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哥電視劇(水哥的扮演者)
水哥的“三次拆臺”,讓《最強大腦》徹底被打臉
如果要是說到現在的綜藝行業,那我覺得發展還是相當不錯的。
從一開始非常單調的只有一種娛樂綜藝,到現在的百花齊放,什么樣的類型都能找到,觀眾真的是太幸福了。
除了綜藝行業發展比較好之外,科技發展也非常迅速,這就讓大家看綜藝更方便了。
在以前的時候想要看個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那必須要每天準時準點守在電視機前,一旦錯過了就再也看不到了。
現在只要手里舉個手機就全搞定了,想什么時候看,想在什么地方看,想倍速還是慢速,一切都隨你的便。
說實話,現在的綜藝節目追起來是更加上頭的。
自從有了倍速功能之后,我相信很多人在看影視綜藝的時候都是倍速播放的吧!
或許有些人有一種疑惑,那就是倍速調快太常見了,真的會有人能用到調慢嗎?
你別說,有一檔綜藝節目在看的時候還確實需要這個調慢功能,那就是《最強大腦》。
在一開始看這檔節目的時候,規則極其簡單。
比如水哥的“微觀辨水”,五百二十杯水中隨便拿出一個讓他觀察,然后放回去再找出來,就是這么簡單。
鮑雲的“蜂巢迷宮”,把人蒙住眼睛放在迷宮里,走出來,完事。
實話實說,以前的項目規則真的是剛出生的小朋友都能聽懂,因為太簡單了。
相比之下,現在的項目規則就復雜多了,別說是小朋友了,成年人都很難聽懂。
大家能不能聽懂我不知道,反正我也是上過大學的人,有些規則真的是反復聽兩三遍都聽不懂,有時候不得不使用視頻軟件的調慢功能了。
有時候即便是調慢都不行,還得配合上暫停功能,這才能讀懂規則。
既然規則都難成這樣了,那項目難度肯定是難到極點了,可當你看到項目之后才發現,好簡單啊!
說得難聽點,做題的時間都沒有讀懂這個規則用的時間長,這就是現在的項目。
叨叨魏時代和攸佳寧時代的對比就是一目了然的。
一個是規則極其簡單,項目難度非正常人能完成,一個是規則極其復雜,項目卻是個人就能完成。
如果要問觀眾喜歡看哪種,那自然是叨叨魏時代那種了,誰追《最強大腦》也不是為了看規則的吧!
不夸張地說,對于那些平時喜歡玩益智類小游戲的人來說,現在的項目真的是非常簡單的。
當然,這一季的節目一開始我還是比較看好的,因為新增了魔方賽道、速算賽道、記憶賽道。
這三條賽道的項目一般來說是不會有人吐槽的,畢竟這真的是硬實力。
不過,萬萬沒想到國際賽來了,也迎來了一個非常尷尬的比賽。
正常情況下,國際賽的項目難度是要比前期更難的,要不然怎么能叫國際賽呢?
這就好比奧運會的比賽還沒有市里面的比賽激烈,那還有什么看頭呢?
在這次的國際賽中,記憶賽道的項目叫“洞察冰裂”。
現場一共有一百八十個盤子,每一個盤子上都有各種不同形態的裂紋。
嘉賓選出三個盤子分別框選出三厘米、四厘米、五厘米的圓形區域讓選手觀察,最后放回原位找出來。
實話實說,這個項目的規則設計必須點贊,一點都不難,沒有一丁點理解難度,看一眼就懂了。
不過,這個項目的難度是卻是讓人非常尷尬的,因為和上期的“明察秋毫”是如出一轍的,而且難度明顯降低了不少。
“明察秋毫”這個項目水哥下場玩了一下,可以說直接震驚了全場,讓大家再次見識了什么叫“鬼才之眼”。
看水哥挑戰的話,什么項目都沒有難度,但是看陳智強和郭菲蓉挑戰的話,那“明察秋毫”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對于“明察秋毫”這個項目的難度,水哥也沒有明確說有什么漏洞和缺陷,顯然他對這個項目難度還是比較認可的。
然而,當一模一樣的同類項目出現,而且是所有人都能看得出來難度降低了之后,水哥還是有些忍不住了。
水哥的“三次拆臺”,讓《最強大腦》徹底被打臉。
第一,拍照記憶。
戴西蒙教授問了王昱珩一個問題“水哥你在解決這些困難的時候,是否會通過把圖形轉換成某種代碼來強化記憶”。
水哥的回答是“那要看分母,如果分母只有一百八十個,這個數量也不多,你都不需要,我覺得一旦鎖定形象不需要轉換,直接把圖像拍照記憶下來的話,速度會非常快”。
這個項目是個記憶題,顯然節目組是想要得到記憶難度很大的說法,沒想到水哥卻直接拆臺,非但沒說記憶難度大,反倒是說拍照記憶就完事了。
拍照記憶很好理解,就是瞬間記憶,大家看一眼就那個樣子記住的那種。
每個人都有拍照記憶功能,這個是普通人都會的東西,這比起轉碼記憶來說簡直就是小兒科。
聽了水哥的拆臺之后,我真的想問一下節目組有沒有覺得打臉呢?
從水哥的話語中就能聽得出來,難度真的是太小了,甚至可以說就不需要特別去記憶。
其實說得難聽點,這樣的項目放在以前就不能稱之為記憶類項目,而應該是觀察類,不是嗎?
第二,時間太充分。
這個項目選手的觀察時間是十五分鐘,水哥說“這時間真的給的很充分”。
從水哥的話語中聽得出來,他是在嫌棄項目的難度,時間給太多項目就太容易了。
聽到水哥的話之后,謝楠問他應該多長時間合適,水哥的回答是“五到十秒”。
大家都知道水哥是微觀察這一塊的神,對于這樣極其對口的項目,水哥自然是要比其他人快很多的,但他這個五到十秒的回答也真的是太拆臺了。
說實話,水哥這個回答太打節目組的臉了,畢竟水哥說的五到十秒不是他的極限,而是他認為這個項目應該給選手設計的觀察時間,顯然項目難度是比水哥預期要低了不少的。
第三,掃著走。
蒙古選手提交答案之后,郭菲蓉還在那里慢慢觀察,這個時候水哥說了這么一句話“郭菲蓉確實看得慢了,按理說這個就掃著走了”。
水哥這話說得真是太拆臺了,速度確實不如對手,但這個掃著走真的是太打節目組的臉了。
其實只要是看過水哥挑戰的觀眾都知道,水哥在看水、看扇子、看頭發等這些項目中都是掃著走的。
當然,對于水哥來說,他也知道自己的特殊能力是普通人沒有的,他并沒有說所有項目選手都應該掃著走。
比如上次的看頭發,水哥就沒說這種話,這次看盤子這么說,顯然是覺得這個項目的難度太低了。
站在水哥的角度來說,這個項目的難度簡直就是低到無力吐槽了。
當然,站在觀眾的角度,這個項目也是相當簡單的。
畢竟這個類型的題在《最強大腦》的舞臺上出現過太多了,根本不用對比,一看就知道哪個更難。
如果要說節目組設計一個其他類型的項目,那觀眾還真不敢說難度簡單。
不過,節目組設計這種觀眾看過非常多的類型,那觀眾自然是會對比的。
這樣的項目別說是放在國際賽,就算是放在前兩期來比賽都是有點不配的。
原本以為這一季新增了記憶賽道,項目難度按理來說會提高一點,沒想到卻出現了如此簡單的觀察題,真的是讓人看得太尷尬了,大家覺得呢?
內娛揭秘甄嬛傳16:水哥床上行為驚人,嬛嬛險遭“玩壞”?
揭示了陳曦的新作《如懿傳外傳宸王與明準》中,嬛嬛在面對水哥的暴行后,選擇與其合作的背后故事。水哥的詭計與嬛嬛的計謀在權力游戲中交織,展現了個人價值覺醒的過程。通過這些故事,作者深刻探討了現實社會中權力黑暗和殘酷性,展現了編劇陳曦對創作的責任感和底線意識。想知道嬛嬛如何在宮斗中謀求生存并覺醒自我價值?快跟隨一起揭開這個故事的神秘面紗!
你以為《如懿傳》里的純妃最悲慘?那你就out啦!
嬛嬛敢愛敢恨,她不僅愛過雍正,還愛過四爺,更敢恨皇后。
現在她已經跟雍正成了一家人,但偏偏命運捉弄人,把她變成了那個最不受寵的側妃。
這一次,陳曦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嬛嬛在經歷水哥的虐待之后,仍然選擇和水哥合作,其實并不是一件很荒唐的事。
相反,她的這一舉動,其實是為我們揭示了一個道理:在特定的環境下,為了生存、為了成功,人們可能會做出怎樣的犧牲和妥協。
里,水哥對嬛嬛動起手來,陳曦并沒有直接呈現出水哥到底做了什么。
但通過后面嬛嬛被打入“冷宮”,眾人對她避之唯恐不及的態度來看,可以肯定的是,水哥肯定是對嬛嬛做了什么不軌之事。
而正是因為這件事情的發生,最終導致了嬛嬛之后的人生十字路口。
嬛嬛是一個很有野心的女人,她不甘心就這么淪為眾人的笑柄。
更何況她還有一個很大的目標——登上水哥的床。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她不僅要跟水哥斗智斗勇,還要先把身邊的“敵人”給除掉。
所以當水大少上鉤想要睡嬛嬛的時候,嬛嬛并沒有拒絕,而是跟水大少達成了一個協議:你想睡我沒問題,不過你得先幫我睡一個人。
水大少見狀大喜,不過他萬萬沒想到,倒在床上的將會是他。
水哥利用嬛嬛做一些臟活兒,比如利用嬛嬛給自己擦白。
這些活兒對于水哥來說再臟但對于嬛嬛來說卻是一步步觸摸自己價值邊界的過程。
通過這些經歷,嬛嬛最終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價值所在。
其實《如懿傳》里并沒有真正揭示出宮斗的殘酷性,相反它還是美化了很多東西。
而《如懿傳》的姊妹篇《如懿傳外傳:宸王與明準》則相反,它更加真實地呈現出了宮斗的殘酷和現實社會的黑暗。
陳曦拍腦袋決定接《如外》,就是想用這樣一部作品來證明自己的創作還是有底線的。
作為一個優秀的編劇,陳曦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有多重。她不僅要把好劇做好,更要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在她手下,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角色都是刻在血肉之中的生靈。
這篇通過對《如懿傳外傳宸王與明準》中嬛嬛的故事剖析,深刻展現了權力游戲中個人價值覺醒的過程,同時揭露了現實社會的黑暗和殘酷性。陳曦作為編劇在創作中展現了對角色的深刻刻畫和責任感,讓每個人物都有了生命力。這種真實和底線意識讓作品更加引人深思,值得期待。看完這篇,是不是也對《如懿傳外傳宸王與明準》充滿了期待?快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內娛甄嬛傳20:大結局!合同事件背后的三層真相!水哥只是炮灰?
上一集講到,哞哞哥移情別戀跪舔嬛嬛,引起前女友安安不滿。
安安正式向嬛嬛發難,結果被嬛嬛一套小連招成功擺平。
隨后,哞哞哥利用嬛嬛的人脈、資金,白嫖了一把導演夢。就當兩人準備讓弟弟一飛沖天時,嬛嬛的事業卻出了變故。
這一集就講一講,嬛嬛的事業到底出了什么問題?
當年改變魚圈格局的大事件,背后又有怎樣的內情,三層真相到底是什么?
本故事只為求一樂,內容純屬虛構。如有雷同,那真是太巧了,請大家切勿對號入座。
正文開始。
一、
“哈哈哈哈,有了這東西,這次我不弄死你!”
“15年、15年,你知道這15年,我是怎么過得嗎?”
“狗雜碎,明天這東西一發,我讓你死無葬身之地,把這些年吃下的都給我吐出來!?!?/span>
……
因為一張劇照,嘴哥開始炮轟小炮和嬛嬛。
意思也很簡單,他懷疑嬛嬛在稅務上有不干不凈的地方。
消息一出,瞬間引起軒然大波。
當時網友對明星天價片酬,早已經深惡痛絕??伤麄內f萬沒想到,明星賺的已經這么多了,竟然還想方設法地偷稅漏稅。
表面上看,嘴哥這次發難,充滿了正義性。
一是揭露了魚圈骯臟的勾當,二是因為15年前的一樁舊案。
這樁舊案,確實存在。
當年小炮還在大廠時,拍過一部電影,其中有一個角色,就是以嘴哥為原型寫的。
小炮為了人物真實性,還特意帶著編劇上嘴哥家取取經。當時三人聊的很好,嘴哥也支持他拍這部電影。
可他沒想到,小炮在拍的時候,額外加入了一段偷情的戲碼,并且全程都沒有告訴他。
電影上映后,很多觀眾都認出片中的原型是嘴哥,就以為他現實中也存在婚內出軌。
因為這件事兒,嘴哥個人生活和工作都受到很大影響。他想讓小炮出面澄清,但小炮擔心影響到票房,根本沒理他。
于是這個黑鍋,就這么扣在嘴哥頭上,一扣就是十五年。
后來嘴哥深度抑郁,跟這件事兒也有直接關系。
所以,兩人之間確實是有舊怨的。
這些年,嘴哥始終想找機會報復小炮,但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
直到這次,他手中拿到了小炮和嬛嬛的罪證,所以要把當年欠的都要討回來。
很多人以為,這就是整件事兒的真相。
但事實上并不是。
要知道,嘴哥也不是普通人。
以他的出身,即便當時小炮正得意,沒法找機會報復。但也絕對不至于等15年這么久。
另外,難道就沒人好奇,嘴哥那一抽屜的黑白合同,都是哪兒來的嗎?
二、
其實給嘴哥送去合同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水哥。
水哥不是嬛嬛的靠山嗎?他為什么要把嬛嬛拉下水?這對他有什么好處?
這就涉及到黑白合同事件的第二層真相。
表面上看,黑白黑同事件是嘴哥向小炮和嬛嬛發難,但實際上背后真正打架的人,是水哥和另一個金主K。
兩人都是國內T1級別的富豪,在彼此領域都是一方諸侯。
和平年代,大家在各自地區賺錢,偶爾見面之后,也能握個手吃個飯,一起洗洗腳,聊一聊有什么賺錢的新路子。
但實際上,兩人分屬不同的陣營。
這就像是,有曹操這個共同敵人,吳蜀就是好兄弟。
雙方不僅可以互派心腹,還可以搞搞聯姻。
可一旦曹操宣布偃旗息鼓,那么孫劉聯盟也就不復存在了。
雙方不僅一夜之間不再是兄弟,甚至變成了要刀兵相見的敵人。
當時水哥和K,就是這種關系。
想要扳倒一個商人,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查錢。
于是雙方互相舉報對方賬本有問題,只不過水哥是問題更大的那一方。
前面說過,水哥在撈錢的時候,一直有一個人幫他平賬,堪稱是水哥的金融大管家,這個人就是嬛嬛。
所以,工作人員還沒上門,水哥就做好了棄車保帥,把嬛嬛推了出去。
不過這一切,嬛嬛并不知情。
所以,嘴哥發難后,嬛嬛還像抽風一樣,勇敢地沖了上去。
嬛嬛之所以選擇硬鋼,有幾點原因。
一是因為,當時她并不知道,自己已經是個棄子。
二是因為,她的人設本來就是女王。如果面對挑釁就退縮,豈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
所以,她勇敢地沖了上去。
她這么勇敢,嘴哥也是沒想到的。
因為一開始,嘴哥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干掉小炮,給自己出一口氣。
他當時看到嬛嬛沖出來,也是一臉懵逼。
“哎,你這個臭B子,我要收拾的人是小炮,你還主動沖上來了?”
“行吧,反正當年也有你一份,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順便連你一起收拾了!”
后來事件愈演愈烈,嬛嬛也是意識到,自己被當成炮打出去了。
但此時的她已經沒有退路,起碼還有小炮跟自己并肩作戰。
可她一回頭。
“哎,炮爺,你咋跑了?把我一個人扔在這了?”
當年,小炮前期那么硬,后期那么軟,是因為他接到一個電話。
而嘴哥之所以放過小炮,也是因為一個電話。
三、
先說小炮這個電話。
前面說過,小炮就是普通家庭出身。他能闖出來一片天地,一是踩中了時代的脈搏,二是靠跪舔京圈早期的八旗子弟。
那個時候,八旗子弟雖然已經略顯落魄,但底蘊還在,他們背后的叔父輩依然能直達天庭。
所以這場紛爭一開始,就有人給他們打過招呼,不要干預、不要下場,避免被殃及到。
而他們之所以能活得那么滋潤,一是靠父輩的庇佑,二就是靠小炮在臺前幫他們折騰。
所以這群人雖然不看重小炮的死活,但也不希望小炮真的被干掉。
畢竟拔出蘿卜帶出泥,如果牽扯到他們,很有可能會影響到背后的叔父一輩。
所以這群人中有一個人撥通了小炮的電話:
“你不要跟嘴哥硬碰硬了,這件事兒不是你想的那么簡單。你想辦法抽出來,去國外躲一躲吧。至于那個嬛嬛,棄了吧!”
與此同時,嘴哥也接到一個電話。
“我知道你跟小炮的舊怨,但這次先不要動他。他背后有些關系比較復雜,很容易牽扯到別人?!?/span>
“現在還不到動他們的時候,你有氣,就把氣撒在那個叫嬛嬛的女人身上吧!”
嘴哥從小在皇城根下長大,自然知道這個電話的份量,也能聽明白這些話背后的意思。
所以,他即便心有不滿,但也只能照做。
“哎,這次便宜那個狗雜碎了。這筆賬,咱倆以后再算?!?/span>
“不過你可就沒這么好的運氣了。你不是愿意出頭嘛,這次就讓你出個夠?!?/span>
“狗雜碎我現在動不了,你這個小娘兒,我這次還不弄死你!”
所以很多人都納悶,為嘛小炮前期那么硬,后來卻突然不吱聲,搞起了人間蒸發。
實際上,那時的小炮已經跑到了美麗的西海岸,玩了一手隔岸觀火。
而嘴哥也調轉槍頭,把所有的都射向嬛嬛。
直到這個時候,嬛嬛才發現,自己可能完了。
不過嬛嬛經營多年,難道沒有想過補救嗎?
當然有!
四、
小炮跑了以后,嬛嬛就意識到不對勁了。
她前前后后找了許多人,包括老干部、水哥等等,但沒一個人理她。
她只能花大價錢,買到一些消息,才知道這件事情,遠沒有自己想的那么簡單。
從那時起,她不再反抗,而是積極配合相關單位,主打一個希望能從輕發落。
最終的結局,也算是如她所愿,交了幾億罰金了事。
這個罰金,在當時是一個天文數字,但很多人都覺得,嬛嬛在圈內撈了這么多年,交這些罰金還不是灑灑水。
這可就誤會她了。
嬛嬛雖然躋身資本局,參與了不少投資項目,但實際上她的身份就是水哥的金融涂改液。
水哥哪里的賬目出現問題,嬛嬛就出現在哪里。
所以她明面上的收入有很大的水分,實際上賺到的錢也有一部分要上繳給水哥。再加上平常買買買、以及團隊的運營,所以她并沒有想象中那么有錢。
為了交這個罰金,她基本上把這些年賺到的錢都吐了出來。不僅變賣了不少房產和私人珠寶,還欠下不少的債。
當時她還希望哞哞哥能幫自己一把,畢竟哞哞哥背后也是有一些能量的。
但哞哞哥一向懂得審時度勢,在剛出事兒的時候,就跟嬛嬛劃清了界限。
事情還沒塵埃落定時曾有傳聞,說哞哞哥要賣房子與嬛嬛同舟共濟,這其實是嬛嬛這邊放出來的消息,想給哞哞哥一點壓力。
哞哞哥嘴上說榮辱與共,實際上分文沒掏。
經過這件事兒,嬛嬛徹底看清了哞哞哥的真面目,與他分手。
反而是另一個男人的舉動,讓她一直記到現在。
這個人就是廣哥。
嬛嬛之所以能躲過牢獄之災,一是因為及時交夠了罰金,但重要的原因是,廣哥主動站了出來,把所有的罪都攬在自己身上,替嬛嬛進了局子。
而這也驗證了當年小狐仙的預言,廣哥不僅會幫嬛嬛重回巔峰,還會替她遮風擋雨。
最終,嬛嬛交了罰金,廣哥替她進了局子。她沒有十分明確地被封殺(大眼格格那種才是真封殺),也算是錘子高高舉起,輕輕落下。
畢竟嬛嬛涉及到違規的事情,可不僅僅是偷稅漏稅這么簡單。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結局,除了嬛嬛個人的努力,還涉及到這個事件的第三層真相。
五、
黑白合同事件,表面上看是嘴哥拿到小炮和嬛嬛的把柄,想要把兩人錘死。
實際上,是水哥和老K互相斗法,把嬛嬛推出去做擋箭牌。
那么到水哥和老K這里就結束了嗎?
當然不是!
水哥和老K背后,都有神仙。
當初雙方背后的神仙,都想要更進一步。
可天庭仙位只有那么多,想要進步,只能靠搶,或者扳倒對方。
神仙是需要體面的,自然不能親自出手,這些臟活兒累活兒,都得交給手下的人去做。
其中做常見的方式,就是做掉對方的錢袋子,也就是水哥和老K。
所以水哥縱橫商場多年突然被查,不是因為一時大意,而是時機已到。
但那個時候,雙方還沒有到徹底撕破臉的地步。即便出手,也只是點到為止,不會下真的殺手。
所以,水哥有余地,嬛嬛也就有余地。
神仙根本不在乎嬛嬛的死活,他們在意的只是自己錢包的厚度。
他們之所以想干掉對方的錢袋子,也不是為了遠大的理想,而是據為己有。
所以當他們在處理嬛嬛時發現,嬛嬛不是一個人,在圈子里還有無數個小嬛嬛。
他們立即改變了策略,把手中的魚竿換成了抄網,準備把圈子里的魚一網打盡。
然后,就有了那股轟轟烈烈的補稅潮。
當初如果他們重罰嬛嬛,很有可能會讓其他人殊死反抗。所以,他們不把嬛嬛逼上死路,也是在做給其他明星看。
只要交錢,你們就能安全落地。
而這才是整個黑白合同事件背后真正的故事!
六、
到這里,嬛嬛的故事基本已經講完。
順便再說一下,嬛嬛的現狀。
如今嬛嬛雖然沒有明確被封殺,但由于之前的事件過于惡劣,復出是不太可能的。
但話說回來,只要她不再作,風險也是沒有的。
就像前面說的,神仙從來就不在乎嬛嬛的死活。
這些年,嬛嬛想要從泡菜那邊曲線救國,實際上這個決定并不聰明。
因為她一旦回歸大眾視線,有些事情必然會再次被提起。
如果舊事重提,那么錘子也可以重新舉起的。
畢竟上一次,有些事情根本就沒有追究,而水哥也還沒有塵埃落定。
故事結束了,但也還沒結束……
(完)
后記:
《內娛甄嬛傳》系列的連載到此結束,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喜歡。
最后再再再強調一下:
《內娛甄嬛傳》是一個虛構的故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故事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請大家不要對號入座。
連載的方式是一種嘗試,日更也確實有壓力,所以難免有不如意的地方,感謝大家的包容與理解。
后面如果有合適的題材,條件也允許,還會寫一些類似的故事。
再多說兩句:
嬛嬛出道二十余載,坐過舊時代的大船,也被新時代拋棄過。
她擁有過普通人幾輩子都賺不來的財富,也見過普通人沒見過的風景,但到頭來終究是一場空。
很難評價,故事中的嬛嬛是一個好人,還是一個壞人。
只能說,她是一個跟我們一樣的普通人。
人嘛,就那樣!
面對神仙打架,只能低頭認命。
有人看完她的故事,覺得底層人民突破階級,實在太難了。即便像她一樣付出那么多代價,也終究是一場空。
但也有人覺得,貴圈真亂,嬛嬛真爛!
一千個人眼中,必然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很正常。
只要大家看完之后,覺得開心快樂,這就足夠了!
本文作者:萬小刀,寫明星、寫八卦,有憑有據;形象正、影子斜,皆由自取,歡迎關注頭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