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歸英雄傳 下載_2005東歸英雄傳高清
4月12日早晨,我和老伴跟團乘旅游大巴車從濟南市長清大學城乘車,行程近6個多小時,中午到達山西省八泉峽旅游風景區;景區是在山西省壺關太行山大峽谷內,風景壯美、內涵最為豐富、氣勢最為宏大的高品位景區之一。下午游覽了青龍峽、紅豆峽,晚上居住在八泉峽景區。
由于太行山大峽谷中的山溝有八股泉水同出一地,自古以來民間就稱之為“八道水”,加之峽谷中部又有兩處泉群均為八個泉眼,三處泉水數量均為八,所以太行山大峽谷此處的景區被命名為“八泉峽”。
八泉峽景區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位于山西長治壺關太行山大峽谷中段,壺關太行山大峽谷旅游專線北側,流程11公里,流域總面積60.3平方公里,其中旅游開發可利用面積0.5平方公里。
該峽谷集江河峽谷、石灰巖地區干旱峽谷和溪流峽谷諸般景致為一體。該峽氣候濕潤,植被良好,旅游資源豐美,地理位置處優,中科院旅游研究與規劃設計中心在關于太行山大峽谷開發的規劃文本中,稱之為“世界級極品旅游資源”。登上太行山,山高嶺峻,山路崎嶇,無限風光在險峰,山西省太行山處處風景。上下也可乘索道觀景。
八泉峽也是龍泉峽的一條支峽,八泉峽呈南北走向,全長13公里,寬處20米,窄處3米,落差300余米,其中點綴著三溶洞、一線天、九棧道、八道水等4個景點。八泉峽北口懸崖絕壁周圍有八個泉眼,常年流水不息,噴泉、瀑布直跌谷底,匯成八道水流出,故得名八泉峽。景色迷人,不愧是國家AAAAA景區,是短途旅游好景點。
我們走進八泉峽,踩著八道水中的石頭逆流而上,映入眼簾的是積滿山谷的河水、高聳入云的懸崖絕壁。往里走數百米,峽谷兩側懸崖絕壁合攏成兩個弧形,圍出圓形天井,(天井口小腹大嵌在東側懸崖絕壁上)它是5億年前至4億年前形成的天然石灰巖溶洞。龍洞口呈橢圓形,好似龍口,平均直徑4米,距谷底高度30米,從洞中流出的水旱季恰如雨滴,雨季噴薄如柱,故稱龍洞。攀上懸崖絕壁,進入狹小的龍洞口,發現里面洞窟寬大,窟頂泉水淅瀝,地上石筍林立,洞深莫測。 從龍洞出來,前行數百米,便是三溶洞中的第二洞——朱砂洞。朱砂洞也位于懸崖峭壁上,是5億年前至4億年前形成的天然石灰巖溶洞。朱砂洞口為橢圓形,平均直徑3米,距谷底高度50米,潺潺清流,傾瀉到洞外。沿小徑攀援而上,撥開洞口前生長的灌木雜草,進入洞內,只見洞窟高低不平,寬窄不一,深淺不測。
據當地民間傳說:溶洞里原來蘊藏著豐富的朱砂礦藏,把流出來的水都染紅了,因此人們稱其為朱砂洞。206年(漢建安十一年)冬,曹操率大軍進攻壺關,高干糧盡援絕,只好單人匹馬逃出關城。守關士兵樹倒猢猻散,各自逃命,其中一個士兵跑到八泉峽朱砂洞中,發現了洞里的朱砂礦藏。他欣喜若狂,抽出寶劍,拼命挖掘朱砂,打算運出去賣掉,發一大筆橫財。不料想竟然從朱砂里挖出石碑,上面刻著“貪財者必自斃”六個大字。士兵嚇壞了,慌忙扔下寶劍,逃離朱砂洞。經他胡挖亂掘,洞內朱砂礦產資源遭到破壞,流出的水越來越清,最終成為如今的樣子。
繼續前行,抬頭仰望,只見兩側懸崖峭壁間距離越來越近,把遼闊的天際擁擠成一縷線條,這就是一線天。一線天總長度達10公里,隨峰回路轉,彎曲綿延,寬窄突變,使游客備感新奇刺激。一線天地段峽谷間距急速收窄,水流受到約束,越漲越高,越流越急,據當地人介紹:“夏季雨水多時能漫過水中的石頭。游客只能卷起褲腿,淌著深沒膝蓋的河水前行。正當苦無橋梁、舟楫時,建在懸崖峭壁上的棧道呈現到游客面前。棧道有的地段是在巖石上鑿出蹬腳、把手,供人攀援;有的地段是用藤蔓當蕩索,供人擺渡;還有的地段是用巖石堆成階梯,供人上下,總共有九個不同的地段,故名九棧道。登上九棧道,需要格外小心謹慎,務必要踩牢腳蹬,抓緊把手,蕩好藤索,登穩階梯,否則定會落入水中,狼狽不堪。”現在棧道都已修好,緊貼山崖,驚險刺激。
在棧道上行進途中,偶爾停止行動,俯視腳下急流,發現棧道距水面不高,河中巖石半浸水中,被水沖刷成各種形狀,河邊懸崖峭壁底部巖石被水沖刷成凹凸不平的旋渦形狀,大旋渦共有3個,每個高9米,直徑4米。 沿棧道到達八道水發源處,峽谷變得寬闊平坦,東側懸崖絕壁上,鑲嵌著5億年前至4億年前形成的天然石灰巖溶洞,這就是三溶洞中的第三洞——黑龍洞。黑龍洞又名黑風洞,洞口呈橢圓形,平均直徑4米,距谷底高度50米。從洞中流出的水飛泄在谷底,常年不停。進入狹小的洞口,發現里面洞窟廣大,不知深淺,時有陰風迎面撲來。
據當地民間傳說:黑龍洞里面棲息著一條黑龍,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動則生風,靜則噴水。它與黑龍潭中的黑龍本是親兄弟,都是東海龍王的兒子,共同保佑地方風調雨順。 八道水源泉其實不止8個,數目很多,有的源泉是懸崖峭壁上的天然石灰巖溶洞,高20余米,瀑布飛流直下,聲響如雷;有的源泉是谷底平地上的天然石灰巖溶洞,山泉噴涌而出。還有的源泉是埋藏在草叢中的天然石灰巖溶洞,泉水緩緩滲出,潺潺流淌。這些源泉交叉噴射,最后匯成八道水,八道水又名淅水,沿八泉峽向南流去,直到八泉峽南口與郊溝河匯合。
太行山大峽谷中的八泉峽南起橋上村古橋,北至石子河畔,東附梯腦山脈,西連石河沐山脊,總面積170平方公里。境內,群峰競秀,高聳入云;萬壑爭奇,激流勇進;幽幽峽谷綿延數十公里,潺潺水流遍布整個景區。泉源百余處,飛瀑幾十條,泉水叮咚綿遠流長、瀑布咆哮一瀉千里。臨澗可觀峽聞濤,朝夕能觀日出日落,霧雨可賞霧海靈光。舉首仰望,峽頂峰頭經風歷雨,奇石如筍,洞若門戶。蜿蜒長峽,如同一幅潑墨長卷,將峽谷氣勢、山泉飛瀑、激流浪花、奇峰異石濃縮于此,形成一幅巨大的太行山大峽谷風景畫。八泉峽是太行山大峽谷地質公園的中心區域,出露的片麻巖真是國內一大奇跡。八泉峽被中科院旅游研究與規劃設計中心譽為“世界級極品旅游資源”和“太行第一雄峽”。由此可見山西太行山大峽谷內的八泉峽可謂是自然觀光,生態旅游、地質科考、休閑度假的絕佳勝地,此處吸引了全國大批游客前來觀光游覽。
該峽共分五個景區,擁有近百個景點,是自然觀光、生態旅游和休閑度假的理想佳境。八泉峽是太行山大峽谷地質公園的中心區域,出露的片麻巖真是國內一大奇跡。八泉峽被中科院旅游研究與規劃設計中心譽為“世界級極品旅游資源”和“太行第一雄峽”。當年曹操北征太行山寫出了《苦寒行》詩詞;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
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
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
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頸長嘆息,遠行多所懷。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東歸。
水深橋梁絕,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無宿棲。
行行日已遠,人馬同時饑。
擔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東山》詩,悠悠使我哀。
曹操他登上太行山,面對太行山,山高嶺峻多艱難!羊腸坂路真崎嶇,一路顛簸車輪斷。風吹樹木聲蕭蕭,北風呼嘯發悲號。熊羆當路面對我蹲坐,虎豹夾道發威狂嚎叫。溪谷荒涼人煙少,大雪紛紛漫天飄。抬頭遠望長聲嘆息,長途跋涉思緒如潮。我心郁郁多么愁悶,真想東歸返回故鄉。水深橋斷難前進,大軍徘徊半路上。行軍迷路失方向,傍晚還沒有住宿的地方。走啊走啊日久遠,人疲馬乏又渴又饑。擔著行囊邊走邊砍柴,鑿...
快樂的兩天旅游行程結束,收獲滿滿;與4月13日晚上返回長清。
作者:濟南市作協會員(李士民)
壹點號 壹粉17922266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