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叱咤風云-叱咤之城1-40集全免費看
近20年內(nèi)地評分最高的10部掃黑劇,《狂飆》第3名,第2名評分9.1
今年,一部《狂飆》將“掃黑劇”這個題材,再次推上了輿論的熱搜。
自“掃黑除惡”專項行動以來,在影視領(lǐng)域,已經(jīng)有不少優(yōu)秀掃黑題材作品出圈了。
院線電影,有《掃黑·決戰(zhàn)》,以及這個國慶檔將要和我們見面的《堅如磐石》。
影視劇,有《罰罪》《冰雨火》《他是誰》《掃黑風暴》,當然,也有人盡皆知的《狂飆》。
實際上,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到本世紀初,我國的掃黑劇,曾經(jīng)歷過一段野蠻生長期。
“掃黑”這個題材,在當時也迎來了空前的繁榮。
大量真實案件被改編搬上熒屏,這些劇絲毫不忌諱將“尺度”和“罪惡”展示在觀眾面前
猖獗的反派人物,駭人聽聞的重大案件,以及大尺度的劇情,有不少都成了80后和90后的“童年陰影”。
2005年之后,掃黑劇迎來了短暫的“休整”期,它的另一個巔峰,就在20年后的今天。
借著《狂飆》掀起的“掃黑劇風暴”,皮哥不妨為大家盤點一下,近20年來,口碑最好的十部“掃黑劇”。
我們按照評分高低,先從第十名開始。
2021年,一部掃黑劇火遍全國,它就是《掃黑風暴》。
本劇的出圈,讓人意想不到。
它不僅讓歌手周曉鷗以演員的身份二次翻紅,甚至還捧紅了之前從未演過影視劇的相聲演員海廣全。
一眾實力派演員,也因它出圈。
比如飾演孫興的吳曉亮,飾演大江的蘇可,以及飾演董耀的譚凱。
一部好劇的實力,從來不怕被低估。
而《掃黑風暴》的火爆,因為它做到了之前所有掃黑劇都無法完成的三點。
首先,《掃黑風暴》尺度很大。
劇中案件都取自現(xiàn)實,如孫小果案,草場埋尸案。
又融入了諸多現(xiàn)實元素,如美麗貸,其殘酷呈現(xiàn)讓觀眾咋舌,徐英子裸貸和咬茶幾的段落,更讓人脊背發(fā)涼。
其次,在劇情上,《掃黑風暴》始終圍繞著前警察李成陽和犯罪集團的斗智斗勇展開。
情節(jié)跌宕,且戲劇性強,在滿足觀眾獵奇心理的同時,保證了戲劇張力。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劇中實力派演員很多,皮哥數(shù)了數(shù),超過20位。
尤其吳越、王志飛、劉奕君等戲骨的表現(xiàn)可圈可點,飆戲場景層出不窮,讓觀眾直呼爽快。
當然,它本身也有不少缺點。
比如有些細節(jié)經(jīng)不起推敲,孫紅雷表演用力過猛,張藝興撐不住場面,支線劇情太過離散,干擾了主線發(fā)展等。
但總體來說,《掃黑風暴》依舊是一部合格的“掃黑劇”,而國產(chǎn)影視劇的“掃黑熱”,也是自它而起的。
這也是為什么,它僅有7.1的評分,但能進入這份榜單的原因。
相比于《掃黑風暴》,2020年上線的掃黑題材劇《三叉戟》,熱度就低很多。
如果說《掃黑風暴》聚焦在那些大案重案,黑惡勢力。
那《三叉戟》,則更多關(guān)注到了身處掃黑漩渦中的普通人民警察這個群體。
《三叉戟》,講的是三個警界老炮的故事。
全劇用倒敘的手法,先講述了三人因恩怨分離的往事,又循序漸進,從他們普通的生活里,尋找掃黑破案的日常。
三個主角,早就沒有了警界神探的心高氣傲,反而一個個都陷入了中年危機。
他們不僅歲數(shù)大,三個人抓一個人都費勁,還老氣橫秋,頹廢消沉。
可面對案件,他們卻依舊保留著一個正義使者應(yīng)該具有的能力和信仰。
相比于其他掃黑劇,《三叉戟》的特別之處在于,它既關(guān)注黑惡本身,也關(guān)注警察形象的接地氣和人情味兒。
借用當下時髦的一句話:這三個滿身傷痕的中年男人,雖然自己過得不好,但還是盡力為這個世界縫縫補補。
除此之外,為了消解嚴肅的氣氛,劇中有不少幽默的橋段,讓人記憶猶新。
今年4月,《三叉戟》第二部開機,三位主演悉數(shù)回歸。
目前這部續(xù)集正在剪輯制作中,預(yù)計明年年初會和大家見面。
2011年,叔圈頂流張嘉益,曾出演過一部不溫不火的掃黑劇,名為《神圣使命》。
雖然看過這部劇的觀眾不多,但依舊斬獲了豆瓣8.0的高分。
甚至有不少觀眾認為,之后大火的《掃黑風暴》,也有借鑒了這部劇的一些橋段。
相比于突出黑惡勢力以及警務(wù)人員正義的掃黑劇,《神圣使命》有一種特殊的氣質(zhì)。
它最大的特點在于,將背景設(shè)置在一個縣級市,將掃黑的斗爭局限在了政法書記馬其鳴和當?shù)毓賳T和黑惡勢力之間。
卻通過跌宕起伏的劇情,不斷反轉(zhuǎn)的陰謀和錯綜復(fù)雜的掃黑斗爭,將掃黑這個題材,與當時的經(jīng)濟發(fā)展形勢結(jié)合了起來,揭露出了“黑惡”之所以為“黑惡”的一部分本質(zhì)原因。
劇中,上到公安局局長,下到派出所所長,都與黑惡勢力沆瀣一氣,干著知法犯法,培植黑惡勢力的勾當。
而馬其鳴表面對蘇紫的避讓,預(yù)計暗地里對童百山等人陰謀的調(diào)查,也充滿了掃黑過程中的斗爭和博弈味道。
不夸張地說,《神圣使命》即便放在今天,也是優(yōu)質(zhì)的掃黑劇。
24集的體量,也已經(jīng)足夠講好一個精彩的掃黑故事。
從小處著眼,以小見大,是它獨有的特點,在掃黑題材并不火爆的2011年,《神圣使命》就像一顆真正的遺珠。
2001年首播的《黑冰》,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因為王志文出色的表演,不少觀眾甚至以為,電視劇就是“紀錄片”,而最后被槍決的鏡頭,也是“真實”發(fā)生的。
這也是《黑冰》真正優(yōu)秀的地方。
《黑冰》打破了國產(chǎn)掃黑劇的“臉譜化”特點,第一次深入挖掘反派人物和黑惡勢力的內(nèi)心世界,真正展現(xiàn)了善惡這兩種人性,在同一個人身上的轉(zhuǎn)變軌跡。
聽起來,是不是跟《狂飆》里的高啟強有點像?
而這部劇的核心人物,是王志文飾演的郭小鵬,作為企業(yè)家,他擁有高學歷和高智商,談吐優(yōu)雅,氣質(zhì)不凡。
但同時,因為原生家庭的原因,他又性格扭曲,時時想著報復(fù)社會。
正因為郭小鵬的存在,以及他那一套足以說服所有人的邏輯,有的觀眾甚至分不清,他到底是不是壞人,甚至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這也讓警方對郭小鵬的抓捕和拆解過程,極具戲劇性。
劇中,王志文有一段長達10分鐘的內(nèi)心獨白,堪稱“名場面”。
而他最后被槍決的“紀錄片”式拍攝,也讓《黑冰》成了我們提起掃黑劇,必會提及的一部國劇。
距離今天已經(jīng)過去20年,但《黑冰》帶來的震撼和影響力還在,在很多熱門國產(chǎn)掃黑劇中,我們都還能隱約看到《黑冰》的影子。
也正因如此,這份榜單,一定會給它留一個位子。
世人皆知李幼斌演過李云龍,但不知道,2003年上線的《大江東去》里,他還扮演過一個著名的反派,名叫賀遠鵬。
《大江東去》是20年前著名的掃黑三部曲的第三部,其余兩部《大雪無痕》《絕不放過你》也引起過強烈的反響。
劇情背后的原型案件,以及它呈現(xiàn)的,一個好干部被逐漸腐化的過程,都觸目驚心。
本劇改編自曾震驚全國的“慕馬”案。
當時案件涉案人員多達100人,其中副省級1人,副市級4人,僅黨政“一把手”就有17人。
這樣的范圍和尺度搬上熒幕,就注定它會在國劇歷史上,被時間留存。
另外,大多數(shù)掃黑劇,都聚焦在黑惡勢力的發(fā)家或惡行,以及它們被繩之以法的過程。
而《大江東去》則注重展現(xiàn),黑惡勢力對一個好干部的拉攏和圍獵手段。
劇中黑社會頭子陸天宇,通過各種手段,將賀遠鵬拉下水。
過程中每一步的性質(zhì)都看似并不惡劣,但實際上,對于想做實事的干部來說,卻都是糖衣炮彈和陷阱。
被腐化的賀市長和沈副市長,原本覺悟很高,但依舊經(jīng)不起家人這個“缺口”被打開。
影片最后沒有兩位官員被捕的過程,就像這部劇,并沒有給出如何避免官員被腐化的正確答案。
而如何將權(quán)力關(guān)進制度的籠子,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體系,避免官員成為黑惡勢力的幫兇,直至今天依舊是值得研究的命題。
2017年,《人民的名義》大火,也將掃黑反腐這個關(guān)鍵詞,推到了頂峰。
為什么它能掀起全社會熱議?在皮哥看來,無外乎這三個原因。
其一,是惟妙惟肖的人物群像。
劇中,除了過于偉光正的侯亮平外,其他人物的形象,可謂入木三分,尤其是祁同偉、高育良、沙瑞金、李達康、孫連城等。
因為人物太過出彩,導(dǎo)致《人民的名義》出現(xiàn)了不少“名場面”,像陳清泉被捉奸,趙德漢吃面等,至今還被網(wǎng)友熱議。
其二,是尺度。
從貪腐到涉黑,從,到權(quán)色交易,《人民的名義》在掃黑命題上,拉得開,格局大,素材全,涉獵廣,基本涵蓋了所有掃黑反腐題材會涉及到的案件。
浮世群像各有所圖,各有所謀,人性與劇情尺度結(jié)合甚好,也讓它擁有了深刻的內(nèi)核呈現(xiàn)。
其三,是劇情。
既然鋪得開,那難免會犯一些劇情方面的錯誤,比如太過零散,支線龐雜,不見主干等。
但《人民的名義》卻并非如此。
在保留主線劇情的基礎(chǔ)上,劇中有不少細節(jié)和臺詞,值得觀眾慢慢咂摸和回味。
《人民的名義》并非沒有缺點,但它第一次,讓尺度和深度有所結(jié)合,讓掃黑反腐不再流于表面,觸到了不少社會問題的癥結(jié)。
也正因如此,雖然已經(jīng)過去六年,它依舊會頻頻被大家提起,被網(wǎng)友稱贊。
與《黑冰》同時上線的,還有一部掃黑題材劇,名為《黑洞》。
兩部劇有諸多相同點,比如都是講述一位黑社會大佬從叱咤風云到被捕入獄的過程。
但相比于《黑冰》,《黑洞》更具震撼力。
《黑洞》中,飾演黑社會老大聶明宇的,是陳道明。
他有一個當副市長的父親。
雖然是“官二代”,但因為父子關(guān)系問題,聶明宇仇恨社會,表面上是企業(yè)家,背地里卻無惡不作。
《黑洞》的故事取材自真實案件,這給整部劇,蒙上了一層現(xiàn)實陰影。
而相比于王志文的精湛表演,陳道明飾演的聶明宇,更有壓迫感。
與郭小鵬不同的是,聶明宇的“黑”,站在了更高的維度。
編劇之一的張成功,曾經(jīng)是一個警察,他甚至將自己同事的故事,也寫進了劇中,這讓《黑洞》的冷峻,更多了一層感染力。
除此之外,《黑洞》的導(dǎo)演管虎,在選角上用了大心思。
劇中不僅有陳道明,還有金雞影帝陶澤如、董勇、丁嘉麗等實力派演員,甚至馬伊琍和黃渤也有參演,也讓《黑洞》星光熠熠。
多重加持下,《黑洞》更具社會討論度,也更為精彩,劇中正反派交織的關(guān)系和糾葛的心緒,也讓掃黑劇多了一層擰巴。
這層擰巴,才是它吸引人的關(guān)鍵。
如果說《黑冰》是王志文的獨角戲,那《黑洞》的成功,是全方位的。
這種精彩能集中在掃黑題材劇中,也是整個類型的幸運。
《狂飆》的熱度,已經(jīng)不需要皮哥再強調(diào)了。
這部劇播出后,掀起了全社會的討論度,不僅讓張頌文一夜火遍全國,就連配角高葉、蘇小玎等,也都個個出圈,通告接到手軟。
那么,作為并不怎么火爆的“掃黑”題材劇,《狂飆》火的本質(zhì),是什么?
除了大家耳熟能詳?shù)闹谱鳌⒀菁己蛣∏閷用妫じ缬X得有兩個原因,不可忽視。
第一個,是共情。
《狂飆》很像《絕命毒師》,它展示了黑社會老大高啟強從一個賣魚小販到大佬的全過程。
因為出身底層,所以對觀眾來說,高啟強的所有經(jīng)歷,很能讓觀眾共情,尤其是他早年間面對的那些生活的艱難和坎坷。
共情激發(fā)情感,情感導(dǎo)致傳播,傳播提高收視,這是《狂飆》火起來的底層邏輯。
而《狂飆》對他成長之路的刻畫,也有運氣和浪漫主義的成分。
但與其他反派不同的是,高啟強身上,也有一種獨特的人物表現(xiàn),這也讓這部劇避開了“非黑即白”的臉譜化,有了一層宿命感。
經(jīng)歷過生活毒打的中年人,對“宿命”這個事,都要信幾分,而看《狂飆》,這種相信會被加重。
第二個,是側(cè)寫。
看完《狂飆》的觀眾會發(fā)現(xiàn),劇中很少有對犯罪的直白展現(xiàn)。
也就是說,《狂飆》的尺度,不僅僅在鏡頭的“不可播放性”上。
有很多張力,是在畫面之外的,而這種精準的留白,成了大家樂此不疲追劇的動力。
無論是一句“告訴老墨,今晚想吃魚了”,還是一出隔著車窗擦玻璃的戲,都是《狂飆》的名場面。
不夸張地說,《狂飆》就是這種名場面支撐起來的,這讓它有不同于所有其他掃黑劇的氣質(zhì)。
當然,張頌文、張譯等實力演員的表演,功不可沒,但《狂飆》現(xiàn)象級的火,絕不僅僅因為表演。
我們當然也期待,在《狂飆》這陣風刮過之后,能有越來越多優(yōu)秀的掃黑劇,乘風而起。
“這瓜保熟么?”一句臺詞,時至今日依舊火遍全網(wǎng)。
這就是《征服》的魅力。
不知道什么時候《征服》從一部掃黑題材劇,變成了國內(nèi)犯罪暴力美學的代表,但從“掃黑”這個題材上來說,它絕對算得上一個巔峰。
憑借“劉華強”這個角色,孫紅雷一夜爆火,他創(chuàng)造的很多名場面,也是當下網(wǎng)絡(luò)大家最喜歡調(diào)侃和剪輯的熱梗。
《征服》的大火,基于兩點。
第一點,是電視劇本身就改編自真實故事。
它的原型人物,是當年臭名昭著的“黑老大”張寶林。
除了劇中鮮明的人物特點,孫紅雷在塑造劉華強的時候,也下了很大功夫。
他將劉華強整個犯罪過程和人物復(fù)雜的心理動機,都呈現(xiàn)得極其精準。
而他之所以作惡,似乎也有不得不說的原因,比如保護不了想保護的人,或者身不由己。
這些原因,放在“惡”的前置條件里,在令人窒息的犯罪場景下,也能發(fā)人深省。
所以,孫紅雷才能憑借劉華強一炮而紅,這個角色,也才能成為黑惡勢力的代表和經(jīng)典。
第二點,是真實。
正義和善良,自然應(yīng)該成為每個人道德的第一選擇。
但倘若經(jīng)歷不允許,又該如何自處?這是《征服》留下的一道恒久思考題。
現(xiàn)實中,不乏類似劉華強這樣,犯罪行為背后,有不少悲慘故事的罪犯。
有時候,身在底層,想要活得有尊嚴,有價值,除了犯罪這種極端的途徑和方式之外,我們是不是有更多更好,更合理的選擇?
這也是至今為止,大哥劉華強沒有解決的問題。
分辨正邪,從來都不是《征服》的意義,更重要的,是它想通過這個故事,給社會現(xiàn)實,帶來一絲絲改變吧。
我們都說,最極致的“掃黑”,是真正的掃黑。
而2002年的《中國刑偵1號案》,就全方位詮釋了這種“真正”。
豆瓣網(wǎng)友評價:它的真實,讓自己覺得是在黑人民警察。
也確實,面對白寶山這樣的悍匪,再厲害的警察,在追捕的過程中,也會有所失誤。
這部劇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用紀錄片的手法,極其真實而且細致地,展示了刑事大案的破獲過程。
它似乎沒有情感,沒有傾向,沒有任何技法,就是呈現(xiàn),然后將一切交給觀眾來評判。
也正因如此,大多數(shù)觀眾以為這是一部紀錄片。
而飾演白寶山的丁勇岱,多年脫不開“白寶山”的影子,他飾演的這個惡人,也足以排進我國掃黑劇反派的前五名。
雖然沒有開上帝視角,也沒有其他掃黑劇中,對辦案人員的過多關(guān)注。
但正因為如此,在沒有DNA技術(shù),沒有探頭,沒有嚴密的安檢措施,甚至沒有什么有效技術(shù)手段的那時,每一個致力于掃黑除惡的底層警務(wù)人員,才值得我們尊重。
看《中國刑偵1號案》,看的不是白寶山,而是那些模糊畫面下,不顧生命沖鋒的軍綠色身影。
“掃黑”的本質(zhì),是讓我們知道,總有一道屏障,隔開了我們和黑惡勢力的距離,成為我們安全的保障。
而這道屏障,這么多年來從沒變過。雖然的顏色由綠到黑,但那份莊嚴的使命感,依舊讓人淚目,不是嗎?
從今天回溯20多年,我們似乎能看到國劇的一個高潮。
讓皮哥高興的是,20年過去,我們的國劇并沒有退步。
這些年,神劇頻出,各類題材百花齊放,大家在小熒幕上,也感受到了國產(chǎn)優(yōu)質(zhì)劇的井噴和炸裂。
2023年已經(jīng)將要過去,而《狂飆》帶來的“掃黑熱”,還余溫味覺。
皮哥相信,不僅僅是掃黑劇,各個類型的國產(chǎn)劇,都正在迎來春天。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靜靜等待,靜靜欣賞,期待國劇的又一個巔峰。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蜉蝣
?原創(chuàng)丨文章著作權(quán):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jīng)授權(quán)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zhuǎn)載
全看過算我輸,盤點國產(chǎn)9大頂尖“掃黑劇”,《掃黑風暴》墊底
圖文 l 毒舌最TOP
編輯 l 毒舌最TOP
掃黑題材一直是影視中最難拍的題材之一,但很多經(jīng)典掃黑除惡電視劇不僅有超高收視率更有著現(xiàn)象級的影響,2000年全國掀起的打擊黑社會性質(zhì)和惡勢力犯罪的風暴,影視界涌現(xiàn)出許多此類佳作,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了國產(chǎn)評分最高的9大“掃黑劇”,你心中最牛的掃黑電視劇是哪部?(排名順序以豆瓣評分排列)
《掃黑風暴》海報
上映時間:2021年
豆瓣評分:7.2
《掃黑風暴》導(dǎo)演是五百,他監(jiān)制的每一部劇質(zhì)量都非常的上乘,并且受關(guān)注度都非常的高,比如《白夜追兇》《心理罪》《畫江湖之不良人》等。
導(dǎo)演 五百
劇中劇情線梳理:
主線一:薛梅之死→馬帥之死→警局內(nèi)線→黑惡勢力→麥自立失蹤案→高明遠
主線二:違法貸款→高赫(孫興)死而復(fù)生→警局內(nèi)線→徐小山之死→徐英子之死→黑惡勢力→高明遠
回憶線:李成陽林漢被害成黑警→警局內(nèi)線→高赫(孫興)死而復(fù)生→賀蕓→高明遠
劇中的人物派別:
正派人物以李成陽、何勇、林浩、駱山河為代表
反派人物以高明遠、孫興、賀蕓、王政為代表
人物、劇情、快節(jié)奏是將《掃黑風暴》推向一部好劇的重要因素,除了這些之外,《掃黑風暴》能夠受到如此多人的關(guān)注,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里面的案件都是根據(jù)真實案件改編的。
①第一起真實案件就是貫穿全局的麥自立失蹤案,對應(yīng)的是操場埋尸案。
②第二起真實案件就是全劇最大迷案高赫死而復(fù)生案,對應(yīng)的是孫小果案。
③第三起案件就是劇中的菜霸楊冬案件,對應(yīng)的是海南菜霸黃鴻發(fā)案。
《掃黑風暴》足夠大尺度,直接向人們揭露了黑惡勢力的可怕之處,也展示出了在掃黑除惡過程中辦案的工作人員所面臨的各種困難。
《三叉戟》海報
上映時間:2020年
豆瓣評分:7.5
故事改編自公安作家呂錚的同名小說《三叉戟》,該作品榮獲過金盾文學獎、燧石文學獎。作者曾有過20多年的一線從警經(jīng)歷,該劇“三叉戟”的原型,就是他入行初期的三位師父。
劇中的主角是三位退居二線的人民警察:崔鐵軍(陳建斌 飾)、徐國柱(董勇 飾)、潘江海(郝平 飾)。年輕時的三人以“三叉戟”的名號在警界叱咤風云,如今,一個在警保處負責維修、一個在派出所當片警、還有一個在當?shù)刈鲱A(yù)審。直到同事老夏遇害,竟牽扯出一系列重案,于是“三叉戟”重出江湖。
《三叉戟》光是劇本就打磨了三年。制片人馬珂專門請來寫過《余罪》等多部涉案劇的編劇沈嶸,與小說作者呂崢雙劍合璧,一同打磨劇本。馬珂表示,“做一個好東西出來,它就是慢的。不是不著急,我也著急,但催是催不出來的,覺得哪里不好就花時間改,不然播出來那么難看,屬于自己惡心自己”
劇版《三叉戟》只花了88天就拍完了。三位主演很默契,很快就進入角色狀態(tài),片場總是歡聲笑語。他們在片場還會碰撞出一些即興的小火花,比如“崔鐵軍”對保溫杯愛不釋手,走到哪帶到哪,看見別人有好茶葉還會倒進自己杯子里,豐富了角色的細節(jié)刻畫。
《三叉戟》獲得了公安部的支持和大力認可,評價其是“近年來公安題材的里程碑式作品”。
《黑冰》海報
上映時間:2001年
豆瓣評分:8.0
《黑冰》這部劇王志文成功塑造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儒雅變態(tài)形象,溫文爾雅背后,一個充滿哲學思維和科學思維的人物,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郭小鵬(王志文扮演)不但有留學博士的斯文身份,又經(jīng)歷過跨國貿(mào)易的大風大浪,卻由于幼年時嚴重的心理扭曲、青少年時不良的家庭經(jīng)歷,終于變態(tài)而成為一個隱身于都市上流、以高科技制毒、跨國的一代毒梟。被捕后的“郭小鵬”在獄中有長達11分鐘的獨白戲份,這段表演被認為是內(nèi)地劇表演史上的天花板。
劇中臺詞
《黑冰》里有一段臺詞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劇中的郭小鵬說:
“這是一個多么可怕的世界,他們殘酷地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最高層的人,可以最大程度地享受物質(zhì)和精神的供應(yīng)。隨著層次逐漸遞減,最底層的人所擁有的物質(zhì)能量,通常只能勉強維持他們的生存,精神供應(yīng)幾乎為零。”
郭小鵬(王志文 飾)
有人呼風喚雨,享盡榮華富貴;有人貧病交迫,嘗遍人間冷暖。這就是貧富差距給人帶來的不同的生活。
《絕不放過你》海報
上映時間:2002年
豆瓣評分:8.1
《絕不放過你》由康寧、雷獻禾共同執(zhí)導(dǎo),任程偉、潘雨辰和杜源等人主演的一部掃黑刑偵劇。該劇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是中國政府正式將犯罪團伙定義為黑社會的第一案。
故事的原型是陳一龍的黑社會團伙,其中7名主犯被判處死刑。涉黑團伙中的二號人物,有“軍師”之稱的孟繁勝由于投案自首,判處有期徒刑15年。這一案件材料最終被導(dǎo)演雷獻禾拍攝成《絕不放過你》。
陳一龍(趙恒煊 飾)
與紀實題材的劇不同,該劇在情節(jié)人物上更富藝術(shù)性和感染力,劇情節(jié)曲折,場面驚心動魄,故事性強,火爆逼真。深刻挖掘黑社會資深犯罪的同時還表現(xiàn)了公安干警的英勇無畏,對犯罪分子絕不放過的斗爭精神。
直接展示了黑惡犯罪的危害性,所不同的是警察不是神勇無敵,黑社會也不是那么愚蠢。沒有經(jīng)歷過腥風血雨是很難體會到正義的可貴的,沒有人民警察的犧牲哪來現(xiàn)在的和諧安定,這部劇可以說是給人民警察的一首贊歌。
他們是和平年代的功臣,背后付出了很大的犧牲,就像男主魏濤一樣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才能夠粉碎黑惡勢力的陰謀,在這里能夠體會到刑警工作的來之不易。
《公安局長》海報
上映時間:2002年
豆瓣評分:8.2
該劇是由張國慶導(dǎo)演執(zhí)導(dǎo),陳寶國、柳云龍、宋春麗等多位老戲骨共同主演的反黑題材劇。《公安局長》主要講述新上任的公安局長接替已經(jīng)淪為階下囚的好友職務(wù),隨后發(fā)生的一系列事件,讓他深陷“黑色泥潭”,與黑惡勢力分子之間展開了一場生死較量的故事。
陳寶國
一個優(yōu)秀的演員可以為劇情增色,此劇中最吸引觀眾的角色是大反派“鐘六一”。
這是一個很矛盾的人物,天使魔鬼出現(xiàn)在一個人的身上。那時候柳云龍還年輕,但是對這樣一個復(fù)雜的人物卻拿捏得非常到位,派頭十足。
鐘六一(柳云龍 飾)
柳云龍曾經(jīng)說,他是用真誠來演繹這個角色的,其實有的時候人的善惡是很難用法律的標準去衡量的。在柳云龍眼中,鐘六一是個“當社會需求與個人需求有沖突時,從個人的角度采取方式方法面對的一個人”。柳云龍將鐘六一與公安局長之間的較量視為男人的較量,而將鐘六一比喻成一個“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的人,他說:“鐘六一心中陰暗的東西太多了,任何人很難讓他再去改變,這也就注定了他最后的命運。
《公安局長》不僅展現(xiàn)了人民警察有血有肉、情深義重的形象,在故事布局上不同于一般公安題材,內(nèi)容懸疑迭起,既是主旋律題材,也具有極強的可看性。
《刑警本色》海報
上映時間:1999年
豆瓣評分:8.6
《刑警本色》改編自的作家張成功的長篇小說《天府之國魔與道》,該劇由張建棟執(zhí)導(dǎo),王志文、李幼斌和王奎榮三位戲骨領(lǐng)銜主演的型電視劇。講述了20世紀90年代初,以公安刑警和犯罪集團的斗爭為主線,改革開放背景下公安隊伍的發(fā)展變化。
劇中王志文扮演刑警隊長肖文、李幼斌扮演黑社會老大周詩萬、王奎榮飾演公安局長,“黑社會保護傘”潘榮。
該劇也是當年第18屆金鷹獎的大贏家,一舉獲得了長篇電視劇優(yōu)秀獎、最佳男主角(王志文)、最佳男配角(李幼斌)和最佳剪輯獎四項大獎。
刑警隊長 肖文(王志文 飾)
這部劇的大獲成功,演員們精湛的演技自是無用贅述,但更吸引人的,是電視劇所折射出的深刻社會內(nèi)容和人文精神。真正的好劇,需要有好故事的劇本作底色,需要正能量的精神作內(nèi)核,外加優(yōu)秀的演員來錦上添花!
《插翅難逃》海報
上映時間:2002年
豆瓣評分:8.6
《插翅難逃》是以世紀大盜、一代賊王張子強為原型,詳細地描寫了“張世豪”驚世駭俗的犯罪經(jīng)過及公安機關(guān)的偵破過程。
由于本劇根據(jù)原書作者親赴泰國采訪正面臨綁架威脅的郭金鳳為獨特的切入點,以郭金鳳傾情吐露內(nèi)心深處的隱秘情感展開故事,揭示了張子強作案后隱藏的情緣與背景,并述寫了張子強與羅艷芳近20年的愛恨孽緣,使得本劇成為窺探“世紀賊王”張子強鮮為人知的隱私生活最真實、最全面、最權(quán)威的電視作品。
張世豪(趙燕國彰 飾)
該劇的演員塑造可以說幾近完美,尤其是周猛飾演的“楊吉光”,原型為葉繼歡,1996年3月葉繼歡和兩名同伙潛回香港,從香港西環(huán)登陸,被3名巡邏警察被發(fā)現(xiàn),他與警察發(fā)生槍戰(zhàn),他被打中下半身癱瘓,他被當場被捕,他兩名同伙逃走,最后他被最高法院給判處41年有期徒刑,2017年4月19日凌晨在香港病逝,終年55歲。
作為一部比《征服》上映還要早一年的國產(chǎn)電視劇,里面由趙燕國璋飾演的豪哥比孫紅雷飾演的強哥更令人印象深刻,與孫紅雷的霸氣外露不同,趙燕國璋飾演的豪哥更加細膩。
他成長在一片滋生罪惡的土地,而他選擇了暴力,選擇了一條罪惡之路,于是他不得不接受最終的懲罰。
《使命》海報
上映時間:2005年
豆瓣評分:8.7
電視劇《使命》改編自朱維堅的長篇小說《使命:黑白道前傳》,該劇由何群、趙勁執(zhí)導(dǎo),張嘉譯、李建義等人主演的刑偵反黑劇。主要講述公安局長林萌,團結(jié)同事,打擊官僚權(quán)貴,鏟除黑惡勢力為民除害的故事。
林萌(張嘉譯 飾)
《使命》是一部典型的涉案電視劇,該劇在保持原著作者真實深刻的風格基礎(chǔ)之上,突出“沉默”主題。電視劇中,案情真相除了主人公之外,幾乎所有人都清楚,但是因為黑惡勢力與腐敗分子的壓迫,每個人都選擇沉默,導(dǎo)致犯罪行為不能及時得到打擊,罪犯因此更為猖獗。案件遲遲不能偵破,也讓公安局長林萌和民警們?yōu)榇烁冻隽藨K痛的代價,因而該劇具有強烈的社會現(xiàn)實意義。
方永祥(李建義 飾)
《使命》塑造了一個優(yōu)秀的公安局長形象,在復(fù)雜的社會現(xiàn)實中,他頂住這種壓力和干擾,堅持秉公執(zhí)法,打擊黑惡勢力。該劇既貼近生活,又具有真實厚重的主題。
《征服》海報
上映時間:2003年
豆瓣評分:9.1
《征服》是由高群書導(dǎo)演執(zhí)導(dǎo),孫紅雷、石兆琪和江珊等人主演。故事的原型是90年代石家莊的真實案例,石家莊兩個流氓團伙間相互火并廝殺的故事。
劇中孫紅雷扮演的“劉華強”的原型,就是石家莊市當年有名的“黑老大”張寶林,而劉華文的原型就是張寶林的親弟弟張寶義。電視劇中90%的情節(jié)都是真的,比如劉華強飯店里賭封彪、砸游戲廳還有砍賣西瓜的都是真事。
劉華強(孫紅雷 飾)
《征服》不僅展現(xiàn)了之間的追逐戰(zhàn),還描寫了黑惡勢力之間的相互仇殺、彼此之間驚心動魄的相互較量。
這部劇中最大的亮點就是孫紅雷,他非常適合演這種角色,無論是外形方面還是演技和氣質(zhì),都非常符合劇中的劉華強。正因為孫紅雷,才讓這部劇更加出彩,讓劉華強這個人物頗有爭議,他可以將一個壞人演繹得有血有肉,甚至光輝蓋過了劇中正面的人物,這就是這部劇最大的與眾不同之處。
劉華強(孫紅雷 飾)
什么樣的愛會讓你不顧惜親情、道德、生命甚至直接對抗法律?
什么樣的男人會讓你忽略外貌、身份、言行而就是覺得他酷到極致?
請去看《征服》里的孫紅雷。
總結(jié)
以上就是為大家盤點的9大國產(chǎn)經(jīng)典“掃黑劇”,還有哪些你認為值得推薦的反黑題材佳作,也請留言交流推薦!整理不易,希望大家多多捧場,歡迎點贊+收藏+關(guān)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