋身于國家一級導演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