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是條河電視劇—母親是條河電視劇免費觀看
在張家口蔚縣取景拍攝的影視劇,你知道幾部?
蔚縣,古稱蔚州,為“燕云十六州”之一,地處河北省西北部,東鄰北京市,南接保定市,西倚山西省大同市,北枕張家口市,轄11個鄉鎮。因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便利的交通條件,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蔚縣人文資源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能夠滿足影視多元化的拍攝要求,長期以來是各類影視劇組青睞的取景地和“天然片場”。雖然一直知道有很多電視劇、電影來過蔚縣取景拍攝,但真沒想到會有這么多。據不完全統計,歷年來共有160多部影視劇組在蔚縣取景拍攝。今天我們就來盤點那些在蔚縣取景拍攝的影視劇,快來看看你知道哪幾部?
故事片《現世活寶》
《現世活寶》是段吉順執導的喜劇片,由趙本山、鞏漢林主演。該片于1990年在蔚縣南留莊鎮白后堡村、縣城取景拍攝,講述了來自東北的笨山與來自西北的木犢為了撈錢,私自成立“山木多功能有限公司”到處騙取錢財的故事。
古裝劇《俠骨風流》
《俠骨風流》是李洪生執導,董洪林、楊鳳一主演的古裝武打片。該片于1992年在蔚縣南留莊鎮白后堡村、縣城取景拍攝,講述了一代名將尉遲恭的故事。古裝劇《宰相劉羅鍋》
由李保田、張國立等人主演的古裝劇《宰相劉羅鍋》,同樣也有很多場景是在蔚縣南留莊鎮白后堡村拍攝的。該劇拍攝于1994年,講述了乾隆年間劉墉與和珅在朝廷、在民間,對公事、對私事發生了一系列斗智斗勇的民間傳說故事。
古裝劇《左宗棠》
《左宗棠》是一部由張今標執導的歷史題材電視劇。該片于1995年在蔚縣縣城、南留莊鎮水東堡、白后堡取景拍攝,講述了以左宗棠為首的中華兒女在國家主權被侵犯,領土被踐踏,人民被蹂躪之時,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反對外界侵略,收復失地的故事。
戰爭片《鬼子來了》
由姜文自導自演的《鬼子來了》,于1998年在暖泉鎮西古堡村取景拍攝,講述了在抗日戰爭期間,一個村子的農民看管照顧日本俘虜卻招來日本軍隊屠殺的故事。
戰爭片《烈火金剛》
《烈火金剛》由連奕名、郭柯宇等主演。該影片在蔚縣宋家莊鎮、壺流河水庫取景拍攝,講述了抗戰時期中國冀中平原軍民為抗擊日本侵略者進行“大掃蕩”而浴血奮戰的故事。
戰爭片《平原槍聲》
由胡軍主演的《平原槍聲》,拍攝于2000年,在宋家莊鎮邢家莊、西合營鎮羊圈堡取景,講述的是華北平原上的一群僅有“土裝備”的八路軍游擊隊,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
戰爭片《小兵張嘎》
“80后”從小看到大的經典影視劇《小兵張嘎》,于2002年在宋家莊鎮邢家莊、壺流河水庫取景,講述了河北省保定市張嘎在老鐘叔、羅金保、錢隊長、奶奶的引導下,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八路軍戰士的過程。
戰爭片《亮劍》
說起李幼斌主演的《亮劍》,很多人耳熟能詳,記憶猶新。該劇于2003年在宋家莊鎮邢家莊村、上蘇莊村取景,講述了革命軍人李云龍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歷史時期,軍人本色始終不改的故事。
戰爭片《敵后武工隊》
《敵后武工隊》是一部家喻戶曉的抗日戰爭題材著作。該片于2004年在宋家莊鎮上蘇莊村取景拍攝,講述了燕趙兒女深入敵后,浴血奮戰的真實故事。
現代片《母親是條河》
《母親是條河》是由高偉寧執導,薩日娜、于娜主演的家庭類電視連續劇。該劇于2004年在宋家莊鎮西古堡村取景,講述了貧困母親周翠如何在貧窮、艱苦的農村環境中為供養三個孩子上學耗盡最后心血,并最終將他們撫養成人的艱辛故事。
現代片《大地》
由尤勇主演的《大地》,于2007年在蔚州鎮政府樓、暖泉、下宮村鄉下宮村等多地取景,講述了農村公社書記“李春賡”為了讓農民脫貧致富在崗位上奮斗十幾年的故事。
戰爭片《狼毒花》
由于榮光、童蕾等人主演的《狼毒花》,于2007年在宋家莊鎮取景拍攝,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由于榮光飾演的常發從一個草莽英雄變成一個抗日英雄的故事。古裝劇《大境門》
由宋業明執導,劉鈞、趙芮等人主演的《大境門》,于2008年在宋家莊鎮北口峪村取景拍攝。該劇以張家口作為我國對外貿易“陸路商埠”的史實為背景,講述了民國初年張家口巨商王瑞昌在張庫大道上的經商奮斗故事。
古裝劇《走西口》
由李三林執導,杜淳、苗圃領銜主演的電視劇《走西口》,于2008年在蔚縣西合營鎮西大坪村取景。該劇講述的是民國初年,山西祁縣年輕書生田青因家庭變故和生活所迫,背井離鄉走西口的故事。
戰爭片《為了新中國前進》
由王寶強主演的《為了新中國前進》,于2009年在宋家莊鎮邢家莊村取景。該劇講述了剛參加正規軍隊的民兵戰士董存瑞在經歷一系列苦難磨礪后,董存瑞和他的戰友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為部隊和解放全中國開辟了勝利前進道路的故事。
現代片《春天的約定》
精準扶貧題材電影《春天的約定》,于2019年在蔚縣草溝堡鄉取景拍攝。該影片講述了駐村工作組第一書記靳軍與組員夏長勝、米粒兒帶領鄉親們立足本地實地,堅持綠色發展,擺脫貧困走向富裕之路的故事。
除此之外,古裝劇《民間戲圣》《新少林寺》《大風歌》,故事片《戲劇人生》《幼僧》《英雄之城》《飛》《空中草原之戀》《遷》《畢業證》《黃土地的守望》《窗花》,戰爭片《我認識的鬼子兵》《陳庚大將》《彭雪楓將軍》《吉鴻昌》《扶眉戰役》《旋風司令韓先楚》《栗裕大將》,現代片《一個人的皮影戲》,愛情片《不覺流水年長》《趟過女人河的男人》等影視作品均在蔚縣取過景,還有去年在蔚縣取景的《4.29絕地突圍》《凌晨四點半》等即將播出的影視劇讓觀眾充滿期待。記者 李曉利 通訊員 藺媛媛 胡曉辰
編輯 帆帆
來源 河山新聞客戶端
薩日娜:我這輩子的責任,就是把“媽媽”演好
道義、擔當、情懷和熱望這些詞,都和我沒什么關系,“媽媽”就負責人間煙火。
李素華最難演的,是如何界定清醒與不清醒的狀態。劇本中并沒有點透,這場戲你是糊涂的,那場戲你是清醒的。只能在其他人的臺詞里找到一點點信息。
拍完《闖關東》,張新建導演就和我說,“你將會是中國最好的媽媽”。我說我才38歲,你別給我整到那堆里去。沒想到真的就定型了。但我一點也不覺得遺憾。
“國民母親”薩日娜,繼續著自己的征程。
開年以來,她演了3個母親。最破圈的,當是《人世間》中的李素華。
或許有不少讀者,根本不記得她的名字,只知道她是周母,是周志剛(丁勇岱 飾)的妻子,周秉義(辛柏青 飾)、周蓉(宋佳 飾)、周秉昆(雷佳音 飾)的母親。與丈夫的相濡以沫,對孩子的溫情守護,讓她收獲了無數人的眼淚。
在競技劇《超越》中,薩日娜飾演運動員鄭凱新(沙溢 飾)的母親趙喜春。這個角色戲份不多,但薩日娜演出了與李素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更有趣的是,薩日娜在紀錄片《中國》第二季中,還露了一次臉。她出演的是“四帝之母”克烈·唆魯禾帖尼。這是托雷的妻子,元世祖忽必烈的母親。
入行多年,薩日娜為觀眾留下最深的印象,即是“母親”。牛玉琴、文他娘、周采芹、戰紅纓,更不用提那些連大名都沒提的X媽、X母和XX媽了。
拍完《闖關東》,張新建導演說,薩日娜“將會是中國最好的媽媽”。《人世間》播出后,這一言論再度被證實了。“將來時”早就變成了“現在進行時”。
以下是薩日娜的自述。
《人世間》在2021年初開機,我2020年秋天接到的李路導演的邀約。當時還沒拿到劇本,我就自己買了原著小說。其實我和梁曉聲老師也很熟,早就聽說過他出了本新書,但是一直沒來得及看。小說很厚,拿到手后很快看完了。
讀完115萬字,憋在心中的那口氣才算是吐了出來。書中的很多章節,你就覺得像重錘一樣對著你的心不斷在錘,有些地方還是很壓抑悲愴的。只有全看完之后,才能倒吸一口涼氣,感到那種天地恢弘的震撼。我立刻給李路導演打電話,說這么好的小說,我愿意演。導演說我們的劇本也很好,你要相信我。
?我問導演,我演哪個?導演說你挑,我說我不會挑了。你肯定讓我演媽(李素華)。
?劇本最初只有20集,但我的戲其實比較全了。王海鸰老師做了一處很好的處理,就是原著前面的介紹去掉了。影像不同于文字,必須先聲奪人。
?所以我們開場就是一個巨大的事件:69年上山下鄉,每個家庭只能留一個孩子。三個孩子的命運在那一瞬間被改變了。在這個過程中,媽媽沒有太大的作用。她只是說選擇在你們,你得跟他爸說,定下誰去,我才能怎么做怎么做。
這場戲拍得比較早,直接把導演和場記看哭了。我們場記說,圍讀劇本時,沒想到這場戲會是這樣的。本來都以為是個閑篇。包括我看劇本時,也沒有說要怎么哭怎么哭,但當你代入角后,很多情感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了。
?整部劇我有220場戲,乍一聽也不少。但真正有效的戲,也就一百出頭。剩下的時間,我就只能躺在炕上看他們表演。
?有一場戲,是拍周父回來,看到我躺在炕上,把鄭娟攆走了。秉昆到家之后就和他吵了一架,尿盆也撒了,杯子也打了,地上杯盤狼藉。我還在那躺著。
?以往的時候,鄭娟每天都幫我按摩,臉上干干凈凈的。我當時就想,這里我應該有一個創作。就讓自己躺了個很別扭的姿勢,頭發也是亂的。
?化妝師跑過來要給我弄頭發,我說不要弄。你想想就知道,管事的女人一走,像換尿布、梳頭發這種事爺倆根本就應付不來。后面那場戲,鄭娟回來了,我又把自己弄得干干凈凈。大家可能沒注意到這個鏡頭,因為當時我屬于后景。
鄭娟出走前后對比《人世間》是一部群像戲,留給演員的發揮空間大。但細節描摹就需要演員自己來處理。劇中很多生活化的戲,其實就是我們熟絡后在現場碰出來的。
?比如我讓秉昆寫信那場戲,他當時看著自己的毛褲,說媽咱加一條。就有了那句“我姐這毛褲太緊了,媽你給我織條新的唄”。我就順口回道,讓你寫個信你還提要求啊。
?《人世間》跨度五十年。時間一長,演員就容易亂。我的戲還好,清醒的過程幾乎都在前半程。后面劇本沒特定標注時間,演員就得算來算去,算得恍惚。有一場戲我覺得特別恍惚。
?周蓉和秉義都去北大上學,媽媽躺在床上也三年了。夏天周蓉回來,一進門就去抱玥玥。我們當時就在討論,這三年周蓉回來過沒有?她知不知道自己母親病了?劇本里沒提到,留了白。但你熒屏上不能空白,觀眾需要得到有效信息。所以后面設計了一下,她回來先是罵自己。
《人世間》里,李素華沒有承擔太多的戲劇轉折作用。
?她更多的是溫情的化身。我們海報上寫著一句話:于人間煙火處彰顯道義和擔當,在悲歡離合中抒寫情懷和熱望。我當時還笑著說,道義、擔當、情懷和熱望這些詞,都和我沒什么關系,“媽媽”就負責人間煙火。
?雖然我演過很多母親,但這次還是很忐忑。以前接到一個戲,心里很篤定:要怎么演,這個角色是怎么樣。但這次不是,仿佛回到了我剛開始拍戲的時候。
?一直到播出的時候,才恍然大悟。
?我的心里是有敬畏的。對原著,對時代,對它所描摹的一切。太恢弘了,寫得太好了。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承擔起這樣一個角色,承擔起這樣一個家庭。
?其實周家就像是我們的國家一樣,以小家見大家,國家就由千萬個周家組成。我能不能把屬于家庭、屬于媽媽的那種溫暖,真正傳遞出去,是我忐忑的地方。演李素華的時候,我拋棄了所有的表演經驗。回到了最原始的初心。
在劇組的拍攝日常,就是拍完一條,再來一條。開拍第一天,現場擺著4臺機器。當時還在想,攝像機這么多,應該演一兩遍就好了。沒想到事與愿違。
?我們的攝影指導是張文杰,他也是《覺醒年代》的攝影師。那時候我還沒看《覺醒年代》,后來拍戲的過程中我抽空追劇,看過就明白了。
?拍這么多遍,不是說戲演得好與不好,而是鏡頭的數量夠不夠。我們所有的戲,都是一段一段地拼接起來的。這條開頭好,那條結尾好,就把長處保留。這樣一來,既保證了鏡頭的節奏感,觀眾不會跳戲,也讓內容變得豐富。
?我和成泰燊不是第一次合作,2006年播出的苦情戲《母親是條河》里,他演我丈夫,這次演我女婿。開機前我還對他說,歲月對我做了什么?10年前咱們還是同輩人,10年后我就比你大一輩了。他就一直在樂。
佳音、柏青和殷桃他們的戲,我看過不少。像佳音的《我的前半生》《長安十二時辰》,他是一個非常有特質的演員,你把他放到哪兒,他都能發光。
?我很喜歡殷桃的戲,《雞毛飛上天》《愛情的邊疆》《溫州一家人》。她是一個重慶女孩,內里有一種韌勁,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性格頗似鄭娟。我經常在片場盯著她看,說桃你真好看,特別像小絹人。后來我還送了她一套。
?現場拍到鄭娟和秉昆的戲,我就會跑到監視器看。因為我覺得他們倆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希望能從年輕演員身上吸收到更多不一樣的東西。
我和丁勇岱老師淵源很深,倆人認識得有40來年。我一直喊他“勇岱哥”。我媽媽她們團是內蒙古話劇團,這個團80年的時候,招了一個團帶班。是給內蒙古藝術學院(當時稱內蒙古藝術學校)招的。丁勇岱就是那個班的學生。藝校那個時候沒有表演班,招來的表演系學生就直接跟著內蒙古話劇團學習。
?我媽媽是團里的編劇,后來寫了很多戲都是丁勇岱演男主角。
?雖然我們從來沒有合作過,但太熟悉了。一見面就在聊小時候的事,“親密關系”天然就形成了。李素華在周志剛面前,永遠都是個小女孩。
李素華最難演的,是如何界定清醒與不清醒的狀態。劇本中并沒有點透,這場戲你是糊涂的,那場戲你是清醒的。只能在其他人的臺詞里找到一點點信息。
?后來我就跑去找梁曉聲老師。他和我說,你有沒有見過失聰的人。有的失聰患者,說好話他能聽見,說壞話他就聽不見了。后來我就把這個特質帶入了角色。
?周志剛進醫院,包括后面三個媳婦喂雞蛋的時候,李素華還是糊涂的。等爸爸從醫院回來,媽媽就徹底清醒了。因為兩個人的心是緊密相連的。如果周父不回來,可能她就永遠糊涂下去了。老人活到這個歲數,基本上都是智者。
?拍到最后,我們倆誰都沒打招呼,卻互相對望了一眼,有一口氣就吐出來了。當時的心里話就是,你走吧,安安心心走,你走我跟你一起走。后來很多朋友和我說,看完你坐在那里握著老爺子手的一瞬間,再把鏡頭往前倒,發現你全都鋪墊好了。連對孩子說的“你們爸要怪我了”那句,也是意味深長。
去世那場戲,我當時就坐在那里,殷桃跑過來抱著我說,媽你不要我們了。我心里不斷告訴自己,不能動,千萬不能動,不能流眼淚。甚至呼吸都不敢。但當時我的情緒已經很激蕩了。去世到葬禮的戲,整整拍了一天。孩子們也哭了一天。
?這部劇播出的時候,我也在同步追劇。有一條評論印象深刻,說“我怎么感覺在看一部紀錄片”。我覺得這是對我們的一種最高褒獎。所做的一切都值了。
過去我們常說,影視劇屬于二度創作。但《人世間》其實已經不是二度創作了。李路導演說,我們要拍的不只是一部電視劇,而是要做一個文化現象。原著是藍本,從藍本到劇本再到我們的創作,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一種“三度創作”。
?你能從原著中讀懂什么?讀懂藏在字里行間的深意。一開篇,就是“光字片”,仁義禮智信。這是中國文化的傳統。周家仨孩子,老大當官,老二是知識分子,老三是工人階級。又縱向地把社會的階層全都寫出來了。是真正的“平民史詩”。怎么拍平民史詩?就是你要拍出它藏在字里行間的詩意。電視劇做到了。
《牛玉琴的樹》是我演的第一部作品。兩集劇,講完一個女人的幾十年。
?我永遠感謝楊陽導演,她面了四十多個演員,最后選了我。她說演牛玉琴,要剪頭發,要去下生活。我說應該的。演員頭發本來就不是自己的,是人物的。我也沒有農村的經歷,肯定要去深入研究。后來我就去和治沙英雄牛玉琴同吃同住。
?這是一部半紀實作品。它實際上給我確定了一個表演方向,你不能讓自己看起來像個演員,必須真真正正地扎進生活、扎進人物、扎進這片土地中。
《牛玉琴的樹》
演牛玉琴的時候,我26歲。等這個角色,我等了10年。大學4年,工作6年。不是說過去演龍套,終于能當主角了。而是那10年,沒人找我拍一部戲。
畢業后,我考入全總文工團話劇團,幾乎沒有演戲的機會。我下過車間,在大同礦務局當過一年工人;當過場記,我們團六年排了倆戲,我都是場記。
?后來要么就跟著我們團出去演個出,要么給人家報個幕,去卡拉OK當過主持,還去當了三個月文秘。有一段時間還跟著畫家去辦畫展。就是沒有戲演。
?但這些生活的積累,豐富了我的表演體系。跟牛玉琴同吃同住的日子里,她還教會了我怎么撒種,怎么擔水,怎么除草,怎么扶犁。
?我演過很多母親的形象。除了李素華,可能大家最熟悉的是文他娘(《闖關東》)。但最有挑戰性的,還要屬《錢王》。在這部劇里,我演趙文瑄的媽。當時我30歲,他42歲。我們拍的第一場戲,就是他從遠方回來。十幾歲時兒子出去闖世界,長大后回到家鄉。鏡頭一轉,小叮當(謝昀杉)就變成了趙文瑄。
趙文瑄老師拍戲有個特點,他不看你眼睛,看你耳朵。我找不到他眼神,關系也不熟,就很慌。他跪在那兒,說兒回來了,兒不孝。我想伸手扶他,手伸到一半又僵住了,不能摸,也不能收回來。就一邊笑著一邊哭,說你不是不孝,你回來了就好。拍完一看,那種想伸手又不敢伸手的感覺,反倒對味了。
?我演過一個戲,叫《謝希德》。講的是復旦大學原校長、物理學家謝希德的故事。這是一部8集劇,后來陰差陽錯沒播出來。那段時間,我演了很多類型的農村婦女,也想轉型了,想看看自己演知識分子是什么樣。
?我到她家的時候,發現謝先生真的是一個心懷宇宙的人。一進她家門,就能看到一面巨大的宇宙圖,是藍黑色的星空。這是我之前從來沒有想象過的場景。雖然只有8集,但時間跨度很大,我要從25歲演到79歲。演完這部劇后,我對所有跨越時間長的戲,包括后面的《闖關東》,都不覺得摸不著頭緒了。
《人世間》的時間倒流了五十年,《闖關東》要倒流一百年。張新建導演是一個特別喜歡做案頭工作的人,他要把劇本上的每一個細節都做到盡善盡美。拍戲時,我們手里兩版劇本,一本是高滿堂老師的原稿,一本是導演臺本。
?2006年,網絡還不發達。很多資料在網上找不到。我就專門跑去國家圖書館,找所有“闖關東”方面的資料:起始歷史,多少萬人,怎么走的,哪一部分是海線,哪一部分走陸路,包括那個年代人物的照片。
?我很喜歡看照片,經常會對著一張圖看半天。我試圖通過她的眼神,吃到她的心里去。我覺得這種方法其實蠻奏效的,等于你把自己全部交付出去了。
《闖關東》
正式進入表演前,我會介于一種半夢半醒的狀態,先在腦子里把戲過一遍。等到服裝穿好,妝造定好,我就找準了成為角色的信念感,不會再照鏡子了。
《闖關東》有一場戲,是拍回老家修房子。那是角色最老的十年了。白頭套一上,老妝一化,到了現場車門一開,就立刻有人來扶我了。李幼斌老師急忙和化妝師說,你咋把老薩弄那么老,快給我再加兩個老年斑。他當時就有壓力了。
?拍完張新建導演就和我說,“你將會是中國最好的媽媽”。我說我才38歲,你別給我整到那堆里去。沒想到真的就定型了。但我一點也不覺得遺憾。
?我媽曾問過我,你才四十出頭,就有那么大的兒子、女兒天天喊你媽,你不覺得把你都叫老了嗎?我說我覺得挺好,他們這么叫不是對我的信任嘛。
作為演員,我肯定愿意嘗試百變。但光追求這個格局小了。拍完《闖關東》之后,太多的人對我說,你身上那種溫暖和慈祥,特別像我媽媽。我就感覺身上有了一種天然的責任。我可以去演壞人,但誰愿意看到自己媽媽是壞人呢?
?演了這么多母親,總結起來已經是超出技術層面的東西了。更多的是一種真誠。你要真誠面對角色,真誠面對生活,真誠面對生活當中的人物關系。這種真誠是會被記錄下來的。每個演員都是有靈性的,上天要你來承擔一種責任。
?【文/馬二】
感恩母親、回報母親、溫暖母親
今天我帶大家看看關于母親母愛的影視劇。
《母親是條河》
該劇講述了母親如何在貧困、艱苦的環境中為了撫養三個孩子讀書耗盡心血,最后將他們培養成人的感人故事。看了這部劇,估計會有很多人暗暗流淚,特別是農村的孩子。
《媽媽無罪》
講述苦情母親江素秋被壞人誣陷而深受牢獄之災,入獄15年后的她找回失散子女,重新建立親情的感人故事。即便自己入獄15年,仍然心心念念自己的孩子,她不屈服于命運的安排,決心要頑強面對人生。
《悠悠寸草心》
一個善良的母親,如何面對敗落的家庭、臥病在床的婆婆、瘋了的前妻、惡毒的小姑、和心懷怨恨的孩子?誰說后媽是惡毒的?誰說前妻的孩子養了也白養?在母愛面前,這些都不是事。總而言之,母愛的偉大可以超越一切障礙。
《叫一聲媽媽》
本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好母親與壞母親之間、好女兒與壞女兒之間、好女人與壞女人之間愛恨糾葛的故事。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大家越來越不知如何表達對母親的愛了。其實,我們能多叫一聲媽媽,母親就非常開心了,就這最基本的要求,很多人都不一定能做不到。
《戈壁母親》
該劇講述了一位單親母親帶著兩個兒子和一個撿來的女兒到新疆尋找丈夫,單親媽媽獨自養育3個孩子,可見是有多么偉大。
《我的丑娘》
該劇主要講述了進城務工的兒子長得帥氣逼人,父親早逝,母親守寡,將其撫養長大。兒子長的的很像父親,而母親則比較丑,所以從小就很怕別人知道他有一個丑娘的故事。母親不管怎么丑、怎么不好,我們都不應該嫌棄她。母親給了我們生命,又含辛茹苦撫養我們成人,我們都要心懷感恩。
《媽媽的愛》
該片講述了一對母子曲折的情感起伏故事,家庭出現變故后的龍龍體會到一落千丈的感受,媽媽用愛感化而開始醒悟,從而發憤圖強的故事。無論是光輝的,還是落魄的,母親永遠都會在我們身邊。
《你是我的生命》
該劇講述了一位普通母親,用偉大的愛感化兒子內心的冷漠與仇恨的故事。
《天下父母心》
世上每一個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孩子能夠過得好,過得幸福。看哭!
如今母親節到了,祝愿天下母親節日快樂,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