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田樸珺專訪冬奧會“雪花”設計者曹雨西 跨界訪談節目《共同說》大灣區篇今日上線
“第一次去曹雨西的工作室,我以為去了網吧”《共同說》節目總制片人田樸珺說道。工作室里擺滿了電腦,每個人都在快速敲擊鍵盤,很難說曹雨西到底是一位程序員,還是一位藝術家。他扎個小辮,帶著黑框小圓鏡,舉手投足透著文藝工作者的不羈和真性情。一種渾然天成文理通吃的氣質映入腦海,也許這也正是新媒體藝術家所需要的素質。
與傳統藝術不同,新媒體藝術更像是“技術+藝術”的組合,從業者更多是寫著代碼、搗鼓傳感器、操控聲光電,抽象且具象。本期《共同說》邀請到了這位富有才氣的青年新媒體藝術家曹雨西,一起來聽他分享“數字藝術”背后的故事。
聽到曹雨西這個名字也許大家有些陌生,但提起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的“一朵雪花”,卻無人不知,他們在構造過程中保留了簡約大氣的外形,突出了晶瑩剔透的質感,結合了福立方的剪紙元素,在冰面上排列出一組組蜿蜒曲折的雪花“山脈”。綿延不絕的雪花連成一條優美動人的曲線,結合led的發光特性和固定視角下的裸眼3d效果,“冰面”底下是一層層向下生長的凍結雪花,真正實現了逼真的冰川雪洞的視覺效果,這令人驚嘆的作品就出自他的團隊,這個以曹雨西為主的年輕90后藝術團隊以“數字科技”為載體,以“傳統與創新相結合”為立意,用科技美學向世界講好中國文化故事。
跨界訪談節目《共同說》大灣區篇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東莞、佛山六地為線索,記錄快速發展中大灣區的城市人文和創新發展進程,青年藝術家曹雨西就是典型的灣區創業代表人物。回國后他把工作室搬到了深圳市南山區,因為深圳是一座科技之城,南山更是屏幕、硬件的研發高地,寬容的社會環境、積極的發展政策,非常利于藝術產業發展,年輕的曹雨西團隊展現了深圳人的蓬勃朝氣。
節目中,曹雨西與田樸珺暢談新媒體藝術,并一起走訪了他的首個美術館個展《凝固的維度》,邊走邊聊中曹雨西闡述自己的觀點,商業化在這個時代并不是貶義詞,他不希望藝術是高高在上的,新科技的目的就是為了降低成本,讓更多人享受到藝術,這才是我們的目的。
曹雨西擅長利用人工智能對中國傳統繪畫進行數字化的視覺創作,進而呈現藝術創作和科學技術之間的關系。不僅讓傳統藝術煥發出新的活力,也使不明覺厲的新媒體藝術變得通俗易懂,讓更多人能夠感受新媒體藝術的魅力。在節目中,對于數字藝術是創新還是如“麥當勞”持續復制般價值寥寥,田樸珺跟曹雨西也都有不同的見解。
隨著數碼影像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數字媒介,已潛移默化地與我們的社會生活建立起密不可分的聯系。以曹雨西為代表的新銳藝術家們正在積極探索與試驗,用計算和代碼講述不一樣的故事。展望未來,新媒體藝術倚重其獨特的表達方式與語言魅力,將使我們的藝術與生活,社會與環境更為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