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成長演員表、電視劇成長演員表名單
《小花》:一代人的青春記憶,青澀的陳沖劉曉慶唐國強,讓人難忘
用心原創,敬請關注!
【百部經典老電影巡禮(82)——《小花》】
“妹妹找哥淚花流,不見哥哥心憂愁,望穿雙眼盼親人,花開花落幾春秋……”這首電影《小花》插曲《妹妹找哥淚花流》,把許多中老年朋友的回憶拉回到了1979年,可以說,《妹妹找哥淚花流》是當年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在那個乍暖還寒的時光里,被譽為“報曉中國電影春天的一朵‘小花’” 的這部電影橫空出世。該片由北京電影制片廠拍攝,張錚執導,陳沖、劉曉慶、唐國強主演。
陳沖飾演的趙小花是革命者董向坤和周醫生的女兒,因為部隊轉移,不滿周歲的她被送到趙家寄養,成了趙永生的妹妹,改名“趙小花”。單純、天真、活潑、敢愛敢恨的“小花”讓那個年代看慣了“高大全”電影的觀眾耳目一新。
電影中,劉曉慶飾演了兩個角色,一是何翠姑,二是永生娘。何翠姑本是趙家的親生女兒“趙小花”,小時候因家貧被賣,后來被何向東撫養長大,改名“何翠姑”。她在養父的影響下,積極投入革命工作,戰斗生活把她鍛煉成了游擊隊女英雄。
唐國強飾演的趙永生從小就體驗了與親生妹妹離散的悲痛。父母死后,她與妹妹“小花”相依為命。后來,他參加了解放軍,成長為一個英勇、睿智、成熟的革命戰士。
陶白莉飾演的周醫生是陳沖飾演的小花的生身母親,周醫生在解放區偶然認識了尋找哥哥的小花,認其做干女兒,對她關懷備至,卻不知道眼前的女孩兒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親骨肉……
周森冠飾演的何向東是何翠姑的養父。翠姑偶然與養父談起小花兄妹的事情,何向東悲傷和喜悅的心情交織在一起,向翠姑揭開了真假趙小花的謎底。
葛存壯同樣飾演了兩個角色,即保安司令丁叔恒和丁叔恒的父親丁稚云,這家伙陰險狠毒,詭計多端,千方百計反攻倒算。
其他演員,王佳寧飾演童年趙永生、曹小敏飾演童年趙小花、王彪飾演丁四、傅祖成飾演董向坤、徐光明飾演介茂春、徐元奇飾演耿連長、李世江飾演張江、李小婉飾演大蓮、張躍萍飾演小蓮、趙萬德飾演徐文庭、邱麗莉飾演文庭嫂、袁苑飾演張川、隋永清飾演丁梅霜等。
那一年,如同《少林寺》《第二次握手》《戴的旅客》《小字輩》等一樣,《小花》的上映,給精神貧瘠的人們帶來了許多新奇的體驗和清新的感受,她就是春天的第一朵“小花”,注定會勇敢綻放,三位年輕演員陳沖、劉曉慶、唐國強,更是成為了當年青年男女心中的偶像。
《小花》獲得過許多獎項,如第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文化部1979年優秀影片獎之優秀故事片獎、第一屆文匯電影獎最佳影片獎等。
1961年出生的陳沖后來遠赴大洋彼岸留學并留在了那里,作為奧斯卡金像獎評委、好萊塢編劇家協會會員,陳沖的榮光大多屬于《小花》,參演的其他影視劇并不多,如《蘇醒》《海外赤子》《大班》《末代皇帝》《色戒》《何以笙簫默》等。
劉曉慶出生于1955年,一直生活、工作在國內影視圈,其他代表作如《南海長城》《芙蓉鎮》《瞧這一家子》《芙蓉鎮》《火鳳凰》《武則天》等,曾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金鳳凰獎表演學會獎等獎項。
唐國強出生于1952年,曾任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會長、中國廣播電視協會電視劇演員委員會會長等職務,影視代表作如《今夜星光燦爛》《孔雀公主》《路漫漫》《四渡赤水》《高山下的花環》《三國演義》《雍正王朝》《貞觀長歌》《長征》《建國大業》《換了人間》等。
對于陶白莉,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她出生于1936年,是我國早期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陶金、章曼蘋的女兒,其電影代表作如《上海姑娘》《斗鯊》《惡夢醒來是早晨》《在這塊土地上》等,在1978年上映的反特片《斗鯊》中,她出演了女特務康曼倩。
對于電影觀眾來說,《小花》上映的年代是一個幸福的時代。感謝那一代導演、編劇、演員,為我們留下了一部屬于那一代人的青春回憶……
【喜歡老影人、老電影的朋友,這里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娛文娛視”將與您一起向經典致敬,憶影人輝煌,共同重溫我們曾經的美好時光!歡迎關注!歡迎留言!(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感謝!)】
對于參演過130部影視作品的唐國強來說,這一部就夠他吃一輩子了
皮皮電影系【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看娛樂熱點深度解讀,認準理娛君!
提起唐國強,我們立馬會想到他在很多影視作品中飾演的各種歷史人物。
諸葛亮、李世民、雍正,到領袖毛澤東,唐國強的角色橫跨各個時期,幾乎串聯起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
從藝以來,他共參演影視作品130部,其中電影25部,電視劇105部。
(數據來源于某百科)
看慣了其威嚴霸氣的熒幕形象,很難想象唐國強老師年輕時也是演藝圈里有名的“奶油小生”。
但唐國強并不喜歡這個稱呼,因此他大膽嘗試各種角色,想要打破觀眾對他的固有印象。
1984年的電影《高山下的花環》,正是唐國強突破“奶油”形象,證明自己的里程碑之作。
《高山下的花環》由謝晉導演,豆瓣評分高達9.1,被譽為中國戰爭片難以逾越的高峰。
看過本片后,皮哥只能用“震撼”來形容我的觀影感受。
在中國電影史上,你很難找到比本片更真實、更犀利,更能引發觀眾共鳴和共情的戰爭片。
它不單只是關于戰爭,更關于人性,關于人情,關于我們所處的這個社會。
之所以被奉為經典,不在于影片展現了多么宏大精彩的戰爭場面,而是因為塑造了一群有血有肉的解放軍戰士,敢于直面現實問題。
連長梁三喜,為人低調實誠,大公無私,深得連隊上下的擁戴。
對待下屬,他永遠都是一視同仁,他也從不高看自己,而是和戰友們打成一片。
當兵多年,梁三喜自認問心無愧,唯一感到虧欠的,是家庭。
和妻子玉秀結婚三年,兩人聚少離多,家里的大小活計,還有照顧母親的責任,都擔在玉秀一人身上。
每次在看電影,他總是癡癡地望著銀幕里的夫妻倆,想起他和玉秀的那些點點滴滴。
他如何不想回家看看,尤其是現在玉秀馬上就要生產,他恨不得立馬回家。
但作為連長,他必須盡好自己的責任:等新指導員到了,把工作都安排好,自己才能安心離開。
炮排排長靳開來性子直,為人仗義,就是說話口無遮攔,動不動就拿人開炮。
論能力論品質,靳開來都是個好苗子,照理說早就該提拔當副連長了。
但他這種橫沖直撞的性格很難得到領導認可,導致這么多年還只是排長。
靳開來本色不改,他早就想好了,大不了以后轉業,回家老婆孩子熱炕頭!
新來的指導員趙蒙生是影片著力刻畫的角色,相比于其他人,這一人物的面貌更加復雜多面。
拿著名牌相機,抽著高檔煙,用昂貴的香皂洗臉,生于軍干部家庭的趙蒙生在連隊里和別人明顯不是一個“畫風”。
如果不是方便調回家,過慣舒坦日子的趙蒙生,不會情愿到這里過這種艱苦日子。
這樣一個“人物”很難融入到連隊中,但他也沒有打算融入其中。
在梁三喜介紹部隊情況時,趙蒙生心不在焉,時不時看看表,心思完全不在這上面。
他心中所想只有何時才能調回去,在他的眼里,這個連隊只不過是一塊跳板罷了。
靳開來早就看不慣趙蒙生的做派,心直口快的他一直揶揄趙蒙生,在得知其真正意圖后,甚至指著趙蒙生破口大罵。
這樣的局面下,梁三喜怎能放心回家探親,他在兩人之間斡旋,盡力調和矛盾。
影片的前半部分,既展現了戰友之間的深厚情誼,同時又大膽表現了部隊中存在的矛盾,對趙蒙生這樣的人進行了尖銳的批判。
趙蒙生不會想到,不久后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爆發,會徹底改變他的一生。
接到作戰的命令后,梁三喜和戰友們開始進行各方面的準備,而趙蒙生卻收拾行裝準備回城。
一直隱忍不發的梁三喜再也忍不住了,他痛斥趙蒙生的臨陣脫逃,每句話、每個字都讓趙蒙生抬不起頭。
“中國,是我的,可也是你的!”
迫于壓力,趙蒙生無奈踏上了開往前線的列車:他消沉、沮喪,恐懼那個未知的戰場,也對自己的決定感到后悔。
促使趙蒙生真正發生轉變的,是他母親的一通電話。
愛子心切的趙母用自身的特權,給前線指揮的雷軍長打電話,希望把兒子調回后方。
雷軍長勃然大怒:這樣的關鍵時刻,因為這樣的事占用寶貴時間,這是拿戰爭、拿戰士們的生命開玩笑!
動員大會上,雷軍長痛斥趙母的行為,臺下的趙蒙生聽著又羞又懼,他感覺所有人的眼睛都在看著自己······
會后,趙蒙生聽著戰士們的冷嘲熱諷,感覺丟盡了臉面。
這樣的巨大恥辱反而激發出他身為軍人的血性和勇氣,在全連戰士面前,趙蒙生立下誓言:誰英雄誰狗熊,咱們戰場上見!
曾經的齟齬也隨之消散,趙蒙生和靳開來在酒桌上達成和解,也解了梁三喜的心頭之憂······
踏上戰場后不久,戰爭馬上向他們展現了其殘酷無情的一面:小柱子的兩條腿被炸斷,綽號“北京”的年輕士兵,因為兩枚劣質炮彈耽誤了時間,死在敵人的槍下。
而靳開來為了給大家補充水分,不惜違反軍紀去采甘蔗,最后誤踩重傷而死。
就在戰役臨近結束時,梁三喜為了保護趙蒙生被流彈擊中,死前那一刻他的愕然和遺憾溢于言表。
他還沒看到孩子出生,留在身邊的撥浪鼓,還沒來得及親手交給孩子······
戰場上的炮灰連天,與戰友的生離死別,在血與淚中成長起來的趙蒙生已然和過去不同,現在的他是一個真正的戰士。
趙蒙生不再想著調動,他只想站好自己的崗,盡好自己的責任,讓死去將士的英靈得以安息。
為了給靳開來爭來其應得的榮譽,趙蒙生大膽越級報告,最終落實了靳開來的功績。
他又賣掉自己的寶貝照相機,給三喜的妻子和孩子買來奶粉和橘汁,還打算隱瞞梁三喜留下的欠條。
但他沒想到,玉秀和梁大娘早就把錢準備好了,620塊錢,一分不少。
原來梁三喜早就寫信告訴了家人,他說,如果自己戰死沙場,那就用他的撫恤金來還債。
人死,賬不能死——梁三喜從始至終,都在求一個光明磊落,求一個問心無愧。
影片并沒有將他們刻意拔高為英雄,而是讓我們看到,這些鐵骨錚錚的硬漢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也有他們的牽掛和依戀。
他們的家人在等待他們回家,他們也盼著打完仗好好睡一覺,喝兩杯酒,然后回家和親人團圓。
但他們所憧憬的美好,終究被戰爭的罪惡泥潭吞噬了。
高山下的花環寄寓著生者的緬懷,同時也傳達出導演對觀眾的希冀,也把中國軍人,錚錚鐵骨,清清白白,一身正氣的軍魂,表達的林淋漓盡致。
我們不應忘卻這段歷史,更不應忘卻這些默默無聞的英雄!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阿志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本文是作者作為“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而寫,來今日頭條看娛樂,有點有料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