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人生若只如初見【電視劇人生若只如初見劇情介紹】
臨時撤檔!40集古裝歷史劇《人生若如初見》不播了,觀眾:不理解
盼星星,盼月亮。
期待了大半個月的歷史劇還是沒播出。
原定于7月18日晚八點開播的大型古裝歷史劇《人生若如初見》延期播出了。觀眾們等了將近1個小時,還是沒等到。惹惱了一直苦苦等待的觀眾,不少人紛紛表示,湖南衛視太不負責,不理解為什么開播前半小時撤檔,請湖南衛視給個說法!
還有觀眾表示:如果有問題,為什么不提前說明呢?簡直就是在逗觀眾玩。
觀眾的憤怒,小編表示理解,因為我也是其中一員。
我從7點半就開始刷新,最終也是一場空。
其實,按照慣例,一般愛奇藝播出的劇目都會提前10分鐘到20分鐘播出,這一次快到八點還未更新,小編就知道情勢不對頭。再回想起以前貌似也有這樣的案例,就開始擔心起來。
果然,當我等了快半個小時的時候,我已經基本斷定,這部劇今晚應該不會播出了。
一聲慨嘆,對于這部劇,我現在的心情是又愛,又恨!
1: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人生若如初見》導演是王偉,《白夜追兇》的導演,主演有朱亞文、李現、春夏、魏大勛、周游,主要配角有吳越、李誠儒、劉敏濤、侯勇、周一圍、白客、霍青等一大票實力派演員,加起來大約有12位之多,可以說是陣容雄厚,無可比擬!
這個陣容匹配,可以說是沖著年度古裝大劇去的。
而這還不算完,陣容優秀,故事也精彩。
《人生若如初見》的故事大背景放在了晚清庚子國變之后,動蕩黑暗的大時代,整個國家都在苦苦尋找發展之路。年輕人,也在黑暗中尋找光明。彼時,各種新思潮粉墨登場,革命派、立憲派、北洋系紛紛舉起大旗,在時代的洪流中沖殺。
在這個背景下,良鄉、楊凱之、李人駿被送往日本留學,學習軍事。俞天白和秋紅流亡日本,5個人在亂世中相遇,彼此的命運因此改變。
好導演,好演員,好故事,大背景。
可以這么說,《人生若如初見》具備了古裝歷史大劇的一切要素。
但是,但是,但是。
一切戛然而止,毫無征兆,延期播出了。
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2:延播原因
延期播出后,不少觀眾猜測其中的原因。
有觀眾說,這是湖南衛視的營銷方式,故意來這么一下子,可以起到免費宣傳的作用。
也有觀眾說,有可能是“審”的問題,畢竟《人生若如初見》放鴿子也不是第一次了。
對于這兩種意見,小編認為,故意營銷,感覺沒有必要,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一般延期,也就是半個小時,最多一個小時,這樣既能收獲一波熱度,又能平息觀眾憤怒。
像《人生若如初見》這樣,直接不播的情況,估計湖南衛視不敢干,也不愿意干。
另外,關于審的問題,小編認為有可能,但匪夷所思的是,根據公示信息顯示,《人生若如初見》已經過了備案了,也就是沒有問題了,怎么會突然出現審的問題呢?
況且,劇方開播前2小時還在宣傳,應該也是確定播出了,突然撤檔,實在難以理解。
3:結語
近些年,新開播的國產歷史劇不多,真正能看的也是鳳毛麟角。
上半年播出的馮紹峰、陳寶國《山河月明》,還有2020年熱播的段奕宏、張魯一主演的歷史劇《大秦賦》,還有湯唯、朱亞文、梁冠華、王學圻主演的《大明風華》,以及2021年開播的劉濤《大宋宮詞》等,都是各有各的問題,質量一言難盡。
以上點名的這幾部歷史劇,演員陣容雄厚,歷史背景吸引人,制作成本也不低。但是,播出后的質量,就是提不上去。無論演員們多么賣力演出,觀眾就是不買賬。
以至于,不少觀眾吐槽,國產歷史劇已經沒有市場了,可以考慮下其他題材了。
對于此,小編認為,,絕不是觀眾不愛看歷史劇了,在我們身邊,依然有很多人反復看以前的老歷史劇,比如《雍正王朝》和《大明王朝1566》,甚至大多數還不是只復看了1遍。
歷史劇不再火熱,最關鍵的問題還是出在劇集質量上。以上的4部歷史劇,或多或少都牽涉到了注水問題,增加了很多無關的感情戲。
所以,有一部值得期待的歷史劇不容易,對于《人生若如初見》,我依然抱有期待。
希望這部劇后續能正常播出,同時也希望這部劇一定要精簡劇本,避免注水。只有尊重觀眾的看劇體驗,才能獲得觀眾的青睞,你不尊重觀眾,大家也會拿起遙控器投票。
對于《人生若如初見》延期播出,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
下架之前刷完六集,我終于明白《人生若如初見》為何被撤了
起初,我并沒有怎么關注《人生若如初見》這部劇,即便有李現和魏大勛這些風頭正盛的青年演員。
因為,現在能把年代劇或者歷史劇拍好的沒幾個了,沒有哪部劇能夠超越《人間正道是滄桑》這類佳作。
可這部劇的編劇行列里出現了江奇濤,這倒是讓我多了幾分期待。要知道,《亮劍》《漢武大帝》《人間正道是滄桑》這三部口碑9分以上的劇,都是出自江奇濤之手。
尷尬的是,本來已經宣傳好多輪,都快要播出的時候,突然就被撤了,頂上了《山海情》這部劇。
可能是時間差的原因,網絡平臺還是放出了六集,雖然之后這六集也沒了,但我猜很多人應該是看過了。
技術原因是影視劇撤檔常用的理由,《人生若如初見》也用了這個理由。這應該是我見過的第二部播出幾集突然就沒了的劇,上一部是《天下長安》,至今杳無音訊。
大家紛紛猜測被撤的原因,有的說劇中某個演員有問題,有的說題材太過敏感,有的說劇中有原型可追溯的主角,涉嫌被劇組強行洗白,總之說法五花八門,主創團隊也沒有給出合理解釋。
六集我看過了,原因我大概也猜出了一些。
江奇濤曾經參與了《少帥》的編劇工作,這個人物本身就是個具有爭議性的歷史人物,但無論怎樣,他總歸還是做過一些對國家有利的事情。所以,江奇濤編劇,張黎拍的《少帥》,才能夠順利播出。
而《人生若如初見》就不太一樣了,它選擇的是1900年到1912年這個時間點,也就是從滿清到民國的過渡。這個時期也是最動亂的,各種派別出現。
第一集的時候,魏大勛飾演的楊凱之屬于革命者,就因為被滿清鎮壓面臨殺頭,但這種殺頭也不完全都得死,靠著運氣楊凱之撿回了一條命,并且結識了良鄉。
雖然這部劇聲稱故事是虛構的,可良鄉這個人物卻被扒出有歷史原型,且這個原型并非是好的人物,所以,李現飾演的良鄉很容易被理解成要強行洗白罪犯。
劇中,良鄉一直都被強調祖上是多爾袞,且早年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
而被扒出的歷史原型良弼,雖然祖上并非是多爾袞,但卻也和多爾袞有千絲萬縷的關系,且也是喪父,和母親生活,這難道是巧合?
我知道,編劇江奇濤不太可能頭鐵地非要和主流過不去,非要去強行洗白某個已經板上釘釘的人物。
但我覺得,他大概率還真的參考了良弼,從而創造出了良鄉這個旗人。
前六集主要是把楊凱之,良鄉,李人駿,秋紅,俞天白,楊一帆等人引出來,順便把他們各自的立場交代清楚。
良鄉是因為其他貴族子弟不想去日本留學,臨時補了這個留學的位置。
楊凱之是托譚嗣同好友唐才常的福,通過宋葆全順利留學日本。
李人駿則是袁世凱從北洋士兵里挑選出來,送到日本留學的。
其實,頭三集倒沒什么,都是發生在國內的事情,可是到了四五集之后,也就是這伙人去日本留學開始,味道好像就變了,感覺怪怪的,很多時候我都分不清到底是在看日劇?還是國劇?
尤其是朱亞文這個角色,他飾演的俞天白是革命者,可是這個革命者被塑造得有點不對勁,很多時候太冒失,做事沒有章法。
反而把李現飾演的良鄉這么個旗人,塑造得穩重且懵懂,有點莫名其妙。
我大概能明白導演想要表達的東西,無非就是從內部找突破口,也就是用旗人去親手推翻他祖宗的江山。
可問題是,這部劇故事的推動為什么非要用這么一個有爭議的人物呢?難道把楊凱之弄成主角不行嗎?
我覺得,魏大勛的楊凱之反而更適合做主角,死里逃生后,結識了旗人良鄉和北洋的李人駿,然后用實際行動來踐行自己的理想,這樣不更好嗎?
所以,這部劇從一開始就是錯的,這不是是非對錯的討論,而是立場的問題。
我承認,歷史從來都不是絕對的,可歷史難道不應該有主流嗎?不能因為所謂的戲劇沖突,就跟主流背道而馳。
我猜,后期很有可能刪減良鄉的戲份,把楊凱之的戲份增多些,或者干脆不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