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黑暗榮耀》的女人,人生比文東恩彪悍
圖源:《黑暗榮耀》第二季
(資料圖)
從“貧困女子”走到金牌編劇,有太多人著迷于金恩淑功成名就的故事了。但最動人的,不是一位編劇在名利場的勝利,而是一位女性,在從研究灰姑娘到獨立女性的敘事中,不斷完成對女性主體性的探索。
《黑暗榮耀》有多火、多細節怪,不用多說。相比名場面,我反而會被更隱晦的片段戳到。
有一幕是這樣的,當復仇二人組的大嬸為了順利執行計劃,選擇了回家和丈夫見面挨打時,宋慧喬悄悄在寄給她的信件里,捎上了一支口紅。
這是我整個第二季最愛的時刻,宋慧喬說:“我覺得它會很適合你”,誠然習慣了樸素的大嬸并不涂口紅,但她一定懂得了寄托在物件上的鼓勵。
這是另一個同樣經受苦難后的女人給她的,在滿身傷痕后重拾起的尊嚴和勇氣。
也是只有女性才能深刻意會得到的,有關紅唇的隱喻——你擁有渡過一切難關的漂亮力量。
怎么才能撩撥女人的心,這方面金恩淑真的很懂。
對于《黑暗榮耀》的成功,社交平臺上有人艷羨于她踩在風口上的幸運,也有人吐槽不過是爽劇一部。
可不得不說,論如何捉住審美流行這方面,金恩淑確實稱得上是“成功的編劇”。
金恩淑在《黑暗榮耀》發布會
轉型復仇戲前,她有個外號叫“浪漫劇女王”,寫過的許多作品,都是韓劇收視和噱頭的保障之一。
韓流興旺的20年,也是金恩淑不斷轉型的20年。
她緊貼著韓流風向標,寫的女主角不管是“灰姑娘”還是“職場女性”,都能在貼合觀眾口味之外又創造金劇。
在她身上,我感知最多的,除了拿捏少女心的才華,還有“識時務”的甜口。
金恩淑過往作品《繼承者們》、《太陽的后裔》
她非常懂變通,也明白如何才能在大洪流中,尋找命運的機遇,并持之以恒地堅持。這種敏感,是她從童年開始就磨礪而來的。
少人知道,在成為金牌編劇前,金恩淑也經歷過一段人生的“低谷期”。小時候,她父親早早去世,母親靠著在餐廳洗碗的微薄薪水養活了三個孩子。
金恩淑是家里的長女,為了幫襯家庭,高中還沒畢業,就去了一家小家具廠里當文員,一做就是7年。
直到25歲,偶然在雜志上看到了首爾藝術大學的招生帖子,才鼓起勇氣辭掉工作,去首爾備考。
金恩淑因《鬼怪》拿到百想大賞
她為生活做過退步,但內心又是一直保持“自我”的。她備考過兩次,都失敗了,直到27歲才順利“上岸”。
曾經有一段時間,由于錢包太窘迫,她只能住在地下出租屋內,靠著一袋蝦餅撐了三天。她說:“我覺得我不能就這樣回去了,我不想放棄。”
金恩淑從沒放棄過自己對生活的渴望。她有個作家夢,從小就愛寫詩、愛參加作文比賽,即使中途因為家境要走另外的路子,也從沒放棄過看書的習慣。
下班后的時間,她會收藏喜愛作家的本子、讀喜歡的故事,這是她那段時間最溫柔的記憶。
金恩淑
環境是她沒法改變的,她只能去適應,但每當新的轉機到來,她同樣會毫不遲疑地去拼、去爭取、努力挑戰,直到耗盡自己的力量為止。
靠著這樣“想出名”的心,畢業后她寫的第一部戲《巴黎戀人》播出,一舉就創下韓國超高收視率。
電視劇《巴黎戀人》
金恩淑的作品出得勤,幾乎每隔一兩年就會有新東西,且都是韓劇的大熱門,甚至帶動了一波男女靈魂互換、大叔型男友等偶像劇公式的流行。
金恩淑過往作品《秘密花園》、《鬼怪》
金恩淑是有自己的一套“成功學”的。她說過自己的編劇法則,就是要快樂,因為“觀眾看劇就是用來逃避現實的”。
她覺得偶像劇套路也沒什么不好,關鍵是塑造不同的角色,讓觀眾忘掉通俗的設定。
有人分析起她的寫作套路,是永恒的愛情話題、5%的創新和宏大的世界觀。像《鬼怪》神秘的東方傳說,加入一點奇幻的題材,但不變的是弱女與強男的結合。
電視劇《鬼怪》
再加上諸如“跟你在一起的時光都很耀眼”的情話和浪漫宏大的畫面片段——雖然被孔劉吐槽過“臺詞很難講出口”,但毫不妨礙她給女孩們塑造的“夢”。
但在造夢的時候,她又是時刻關注觀眾的口味來做出調整的。
《巴黎戀人》講的是貧窮少女與富家公子的故事,但結局時,金恩淑寫成了這只是女孩做的一場夢,原本她覺得這應該會很有意思, 結果卻遭到了觀眾的強烈不滿和抨擊。
接受采訪時,她說自己一直在對結局反思,她意識到,如果觀眾不能接受,那就不是好劇本。
總結了自己一套“成功學”的她覺得戲劇就應該取悅觀眾。如果只是為了取悅自己而寫作,那么它只是一本日記。“如果我不能與觀眾產生共鳴并聽到很多負面評論,那我就做錯了。”
電視劇《市政廳》
可以說,金恩淑并不是那種把“用劇本通往理想之路”掛在口頭的編劇,而是現實主義的職業者。
為了收視率,她要取悅觀眾,也一直很關注評價,所以她戲里的女主,也進化得及時。她對女性的想象,也在不斷摸索塑造女主角的過程中,有了一點新的變化。
在金恩淑從前寫的劇里,女主通常是一個貧窮的、柔軟的女性,而她會因為各種事故,遇上一個背景足夠雄厚的、能保護她的男人。
像《繼承者們》里的樸信惠,就是個極度貧困戶,被姐姐搶走所有錢、只身一人徘徊在國外時,恰好碰上了財閥的兒子金嘆。
電視劇《繼承者們》
他們在短暫的相處中陷入了曖昧的情感里,樸信惠在戲中的人設是個遇事會大哭的女孩,哭戲很多,而每當她被暗戀金嘆的女同學欺負時,拯救她的,也注定是男性。
電視劇《繼承者們》
她們沒法通過自己的力量去改變困境,只能依靠從天而降的援手。當女性觀眾們逐漸摸清了霸道總裁戲路的虛幻,她們也慢慢從幻夢中脫離出來了。
以至于這幾年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吐槽金恩淑筆下的女角色太不夠味,“不成熟”“愛哭”,“也不獨立”。
她開始意識到,女性已經不再沉浸在和白馬王子相愛的童話里,她們需要的是自己也能成為女騎士,用自己的力量闖出一片天。
2017年,在某次女性論壇上,金恩淑也終于說:“在我以往的作品中,都是男性角色主導故事,現在世界變了,獨立女性越來越受到關注。在我的下一部作品中,我將塑造一個不依賴財閥而獨立行動的女性。”
《太陽的后裔》是她第一個拋棄灰姑娘敘事的作品。
宋慧喬演的姜暮煙是與男主地位持平的醫生,在戰場上,兩人各自為任務努力又彼此扶持的畫面,是當時女性對伴侶關系的新想象。
電視劇《太陽的后裔》
從小女生到大女主,金恩淑跟著熒幕女性意識的轉變為女主角添磚加瓦,也恰好每回都塑造了惹人喜愛的女人。
有人把劇的火熱推向背后的制作公司,但我覺得能抓住“成功”的幸運,人的因素是更多的。
選角的精準是成功的奧義之一。
韓國的影視劇制作方式用的是“制播合一”流程,新戲邊拍邊播,根據觀眾的反饋隨時調整劇本,在這樣的情況下,編劇也自然成為了整部作品制作的重心。
參演《黑暗榮耀》的三位女演員,從左到右在戲中分別飾演樸妍珍、李沙拉、崔惠程,每個人都很有自己的味道。
尤其是作為金牌編劇的金恩淑,不僅擁有選擇導演的權力,還能參與選角。
在《黑暗榮耀》里把“賤兮兮”的孫明悟演出汁的金健宇,就是她在眾多候選人里一眼相中的選手。
而大嬸的扮演者廉惠蘭,更是金恩淑研究了好久對方排期,苦苦邀請來的。
《黑暗榮耀》中飾演孫明悟的金健宇
金恩淑挑人的眼光很毒,選男、女主,不僅要外形貼合,還要考慮背后的話題度,但演技始終是第一位。
《黑暗榮耀》的男二鄭星一,在接拍之前甚至可以說是“默默無聞”的。
《黑暗榮耀》男二飾演者鄭星一
而當初參演《鬼怪》的孔劉,讓金恩淑差不多等了5年,才終于有合適的機會接下她創作的角色。
她愿意給不知名演員機會,也總希望演員們能挑戰、突破自己固定的風格。
她讓“甜妹”宋慧喬演了瘋狂的復仇女,也讓《人間中毒》里性感溫婉的林智妍,蛻變成了“小太妹”樸妍珍。
林智妍在《黑暗榮耀》發布會
最有意思的是,每當演員怕自己演不好時,金恩淑就會表示,如果不成功,就把鍋甩給她。
從“貧困女子”走到金牌編劇,有太多人著迷于金恩淑功成名就的故事了。
但我最愛的,不是一位編劇在名利場的勝利,而是一位女性,在從研究灰姑娘到獨立女性的敘事中,不斷完成對女性主體性的探索。
她不是從一開始就是絕對的“大女主”立場,反而是在不斷反省、吸收批評后的自我更迭。
圍繞著女性關系,要是從前的偶像劇,可能會講三角戀、雌競、情敵間的彼此嫉妒,但在《太陽的后裔》里,是一段相互競爭、進步、真誠的女子友誼。
而到了《黑暗榮耀》中,女性關系的延展是更深刻的。
大嬸和宋慧喬的“復仇者聯盟”,不僅是單純的情誼,而是更復雜的、同為女性在苦難境況下的羈絆和救贖,甚至超越親情。
就算被吐槽是爽劇,在新戲里,金恩淑也埋入了許多她在愛情之外的思考。
譬如校園霸凌,不是單純地歸類于人與人之間的嫉妒、發泄,而是回歸到暴力者身上,去探究母愛和教育的缺位,會帶來什么惡果。
也因此,在描寫妍珍女兒時,金恩淑才沒有用千篇一律的“惡女的孩子也是惡”的套路,而是給了她純真、克制、善良。
當她知道自己的媽媽曾經暴力對待過自己的同學后,她說:“我不再以你為榮。”
其實蠻驚喜的,《黑暗榮耀》不只是金恩淑作品風格上的轉型,也是她對劇本思考的一次轉型。
她不再只單純地關注能給觀眾帶來快樂的東西,而是更深刻地探究人的情感需求。
發布會上,她說起自己創作這部劇的理由,是和女兒聊起校園暴力話題時,女兒的提問——“你覺得我將某個人往死里打這事會讓你更心痛,還是我被往死里打會讓你更心痛?”
金恩淑在《黑暗榮耀》發布會
當時的她并沒能找到答案,但在寫劇本的過程中,她漸漸明白了自己的責任。
如果只是簡單的二選一,她覺得女兒“被人往死里打”這個選擇會更有辦法解決。因為她有錢,但現實中大部分的受害者家庭卻都很一般。
她創作《黑暗榮耀》,是為了鼓勵處在陰影中的女性,也是為了每一個曾經受過傷害的人、在困境中的人,無論多難,都可以鼓起勇氣,去爭取自己想重新“獲得的東西”。
《黑暗榮耀》截圖
我覺得這就是金恩淑的“女性啟蒙”吧。
是她在不斷寫女性角色后沉淀下來的給自己的啟蒙,也是給女性觀眾的啟蒙——關于女性的生活,絕不僅僅只有愛情童話,而是可以更復雜、更難以詮釋,也更難找到答案。
未來的金恩淑也許仍會因為職業、收視率的關系,繼續圍繞著觀眾喜好,創作出符合大眾口味的劇,但我也開始有了些盼頭,在她筆下的女性和女性,會擁有更多值得發揮的、美麗的空間。
作者 | nico
校對 | 賴曉妮
排版 | 楊 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