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潮人【潮人電視劇打扮】
這國產劇尺度炸裂!滿屏葷段子性暗示滿滿,居然火了15年還成經典
這周爆劇。
有主打女性爽文的《墨雨云間》,劉亦菲盛世美顏的《玫瑰的故事》。
還有一個熱搜
#愛情公寓 大爆劇。
不過是因為婁藝瀟戀情曝光,就讓這部劇重回大眾視野。
十五年來,不斷被人提起,今天可能難以有一部劇爆到這種程度。
雖然,這期間有很大一部分,是關于抄襲的爭論。
有人罵它是“漢化美劇”“逐幀搬運”。
有人把它奉為經典,更甚者罵缺席《愛情公寓》大電影的演員“忘恩負義”,毀了自己的童年情懷。
但不論是正方反方。
都在給這部劇持續增添熱度。
直到今天,一些演員還吃著《愛情公寓》長尾效應的紅利。
新作里,沿用原有人設,再續前緣。
△ 2024《歡笑老弄堂》
去年王者農藥和明星合作推出cos。
呼聲最高的是:想看呂小布。
官方聽勸,立刻請“本尊”出馬
你再怎么不爽,它也風生水起。
為什么?
今天Sir重新提起《愛情公寓》,不是為了再說抄襲的問題,過去的網友列出的實錘已經足夠充分。
而是想說為什么那么多人還對它念念不忘?
不是因為本身有多么經典。
而是
內娛再無代餐。
就像很多分手,所謂的走不出來,主要是因為還沒找到下一任。
找到了,解決一大半困擾。
往小了說。
《愛情公寓》是最后一部現象級情景喜劇。
沒有了新的爆款,只有IP衍生
和《武林外傳》同一編劇的《龍門鏢局》,《家有兒女》后有《家有兒女初長成》和最近傳出消息的《家有兒女》電影版,《愛情公寓》2018年被調侃為“愛情公墓”的電影版,豆瓣3.2,票房卻狂攬5.5億。
而放大來說。
這是不是國產影視劇的最后一場造夢?
經典的影視劇不少,但好像沒有哪一種,像情景喜劇一樣,觀眾有著不斷要走回去的沖動。
就像美劇《老友記》,12年后再聚首。
粉絲也會自發組織各種線下抱團活動。
所以。
與其說情景喜劇是一個單純的作品。
不如說,它創造了一個空間。
像是一個成年人的安全屋,一個童年的秘密基地,一個存放著各種美好期待的宇宙蟲洞。
空間不大。
但讓你覺得,一輩子活在里面也心滿意足了。
如果說《家有兒女》造的夢,是理想家庭、“不掃興的父母”。
《武林外傳》是快意恩仇與人情煙火。
那么《愛情公寓》代表的就是那一代人展望中,中國摩登青年的生活典范。
這個夢今天怎樣了?
這是Sir真正想聊的。
所以忍不住開腦洞設想了一下
要是《愛情公寓》放到現在來拍,會是什么效果?
01
現實中的愛情公寓
今天fashion的年輕人愛看GQ實驗室。
那么15年前看什么?
互聯網還在普及中,信息差沒消除。
于是就讓《愛情公寓》有了大量發揮空間
從《老友記》《老爹老媽浪漫史》等美劇中,將西式現代都市開放的價值觀和潮流,移植到了本土背景,立刻受到追捧。
它打造出了一本都市潮人的生活指南。
然而手捧這本指南。
看著劇長大的朋友,今天走入了困惑
如果不算上第五季強加的新角色,《愛情公寓》一共8個主角。
但按照現實上海的收入情況,能過上劇中生活的有幾個人呢?
答案是:不到一半。
也就是胡一菲、陸展博、林宛瑜和關谷神奇(前期)。
首先明確一點,愛情公寓的取景地為上海文化佳園公寓小區,主角團居住的3601和3602的戶型為套三或套四,第一季設定房租為每人兩千,總租八千,優惠政策是情侶入住,房租減半水電全免。
再看角色設定
胡一菲,大學老師(第五季升為副教授),公寓最高學歷。
收入構成為基本薪資+課時費+獎金,因為一菲是學校里最受歡迎的女老師,加上她升職迅速且偶爾會打比賽賺些外快,月收入大概為1-2萬元。
陸展博,麻省理工碩士,高級碼農,主程序員(后期去做環保),工資全公寓最高,幾萬塊的變形金剛說買就買。
關谷神奇,著名漫畫家,《愛情三腳貓》作者。
他第一季披露過自己的收入是每月四萬人民幣,但后期淪落到要為彪老板畫盜版掙錢,還因為生計去做自己不喜歡的美術老師,可見收入腰斬。
林宛瑜,林氏銀行千金,富二代,我們把她看成是財富自由;
劇中的生活水平是什么樣的?
日常酒吧消費,周末節假派對,漂亮衣服隨便穿,在扣掉房租水電生活費后,剩下的錢咬咬牙還能買個大件。
在魔都高昂的物價下,可見公寓里能趕得上這個水平的,基本都是80后各個領域的佼佼者。
文科要做到副教授,理工科標配高薪碼農,漫畫家是藝體類頭部,還有一個游離在社畜范圍之外的富二代。
至于其他人呢?
喜劇的外殼包裹著的,是無處安放的現實。
曾小賢,“三無”主持人,無廣告無贊助無名氣,電臺鄙視鏈底端,月薪在底薪加一點點獎金(看Lisa榕心情)間浮動,大概幾千上下;
張偉,律師的收入根據客戶和具體案件決定,但他的工作室生意并不好,好在他為人節省,花銷不大;
陳美嘉,寵物店獸醫助理,稅前應該不超過四千,第五季為家庭主婦;
呂子喬,前四季為無業游民,收入浮動巨大;
唐悠悠,龍套演員,收入不穩定,十八張信用卡輪流還債;
秦羽墨,歐萊雅高級美容顧問,但因為喜歡奢侈品還要養敞篷跑車,可見存款不會很多。
他們代表的是上海這座城市更加普遍的“大多數”。
拿著到手幾千塊的薪水,有些沒有穩定的工作和社保,被眼前繁華的魔都和物欲裹挾,每個月比發薪日更提前到來的是信用卡賬單。
雖說后來的我們都心知肚明,其中大部分角色的人設都是挪用美劇而來
比如所謂的“雅痞”呂子喬,抄的是《老友記》喬伊和《尋媽記》巴尼。
一個無業游民的設定卻風流倜儻,是把兩個角色的窮和渣融到了一起。
但如果不這樣做呢?
嚴格來說,《愛情公寓》的大部分劇情在現實中無法成立。
不但匹配職業和人設的滬漂一族無法在上海租到那么寬敞漂亮的公寓,四男四女之間分化巨大的階級也注定了他們不會成為室友,更談不上跨越階層的友誼和愛情。
過去《愛情公寓》系列在豆瓣的最高分是8.2,均分是7.8,是八零九零后的浪漫情懷和集體回憶。
可它的劇情放到今天,少不了要被罵
懸浮。
房租減半?哪有這種好事。
天天泡吧?你不用加班啊!
按理說。
今天的工資水平提升了,社會的物質也豐富了,可為什么觀眾反而接受不了15年前的劇情了呢?
其實。
《愛情公寓》從來都不符合現實。
它只是在某個階段,符合了大家相信會實現的未來。
02
互聯網的原始生態
說完硬件,再來說說軟件。
許多人印象中的《愛情公寓》充斥著網梗段子,搭配“我的未來式由我做主”的旋律,搞笑的同時又不失八零九零后個性表達的正能量。
但其實呢?
許多人都忽略了它的另一面
在被全網斃掉的海報中,可以看到它試圖放開的各種尺度:
男女,男男,女女,Drag Queen……甚至還有四愛。
這是十幾年前的都市情感劇所試圖呈現的真實:
飲食男女生活的本質不光是吃喝玩樂。
還有剝去階級和身份組成的人造革后,所裸露出來的動物性。
而如今呢?
我們早已習慣國產劇“無性繁殖”的真空氛圍,美其名曰純愛。
除了海報,《愛情公寓》當然還有其他時代限定的兩性元素。
猜猜看。
這些熟悉的名場面放到今天的國產劇,又有幾幀能安全茍活下來:
男凝。
撈女。
葷段子。
性暗示。
放到今天,這些會被和諧掉幾分?
就算僥幸存活,是否又會被貼上“低俗”、“厭女”的標簽,展開新一輪圍剿?
再說角色。
眾所周知,《愛情公寓》從來不是一部站在道德高地上閃閃發光的正劇。
除了青史留名的渣男呂子喬,大部分角色也都禁不起放大鏡的細看。
秦羽墨、胡一菲是小三;
曾小賢出軌,展博繁殖癌,張偉是“你的那杯13”。
諾瀾是綠茶,勞拉是蕩婦,還有一大堆男女主角的沸羊羊,舔狗。
如果用當下的互聯網思維去看待,這些男男女女拖泥帶水、藕斷絲連,互相愛來愛去睡來睡去的戲碼,是不是又“三觀不正”?
看出問題了沒?
如果我們用今天的思維去評判一部十五年前的劇,大概率年少的所有回憶都無法逃脫“三觀不正”的大棒與唾沫。
不光是角色,聯想到近幾年對反派演員們的上綱上線,甚至能順理成章地想到演員被熒幕形象連坐的下場。
“第三者”。
同樣是都市劇,不就是前幾年的林有有,年初的楚志娟;
“”。
不光是影視,其他古早的高雅藝術,如今都被看不懂的大眾詬病;
“戀愛腦”。
寸土寸金的上海,當下走紅的是不花錢的city walk和萬圣節的全民發瘋。
一線城市就業與生存的逼仄,無法再維持年輕人的松弛感,北上廣不相信眼淚,“花束般的戀愛”就算有也無法裝滿一整棟公寓。
說到底,十五年前的《愛情公寓》提供的不光是二三線城市因為看不到美劇而得到的漢化版代償,更是一種對未來美好的期盼,對新生活的向往。
里面充斥著的美好光景不僅是八零九零后的集體記憶,也是某種可憶而不可追,可追而不可及的泡沫。
這么多年過去,國產劇不光沒能再誕生超過它的情景喜劇,無論是質感還是尺度甚至斷崖式下滑,盤旋在故步自封的另一層洼地里。
說到底,當下的我們拍不出的,又何止是一部《愛情公寓》呢。
03
泡泡的破滅
2013年,詩人米沃什曾在《被禁錮的頭腦》里提到一種名為“穆爾提—丙”的致幻劑。
吃下這種藥丸的人,無一例外都會感受到莫名的安詳和幸福,“獲得某種程度的心理平衡”,忘記現實世界的怪誕和荒謬,足以支撐人們繼續工作生活,度過接下來的一段日子。
脫口秀演員呼蘭也說過,笑,是生活的麻藥。
如果動手在社交平臺上搜索《愛情公寓》,你不難發現這部劇,包括其他國產的情景喜劇,曾帶給一代人無可替代的快樂記憶。
而如今只剩下班味、內卷、“不婚不育保平安”等,朝理想背過身去的文化。
《愛情公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代表的,是小鎮青年也好,發展中地區對發達城市的遙望也罷,無非是一種對精致生活,精彩人生的憧憬。
這座神奇的公寓,不到兩千塊就能住進去。
室友不光是文明高素質普通話標準的帥哥美女,還都是有趣的靈魂。
樓下就是酒吧和洗腳城,居民設施便捷,坐落在上海這座大城市的主動脈里,進可叱咤魔都,退可歲月靜好。
最好的朋友就在身邊,最愛的人住在對面。
一句電視劇的宣傳標語,是多少年輕人以為奮斗就能擁有的甜蜜未來。
但十五年過去,發生了什么呢?
看見這部國產喜劇,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已經不是回憶過去,而是越來越清晰它為觀眾創造的是一種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四不像產物。
遺憾嗎?
遺憾,但伴隨遺憾的是更深的沮喪。
因為這么多年過去。
伴隨著《愛情公寓》完結的,是國產劇造夢敘事的消亡。
我們再也不相信國產劇人均985,郭敬明的審美,奢侈品大平層的童話。
網絡流行的是“世界是個巨大的草臺班子”,比起208們的注水劇,大家更喜歡看解構現實的爽文和短劇。
就算放到今天,《愛情公寓》要在喜劇領域站住腳也夠嗆。
因為大家笑過之后就會發現
高材生曾小賢隨便參加節目就有500萬,一菲第五季買了大平層,展博是常春藤海歸,林宛瑜是富二代,就連最看不起的陳美嘉也是上海本地獨生女,有房一族;呂子喬那么多年沒有工作,結果憑借多年泡妞的經驗賣貨養活了有上海戶口的女兒……
說好的普通人呢?
這讓電視機前對公寓生活心向往之,共情草根的觀眾們怎么笑得出來?
情感上也是一樣。
第五部里面關谷和悠悠去了日本追愛,展博重新遇到了宛瑜。
屌絲張偉從天而降一個全能小嬌妻諸葛大力,所有人都有了CP。
狗尾續貂的結局不僅讓以前的底層敘事像個笑話。
就連單身這個十五年的“貴族身份”也成了愛情公寓的異類,好一個天堂到地獄的跌落。
國產劇無法造夢,是如今的我們不再需要夢想扶貧了嗎?
或許答案恰恰相反。
是我們需要夢想,但更需要現實。
我們對《愛情公寓》的渴望,本質上不止是對大城市、夜生活的向往,也是一種渴望躋身主角敘事的心態,不僅呼朋喚友,談情說愛,還能在不缺錢的情況下拉滿365天的儀式感。
情人節、圣誕、新年都有人陪,打趣春晚,看流星雨。
我們需要有人理解我們,共鳴我們,陪伴我們,在一座那么空那么大的城市里擁有一群微弱但共同的聲音。
但是呢?
十五年一晃而過,不光是國產劇無法再成為年輕人的流行標桿。
就連我們自己的生活,也必須緊盯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半點不敢挑釁這個容錯率極低的社會,成為不論哪個時期都無比重要,要為未來打下關鍵的“鍵人”,擔負著分配不均的社會資源帶來的生存壓力。
以前的我們會想著,只要努力奮斗,就能住進“愛情公寓”。
但今天呢
要知道《被禁錮的頭腦》的最后,那群吃下穆爾提—丙藥丸的人,感到幸福的同時卻得了精神分裂癥。
因為在他們的內心深處,終究是無法將眼前的真實與腦內的幻象重疊,無法忘記真正的疾苦與世俗的幸福標準。
就像《黑客帝國》的墨菲斯,在道破Matrix的真相后,面對覺醒后的尼奧,他對他說了一句:“歡迎來到真實的荒漠”。
今天。
《愛情公寓》放到現在,不光拍不出來,可能也沒那么多人看得下去了。
它就像一顆與世俗格格不入的異星球。
地球人遠遠看上去。
陰晴圓缺,變化莫測,是我們的精神食糧和對未來的期許,道路的指引。
但其實呢,上面不光沒有生存的土壤,連水和氧氣都沒有。
勘破了真相的我們自然是失望的,但失望不光在于一部經久長紅的作品都無法帶來跨時空的安慰,更在于它的出現之后再無回響。
花瓣飄來的方向,其實空無一物。
終究我們還是只能靠自己。
無法再相信任何人造的夢境,依賴那個記憶里的樣板間,自我麻痹。
不是不喜歡情景喜劇,不是不喜歡都市童話。
而是在一個國產劇停止造夢,觀眾停止做夢的語境下, 你再停下腳步試圖回味,只會顯得比喜劇本身還要好笑。
就像大結局,《愛情公寓》的每個主角都特寫說了再見。
他們再見的不光是愛情公寓。
也是國產劇還能火,還能造夢,還能做意見領袖的年代。
回不去的不光是他們,也是我們。
回不去的不光是《愛情公寓》,還有好多東西。
被迫離開烏托邦,被迫面對食不知味的內娛,被迫從夢想里割離,在不斷背叛自己的現實里匆匆成長。
這樣看來,失去的只是一部劇嗎?
其實每個人的答案,早已經心照不宣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穿Prada的南瓜
5次合作4次演夫妻,被這次這1幕暖哭!
昨晚,CCTV-8熱播親情大劇《我哥我嫂》中,有位神秘“嘉賓”一出場就開始跟女主“夏一男”橫道奪愛!
網友定睛一看,這不是那誰嗎?!于是調皮留言:
你還知道回來呀?你不是演《一諾無悔》去了嗎!
沒錯,她就是演員傅淼,在央八《我哥我嫂》中飾演陸淮海前妻鐘小柯!
眼看著陸淮海與夏一男馬上“花好月圓”,“前妻”卻突然從國外回來,還準備跟陸淮海復婚!網友紛紛打趣傅淼:你是不是趁著“出國”的時候抽空去拍了《一諾無悔》?
雖然陸淮海與鐘小柯在央視八套無法“再續前緣”,但廖俊波與林莉的糖,大家在央視一套吃得還是相當甜的!網友們紛紛留言打卡,盛贊《一諾無悔》中這一對滿滿正能量的“熒幕夫妻”!
劇中,傅淼、郭廣平攜手將廖俊波夫婦的感人故事娓娓道來。而算上這一次,二人在近20年的時間里竟有五次合作,其中四次演的都是夫妻!《一諾無悔》開播后,郭廣平更是調皮地跑到傅淼的微博下“甜蜜”留言:“夫人好!”
其實早在2002年,在央視熱播軍旅題材劇《DA師》中,郭廣平與傅淼就有了第一次的合作。劇中,郭廣平飾演DA師科長桂平原,傅淼飾演DA師參謀長趙梓明的女兒趙楚楚。
《DA師》劇照
那次合作,二人雖然沒有直接的對手戲,但彼此之間已經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DA師》劇照
“想想當年拍《DA師》的時候,我還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小丫頭片子,到今天己經有八個年頭啦,但是八年能連續合作三次也真是實屬不易!”多年前,傅淼還在社交媒體平臺上感嘆二人奇妙的熒幕緣分。
《決戰南京》劇照
而談到這段往事,郭廣平也感慨不已。“《DA師》那次是第一次合作,第二次《決戰南京》就是演夫妻了,再到后來的《潮人》,我倆雖然沒有結婚,但演的是男女朋友,最后也牽手了。結尾是一個開放式的結局,我用手拉環給她做了一個婚戒,戴上了婚戒,我倆就走到一起了”。
一個拉環就能“騙到”一個媳婦兒,這操作真是666!
《潮人》劇照
2017年,傅淼發博慶祝二人主演的電視劇《海之謠》順利殺青,并表示要跟郭廣平繼續合作第五回第六回第N回!郭廣平緊接著也秀了一把“恩愛”,表示自己非常期待!
如今,二人的“夢想”終于成真,迎來了第五次的合作!
在電視劇《一諾無悔》中,郭廣平飾演的廖俊波是一個一工作起來就廢寢忘食的“工作狂”。有一次,妻子林莉大老遠去給老公送飯,但廖俊波一直忙到晚上走到家門口才想起來這回事,于是就在夜色中蹲在家門口吃午飯。“老婆親手做的飯,涼了也要吃完!”
晚飯飯桌上,剛剛吃完“午飯”的廖俊波借口“中午吃太多了,林莉做的菜太好吃了”,沒想到卻被林莉毫不留情地當場戳穿。
“根本就不是一頓飯的事兒!”林莉擔心老公調任后會更不愛惜自己的身體,七分心疼、三分怒氣溢于言表。廖俊波滿臉慚愧象個被批評的“小學生”一樣,不斷地戳著碗里的飯,對妻子充滿了歉疚。
是百姓的好書記,也是妻子的好老公!一場嚴肅的“家庭會議”,竟然開得有點莫名的萌?這段視頻在抖音平臺播放量近兩百萬,點贊超兩萬,網友們紛紛表示被暖哭的同時,還逗趣留言:“是怕回去要挨打”
夫妻之間的點點滴滴,在二人的演繹下充滿了生活的質感。一個眼神,一個回應,舉手投足之間,默契展露無疑。
“廣平哥是組里的萬事通,有什么不會的、不了解的,問他就行!”
“我跟傅淼認識好多年了,合作起來也沒有任何生分!”
“廣平哥跟我關系特別好,他就像一個大哥哥一樣,拍戲中充滿了默契!”
回望這多次的合作,兩人都對對方贊不絕口。不愧是多年的熒屏“兩口子“,就連說起話來,語氣都那么像!不僅如此,他和她還時常在微博里“夫”唱“婦”隨,“親密”互動。
“必須要再合作第六、第七、第八次、第N次!”接受“CCTV電視劇”新媒體專訪時,兩人不約而同地再度達成共識。“沒得說,必須要再合作!”
從梁一桐·高梁花到杜水泉·夏茉,從華冠雄·林香儀再到廖俊波·林莉,下一次再見面,又會是誰和誰呢?讓我們拭目以待,期待這對“熒幕老夫妻”給我們帶來更多更加精彩的作品吧!
這樣一對有點萌、又很“正”的“熒幕夫妻”,你愛了嗎?
鎖定CCTV-1黃金強檔
《一諾無悔》正在熱播!
關注“CCTV電視劇”
央視頻、微博、抖音、頭條官方賬號
解鎖更多臺前幕后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