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帝電視劇-大明-鐵血太子朱慈烺
《大明風華》張藝興飾演的朱祁鎮,大明的傳奇皇帝,兩次登基為帝
關于大明王朝題材的電視劇《大明風華》正在熱播,明朝皇帝的那些事兒,正在演繹。隨著劇情的發展,張藝興所飾演的朱祁鎮也即將登場,雖然朱祁鎮在《大明風華》中,只是一個配角,但是張藝興的粉絲還是期待張藝興能夠給他們帶來驚喜。
同時張藝興所飾演的朱祁鎮在歷史上也是一個傳奇的皇帝,他是明朝歷史上唯一一次兩次登上皇位的人,也是唯一一位做過俘虜的皇帝。
朱祁鎮還沒有出生的時候,他的爺爺跟爸爸已經把大明王朝治理得出現了“仁宣之治”這樣的盛世,不過朱瞻基雖然英明一世,但是身體不是太好,沒做幾年皇帝,就突然去世了。按照“嫡長子繼承制”的原則,年僅九歲的朱祁鎮就登基成了大明王朝新一任的皇帝。不過因為朱祁鎮的年紀比較小,所以朝中的大大小小的事務都由張太后以及“三楊”負責,大明王朝還是一番國泰民安的景象。
隨著時間的流逝,朱祁鎮逐漸長大成人,而那一幫老臣也扛不住歲月的摧殘,先后離開了人世。朱祁鎮逐步掌握大明的權力中心,這個時候一個名叫王振的宦官也一直活躍在朱祁鎮的身邊。
因為沒了張太后以及三楊的節制,王振仗著朱祁鎮的寵幸,走到了明朝權力的最高峰,王振控制朝政以后,不僅對內黨同伐異,大耍淫威,對外也投機取巧,破壞邊防。這樣的后果就是一直活躍在明朝邊疆的瓦剌趁機攻打大明。
這個時候的朱祁鎮年輕氣盛,一心想跟祖上學習,建立一番功業,而王振同樣也是希望攻打瓦剌中,獲取更大的權力。
于是乎,皇帝御駕親征,宦官擔任實際的指揮,兩天之內湊滿20萬大軍,胡亂配一些武器跟糧草就去攻打瓦剌了。很明顯,這次出征如同兒戲,加上輜重糧草供應不及,剛到前線,就要往回撤,回撤的途中還為了滿足宦官王振的私心,故意繞路蔚州,不料被瓦剌追上,一眾人等皆身死,王振也沒活下來,留下朱祁鎮被俘虜,史稱土木堡之變。
既然朱祁鎮做了瓦剌的俘虜,瓦剌人覺得不能浪費這么一個皇帝,想要以皇帝為人質從明朝手里獲取更大的利益。誰曾想,明朝政府那邊又重新立了一個新皇帝,也就是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同時還有一個猛人于謙。瓦剌的軍隊在于謙的面前吃了癟子,朱祁鎮在瓦剌也沒啥用了,瓦剌人又把朱祁鎮放了回來了。
自古以來,皇位就是一種巨大的誘惑,身為太上皇的朱祁鎮回到祖國,他的弟弟豈會把皇位讓給他。此時的朱祁鎮再也沒有以前那種萬人景仰的待遇了,而是被關在暗無天日的南宮之內,這一關就是七年,還不如在瓦剌那邊過得好。
七年后,朱祁鈺病重,這個時候,朱祁鎮就在一幫臣子的擁護下發動奪門之變,重新登上大明朝的皇位。而登上皇位的朱祁鎮干得第一件事就是處死了保衛大明王朝的大功臣于謙,同時也廢掉了自己的弟弟。
再次登上皇位的朱祁鎮,重用賢臣,與民休養生息,頗有一番明主之相,不過朱祁鎮在明朝歷史上還是一個平庸的皇帝,唯一值得人稱贊的就是他死之前廢除了殉葬這個殘忍制度,讓明朝之后的后宮妃子,不再因皇帝早逝而白白犧牲性命。
不知道大家對于這樣一個兩度登上皇位的朱祁鎮有什么看法?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有喜歡小編,記得點贊關注喲!謝謝大家!
《山河月明》:同樣是演大明皇帝,馮紹峰、陳寶國對比,差異真大
這部劇以獨特的視角,通過兩位關鍵人物——朱元璋和朱棣的故事,為觀眾呈現了一個王朝的崛起與變遷。
朱元璋的崛起,堪稱傳奇。他出身卑微,比農民的地位還要低下,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流民。然而,正是這樣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人物,最終憑借著一腔熱血和過人的智慧,在亂世中殺出一條血路,建立了大明王朝。
陳寶國飾演的朱元璋,眼神中既有帝王的威嚴,又透露出對權力的渴望和不安。他那飽經風霜的面容,仿佛訴說著一個時代的滄桑。
朱元璋深知民間疾苦,也對皇帝的寶座懷有深深的危機感。這種復雜的心理,在陳寶國的演繹下,通過細微的表情變化和眼神交流,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帝王,更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相比之下,朱棣的故事則展現了另一種帝王之路。作為朱元璋的兒子,朱棣從小就展現出過人的才能。
在朱元璋的26個兒子中,他是出類拔萃的一個。然而,命運弄人,原本應該安分守己做個藩王的他,最終不得不走上了一條充滿荊棘的爭權之路。
馮紹峰飾演的朱棣,從18歲的青澀少年開始亮相。雖然一開始觀眾對他略顯老態的形象有些爭議,但隨著劇情的發展,馮紹峰逐漸將朱棣的成長和蛻變演繹得愈發生動。
我們看到一個年輕的燕王,如何一步步成長為果斷英武的帝王。朱棣的經歷注定了他將成為一個英武善戰的皇帝。在位期間,他多次御駕親征,甚至最終在征途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種勇武的性格,在馮紹峰的表演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他的眼神中既有對權力的渴望,又有對家國的責任感,演繹出了朱棣復雜的內心世界。
從朱元璋到朱棣,《山河月明》通過兩代帝王的故事,展現了大明王朝的興衰。陳寶國和馮紹峰的精彩演繹,讓這段歷史變得栩栩如生,引領觀眾穿越時空,感受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
朱元璋和朱棣,作為大明王朝的兩代帝王,他們的統治藝術既有傳承,又各具特色。《山河月明》通過陳寶國和馮紹峰的精湛演繹,將這兩位帝王的治國之道展現得淋漓盡致。
朱元璋的統治手段可謂雷厲風行。作為白手起家的開國皇帝,他深知權力的脆弱和殘酷。為了鞏固統治,朱元璋不惜采取嚴厲手段,全力打壓開國功臣。
陳寶國將這種帝王的無奈和決絕,通過細膩的表情和動作展現得入木三分。我們能從他的眼神中看到對權力的渴望,也能從他緊皺的眉頭中感受到帝王的憂慮。
更值得注意的是,朱元璋為了避免皇子自相殘殺,在太子朱標英年早逝后,選擇讓孫子朱允炆稱帝。這個決定展現了他作為一個帝王的遠見,也埋下了日后朱棣奪權的伏筆。
陳寶國用他富有層次的表演,將朱元璋這個復雜決定背后的矛盾心理展現得淋漓盡致。相比之下,朱棣的治國之道既傳承了父親的衣缽,又有其獨特之處。
在朱標還在世時,朱棣對自己的定位很明確——就是一個戍邊的王爺。他雖有野心,但對太子朱標是發自內心的信任和服從。
馮紹峰通過細膩的表情變化,將朱棣內心的矛盾和掙扎演繹得惟妙惟肖。然而,命運弄人。朱標的早逝徹底改變了朱棣的人生軌跡。
他從一個本分的藩王,變成了朱允炆最為忌憚的皇叔。馮紹峰飾演的朱棣,眼神中既有對權力的渴望,又有對國家的責任感。
當他最終走上謀反之路時,我們能從馮紹峰的表演中感受到朱棣內心的糾結和無奈。值得一提的是,《山河月明》中的朱棣,其治國理念深受太子朱標的影響。
這一細節展現了朱棣性格的復雜性,也為他后來的統治埋下了伏筆。馮紹峰將這種內心的矛盾和成長,通過細微的表情變化和肢體語言,展現得淋漓盡致。
《山河月明》以其宏大的歷史視角,為觀眾呈現了一幅多彩的帝王群像。劇有四位皇帝的戲份,分別是朱元璋、朱允炆、朱棣和朱高熾,每一位都有其獨特的性格和統治風格,共同構成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朱元璋,由陳寶國飾演,是開國皇帝,其雄才大略貫穿全劇。陳寶國將朱元璋塑造成一個多面性的角色:面對兒女時,他顯得心軟寵溺;面對妻子,他既尊重又略帶懼意;面對忠臣,他欣賞珍惜;面對奸佞,他則展現出雷霆手段。
這種"一人千面"的表現,生動展現了一個真實的帝王形象。朱允炆和朱高熾雖然戲份不多,但也各自展現了不同的帝王氣質。
朱允炆代表了短暫的輝煌,而朱高熾則體現了仁政的理念。然而,整部劇的重點無疑落在了朱元璋和朱棣身上。馮紹峰飾演的朱棣,從18歲的青年到后來的明成祖,展現了一個帝王的成長歷程。
盡管觀眾對其初登場時略顯老態有些爭議,但隨著劇情發展,馮紹峰逐漸找到了角色的感覺,將朱棣的果斷、英武刻畫得栩栩如生。
朱棣的角色設定頗具深度。在朱標在世時,他是個本分的藩王;朱標死后,他成為了朱允炆最忌憚的皇叔。這種身份的轉變,以及最終走向謀反的過程,都被馮紹峰演繹得細膩入微。
《山河月明》通過這四位皇帝的群像,不僅展現了大明王朝的興衰史,更深入探討了權力、責任與人性的復雜關系。陳寶國和馮紹峰的精彩演繹,讓朱元璋和朱棣這兩個核心角色熠熠生輝,為觀眾呈現了一段引人入勝的帝王故事。
《山河月明》中,陳寶國和馮紹峰分別飾演朱元璋和朱棣,兩位實力派演員用各自獨特的表演方式,為觀眾呈現了兩代帝王截然不同yet又相互關聯的帝王風采。
陳寶國飾演的朱元璋,堪稱是一次演技的集大成之作。他將朱元璋"一人千面"的復雜性詮釋得淋漓盡致。面對兒女時,陳寶國眼中流露出慈愛之情,語氣溫和,舉止親切,展現了朱元璋作為父親的一面。
當面對馬皇后時,他的表情既顯得敬重,又帶著一絲難以察覺的懼意,細膩地刻畫了這位帝王在家庭中的真實狀態。在朝堂之上,陳寶國的朱元璋更是變化多端。
面對忠臣如徐達等人時,他眼神中閃爍著欣賞和珍惜之情;而面對奸佞之臣,他則瞬間變臉,展現出雷霆手段。陳寶國通過細微的表情變化和語氣轉換,將朱元璋多面性的性格特征展現得入木三分。
更難能可貴的是,陳寶國還成功塑造了朱元璋平民天子的形象。他在表演中巧妙融入了一些接地氣的細節,讓觀眾感受到這位出身卑微的皇帝與普通百姓的聯系。
相比之下,馮紹峰飾演的朱棣則展現了另一種帝王風采。雖然在成年朱棣初次登場時,有觀眾對其略顯老態有些爭議,但隨著劇情的發展,馮紹峰逐漸找到了角色的感覺。
馮紹峰的朱棣從18歲的青年開始,經歷了從燕王到明成祖的轉變。在這個過程中,馮紹峰通過細膩的表情和動作變化,展現了朱棣性格的逐漸成熟和強硬。
初登場時的青澀和謹慎,逐漸被堅毅和果斷所取代。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馮紹峰在演繹朱棣的內心矛盾時表現出色。當朱棣還是燕王時,馮紹峰的眼神中既有對太子朱標的敬重,又隱藏著對權力的渴望。
這種復雜的心理狀態,被馮紹峰通過細微的表情變化展現得淋漓盡致。盡管馮紹峰以往多演偶像劇,但在《山河月明》中,他展現了向正劇發展的決心和實力。
他塑造的朱棣形象英武果敢,yet在面對徐皇后時,又能展現出柔情似水的一面,豐富了角色的立體感。通過陳寶國和馮紹峰的精彩演繹,《山河月明》為觀眾呈現了兩位性格迥異yet又同樣富有魅力的帝王形象,大大提升了該劇的觀賞性和歷史厚重感。
《山河月明》中,朱元璋和朱棣這對父子帝王雖同為一脈,卻各具特色。陳寶國和馮紹峰的精湛演繹,將兩代帝王的性格差異展現得淋漓盡致。
陳寶國通過細微的表情變化和語氣轉折,完美詮釋了朱元璋的多面性。面對功臣,他既有欣賞之情,又有防備之心;對待兒女,既嚴厲又慈愛。
這種復雜的性格特征,在陳寶國的演繹下顯得栩栩如生。相比之下,馮紹峰飾演的朱棣則更顯英武果斷。作為一個戍邊的王爺,朱棣的決策往往直接而有力。
馮紹峰通過堅毅的眼神和果斷的動作,展現了朱棣作為一個軍事將領的特質。然而,在面對徐皇后時,朱棣又會露出接地氣的一面。
馮紹峰在這種性格的轉換中,展現出了極高的演技。有趣的是,盡管朱棣在許多方面與朱元璋相似,但他終究不是朱元璋的翻版。
馮紹峰塑造的朱棣,在繼承父親雄才大略的同時,又展現出自己獨特的帝王風范。這種微妙的平衡,使得朱棣這個角色既有歷史的厚重感,又不失個性的魅力。
通過陳寶國和馮紹峰的精彩演繹,《山河月明》向觀眾展現了兩代帝王既相似yet又不同的性格特征,豐富了劇集的人物塑造,也為觀眾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大明王朝權力更迭的窗口。
陳寶國再演明朝帝王,盤點12部明代劇,第一名也是他的作品
《山河明月》開播以來,關注度非常高。觀眾們苦等久矣的明朝大戲,以及老中青豪華演員陣容,陳寶國、張豐毅到馮紹峰穎兒再到成毅,加上優質的服道化場景等,再掀明朝故事熱。
而網友在沉浸其中的同時,不免開始對比類似題材,關于明代帝王家與傳奇人物的那些事看得多了,哪一部才是天花板?
今天我們趁著這股東風來盤一盤近20年,大家愛過的明朝那些劇!
第十二名:5.9分《大明天子》
《大明天子》是2005年的一部古裝歷史劇,講述的是妃子徐妙云被叔侄關系的兩個大明天子爭搶,宮廷陰謀愛恨情仇的故事。盡管在如今看來,劇情臺詞三觀都有些雷人,更偏向是戲說層面,距離正劇還是很有差距。但俞飛鴻飾演的徐妙云,那驚鴻一瞥的美貌,再回顧依然還是招架不住啊,瞬間覺得色令智昏的確是有說服力的。再加上申軍誼、高虎、以及鮑國安宋春麗這幾位戲骨的演繹,分數雖未及格,但45%的觀眾還是給出了3星的評價。
第十一名: 6分《大明風華》
相比清宮劇此起彼伏,作為明朝大戲的《大明風華》在2019年播出時,觀眾們期待值是拉滿的。該劇執導節奏流暢;畫面置景比如冊封禮葬禮等場面考究;戰爭場面也毫不含糊,BGM讓人熱血沸騰;湯唯和朱亞文的聯袂出演;昆曲《單刀會》、明代器具的還原等等細節上展開了文化底蘊的畫卷。
所有元素構建搭配,讓觀眾的確是很有代入感。
但如今觀眾們對于古裝歷史劇的需求,已經不僅僅滿足于追求視聽精美了,盡管劇中貫穿修齊治平、合作共贏、載舟覆舟等概念,能強烈感受家國天下的情懷,但有關歷史線和劇情不重合仍然被詬病,胡善祥(鄧家佳飾)的塑造往后降智拉低格局,朱亞文的表演被調侃成“硬漢”變“太監”等等。看來徘徊在及格線也是有原因的。
第十名:6.5分《萬歷首輔張居正》
2010年播出的一部關于明代宰相張居正的歷史劇,史上罕見出身平民但在嘉靖、隆慶、萬歷年間權傾朝野的首輔。劇中也著力通過一系列故事來刻畫他傳奇的一生。從平民到宰相的進階之路,成為首輔后的力挽狂瀾理政改革,從吏治、教育、人才、稅賦、財政等全方位地展開,萬歷年也逆盤富庶,但最終這位“救時”名相卻被清算抄家,禍殃家族。
張居正本身是極具矛盾點的人物,他擁有雄才偉略的能力和專業素養,但同時也需要依賴宦官、后宮等各方勢力,注定了他工作困難重重,必定卷入人性大考驗。劇中的張居正更多描寫的是“正”的一面,忽略了人性的真實感。
而過了及格線的它,想必其中唐國強、梅婷、馮遠征對人物的刻畫和對手戲都是加了分的。
第九名:6.7分
《大明王朝1449》
《傳奇皇帝朱元璋》
《大明王朝1449》是2003年的歷史劇,明朝宗代宗兩代君王以及宰相于謙殘酷被害的千古懸疑。
大事件基本符合史實,劇情也能自圓其說,王慶祥、嚴屹寬、高虎的演技貼切精湛,相信也有不少人是沖著嚴屹寬的盛世美顏啊!有些場景劇情拍得的確不錯,大明反擊瓦剌,北京九門出兵,宰相于謙改革觸及權貴利益的生死抉擇…
但整體上看,服化道上些許“敷衍”,人物塑造過于黑白分明較為扁平化。
《傳奇皇帝朱元璋》在2006年播出,由陳寶國、徐帆、唐國強等主演。主要講述了朱元璋從17歲到71歲的傳奇一生,系列重大歷史事件貫穿在其中。
其中登基大典、水鄉燈會等大場面磅礴逼真,在劇情上也力求“新編”,本意是想讓人物更加豐滿。但也有出現很多弊端,比如朱元璋的感情糾葛過多、母儀天下的馬皇后變成小女人、劇情中相關人物利害關系的顛倒。
第八名: 7.5分
《正德演義》
《明宮謎案》
《正德演義》2005年播出,講述明史正德皇帝在位十六年搞笑又荒誕的故事,也是何炅的第一部古裝劇,不得不說何老師那會真嫩!
朱厚照一生也極具戲劇化的矛盾色彩,何炅的演繹也重點刻畫了人物掙扎在不能承受之輕和之重間游走,看似“漫天瞎扯”,卻是一個擁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頑童帝君,被寵溺且反抗封建王權的無奈悲情。他自封將軍、國公、太師,搬出宮殿開著“動物園”,與臣僚不分上下,發明“寒暑假”,鮮活且戲說的故事性也淋漓盡致。
《明宮謎案》是孔笙導演2007年播出的作品,看似是講述幾大奇案,實則是描寫這段衰亡史,深刻刻畫出在權謀博弈間的君臣、父子、同僚、夫妻等表現出來的人織和復雜情感。
張晨光的萬歷,蕭薔的鄭貴妃,司禮監掌印太監陳矩(馬恩然飾),兩度入閣首輔的葉向高(張孝中飾),大太監魏忠賢(任帥飾),勢力角逐精彩紛呈,輔以大案如“妖書案”“詛咒案”等,末世景象了然其中。臺詞給力,BGM十分典雅。
盡管節奏和剪輯上有些不盡人意,但44%的觀眾仍然給出了4星評價。
第七名:7.8分《大槐樹 》
2010年播出,劇情選題以明朝初年的洪洞大槐樹移民為切入點,以毛遂自薦移民欽差的林屹為主線,提出系列移民政策,展現規模巨大移民工作的辦理、安置、變遷,描寫此次艱難歷程中的自上而上的眾生相。其中支線也跌宕起伏,支撐起各種權利爭斗以及一段美滿浪漫的“女追男”的愛情。
陸毅的林屹,鮑國安的朱元璋,陳好的公主,每個人物詮釋十分精湛,但為了故事性也有許多杜撰成分,同樣出現了人物角色過于偉正光,人性面較為單薄。
第六名:8.1分
《江山風雨情》
《鄭成功》
《大明天下》
《江山風雨情》是2005年的劇,講述的是十七世紀明清交替動蕩風雨飄搖,明、清、順逐鹿天下時的風云人物群像,凸顯一個王朝的沒落和升起之時,其中所涉人物的忠奸善惡。
劇中有陳道明、鮑國安、唐國強、王剛、陳寶國等,不論哪一集你可以完全不跳戲盡享眾戲骨演繹帶來的感官沖擊。而劇情若刨除戲說部分,歷史脈絡和情節銜接十分自然,沒有大坑大雷,邏輯自洽。算得上是上乘的歷史劇佳作。而的確80%的觀眾給出了4-5星的評價。
《鄭成功》是2004年的一部劇,60%的觀眾評價在4-5星,主要講述的是鄭成功驅除外侮收復失地的故事。作為正史劇,前半段的確值得拿到8分的高分,以及片頭曲屠洪剛的《精忠報國》也是風靡一時,不管是詞曲還是在劇集中所獲意境,都受到熱捧。但劇集后半段過于刻畫江湖兒女情長,主角的正氣和精神逐漸下滑。
《大明天下》這恐怕是一部很少人看到的寶藏劇,在2007年播出。在劇中看到很熟悉的實力派面孔,比如宋佳、蔣欣、王亞楠、聶遠、張晉,每個角色自然被演繹得鮮明出彩。
魏忠賢為首的閹黨,王爺為首的東林黨,乳娘客巴巴,朱姓皇族以及內閣、兵部、錦衣衛、東廠的大臣權貴,各懷鬼胎形成了對抗陣營。劇情上的環環相扣一波三折,黑暗和懸疑糅雜展開了這幅歷史畫卷,讓人觸目驚心。當然也有大畫卷中綻放的小人物光芒,如羅云鵬、武大進、武二進、香兒、沐云州。
要說前三十多集是在推進劇情,那最精彩的人性終極詮釋就在最后5集。
盡管部分情節與史實些許出入,但作為故事本身的虛虛實實,還是讓分數定格在了8.1分較好的成績。
第五名: 8.3分 《洪武大案》
2012年“神”作,采用單元劇的快節奏故事方式,展現明初大力除惡的一部劇。好敢拍。
每個單元通過揭秘掃除貪官污吏的大案,例如官二代涉案、高層腐化、等,在嚴謹考究的劇情中,隱藏著“花式”手段,其中陷阱圈套防不勝防,牽扯出背后盤根錯節的復雜關系和險惡人性,也表達了警示意義。李立群、劉德凱、富大龍、保劍鋒、楊冪、胡可等大咖們,在好的劇情基礎上展現了專業演技,臺詞精良給力,尤其是人物刻畫摒棄了單面性,人性多面不再非黑即白。
不得不說10年前的編劇水平如此專業又深刻。
盡管許多人物純屬虛構,情節加工,除貪惡的骨架是真實存在的。但弊病在于最終升華僅僅為了襯托人物魅力,沒有深挖制度真因。
第四名:8.5分 《朱元璋》
2004年播出的劇。
如果熬不過第一集,可能會錯失這部劇,因為它畫質一般,服道化簡陋,戲說成分也多。
但越往后看,越會發現其中的精妙之處,導演和編劇在大的歷史框架邏輯下,對細節和人物做了相應改編,權術殺伐以及人性跟著劇情一一鋪開,作為歷史演義,它是佳作。
由胡軍主演朱元璋既明又暴,不管是開始的愣頭兵還是后來殺伐果斷的君王,演技很絕,劇雪飾演的馬皇后端莊大氣,鄭曉寧飾演的劉伯溫鞠躬盡瘁。劇中臺詞樸實凝練,甚至你還能從中提煉到職場中處世之道。
第三名: 8.7分 《王陽明》
籌備期達三年之久,劇本也是三次易稿,最終在2012年播出,講述的是明朝圣賢知行合一王陽明的生平故事。
該劇除了表現陽明先生(陸劍民飾)“心即理”、“心外無理”的命題、兵制改革的運籌帷幄,更打動的人的劇情卻是常情之情。先生面對書童延誤醫治去世,祖母去世,曾交心的帝君駕崩,都成了他難以抑制的無力嗟嘆和深沉悲痛。
劇中太監、大臣及一眾同僚形象鮮活,朱厚照(朱一龍飾)率真不羈,王陽明正心誠意,兩位演員將兩個人物均鄙棄虛偽矯飾,推心置腹心意相通的角度盤活,表演值得稱道。
而編劇也的確費心了劇中臺詞對白,通俗卻不落俗套。
第二名: 8.9分 《大英雄鄭成功》
2004年由何家勁主演的一部民族英雄鄭成功的電視劇,高分也看得出是一部被忽略的寶藏劇。
何家勁的展昭觀眾們印象深刻,但他飾演的鄭成功也相當出彩。當時導演尋找鄭成功演員時,很多明星因為檔期或片酬未談攏,而何家勁是不講檔期和報酬執意要演鄭成功,最終感動了劇組,導演選擇了與何家勁的合作。
鄭成功的角色十分吸睛以外,劇情中柳圓圓、董嫻、琳達這三個女性角色與他的感情線也尤為精彩,她們的存在并非單純言情依附關系,每個角色都具有獨立人格和支線,柳圓圓反襯黃炎;董嫻作為英雄的第一夫人,膽識過人,大氣穩重,也從正面烘托鄭成功的英雄本色;琳達則是折射了鄭成功對待戰爭和外來者的態度。劇中的鄭成功當然也是經過影視化后的英雄形象。
第一名: 9.7分《大明王朝1566》
2007年播出時收視率并不理想,2017年在優酷復播。隨著時間沉淀,不管是觀眾、影視劇評界、學者權威界均對它給出高度一致的好評。近年來古裝歷史劇之最,后來古劇幾乎都沒有撼動它劇大哥的地位。
劇情對明朝嘉靖45年間的歷史故事進行厚重不乏生動的解讀,重現嘉靖、海瑞、嚴嵩這些經典的歷史人物形象,揭示著社會弊病,也引發當下的思考。通過故事展現權利利益鏈,君臣之道相生相克,全劇集權謀下沉,群星大咖們給力的演技,給觀眾帶來的不再僅僅是視聽的沖擊,而是對于命運的深思和靈魂的拷問。
所以9.7分,它當之無愧,并且會一直流傳下去。
明朝劇高產在01-07年間,之后火熱的清宮穿越宮斗劇逐漸“上位”。觀眾們常常喊著,看不夠明朝的歷史劇,其實對大家而言,仿佛是在看那時那朝的金戈鐵馬爭奪江山的年代里,人性帶來的光芒與沉浮,看明朝那些事里留給我們那些不盡的回味和思索。
有意思的是,這么看下來陳寶國老師出演的明代帝王角色何止一次,而這番在《山河明月》中,老戲骨打頭陣出場,確實起到了老將出馬一個頂三的效果。他飾演的朱元璋,外形不丑,口頭禪是老子,比較接地氣,符合當下觀眾審美體驗。
目前《山河明月》正在播出中,最終開分能不能超越9.7分的天花板,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