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姝電視劇【名姝電視劇第二季】
《名姝》:看這部污力滿滿片子,了解英國喬治王朝時期性產業發展
影視口碑榜(微信ID:yingshikoubei):英國人素以風格本土化為傲,許多電視劇電影作品都可以看到英國這個國家的時代烙印。
英劇善于在主角人物身上落實著最不留情的夸張陰郁手法,不屑溫暖,沒空煽情,英劇就是這樣帶著灑脫的傲慢。
今天小編要安利一部新的英劇《名姝》(Harlots)。
Harlot:,人盡可夫的女人,路柳墻花。這是百度翻譯給出的答案。
電視劇第一集就用超大號字體寫道“十八世紀后半葉,五分之一的倫敦女性靠維持生計。”沒錯,英劇《名姝》就是這樣坦然然地講述英國喬治王朝時期的那些事兒。
電視劇主要圍繞兩個老鴇的斗爭展開。
瑪格麗特,貧民區妓院的老鴇。她十歲的時候被母親賣到了妓院,換了一雙鞋。所以她信奉一個人生準則:錢是女人在世上唯一的權力。
她的夢想是把房子搬到繁華的希臘街,永遠離開貧民窟。
與瑪格麗特整天爭斗不休的就是高檔會所的老鴇奎格利,她把妓院開到蘇豪區,開到國王路上的夏洛特·海斯。比起瑪格麗特,奎格利更加注重的素質,她們穿著華麗的服飾,懂得樂器,會和嫖客們花前月下,看月亮數星星。
奎格利向警方舉報瑪格麗特非法經營妓院,并簽署了警方的逮捕令。兩個人的明爭暗斗真正開始放在臺面上。結果法官判定,瑪格麗特非法經營妓院,被處罰一百英鎊。于是,夢醒了,泡沫碎了,瑪格麗特要搬到希臘街的想法幻滅了。她不得不提前拍賣小女兒露西的初夜為了還上一百英鎊。
瑪格麗特當然不會就這樣放過奎格利,她找到了奎格利曾經的頭牌瑪麗。為什么說是曾經的頭牌?因為她染上了,被人棄之如敝屣。她茍延殘喘,于是,瑪格麗特找上了她,找人寫文章揭露奎格利的罪狀。
兩個女人一臺戲,她們一定會在接下來的劇集里繼續為了自身的權益抗爭。
更值得一提的是《名姝》是以真實事件改編而成,你能在歷史上找到角色的原型。瑪格麗特以伊麗莎白·韋斯博恩為人物原型,她專門哄抬女孩們的初夜,為了利益拼得你死我活。夏洛特·海斯是高檔會所老鴇莉迪亞·奎格利的原型,非常注重自身素質培養,懂得自我營銷。電視劇取材于生活,但生活遠比電視劇精彩許多。
瑪格麗特有兩個引以為傲的女兒。大女兒是有名的交際花,揮霍無度,欠下賭債累累。她本來可以聽從母親的想法,和男爵情夫簽下賣身契,成為男爵的私有產物。她不愿意,誰愿意和一個拿菠蘿求愛的男人捆在一起呢?
小女兒露西純潔干凈。她其實是英國喬治王朝性產業很典型的產物。當母親和男人討論自己初夜的價格,她在一旁彈鋼琴,聽從母親的指示,沒有異議。如果放在別的國家,一定又是一出女人帶頭反抗,對抗封建的英雄史詩。
但是英劇沒有,他把那個社會的黑暗面扒開來。告訴你,醒醒吧,沒有那么多英雄。在那個社會,女人就是待價而沽的商品,所有人都心安理得的接受了這一切。
這個城市是建立在我們肉體上的。
《名姝》第二季:女人的斗爭
英美聯合攝制的網絡劇《名姝》(Harlots)第一季開播的時候,贏人之處在于它的尺度,到了第二季尺度仍然保持第一季那么大,但贏人之處不只在于那些床帷里、街道旁起起伏伏的肉體,而是斗爭,女人的斗爭,一旦失去就可能一無所有的弱者之間的斗爭。
《名姝》第二季比第一季的斗爭更加復雜一些,第一季中只有同行業中原本處于不同分層的競爭對手,其中一方試圖轉型,而另一方從中作梗的故事。到了第二季,通過將名門貴族單身女性牽扯進妓院老鴇們的斗爭,《名姝》基本展示了討論女性問題是面臨的所有層面,階層、性別、激進還是保守、戀慕強者的同時是否對弱者保留同情……這些復雜的元素激活了《名姝》的生命力,她顯然不會止步于第二季,還會走下去。
第一季海報上的母女姐妹死對頭組合被保留到了第二季中來,只是成分更加復雜,人物關系也有很大的變動。
首先先讓我們來簡單回顧一下第一季的故事。《名姝》講述的是十八世紀英國倫敦街頭們的生活和斗爭,瑪格麗特·威爾斯(薩曼莎·莫頓飾)經營著一家低級的妓院,但她想做更高級的營生賺更多的錢,試圖將自己的妓院開到更加體面的街上,然而這條街上已經有一家模仿法國宮廷風格的高級妓院,這家妓院的老鴇莉迪亞·奎格利(萊斯利·曼威爾飾)是一個心機深沉、野心勃勃的厲害角色,她的職業迫使她接受有人騎在她身上,但她似乎不能容忍有人騎在她頭上。
萊斯利·曼威爾飾莉迪亞·奎格利
老鴇威爾斯手底下有幾個個性強烈但別具個人魅力的姑娘,大女兒夏洛特(杰西卡·布朗·芬德利飾)和小女兒露西(埃洛伊斯·史密斯飾),她們都非常受上流社會男性的歡迎,因而也被威爾斯視為自己升級妓院的。然而和奎格利幾番斗爭下來,兩者中更有原則、更加剛烈的威爾斯敗下陣來,不得不回到原本營業的街道上。在這個斗爭的過程中,有、有陰謀,有復仇的欲火。它不是《延禧攻略》的爽文,女主角無法召喚天雷劈中對手,沒有金手指調整命運的羅盤,有的不過是一張臉蛋、一點腦筋、一具肉體罷了。
在第一季離開威爾斯投奔奎格利的夏洛特已經有所成長,不再是第一季開始時任性的年輕女孩。她為了報復奎格利而接近她,趁著奎格利失勢成功地贏得了她的信任,并成為奎格利的左膀右臂。奎格利派夏洛特去接近貴族女性伊莎貝拉·費茨威廉(利芙·泰勒飾),試圖通過伊莎貝拉私生子問題訛詐她的錢財和人脈關系。但一心報復的夏洛特卻反過頭來和伊莎貝拉結成同盟,暗中試圖除掉奎格利。
利芙·泰勒飾伊莎貝拉·費茨威廉
大局層面,地方新任法官是一個鐵面無私的結巴,他試圖整肅地方風氣,徹底清除易滋生的強迫、偷竊、、綁架,乃至于等犯罪行為,無論是威爾斯還是奎格利都是法官重點打擊的對象,尤其是手眼通天、百無禁忌的奎格利。
地方官僚、對奎格利懷有各種怨恨的人們不約而同地聯合在一起,著手準備除掉這個“女魔頭”,而女魔頭本人則一心想通過脅迫貴族女性介紹豪客,甚至壟斷貴族市場,在金錢的海洋中大撈特勞。在本季十集的故事中,奎格利一直占據優勢和上風,反奎格利一派屢屢受挫,最后風向注定大變,整體上保持了故事的喜劇感。
杰西卡·布朗·芬德利飾夏洛特·威爾斯
《名姝》第一季的時候,想必觀眾已經被普及過當時的歷史背景了。作為城市的倫敦開始快速發展,大量賦閑勞動力涌入城市產生各種各樣的需求,成為女性普遍的營生,許多女工也會通過賺錢,甚至有男性依賴女性伴侶、親屬維持生活。而當時的高級收入頗豐,同種職業貧富差距巨大,高級接一次客所得收入甚至比站街一生的收入都多。而許多女性并不因選擇這種營生感到羞愧,一部分原因在于介于當時的社會環境,女性想要獲得獨立十分困難,而從妓對于許多貧苦的女性而言是為數不多的、人身依附性不那么強的、相對自由的職業——盡管社會評價低、收入不穩定、從業風險高。
十八世紀英國女性從妓,首先是一個社會問題,其次才是一個道德問題。道德先行去評判她們顯然有失公允。同樣,《名姝》在這個充滿噱頭的主題下,講述的還是為自己利益而戰的沖突,在可供利用的手段和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在法官自由裁量度較高且貴族把持司法的大背景下,如何為了被權貴玩樂犧牲的女性伸張正義,如何實現個人的目標,如何保障自身的利益,如何獲得更舒適舒心的生活……這些問題,現代女性依然關心著。
比起被擱置在男性主宰是社會觀念中的“大女主”戲份,《名姝》盡管主角職業并不光彩,但電視劇卻采用了女性視角,從頭到尾都由女性推動故事發展,所有的思考都是從女性角度發出的,她們虎視眈眈、躍躍欲試,生機勃勃同時也野心勃勃,男性角色更像是展示劇集尺度的道具,輔助完成一些肢體動作場景而已。
相比第一季,第二季最值得矚目的或許是利芙·泰勒的加入,除了增加一張美麗的臉孔,角色和表演上仍然是妓院老鴇們表現突出,那些傷心落魄的時刻、那些貪得無厭的時刻、那些不得所求誓不罷休的時刻,配合油畫般有質感的畫面,一同構成了這部暑期歐美最具可看性的女性題材電視劇。即便一開始只為獵奇,《名姝》也有本事像風月場上俏佳人一樣勾人繼續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