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時尚中國;2005時尚中國首飾專場
長大后閱歷日益豐富了,煩惱也不覺之間充斥著每一天,有時候會突然懷念甚至是念想兒時的記憶。
翻開相冊,在那些辣眼睛的造型中找回曾經比純牛奶還要純還要真的自己。
為此,整理了以下style標簽,方便您對號入座……
01
#20年前的鄉村混搭風#
2003年,還沒有愛上奶茶、沒有幸福成月半的初代流量周杰倫,憑借著無以倫比的音樂才華壟斷式圈粉,成為了國民頭部品牌美特斯邦威廣告牌上最耀眼的那顆星,一時間可謂是強強聯合。
2003年起,周杰倫成為美特斯邦威代言人,開始了長10年的合作
后來還加入了紅極一時的張韶涵等明星,后面的Angelababy當時還是小透明
那一句響亮的slogan“不走尋常路”,讓無數少男少女們徹底走不動路,是的,年輕的時候誰還不認為自己像idol一樣,是最獨一無二的存在呢?
跟現在的飯圈女孩動不動就要為偶像一擲千金相比,幾百塊錢就能get偶像同款,何樂而不為?
穿idol同款的那種幸福,就好比富二代端木磊帶灰姑娘楚雨蕁去美特斯邦威買衣服般讓人眩暈。
彼時,隔壁的森馬也不甘示弱,當我們還在糾結“SHE”和“TWINS”到底誰才是第一女團,森馬乘勝追擊,派出代言人謝霆鋒、twins組合,喊出了更為厲害的口號“穿什么就是什么”。
雖然我也不知道它說的到底是什么,但我就覺得很厲害,于是,少男少女們義無反顧地套上了“時尚”的新衣。
你若問他,這衣服到底時尚在哪?
“害,根本不重要好嗎!穿就完事了唄!”
至此,從美邦再到森馬、以純、真維斯,這些國民品牌的崛起,撐起了“鄉村混搭休閑風”的天空。
“多即是范,亮即是潮”的飽和混搭法成為中國城鎮青少年心照不宣的“時尚法則”。
你聞聞,雖然當時的風里都充滿了“土味”,但卻無比快樂,不是么?
02
# “殺馬特”病毒流行#
2005年對審美的顛覆,是注定要載入史冊的。
選秀鼻祖《超級女聲》橫空出世,路上隨處可見頂著李宇春同款龍珠頭,戴著周筆暢同款黑框眼鏡的路人,他們可能會為自己的idol大打出手,但沒有人會質疑自己最“主流”的裝扮。
當年,一個沒有剪過“殺馬特頭”的年輕人,注定與“時尚”無緣。
殺馬特的上頭,就在于它直擊靈魂的坦蕩,就連當時的女明星都招架不住,個個拋下偶像包袱,賣力地為它代言。
小伙伴看看,誰贏了?
“殺馬特頭”的精髓在于劉海,其厚重程度要足以表現出驚人的發量,長度最好以遮住眼睛為宜,再配以紅黃藍綠等不羈的色彩。
只有這樣,才能撐起“殺馬特精神”的內核,如果再化上一個邪魅不羈的“煙熏妝”,掛上10元店即可買到的金屬掛飾,毋庸置疑,你將是“葬愛家族”的王者。
而對于別人的眼光,“葬愛家族”透過眼前門簾的縫隙,回敬了一個不屑的眼神,“我們一幫人,并不在乎你們怎么說。”
畢竟,集齊了7顆龍珠后,我們便可以召喚神龍。
03
# 45度非主流的憂傷 #
一直到00年代中后期,QQ文化達到頂峰,一股強大的勢力正在自圈陣地,野蠻生長。
QQ空間、勁舞團、火星文、大頭貼……到處充斥著他們的身影。
他們傳承了殺馬特前輩的衣缽,繼續留著厚重的劉海,但顯然比殺馬特更愛思考,更富邪魅憂郁氣質。
紅紅火火恍恍惚惚,“非主流”就這么來了,憂傷,充斥著整個文化語境。
比如:
無以名狀的45度明媚憂傷
連文字都是憂傷的形狀
不憂傷不足以聊人生
因為這場曠日持久的憂傷,“90后”也一度被詬病為“腦殘的一代”。
只是他們不明白,那時候的我們,是真的“少年維特式”的憂傷,不像現在的人,連表現憂傷,都還要梁靜茹給勇氣。
04
# 思密達韓潮:做個精致豬豬男女孩#
進入了10年代,穿得“精致”這件事,終于被提上日程。
告別了“土尬”的我們,轉頭竟發現,曾經風光一時的美邦、森馬落隊了,逐漸被H&M、ZARA和優衣庫這樣的國外快時尚品牌取代。
“殺馬特”、“非主流”也只能殘存在街邊50元精剪的tony小哥身上。
遍地開花的優衣庫
與此同時,一股強大的“韓潮”正在席卷中國,可以說,10年代的前半段,都是被“韓”化的時光。
一部韓劇就能帶出一部“潮流指南”,韓劇女主角的精致也帶動了美妝和美發行業的蓬勃發展。
街上出現了許多“韓劇女主角”買家秀,她們留著精致的空氣劉海,化著直男看不出的素顏心機妝、咬唇妝,穿著柔和的韓版大衣,幻想著能命中邂逅帥氣的歐巴。
當時的時尚,充滿著“思密達味”,只要是跟“韓版”掛鉤的一切,就意味著熱銷。
特別是口紅,買買買的欲望,簡直比李佳琦還要惡魔。
《來自星星的你》帶紅了江湖人稱“星你色”的YSL方管52號,老實講,這支在現在看來頗為死亡芭比的色號,對黃皮的亞洲人是極其不友好的,奈何中國女孩想要成為“精致豬豬女孩”的決心無人能擋,硬核的購買能力更是導致全亞洲的柜臺一度缺貨。
韓劇的瘋狂帶貨直接激發了“韓國代購”產業的興起,誰的朋友圈還沒幾個韓國代購了?
直到現在,只要你去到韓國,總少不了碰見去東大門打卡的同胞,只要踏進一家美妝店,會說中文的柜姐早已笑臉相迎地看著你的臉,不,是RMB。
05
# 性冷淡的高潮 #
2016年,隨著“限韓令”的實施,韓風有所收斂,雖然還在,但明顯不再是主流,“高級”成了人們更為注重的審美需求,“性冷淡風”正是在這個時候占據了時尚的高地。
日益增多的獨立女性,紛紛選擇用“性冷淡風”作為包裝自己的武器,她們拋棄了紛繁復雜的設計和花枝招展的色彩,轉而投入極簡“黑白灰”的懷抱,走路帶風,醉心職場,遠離渣男。
作為高級臉的代表大表姐“劉雯”,成了新晉的女性偶像,31歲母胎solo又怎樣,新時代獨立女性有顏有錢,有貓有狗,如此致命,我就是你們娶不起的高級女孩!
畢竟,就連昔日的“好嫁風”女孩奶茶.澤天,也已經黑化成了如今的鈕鈷祿.澤天。
06
#刮起復古風 #
時尚是個圈,當你愁于沒有衣服穿的時候,我勸你翻一翻媽媽的衣柜。
你會發現,哇,都是些什么神仙衣服!
媽媽輩的時尚,現在看也毫不過時
近幾年,凡是跟“老”搭上邊的東西,也是刮出了新的時尚潮流。
老爹鞋、奶奶褲……老東西的時尚你還真不得不服。
之前我們就已經寫過,不一一贅言了。
時尚,姜還是老的辣
關于妝容方面,“港風”妥妥出圈,比起現在清湯寡水般的少女感,我們真無比懷念膚白、紅唇、烏發的90年代“女明星式”美麗。
90年代女星美顏暴擊
07
# 國潮崛起.ING #
2017年,網絡綜藝《中國有嘻哈》的熱播開啟了嘻哈元年,街頭嘻哈強勢進入大眾視野,潮牌成了最high的時尚,作為一個年輕人,如果你穿得沒有freestyle,真的會被說不太real。
彼時,真正潮流的人,都開始keep real起來了,因為時尚話語權已經掌握在了更為年輕的“千禧一代”身上。
幾乎與互聯網共同成長起來的“千禧一代”,更加注重個性化的表達,對奢侈品也是情有獨鐘,而“潮”是他們的核心時尚觀。
在此之前,許多奢侈品大牌就早已放下身段,拼命更新換代年輕的代言人,主動示好這些愛花錢的小金主。
去年8月,Dior成為首個入駐抖音的奢侈品牌,Gucci在Instagram上更是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互動營銷攻勢……LV和Supreme推出的聯名系列創造了一億歐元的銷售額。
全世界都明白,誰能率先完成KPI,取決于誰能持續吸引中國 “千禧一代”的錢包。
再看看那些半條腿已經踏入棺材板的本土品牌,被逼到生死邊緣、面臨“老年轉型”的他們紛紛抱團“潮化”,李寧、太平鳥、波司登,這些原本和時尚毫無關系的品牌痛下決心“改頭換面”,走上各大國際時裝周,邀請明星站臺,出聯名合作款,一股叫做“國潮”的風潮就這么順勢而生了。
而后,“國潮熱”越演越烈,從時裝周到雙十一,再加上明星的實力帶貨,“國潮”顯然成了新的時尚標桿。
就連老干媽也出圈了
發現沒有,一夜之間,中國人就無比時髦起來了,北京時裝周、上海時裝周,本土時裝周如雨后春筍般冒出,大街上到處是背著Lv、Gucci,身穿潮牌的小年輕,各大奢侈品牌相繼入駐中國市場,本土“國潮”也勢頭正盛,中國“時尚”一派欣欣向榮。
最后,關于穿衣審美這件事,小印不給什么建設性意見。
從土味到時尚,我們不也是這么摸索過來的嗎?
愛穿什么穿什么,不是說好了嗎?穿衣自由!
“穿什么就是什么”才是我們該努力實現的終極目標!(我可太愛這句廣告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