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 電視劇_女兒電視劇簡介
新春手機短片《女兒》一經推出,立馬引起很多人的關注。
引起關注的著重點之一,創作團隊包括2017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影片導演西奧多·梅爾菲、華語影壇影后周迅以及2020金像獎提名影片攝影指導勞倫斯謝爾;著重點之二,這部短片由蘋果iPhone 11 Pro手機拍攝;著重點之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于短片所要傳達的情感內核——親情。
這部短片,時長雖然只有8分鐘,但在情節的構建以及情感的鋪墊上,編劇和導演都不含糊,并且演員之間的情感流露也是水到渠成,自然。
很多觀眾看完后的評論是,2020年的第一滴淚貢獻給《女兒》了。
誠然,拋開一切的營銷手段、外在包裝,以及各種鏡頭的炫耀和渲染等,影視劇裸露的內核就是演員用自己的肢體語言、神情等構筑起來的演技,以及通過自己對短片的理解來詮釋和表達角色的情感。真情的流露最能打動人。
這部8分鐘的短片,在臨近春節前夕的環境氛圍內,承載了一家三代人之間無法割舍的親情。
但親情僅僅是短片的表面,很多人看到親情這一層的時候,往往是淚眼婆娑,以為這就是全部。
然而,短片的內核有更深的含義,也就是兩代人在各自成長的時代環境下不同的觀念導致的沖突,親情在沖突里如涓涓流水,從未斷過。
短片里,周迅作為母親,在女兒還小的時候,就毅然決然地帶著女兒做起開計程車的活計。
當時可能只有幾個月大的女兒哭鬧中,周迅拿了光溜溜的紙筒給女兒當小玩具,吸引了女兒的注意力,也停止了女兒的哭鬧。
在周迅和女兒之間,女兒是她努力的理由,是她人生的寄托。
就像她自己本身曾經是她母親的寄托一樣。
當快過年了,天臺上說笑著的女兒說要給媽媽做餃子的時候,周迅想起了自己的母親。
這一次的回憶,鏡頭切換到周迅的“女兒”身份。
一樣是單親家庭。母親在周迅學生叛逆時期,經常吵架。但吵架歸吵架,下一句話也是“吃飯。”
短片里的母親與女兒為親情關系上的兩端。
母愛只有做母親的才知道。——沃蒙塔古
人的一生大概都是相似的。
人的一生會有很多角色要承擔。有兒女的角色,父母的角色,以及社會職場上的角色等要承擔。
而在這些形形的角色所鑄成的人生漫漫長路里,很多是需要我們走到自己父母當時的那個年紀、走到職場上對立的領導位置上時,落腳靜思,才會恍然大悟當時那些人做的事的初衷。
短片里周迅當了媽媽后,才明白母親當時說的單身媽媽帶孩子開出租車確實是不容易。她在每次接客的過程中,見到的人中,多的是指責她帶孩子出車的乘客。
也是在空闊的天臺屋頂上,與自己的女兒聊著想吃的飯菜,聊到餃子時,自己對母親的思念才如洪水爆發出來。才明白母親當時包的餃子里,不僅有韭菜餡,還有一個過來人對自己女兒即將遇到的人生困難的擔心,以及舍不得,還有最底層——最深沉的母愛。
影片的最后,是周迅母親每年新年,年復一年地提著自己包的餃子,挨著問出租車,最終尋找自己的女兒。
蒼老的手上提的是一個母親的沉重后悔,以及一個母親對女兒的無限思念。
大人不懂得說道歉的時候,他們往往會說“吃飯”、“來吃飯”、“準備吃飯”等話語,來緩和雙方的關系。
兒女們不懂得低頭時,也只要說一句:媽,我餓了,就會得到媽媽的原諒。
短片里,兩人也是如此。
每個母親,都是從女兒的身份過來的。
從短片多次出現周迅青少年時與母親兩人的畫面可以推斷出,周迅的母親也是個單親媽媽。
因為經歷過尚且保守的年代,看過很多人對獨自一人撫養孩子長大的母親的質疑與否定,周迅的母親也許掙扎過,但她最終也變成那些否定她的人,她用自己經歷過的惡意織成一張網,不僅否定周迅獨自一人養孩子的想法,并且想網住周迅的一生。但她無法讓女兒聽自己的話,她變得憤怒,不愿意拉下臉講和。
短片里,周迅的母親代表的是中國5、60年的一代人。
擁有較高的教育水平的周迅,她學到的是更開闊的觀念,代表的是中國80年出生的一代人。她跟自己的女兒說,你在這里面(卷紙筒)可以看到你想看的世界。
她并沒有限制女兒的想象力,相反地,她尊重女兒的意見,鼓勵女兒打開自己的世界。
讀書時期的她認為,女的靠自己沒什么不好。剛當媽媽時的她認為,不是所有的女的,都要過一樣的日子。這些都是她對母親權威的挑戰,是她試圖掙脫自己的命運所做的掙扎。
哪怕她出車時,別人的車是紅色的,唯獨她是黃色的,與當時社會格格不入的車。突兀的顯眼,是她遭受母親可能遭受的社會排擠與冷眼,但她依舊掙扎著過來,將自己小時候對女性力量的認識延伸到自己的生活里。
很久之前,國外有發布了一個求職公告。前來面試的人,接收到的信息是,這份工作崗位名稱叫:運營總監。每天24小時內要隨叫隨到,要不斷地彎腰,也無法休息,一年365天全年無休,還要會廚藝等十八般武藝。至于薪資,為零。但每年還是有數十億的人群愿意從事這份工作。
被面試者無不驚訝,覺得這份工作不人道,還覺得太累、太難了。
但當他們聽到這個崗位實際叫“母親”時,每個人都沉默,隨即又同意,甚至有的人哭了起來。
人世間里可以沒有名字的角色,就叫母親。
母愛是偉大的,數十億的母親們,他們哪怕沒有名字,“母親”二字就足以讓人淚流滿面。
短片里兩個母親的教育觀念不一樣,甚至有沖突,但這樣的沖突其實是兩代人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去詮釋同一種愛。而這樣的親情,在沖突的映襯下,更加動人。
我是簡安,喜歡我的文字的話,記得關注我呀。
過年在家,給父母一個擁抱吧,為沒能常陪伴她們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