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勛奇電視劇【陳勛奇演的電視劇全集】
4K修復版《飛鷹計劃》國內首映,導演陳勛奇表示如今看仍不過時
新京報訊(記者滕朝)5月30日,4K修復版《飛鷹計劃》在中國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舉行了國內首映,這也是繼該片在7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沙灘放映環節亮相后,首次與國內觀眾見面。影片執行導演陳勛奇也來到現場,并在映后活動中與現場觀眾朋友積極互動,就影迷關心的電影創作、修復相關話題展開交流。
《飛鷹計劃》修復前后對比。
《飛鷹計劃》拍攝于1989年,上映于1991年,被影迷們認為是“最純正的成龍血統電影”。劇組當年遠赴摩洛哥、西班牙、菲律賓等地取景,刷新了當時港片制作成本最高紀錄。陳勛奇在活動現場首次透露,該片的總投資實際達到了2億港元,遠超此前坊間流傳的1.15億港元,放到今天,依然是實實在在的大手筆?!拔液芨吲d經過這么多年以后,在大銀幕看到4K修復的、更加清晰的版本時能聽到大家的笑聲,不會覺得節奏很慢或者打斗不精彩?!彼硎荆娪爸泻芏嘞矂蚨蔚脑O計,當年都和成龍、鄭裕玲等主創反復地嘗試排演,力求找尋最理想的節奏和效果。
4K修復版《飛鷹計劃》是由中國電影資料館、抖音和火山引擎聯合發起的“經典修復計劃”的成果之一。經由香港、北京和上海等地的修復師、工程師接力修復,于33年后再次來到影迷面前。
“經典修復計劃”于2023年發起,計劃對100部香港經典老電影進行4K修復,還原老港片的絕代風華。其中,火山引擎為該項目提供AI修復技術支持,并與中國電影資料館一起,對其中10部精修影片進行“AI+人工”修復。在該項目中,火山引擎首次將AIGC視覺大模型技術引入修復場景,利用大模型強大的生成能力和豐富的知識,實現修復效果在清晰度、色彩、流暢度和瑕疵消除等方面的全方位提升。
《飛鷹計劃》執行導演陳勛奇(右)在映后交流現場。
5月31日19:00,4K修復版《飛鷹計劃》的導評直播也將上線,執行導演陳勛奇和研究者魏君子將做客中國電影報道、抖音集團、抖音4K修復的抖音直播間,同影迷一起觀看這部經典港片,并分享影片創作的幕后趣事。4K修復版《飛鷹計劃》已上線抖音、西瓜視頻。其他“經典修復計劃”已修復完成的影片,均可在線免費觀看。
編輯 黃嘉齡
校對 李立軍
被刪減39分鐘后,陳勛奇付出的是,從“神作”到“爛片”的代價
丨本文首發于皮皮電影
?皮哥今天來介紹一部“奇”片。
它是香港“電影全才”陳勛奇,在2000年之前,拍攝的唯一一部武俠片《邊城浪子》,電影改編自古龍同名武俠小說。
趕著90年代武俠電影大盛的風潮,無論玩什么都能玩得出神入化的陳勛奇當年躊躇滿志,獲得臺灣龍祥影業的支持,帶著整個劇組浩浩蕩蕩奔赴內蒙古大草原拍攝本片。
電影的出品方就包括了3家公司:內蒙古電影制片廠、勛奇電影制作公司和龍祥影業公司。
演員方面除了由他自己出演片中葉天一角之外,還找到狄龍飾演傅紅雪、陳玉蓮飾演沈三娘、袁詠儀飾演丁靈琳、袁潔瑩飾演馬芳鈴,以及香港、內地群星加盟,出場人物極多,陣容極其強大。
如此投資巨大的一部作品,1993年上映時卻正好撞上武俠電影跟風大潮,僅上映1周就被下映,拿到154萬港元票房,這種崩塌式的票房慘敗,可謂血本無歸。
然而圍繞著這部電影的故事卻仍在繼續,不甘心失敗的陳勛奇,在兩年后竟然卷土重來,憑借其一己之力,又書寫了另一段傳奇。
神刀堂的堂主“神刀無敵”白天羽,被他的義弟關東萬馬堂堂主馬空群和“白云仙子”丁白云聯手設計殺害。
白天羽一家慘遭滅門,只有外室花白鳳及其兒子得以幸免。
花白鳳的兒子出生不久便被白天羽的原配白夫人調包,由葉平夫婦撫養并取名葉開,拜李尋歡為師,習得一身好武藝。
而花白鳳收養的養子取名傅紅雪,從小便被花白鳳教導要為父報仇,將復仇當作自己的人生目標。
葉開雖然是白天羽真正的兒子,卻受到李尋歡的正面教導,已經放下對上一代恩恩怨怨的執念。
傅紅雪為了報仇來到了邊城鎮,葉開為了化解上一代的仇恨,也來到了這里。
馬空群和丁白云多年來已經探知白天羽有一私生子的實情,早已做好了準備。
雙方在邊城鎮展開連場血戰,最后馬空群、丁白云和花白鳳三人都未能逃脫被害的命運,而得知真相的傅紅雪終于從仇恨中解脫出來,做回了自己。
最終傅紅雪和葉開兩人成了生死之交,他們點起一把大火,將萬馬堂化為灰燼,上一代的恩怨也隨著大火成為歷史的塵埃。
這部電影是由陳勛奇自編自導自演,他對小說十分熟悉,盡其最大的努力保留了小說的原貌。
因此圍繞著復仇的主線,電影中出現的人物和故事線極多,雖錯綜復雜卻并不混亂。
但上映時卻經歷了可怕的刪剪,導致成片“元氣大傷”。
實際上電影完成后陳勛奇自己剪輯了一個約140分鐘片長的版本,但片方考慮到兩個多小時的片長實在不好排片,因此硬生生將其刪減了39分鐘,成了101分鐘。
其中一個重要人物,原著中被馬空群送入煙花之地的女兒翠濃(徐琳飾演)的戲份被全部刪掉;另一個人物沈三娘(陳玉蓮飾演)的戲份也大部分都被刪減。
如此大的改動令片中場景的過渡和故事的銜接都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因此電影上映時雖然武打都十分精彩,觀眾卻看得云里霧里摸不著頭腦。
加上1993年武俠電影的泛濫,如此“缺斤少兩”的作品在當時市場30多部電影中難以脫穎而出,票房失利也在情理之中。
作為創作者的陳勛奇不甘心自己辛苦拍攝的良心大作就這樣被埋沒,他拿原來的素材重新剪輯,又召集人馬二上內蒙古補拍鏡頭,終于在1995年推出了另一部作品《仁者無敵》。
《仁者無敵》的片長是92分鐘,其中大部分鏡頭都是取自《邊城浪子》被剪掉的素材。
包括和翠濃、沈三娘有關的劇情都得到保留,只有約30分鐘鏡頭是和《邊城浪子》重合的。
《邊城浪子》的最終戰場景是在萬馬堂內,傅紅雪和葉開聯手大戰馬空群和丁白云;陳勛奇卻為《仁者無敵》補拍了另一個最終戰場景。
由于找不到狄龍回來參演,只好自己上,又找到內地的瞿穎頂替王璐瑤出演丁白云,上演葉開大戰丁白云的戲碼。
電影完成后并沒有在香港上映,而是對準了內地市場。
由于當時內地上映的電影并沒有對票房數據進行統計,我們也無從得知具體的票房數據。
但將《邊城浪子》和《仁者無敵》結合到一起,我們至少得以窺電影的全貌。
現在也有網友將兩部電影合而為一,剪輯成一部完整的電影,并取名《邊城浪子之仁者無敵》。
其中有兩個不同片長的版本,一個是163分鐘,另一個是181分鐘,除了片長之外,內容和畫質都有所不同。
《邊城浪子》雖然沒有很深刻的藝術主題,卻可以看出陳勛奇為電影傾注了極大的心血。
片中每一場動作戲的編排都極其考究,1對1的單人對決;武打群戲;爆炸場面;馬車追逐應有盡有,是同類題材前所未見。
在90年代那樣的快餐式電影市場環境下,陳勛奇導演敢拍這樣一部場面宏大的武俠電影,實為一次冒險的創舉。
但像這樣包羅萬象的武俠大作,在僧多粥少的狹市場中注定難有作為。
香港當時的文化環境,容不下片長超過兩個小時的工匠作品。
除了本片之外,狄龍同一年的《一刀傾城》和《赤腳小子》也遭遇了同樣的慘??;而龍祥影業的“晚清風云”三部曲也同樣賠了個底朝天;陳勛奇經過本片之后,也十幾年不敢再碰古裝武俠題材。
直到后來他轉戰內地,在2011年推出了《楊門女將之軍令如山》,卻又成了另一部“災難大片”。
不過時隔27年,這部電影如今再看卻仍是一部不可復制的經典。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熱血丹心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