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的電視劇(劉佳的電視劇有哪些)
文丨虞白
編輯丨痞爺
劉佳在17歲的時候就出演了《黑三角》的女主角于秋蘭,但在選角的時候他們老師并沒有推薦劉佳去面試。
這其中有什么隱情,她是如何得到這個角色的?
我們一起看看年少成名的她能走出怎樣一條人生道路。
劉佳,1960年出生于黑龍江省鶴崗市,父母都是知識分子。
劉佳從小就多才多藝,是學校文藝、體育的骨干。
少年時代,她對小提琴感興趣,她父親就給她買琴,之后還學習了京劇和朗誦。
但都只是作為興趣愛好來培養,她的父親并不要求她未來靠這個吃飯。
劉佳家庭條件不錯,她小時候最大的愛好就是看電影,遇到喜歡的電影她能看好多遍。
可能從小就對熒幕上的演員充滿了好奇和向往。
在16歲那年,劉佳考入黑龍江藝校。
在這里,她即將迎來她走向熒幕的一次機會。
1977年,電影《黑三角》劇組到藝校挑選演員。
劉佳差點錯失這個機會。
當時她的同學都被老師推薦去面試,除了劉佳。
面試完回來跟她說起,她才知道這件事。
然后她怒氣沖沖地沖到面試的房間,劇組導演問她會不會表演,她說不會。
最后她聲情并茂地朗誦給導演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不久后,劉佳被通知到北京電影廠試鏡。
就這樣,陰差陽錯,劉佳輕而易舉地被選做《黑三角》的女主角于秋蘭。
劉佳作為第一個穿泳裝出鏡的女演員,可以說是大膽且前衛的。
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女孩子連無袖衣服都不允許穿的,更何況是泳衣。
當時的泳裝戲,是在道里江畔餐廳邊上拍攝的。
劉佳穿著泳衣走在前面,后面是一群年輕的女孩子,都穿著鮮艷的泳衣。
一幅青春陽光的畫面。
劉佳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反響很不錯。
1978年,《黑三角》上映。
隨著《邊疆的泉水清又純》的歌聲響起,大家記住了女主角劉佳。
她還因此得了一個“一角四”的綽號。
當時的電影票價格是一角五,其中的“一角四”是觀眾沖著劉佳去的。
于秋蘭讓劉佳一夜走紅,大街小巷里都在販賣她各種青春洋溢的照片。
后來再談起當年,劉佳已經沒有當時那股“爭強好勝”的“虛榮心”了。
她說,自己那個時候還挺可笑的,不知是虛榮心還是自尊心作祟。如果老師推薦她去,她還不一定會去;但是沒有推薦她她就非得去。
她是后來才知道選中她作為女主角是因為《黑三角》需要一個“花瓶”的角色,壓根不需要有什么演技。
也是在這一年,北京電影學院恢復了招生。
劉佳作為其中的一個幸運兒,正式成為了北京電影學院的一名學生。
和張豐毅、張鐵林是同班同學。
在校期間,劉佳又相繼出演了很多的影視作品,有《黑面人》里美麗、強悍的少數民族姑娘宗妮,《子夜》里的林佩珊等等。
這些作品的反響并不是太大,沒有泛起太大的水花。
有人說,是因為劉佳起點太高了,小小年紀就能擔任劇中女主角,以至于后面再難超越。
1982年,劉佳大學畢業被分配到天津電視臺。
臺里安排她當制片人,但她卻認為自己不適合跟人打交道,不想往制片人的道路上走。
她選擇出國留學,繼續學習深造。
到1986年,劉佳出來營業了。
她在《戈壁恩仇錄》中出演女主角,純情善良的維族少女霍青桐。
正是憑借這一角色獲得1988年度法國巴黎國際婦女電影節特別獎。
她的事業也開始起飛。
就在大家以為劉佳會一鼓作氣搞事業的時候,她卻選擇息影。
那一年,劉佳28歲,在一個最好的年紀,在事業的上升期她選擇了隱退。
這一退就是十年時間。
是什么樣的原因讓她做出這樣的選擇?
劉佳的父親生病了,身邊必須要有人照顧,她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陪在父親的身邊。
小時候父親陪伴她成長,長大后,她陪伴他老去。
這期間還好還有一個男人陪在劉佳的身邊,給她力量和支撐。
這個人就是李培森,是在1992年學校放寒假劉佳回國,遇到的他。
李培森1947年出生于山東青島。
他比劉佳大了13歲,才華橫溢,成熟穩重。
兩人一見鐘情,之后就確認了戀愛關系。
在劉佳父親生病期間,李培森也一直默默地陪伴和支持著她。
為了讓父親沒有遺憾,劉佳提出了要和李培森結婚。
李培森擔心她沖動行事,就讓她考慮清楚,只要她不后悔,他們就結婚。
劉佳表示,這是她深思熟慮后做的決定,她絕不后悔。
就這樣,劉佳和李培森結婚了。
只是領了結婚證,沒有辦婚宴。
每天,劉佳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父親的身上。
她聽說按摩可以緩解疼痛,她就一步一步去學按摩,還考取了按摩執照。
之后,她就每天都幫她父親按摩腳底。
父親怕癢,她還故意朝他腳底吹氣,父女倆就一邊逗一邊笑,也轉移了父親的注意力。
在這一刻他們好像回到了小時候,像小時候父親逗她開心一樣。
只是在劉佳精心照顧下下,父親陪伴了她兩年后還是離她而去了。
對于劉佳來說,仿佛天塌了一般。
很長一段時間她都接受不了這件事。
她將父親的骨灰放在身邊整整四年的時間,只有這樣,她才感覺父親沒有離開,還一直陪伴在她左右。
直到他們有了小孩,劉佳的注意力得到了轉移。
慢慢地,她才放下心結,準備開始新的生活。
看著兒子慢慢長大,劉佳想通了,也終于決定放下了。
她記得父親重病的時候跟她交代過,他愛干凈,不喜歡墓地,喜歡大海的自由自在。
劉佳雖然舍不得,但仍然滿足了父親的最后一個愿望,讓他奔向了大海,不再受束縛。
劉佳隱退的這十年,經歷了生離死別,悲歡離合。
她結了婚當了母親,經歷了父親的病重到離世。
她選擇用十年的時間來陪伴、紀念和告別。
她都知道,只有自己過得幸福,才不會辜負已逝之人。
劉佳決定放下過去,兒子也長大了,上了小學,自己有更多的時間兼顧事業,于是劉佳決定復出。
1998年,38歲的劉佳復出了。
她重新回到鏡頭前,劉佳出演《昆侖女神》,飾演劇中的女主角薛蓮。
當站在海拔4600米的昆侖山上時,她被眼前那壯美的雪山和堅韌不拔的戰士震撼到了。
她看著那些無論條件多么惡劣都屹然不倒的士兵的時候,除了感動就是欽佩。
她把這樣的心情融入表演中,向觀眾展示了一個堅韌不拔的中國女兵的形象。
劉佳憑借這部電視劇,獲得第19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
劉佳剛復出就打了漂亮的一仗。
而這僅僅只是開始。
2003年,劉佳出演電視劇《奔騰向海洋》獲得了第23屆“飛天獎”優秀女演員提名獎。
雖然只是提名,但無疑也是對她的一種肯定。
2004年,劉佳的演藝事業再次更上一層樓。
在這一年,她遇到了《任長霞》,成為了“任長霞”。
這部劇給劉佳帶來兩項榮譽獎項,她榮獲第6屆電視金鷹獎 “最受觀眾喜愛女演員獎”和“最佳表演藝術獎”。
當年,劉佳為了熟悉任長霞的生活環境,也為了避免把英雄人物片面化,她特意花了一個月時間去部隊大院體驗生活。
洗衣做飯,干農活,將生活化的一面融合進任局長的形象當中。
劉佳曾表示,接下《任長霞》后壓力很大,也很忐忑。
她需要面對曾經和任長霞一起共事的警員們,要接受熟悉她如同家人般的老百姓的評判,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像與不像”。
而劉佳絕對不能辜負這偉大的人民英雄形象。
劉佳做了很多的準備工作。
她看了大量的關于任長霞事跡的相關報道,專門去學了地道的河南話。
還和任長霞的丈夫、兒子、妹妹去接觸過,對她的工作、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
有血有肉、平凡人的任長霞形象就出現了。
她平時很活潑,愛開玩笑,可一旦有案子發生,立馬就變了一個人。
出演任長霞,劉佳并沒有以“英模”作為塑造人物的界限,沒有把她定義為純純的英雄形象。
她思考的是,任長霞首先是一個女人,是妻子,是母親。
其次再考慮她的職業、職務,她是一名警察,一名公安局長。
劉佳曾說過,越是英雄人物,越不能拔高,擺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
不需要考慮任何的技巧,而是以對人物的理解,對生活的理解,以及用最真實的一面來打動觀眾。
事實證明,她做到了。
她給大家展現出來了那個有血肉之軀,平凡且偉大的任長霞的形象。
一部《任長霞》把劉佳的事業再次帶到了巔峰。
此后,劉佳的演藝道路走得越發順風順水了。
2007年,劉佳在《戈壁母親》中飾演母親劉月季。
這個母親帶著兩個兒子千里迢迢來到新疆尋找分別13年的丈夫,結果迎來的不是一家人的大團圓,而是冷冰冰一紙離婚協議書。
于是她只能將委屈埋在心底,與邊疆戰士一起扎根西部默默奉獻。
這一角色感人至深也讓人難忘,憑借這一角色,她拿下了第24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長篇電視劇獎和“最受觀眾喜愛女演員獎”以及第二十七屆中國電視飛天獎“60年中國電影電視杰出貢獻獎”。
之后,劉佳也給觀眾帶來了很多精彩的表演,比如:《密戰》《女高男低》《媳婦的美好宣言》《你是我的幸福》《婚里婚外那些事》《兵出潼關》等等。
2021年,劉佳憑借賈玲的電影《你好,李煥英》中中年母親的形象,獲得金雞獎最佳女配角提名,她實至名歸。
劉佳可以說是年少成名又大器晚成。
十年的空檔期帶給她的并不是泯然于眾人,而是打通了她演技的“任督”二脈。
對于那些一年有十幾部劇的演員來說,劉佳接拍的劇還是少得可憐。
但是她追求的是在精不在多,對于一個角色,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她都兢兢業業,拿出十二分的精神來對待。
在她眼里,角色沒有大小之分。
每一個角色她都認真推敲,反復思考,她力求把每一個人物都完美地展現給大家。
她的每一部劇也都向大家展現了她的實力。
她用一句話概括了她做演員的生活經歷。
她說,20歲的時候,覺得表演很好玩,入了迷;
30歲的時候,感覺到表演很吃力,開始茫然了;
到40歲的時候,覺得表演是一件挺難的事,但都到這個年紀了,卻只能迎難而上,沒有退路。
可就算在劉佳看來太難的事,她也用一部部優秀的電視劇,一個個深入人心的角色來證明自己了。
劉佳在事業上一絲不茍,在生活上卻十分低調。
所有的花邊新聞都不會出現她的名字,她也從來不會炒作自己。
她低調結婚,低調生子,低調演戲。
她的丈夫李培森為人和劉佳一樣低調,他參與監制的電視劇電影多達百部,而且本人十分的有才華。
劉佳背靠大樹好乘涼?
不,李培森對于老婆有很高要求,在他的“監督”下,劉佳的作品幾乎部部都是精品。
生活中李培森對她愛護有加。
兩人結婚四十多年恩愛如初,是圈內的模范夫妻。
但人紅是非多,還總有人質疑她,覺得她隱退十年后還能有如此高的成就完全是靠她老公,畢竟李培森在圈里的地位舉足輕重。
好像解釋過多在其他人眼里就成了既定事實,所以他們都不出來解釋了。
他們只能做好自己該做的。
在拍攝《戈壁母親》的時候,作為電視劇制作中心主任的李培森去探班,盡管條件惡劣,但他對劇組的所有演員提出了“三不”要求:不許帶助理、不許跨戲拍攝、吃住行也不許搞特殊,所有人都是一個標準。
他的妻子劉佳作為女主角和大家一樣,是完全沒有“特權”的。
這足以說明兩人公私分明,劉佳靠她老公取得成就的言論自然不攻而破。
對于劉佳來說,李培森是她的堅強后盾,是陪她經歷風風雨雨的人。
而對于李培森來說,劉佳是能為他撐起半邊天的人。
兩人相互救贖,相互依靠。
如今的劉佳,雖已步入花甲,但仍保持著優雅知性,拍戲不多卻堅持精雕細琢,反復推敲,不斷地更新觀眾對她的認知。
讓我們期待一下,接下來她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