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電視劇,滿江紅電視劇在線觀看可投屏
張藝謀導演古裝懸疑片《滿江紅》春節(jié)期間經(jīng)過一輪廝殺,終脫穎而出,以破25億的票房奪冠。
照目前形勢來看,其排片占優(yōu),上座率又高,很有可能坐穩(wěn)這頭交椅,成為春節(jié)檔最后的贏家。
經(jīng)歷了去年《手》的失敗,張藝謀導演也找到了成功的密碼。
《滿江紅》找準了觀眾情緒的亢奮點,表現(xiàn)優(yōu)秀也在情理之下。
但電影賣座的同時,口碑卻呈現(xiàn)出兩極分化的趨勢。
喜歡它的觀眾怒打5星,說這是國師“送給中國電影的詩歌”;
不喜歡的觀眾認為它生硬、血腥、兒童不宜。
而且有些觀眾提到觀影前并不熟悉岳飛抗金的那段歷史,抱怨對電影中相關(guān)的情節(jié)看不懂。
照皮哥的觀感來看,《滿江紅》的確是近年張藝謀導演難得超常發(fā)揮的作品。
但敘事上的短板,劇情存在的硬傷,這些問題也清晰可見。
因此,皮哥決定寫這篇文章,結(jié)合歷史,帶大家一起細扒一下這部電影的細節(jié)。
讓大家對《滿江紅》的優(yōu)缺點,有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對大家的觀影有所幫助。
一、張藝謀的“底氣”,限制于密閉空間中,賣點全在角色的表演
岳武穆是南宋抗金名將,一首《滿江紅·怒發(fā)沖冠》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當張藝謀官宣電影《滿江紅》立項時,相信不少網(wǎng)友像皮哥一樣,以為他要拍一部還原歷史的戰(zhàn)爭史詩大片。
直到劇情簡介、演員陣容和預告片在去年底發(fā)布,我們才知道原來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滿江紅》既沒有岳飛,也沒有戰(zhàn)爭,甚至連一個戰(zhàn)場上的場景都沒有,講的是一個帶著搞笑氛圍的懸疑故事。
有網(wǎng)友就這么吐槽:《千里走單騎》沒有關(guān)云長;《滿城盡帶黃金甲》沒有黃巢;《金陵十三釵》沒有林黛玉,《滿江紅》沒有岳飛,也是情有可原,張藝謀就喜歡“掛羊頭賣狗肉”!
皮哥卻認為,要張藝謀拍“岳飛抗金”,是真有點強人所難了,再優(yōu)秀的導演,也有其駕馭不了的題材。
7年前的《長城》慘案還歷歷在目,馬特·達蒙至今還沒緩過來,國師估計10年內(nèi)都不敢碰這個,網(wǎng)友們不能忘記這前車之鑒。
因此,古裝懸疑片才是張藝謀的舒適區(qū),畢竟他的《影》也有7.2分。
這次有沈騰、易烊千璽、張譯、雷佳音、岳云鵬、郭京飛、歐豪的強強聯(lián)手,新生代、實力派演員齊聚一堂,也讓張藝謀有了底氣。
電影虛構(gòu)的故事,發(fā)生在南宋紹興年間,岳飛去世后的第4年,動手翻一下日歷,就能確定是紹興十五年(1146年)。
當時投降派宋高宗趙構(gòu)和宰相秦檜,都力主對金媾和,像韓世忠、劉光世那樣的愛國將領(lǐng),都被收去兵權(quán),老百姓更是敢怒而不敢言。
(電視劇《精忠岳飛》中的趙構(gòu)和秦檜)
在這個故事中,秦檜率禁軍來到邊關(guān),宿于當?shù)卮笞逭?,欲與金國使者會談。
在會談的前夜,宅邸封閉戒嚴的情況下,金國使者卻在宰相駐地被刺殺,其所攜帶金朝皇子完顏宗弼寫給秦檜的密信,也被刺客偷走。
到底是什么人做的?那封密信又到了誰的手中?
秦檜決定找出兇手,尋回密信,而這個燙手山芋,就落到親兵營副統(tǒng)領(lǐng)孫均(易烊千璽飾演)和小兵張大(沈騰飾演)兩人的手上。
秦檜給了張大一塊可以在全院通行的令牌,限他必須在一個時辰之內(nèi)破案。
宰相府的總管何立(張譯飾演)和副總管武義淳(岳云鵬飾演),也被卷入這起案件中。
然而謎底并沒有藏太久,電影很快就揭示,張大就是岳飛的舊部下,他糾集了一幫義士,其中有打更的丁三旺(潘斌龍飾演)、馬夫劉喜(余皚磊飾演)、舞姬瑤琴(王佳怡飾演),策劃了這次行動。
他們的意圖,就是破壞和談,找到秦檜叛國的證據(jù),并抓住秦檜。
這個宅邸,就相當于一個密閉的空間,以秦檜和張大為首的兩幫人,在這個空間中博弈。
這種限制了空間和出場人物的密室設定,最適合演員的個人表演和發(fā)揮,因此《滿江紅》的賣點不在場面,而在于密閉空間中的“劇本殺”。
二、人物塑造上的優(yōu)缺點,每個角色都有歷史“出處”
上面已經(jīng)講到,《滿江紅》雖不是講“岳飛抗金”的故事,卻是依托于南宋紹興年間的歷史背景創(chuàng)作的故事。
片中出場的人物雖為虛構(gòu),卻都是用心設計、認真刻畫,每一個人物都力求有出處、有背景、形象立體。
小兵張大,名字雖然普通,卻來自老百姓耳熟能詳?shù)脑兰臆姟?/span>
我們都知道岳武穆治軍嚴明,有“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說法。
岳家軍訓練有素、作戰(zhàn)勇猛,令金人聞風喪膽,稱“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張大出場時,是個膽小如鼠、貪生怕死的小人物,誰又不怕死呢?這樣的主角最具親和力。
加上張大又是個喜歡見風使舵,狐假虎威的人,手里端著秦檜給的令牌時,膽氣立馬就足了幾分,被別人刀架脖子時,又即刻打回原形。
塑造這樣的人物,對沈騰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游刃有余,他缺的不是這些,而是更有深度的塑造。
張大,就具備這樣的角色深度,他一開始的“慫”完全是裝出來的,內(nèi)里的“剛”,在后面的故事里才一點點地透出來。
三軍陣前,當面對囂張跋扈的金國傳譯哈登(魏翔飾演)時,包括副統(tǒng)領(lǐng)孫均在內(nèi)的親兵營將士們一個個噤若寒蟬。
唯獨張大敢挺身而出,手起刀落將傳譯砍殺,為什么?
因為他是“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岳家軍。
猥瑣的形象背后,卻有一顆堅韌的赤誠之心,表面上胸無大志、畏畏縮縮,實際上是整個行動的策劃者。
如此復雜的人物,對沈騰是個挑戰(zhàn),也是他從喜劇演員轉(zhuǎn)型演技派的一個機會,就電影呈現(xiàn)的效果來看,他的表演無可挑剔。
副統(tǒng)領(lǐng)孫均,名字來源于金庸小說《連城訣》,在小說中,那個人物為人卻心狠手辣,性格卻沉默寡言,電影中的孫均也帶著這樣的性格特點。
有人說,孫均全程都是一張木臉,易烊千璽塑造這樣的角色,與演“張大”相比要簡單得多。
但皮哥不這么認為,表面上演“孫均”只需要裝酷就行,實際上“酷”也要“酷”得有層次。
什么時候是殺伐果敢的樣子;什么時候是委屈求全的樣子;什么時候是為難的樣子,都要拿捏好一個度。
更重要的是,這個人物有“弧光”,有轉(zhuǎn)變。
孫均是少年將軍,以建功立業(yè)為理想和追求,委身于親兵營中,秦檜麾下,本非他的夙愿。
他也知道“精忠報國”,所以當受到張大的感染,他最終選擇棄暗投明。
孫均能算好人嗎?
開始時,他因金使被殺找不到人背鍋,手起刀落就把幾名親兵殺掉,手段之殘忍令人不齒。
但其身上善良、忠義的一面并沒有泯滅,所以后來他轉(zhuǎn)變了,且活到了最后。
你還說這個人物“簡單”嗎?不簡單,但易烊千璽的確演得很好。
編劇陳宇和張藝謀一定讀過《說岳全傳》,因為總管何立就來自這部小說。
但小說中的何立,雖曾為秦檜家將,卻樂善布施,最后也得到善終;
電影中的何立,卻冷血兇殘,一肚子壞水。
張譯真的是內(nèi)地少有的演技派,塑造正面人物時高大偉岸,塑造這種奸邪的人物也能游刃有余。
片中還給他一個小道具,一把鑲嵌著紅藍兩顆瑪瑙的,從它刀刃的伸縮變化,也能看出,何立就是個捉摸不透的陰險小人。
相比何立,副總管武義淳的頭腦就要簡單得多,雖有心機,卻讓人一猜就透。
武義淳是武貴妃的堂弟,其實是宋高宗趙構(gòu)安插在秦檜身邊的人,由此也可以看出趙構(gòu)對秦檜也有很大的顧忌,這與當時的歷史相符。
岳云鵬賦予角色足夠多的喜感,也為電影增添了一些喜劇的氛圍。
但電影的基調(diào),還是深沉而冷酷的,武義淳雖是皇帝趙構(gòu)的人,到最后也落得慘死的命運,如此安排,正反映出當時的秦檜早已權(quán)傾朝野,連趙構(gòu)也不放在眼里。
三、兩個“亢奮點”,決定票房大賣
簡單來說,張藝謀這次就是借著南宋岳飛故事的背景,玩一出故事多重反轉(zhuǎn)的“劇本殺”。
其劇情設計巧妙、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推進,始終牢牢牽引著觀眾的情緒,因此觀影體驗甚佳。
但光有觀影體驗不夠,主題上也需要進一步升華,提煉出能引發(fā)觀眾共鳴的“亢奮點”。
令皮哥驚喜的是,張藝謀在經(jīng)歷了這些年多部電影不理想的曲折之后,這回終于找對了路,給片中加了兩處情感爆發(fā)點。
其一是孫均在審問張大時,扒開他的衣服,露出背上“精忠報國”四個字。
片中交代,岳飛背上有岳母所刺“精忠報國”四字,因其在軍中聲望甚高,岳家軍紛紛效仿。
上面皮哥提到,編劇讀過《說岳全傳》,這段掌故亦來源于書中第22回《結(jié)義盟王佐假名 刺精忠岳母訓子》。
但需要指出的是,這里面有一個小錯誤,元人脫脫、阿魯圖所編《宋史》上說:“初命何鑄鞫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保?/span>刺的其實是“盡忠報國”,不是電影中出現(xiàn)的“精忠報國”。
(電視劇《精忠岳飛》中便是“盡忠報國”四字)
但這四個字,對我們國人來說意義非凡,在電影里出現(xiàn),很容易便調(diào)動起我們的愛國情緒,這是第一個亢奮點。
因為看到這四個字,孫均心中最后一道防線才被沖垮,也才有了后面的棄暗投明。
第二個亢奮點,就是最后的親兵營將士背《滿江紅》。
千古名篇《滿江紅·怒發(fā)沖冠》雄渾壯烈、慷慨激昂,無論何時何地,念出來都會振奮人心。
張藝謀借著這闕詞,將觀眾的熱血情懷一下子就調(diào)動起來。
特別是在電影院那個黑暗、封閉、立體聲環(huán)繞的空間中,觀眾本身就沉浸其中,當聽到那齊聲朗誦的氣勢,很難不被感染。
因此當皮哥看到這一段時,心里就肯定這部電影定會票房大賣。
四、電影源于真實,終于虛構(gòu),結(jié)局就差一口氣,還是留下了遺憾
比較可惜的是,這種高漲的情緒沒能保持到最后,電影的結(jié)局一口氣沒吐出來,還是留下了遺憾。
對,皮哥要說的就是,張大等人為了計劃準備了4年,犧牲了所有人,換來的卻只是讓假秦檜背《滿江紅》。
孫均最后明明有能力殺了秦檜,卻選擇放過他,只是將他綁起來,說是要留著這奸臣在世上背負世人唾罵,這操作讓皮哥很疑惑。
秦檜此時已是一國宰相,只手遮天、橫行無忌,連皇帝趙構(gòu)都要忌他三分,不殺他還留著他繼續(xù)禍害人?
你說要讓他活著“背負世人唾罵”,也說不通?。?/span>
秦檜是大奸臣已是蓋棺定論的事,難道把他殺了,他就不用“背負世人唾罵”了?
還是說,你希望秦檜自己良心發(fā)現(xiàn)?他這種人還有良心嗎?
歷史上秦檜活到66歲,于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病死,也就是電影故事的9年后。
有人說“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亂說”,怎么虛構(gòu)也不能違背歷史,而且張藝謀這種對歷史的妥協(xié),以前拍《英雄》時也干過。
回顧那部電影,趙國刺客長空、殘劍、飛雪為了刺秦也犧牲了自己,但背負使命的無名最終卻把秦王放過,《滿江紅》這回不過是再演了一遍。
但問題是,秦始皇(秦王)在歷史上功過參半,秦檜卻100%是個禍國殃民的奸臣,兩人的區(qū)別還是很大的。
實際上,小說《說岳全傳》中,也給了秦檜一個極其凄慘的結(jié)局,讓他經(jīng)受病痛的折磨后嚼舌暴斃。
歷史上宋高宗趙構(gòu)雖未對秦檜下手,在他死后,卻針對其黨羽發(fā)動了“紹興更化”運動,一舉清理了他的一派勢力。
而在民間,老百姓對秦檜更是恨之入骨,我們?nèi)粘5男〕杂蜅l,又叫“油炸鬼”,由“油炸檜”變化而來。
這就是我們民間為了表達對秦檜的憤怒,而制作出來的一種面點。
所以皮哥認為,《滿江紅》既然是虛構(gòu)的,就應該容許適當?shù)母木幒驮賱?chuàng)作,順從民意在片中弄死秦檜也未嘗不可。
況且這種操作也有先例,昆汀·塔倫蒂諾的《無恥混蛋》,就讓主角們在戲院里處死了。
五、總結(jié)
歷史上,屈殺岳飛是秦檜、萬俟卨、張俊等人一手策劃,但其背后是得到趙構(gòu)的授意的。
因此委屈求全、屈殺忠良的罪魁禍首不是秦檜,而是宋高宗趙構(gòu)。
電影里試圖揭示這一點,用一只趙構(gòu)送給秦檜的黑色鴿子,來暗喻他的奸臣本色。
那只鴿也有來歷,叫鵓鴿,是趙構(gòu)的心愛之物,日常他會養(yǎng)鵓鴿作為消遣。
民間曾有讀書人作《鵓鴿詩》,其詩云:“萬鴿盤旋繞帝都,朝收暮放費工夫。何如養(yǎng)個南來雁,沙漠能傳二圣書?”諷喻趙構(gòu)不思進取。
因此片中秦檜對這只鵓鴿十分介懷,孫均也說它是“不祥之物”。
可惜這種對歷史的探討也只是流于表面,沒能進一步深入發(fā)掘,這也是電影不足的地方。
但雖然有這些瑕疵,《滿江紅》也不失為張藝謀近年來最好的作品,由電影主題引發(fā)的對岳飛生平故事的討論,是其最大的意義。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熱血丹心
?原創(chuàng)丨文章著作權(quán):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jīng)授權(quán)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