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特工電視劇;最好看的十部特工電視劇
近25年評分最高十部諜戰劇,《風箏》第5,第一是諜戰劇天花板
2020年是國產劇極為輝煌的一年,也是諜戰劇隕落的一年。
年中的諜戰劇《秋蟬》和《局中人》都未能過豆瓣及格線。
之后柳云龍推出了久違的諜戰大作《勝算》,依然不溫不火。
到了年末,電視劇版《風聲》上線,結果也是風聲大,雨點小。
許多人問,中國的諜戰劇究竟怎么了?
皮哥深感不幸地告訴大家,諜戰劇已經走到了一個瓶頸期,未來如果沒有新的突破,很可能就這樣泯然沉淪了。
我們今天就來盤點近25年來評分最高的10部諜戰劇,看看為什么曾經風靡一時的類型劇,如今卻路越走越窄,甚至走進了死胡同。
—10—
《勝算》
2020丨豆瓣7.1分
《勝算》的監制和主演是柳云龍,觀眾因此對這部劇寄予厚望,可惜從內容看已經有點強之末的意思。
《勝算》的海報上寫著一句話:這一戰,幾無勝算。
這句話簡直是神預言,預測了這部劇幾乎無人問津的現實,豆瓣參評人數迄今仍未過萬。
這部劇有諸多短板:15年拍攝完成,被雪藏了5年,一直縫縫補補,劇情流暢性嚴重破壞;“限韓令”下,主角韓彩英被AI換臉成女演員蘇青,可是AI換臉不是萬能的,很多鏡頭只能刪掉沒法補拍。
柳云龍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把主角設置成瘸腿,增加了很多幽默元素,把故事放在了國際戰場上,但這些小伎倆依然無法彌補劇情羸弱的事實。
最終《勝算》在不溫不火之中完結,很多人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9—
《懸崖》
2012丨豆瓣8.4分
《懸崖》播出于2012年,相比之前的諜戰劇,它減少了出人意料的情節和劍拔張的氣氛,更多展示人物內心隱秘的情感,劇中的諜戰人員雖然談不上神通廣大,逢兇化吉,但更加接地氣,許多人把這部劇稱為“淚點最多”的諜戰劇。
此外,它的制作水準也超越了以往的諜戰劇,燈光場景,道具音樂都堪稱上乘。
但這部劇沒有逃脫諜戰劇的套路,結構松散,太多重復無意義的鏡頭,而且一些情節也有自相矛盾的地方,相比《黎明之前》和《潛伏》明顯要差一個檔次。
但瑕不掩瑜,她依舊是一部好劇
—8—
《誓言無聲》
2002丨豆瓣8.6分
中國過去沒有“諜戰劇”這個概念,有的只是“特務劇”,這部老劇就是代表。
這部劇的片頭打出了一行字:謹以此片獻給戰斗在隱秘戰線的人們。
相比后來的諜戰劇,這部最大的特點就是寫實。
因為真實的國安人員的工作其實是很枯燥的,沒有那么密集的驚心動魄的行動。
平實和克制就是本劇最大的特點,但平靜的表象下有著暗潮涌動。本劇巧妙地給一個略顯老套的故事套上了一個全新的包裝,用香港和內地兩條故事線來展現了上世紀六十年代反間諜戰線上的英雄事跡。
全劇有兩點給我印象深刻。
一是許子風三人組成的反間諜小組,他們在一個老房子里辦公,彼此之間歡聲笑語 ,老許也在玩笑之余猛然間地又靈感迸發,這些段落讓年少的我看得十分過癮。
二是許子風為了肩上的使命,用自己和女兒的一生來保守一個秘密,這份責任與擔當也讓觀眾非常動容。
后來諜戰劇的很多段落都有這部劇的影子,它是一部在特殊題材領域弘揚主旋律的成功之作。
—7—
《偽裝者》
2015丨豆瓣8.6分
正午出品,必屬精品。
這部正午出品的諜戰劇,在《潛伏》后諜戰劇式微的背景下給人很大的驚喜。
本劇中的明家四姐弟,每個人都有兩種以上的身份,一家四口之間進行著身份博弈。
他們是戰場的敵人,也是家庭中的親人,這種兩難的抉擇讓整部劇充滿了悲劇性。
本劇由胡歌、靳東和王凱主演,開播前被嘲諷為諜戰偶像劇,但開播后三個帥哥用精湛的演技打了黑子的臉。
這部劇的成功充分說明,一部劇的好壞和演員的顏值沒有必然關系。
—6—
《北平無戰事》
2014丨豆瓣8.9分
簡單來說,《北平無戰事》是諜戰版的《人民的名義》,劉燁搭檔六大影帝貢獻了這部年度大戲。
然而遺憾的是,劉燁和陸毅一樣,在和一對老戲骨飆戲中,不夠有靈氣,使得整部劇的品質受損。
但該劇依然有著很宏大的格局,編劇劉和平就指出,他寫這個劇本的原則就是:講我黨時理直氣壯,講時相對客觀。
本劇將視角聚焦于1948年到1949年間的短短幾個月時間,講述了政府潰敗的全過程,明線是一部反腐劇,暗線就是一部諜戰劇,故事環環相扣,險象環生。
不過格局太大,導致整部劇在后期很拖沓,開局如美劇般刺激,結尾略為松弛,矛盾層層堆疊,看到最后只剩下幾個小水花,讓人不免有意興闌珊之感。
—5—
《風箏》
2017丨豆瓣8.9分
《風箏》的評分不是諜戰劇里最高的,但它卻是諜戰劇最后一個巔峰,柳云龍為了它耗盡了最后一絲才情。
這部劇被雪藏了4年之久,最后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是剪輯版的,質量打了很大的折扣。
有人看了無剪輯版本的《風箏》,忍不住為它鳴冤,如果這部劇一刀不剪,它的水準不次于《潛伏》。
本劇一大突破就是上價值,全劇跨度時間長達三十年,涉及到的人物多達上百個,從廣度和深度到觸碰到了極限。
全劇改變了諜戰劇一貫的臉譜化設定,對解放戰爭背后那條隱蔽的戰線做了真實還原,完整呈現了主角鄭耀先跌宕起伏的命運,在流暢的劇情里展現了復雜的人性切面。
作為一部諜戰劇,它最好看的部分卻不是諜戰片段,而是后半段。
前期六哥風流倜儻,油膩感十足,后期卻凄風苦雨,兩者鮮明的對比告訴我們這才是真實的結局,大部分人都無法善終。
鄭耀先如果沒有崇高的革命理想,是無法活到最后的,他的革命信仰讓人很信服。
《》也發文表揚本劇:唯有信仰牽系,風箏方能高飛。
可惜,《風箏》價值上的太高,幾乎堵死了后面諜戰劇的路,它的輝煌也注定是諜戰劇最后的輝煌。
—4—
《暗算》
2006丨豆瓣9.0分
這部劇是諜戰劇真正的開山之作,之前的特務劇在這部劇之后統一進階為諜戰劇,柳云龍也憑借本劇獲得“諜戰劇之父”的稱號。
過去的特務劇最大的問題就是劇情比較平,敵我雙方的手段比較少,觀眾看完后都有一種隔靴搔癢的感覺。
而《暗算》則徹底打破了這一局面。
它改編自作家麥家的同名小說,這部小說還獲得了茅盾文學獎,在強文本的加持下,這部劇徹底顛覆了觀眾對特務劇的刻板印象。
它的創新點體現在三方面。
第一是開創了諜戰劇“揪內鬼”的故事設計。
這個招數現在已經被用爛了,成了固定套路,但是《暗算》稱得上第一次“吃螃蟹”。
“內鬼就在我們中間”,觀眾是知道誰是內鬼的,可是劇中人卻陷在迷霧之中相互猜疑,我們帶著上帝視角審視其中的攻戰殺伐、爾虞我詐就有著無限的刺激與樂趣,那種情緒的沉浸是非常強的。
第二是展示了很多真實的諜戰技術:摩斯密碼、代號某某某計劃記憶接頭暗語和黑話。
觀眾第一次看到了諜戰劇應該有的行業干貨,這種獵奇感也非常吸引人。
第三,本劇分為《聽風》、《看風》和《捕風》三個章節,有著文學的結構美感,三個章節看似是三個獨立的故事,彼此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最后一個故事里,錢之江用生命送出了最后一份情報,給觀眾強大的精神暴擊。
總之,《暗算》在中國諜戰劇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令人久久回味。
—3—
《黎明之前》
2010丨豆瓣9.2分
《黎明之前》是《潛伏》之后最成功的諜戰劇,這部劇幫助吳秀波徹底出圈迷暈了萬千少女。
這部劇相比《潛伏》最大的突破就是吸取了美劇元素,幾乎每一集都有高能時刻,每一集結尾都會留一個扣兒,它在劇情上比《潛伏》更加曲折。
一般的諜戰劇都是人物關系層層剝離,直到最后一刻才被識破身份,而本劇一開始,吳秀波飾演的劉新杰就被懷疑是,他在絕境之下,如何靠著同志和愛人,一步步擺脫困境,這種反向講述的方式也讓人耳目一新。
本劇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演員不是吳秀波,反而是林永健。
按理說他是個喜劇演員,可是他在這部正劇里卻塑造了一個有血有肉的軍官形象,看著讓人一點兒也不出戲。
按理說,他是一個反派,傳統反派往往是狠毒、骯臟的,可是這個角色卻有著崇高的信仰,是一個好領導、好父親和好丈夫,他展現的人格魅力一點也不次于帥氣逼人的劉新杰。
不過《黎明之前》在劇情曲折上下足了功夫,在內涵方面較之《潛伏》略顯不足。
—2—
《無悔追蹤》
1995丨豆瓣9.3分
和2002年的《誓言無聲》一樣,這部《無悔追蹤》也是典型的特務劇,播出時間上甚至還要更早。
劇中王志文飾演的馮靜波,是長期潛伏在大陸的特務,劉佩琦飾演的肖大力一直對他暗中秘密調查。
本劇只是套了一個諜戰的外衣,內核還是講述時代變遷的年代劇。
特務馮靜波在大陸平靜地生活,一天天感受到周圍日新月異的變化,他的思想也在潛移默化中隨之發生改變。40年后,馮靜波放棄敵對,寫了一封自首信,在女兒的攙扶下走進了公安系統的大門。
如果說后來的諜戰劇是劍拔張,那么這一部諜戰劇就是潤物細無聲,創作者通過一個特務的視角,見證了新中國成立后幾十年的歷史變遷。
馮靜波號稱史上最“憋屈”的特務,潛伏40年,啥也沒干,愣是從一個忍辱負重的特務,逐步被感化為一個正常人,這一路的心路歷程耐人尋味。
—1—
《潛伏》
2009丨豆瓣9.4分
如果說《暗算》是諜戰劇的開山之作,那么《潛伏》就是諜戰劇的巔峰之作,是國產諜戰劇的一個天花板。
這部劇有多火?
在當年的白玉蘭獎評選中,最后《潛伏》和《我的團長我的團》競爭最佳電視劇,本來是巔峰對決,但在實際評選中卻呈現了一邊倒的態勢,《潛伏》以壓倒性的優勢獲得了勝利,有的評委甚至直白地表示自己完全被小眼睛的孫紅雷給迷住了。
這部劇播出以后,劇中的綠色臺燈也賣脫銷了。
總結起來,《潛伏》也有三大特點。
第一是主角顏值顛覆。
傳統的諜戰劇,無論埋得再深,主角一定是風度翩翩,眾人之中最惹眼的那一個。
無論是《暗算》里的柳云龍,還是《黎明之前》里的吳秀波,都是這種類型,觀眾一眼就看出他們“不對勁”,可是劇中對手卻死活看不出來。
而本劇中的孫紅雷和姚晨都不是以顏值取勝,在劇中的打扮也是十分樸素,這種反而更讓人有代入感。
在拍攝這部劇時,孫紅雷和姚晨也不是最當紅的明星。
孫紅雷過去一直飾演黑幫大哥,從樣貌看他似乎就是為熒屏反派而生的,可在這部劇中他卻破天荒出演了個窩囊的小男人。
姚晨在《武林外傳》之后一直尋求轉型,這部劇也是她的一次突破演出。
兩人用精湛的演技征服了觀眾,他們憑借此劇雙雙躋身一線演員行列。
第二是本劇正邪雙方全員智商在線。
30集故事里,雙方你來我往的回合制對決讓人看著非常過癮。
余則成這邊剛征服了老謀深算的陸橋山,那邊李涯又氣勢洶洶地殺了進來,觀眾每一分鐘都屏息凝神,生怕錯過了最精彩的段落,當年我看得欲罷不能,不分晝夜地花了3天就刷完了整部劇。
第三是《潛伏》打破了諜戰劇一貫的嚴肅。
雖然整體情節緊湊,扣人心弦,但在間隙總能穿插很多搞笑輕松的段落,余則成處理和同事、領導的關系像極了一部職場劇,打工人看的時候也很受用。
《潛伏》豆瓣評分9.4分,超過15萬人參評,它代表了諜戰劇的最高峰。
更讓人欣慰的是,《潛伏》后的第8年,《風箏》問世,兩部劇集共同譜寫了中國諜戰劇新時代的華麗篇章。
可惜這樣的諜戰劇盛世終于沒能成為常態。
《風箏》播出3年后,諜戰劇招牌人物柳云龍再度推出《勝算》,事實證明,這一次他也難續輝煌。
《勝算》的失算,代表著中國諜戰劇已經走向了末路,如果沒有強有力的創新,這個題材的電視劇數量將迅速銳減,直到消失。
未來還會不會有爆款的諜戰劇出現,皮哥不太看好,因為這個題材已經被挖掘得差不多了,從時代到劇情到內涵到人物,留給后來者開墾的處女地幾乎沒有了。
與其強行創新,不如另辟蹊徑,諜戰劇不太多,有這些經典的,足夠我們回味了。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近30年評分高的12部諜戰劇,《風箏》僅第7,《偽裝者》榜上有名
在我國的眾多劇種中,諜戰劇無疑是起步最晚的。
1981年,王扶林導演的《敵營十八年》被不少觀眾公認為“我國內地第一部諜戰劇”。
該劇也為后來的諜戰劇拍攝提供了大量的借鑒,比如反轉的劇情、多樣化的場景等等。
此后,諜戰劇進入“多方向”嘗試狀態,甚至有導演用諜戰劇的外衣包裹年代故事,探索諜戰劇新的出路。
進入21世紀后,諜戰類的作品開始逐漸脫離戰爭的影響,將鏡頭對準了作品中的角色。
并伴隨著麥家、柳云龍等人的出現,諜戰劇如雨后春筍,涌入市場。
有意思的是,諜戰劇“走紅”的那幾年,劇作很多,但高質量的鳳毛麟角。
12、《隱秘而偉大》2020年上線,評分8.0
《隱秘而偉大》作為又一成功的“偶像諜戰劇”,看點非常多。
首先,劇中男主顧耀東并非上來就是“滿技能”,而是作為成長者,在經歷失望、迷茫、矛盾、掙扎之后,才堅定自己的目標。
再者,劇中的所有角色都各具特點,并非臉譜化、工具人,比如油滑的齊副局長、惡毒的鐘百鳴、可恨的趙志勇等等。
無論正派,還是反派,每個人的行為都合乎邏輯,即便是趙志勇也并非絕對的壞人,他有軟肋,同時也有野心。
最后,這部劇的生活質感很強,這讓很多觀眾都有所共鳴。
比如:劇中呈現出來的福安弄里,對于很多老上海人就很有記憶點,還有愛嗑瓜子的肖大頭、總是在織毛衣的李隊長、喜歡八卦的小喇叭等等,這些人組成的生活場景,不就存在于你我身邊么?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劇并非一部快節奏的爽劇,相反,它很慢,因此在劇作最初還被觀眾吐槽,但隨著劇情的推進,這種“慢”的效果也被放大,成了感動觀眾的原因。
11、《如此多嬌》2004年上線,評分8.3
本劇是“江山四部曲”中的第二部,也是觀眾最喜歡的一部。
它講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里,美蔣情報大規模破壞新中國工業建設的陰謀事件。
《如此多嬌》的作為反特戲,劇情很高能,其中充斥著多重偵破與反偵破,懸念感很足。
尤其是劇作將視角放在了革命者的家中,有生活感、接地氣的同時,也詮釋了“生死”的真正含義。
當然,劇作除了聚焦斗智斗勇的諜戰故事,還揭露了一些干部沒有在槍林彈雨中倒下,反而倒在糖衣炮彈中,反思的意味很足。
10、《懸崖》2012年開播,評分8.5
有人曾調侃說,“《潛伏》中的余則成來到《懸崖》當中,估計都活不過第二集。”
可見《懸崖》中的反派智商之高,尤其是其中的高彬,更是讓人生懼。
《懸崖》是脫胎于另一部諜戰劇《借槍》,后經歷長時間對劇本的打磨,對人物的塑造很生動。
當然,為了拍好這部劇,主創團隊還特意來到東北,實地考察了三個月,才開機拍攝的。
有著超強寫實風格的《懸崖》,在構建復雜的諜戰場景時,對主角周乙的塑造較之以往的諜戰劇也有著很大的不同。
張嘉益飾演的周乙,不僅要面對錯綜復雜的形勢,還要面臨殘酷的“職場環境”,另外,在情感上他也時刻有著牽掛。
但就是這樣有點“擰巴”的角色,才讓觀眾感覺更加的真實。
當然,《懸崖》有很多亮點,同樣,它也有著短板,比如拖沓。
按照緊湊的諜戰氛圍,這部劇的篇幅原本30集就夠了,但因為很多無用的劇情,讓這部劇在后期顯得有點“無力”。
不過,總體來說,這部劇還是一部經典之作,即便是后來張藝謀的“同名電影”《懸崖之上》,仍舊難以超越前者。
9、《偽裝者》2015年開播,評分8.6
2015年,正午陽光打出了兩張王牌作品,一部是古裝“諜戰劇”《瑯琊榜》,一部則是近代諜戰劇——《偽裝者》。
作為集齊胡歌、靳東、王凱三大帥哥的劇,單純“賣臉”,似乎也能收獲不少觀眾的喜歡。
但《偽裝者》沒有,它憑借高能緊張的場景,讓劇中的每個角色都極具個性。
尤其是劇中的明家四姐弟,每個人都并非表面上那么簡單,雙重身份之下,都在堅守各自的職責與大義。
不過,除了主演之外,宋軼飾演的于曼麗也是圈粉無數。
作為女二,她無論是在戲份、還是演技都完爆了女主王樂君,特別是她在劇中對明樓的感情,更是感動了無數的觀眾。
有人說,《偽裝者》是偶像劇與諜戰劇的完美融合。
不可否認的是,只要劇本扎實、演員演技過硬,這樣的嘗試也并非未嘗不可,可惜,自《偽裝者》后,這類劇的成功案例并不多!
8、《誓言無聲》2002年開播,評分8.7
2002年,《誓言無聲》在央視一經播出,就引發觀劇潮。
同時,這部劇還拿到了第23屆飛天獎的6個大獎。
本劇的導演是毛衛寧,因為出生在軍人家庭,從小他對軍事題材的劇作都情有獨鐘。
而諜戰、反特的故事,更是他的擅長領域。
《誓言無聲》是毛衛寧導演首部執導的作品,講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一批秘密從事地下反間諜工作人員的故事。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部劇的故事情節并不突出,甚至有點老套,但全劇呈現出了一種極為“寫實”的風格。
尤其劇中很多的場景都成為了后面諜戰“照套”的模板,比如許子風的三人反間諜小組所呈現出的“辦公室文化”。
當然,作為諜戰劇,《誓言無聲》該有的特質一樣不少,比如懸疑、推理、反轉、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等等,都一應俱全。
也是因為如此,這部劇對后面的“諜戰經典”諸如《暗算》《潛伏》《黎明之前》等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
7、《風箏》2017年開播,評分8.8
同樣作為諜戰劇之父柳云龍的經典之作,相比《暗算》《風箏》,它誕生得有點艱難。
據悉,這部劇籌備了五年,并且被刪減、改動了無數次。
最初,這部劇有51集,但最終被刪減成46集,刪掉了三個多小時的戲份,這才順利開播。
就連柳云龍自己都在社交平臺上表示,“我盡力了,真的盡力了。”
有人曾看過無刪減版的《風箏》并表示:水準不比《潛伏》差!
當然,《風箏》作為“諜戰劇”最后的巔峰之作,有著這樣的評價,并不意外。
作為經典諜戰劇之一,它有著很多的亮點。
比如《風箏》沒有一味地拉低對手的人設,反而劇中的反派角色都是智商在線,例如“影子”就是如此。
還有《風箏》的反轉劇情并不多,反而它在一定程度上闡述的更多是思想與角色的宿命感。
6、《北平無戰事》2014年上線,評分8.9
《北平無戰事》就是正午陽光出品的劇作之一。
本劇的編劇是劉和平,曾寫過《雍正王朝》和《大明王朝1566》這樣的神作。
作為一部諜戰大劇,《北平無戰事》的格局很大。
對比一般的諜戰劇,它解讀的維度很高,從權謀、歷史的角度去看對手的潰敗,而諜戰的元素便鑲嵌其中,給觀眾從小視角到大格局來了一個全方位展現。
此外,本劇的陣容很強大,除卻陳寶國、廖凡、程煜、倪大紅等多位老戲骨同臺飚戲,王凱這樣的新生代演員也絲毫沒有拉胯。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王勁松老師飾演的王蒲忱,尤其是抽煙咳嗽打電話的細節,真的非常傳神。
當然,這部劇也并非一點問題沒有,比如格局大了,往往顯得比較縹緲,讓觀眾可以共鳴的地方少了。
5、《暗算》2006年開播,評分9.0
這是導演柳云龍的第一部諜戰作品,也是奠定他“諜戰劇之父”的成名作。
據說當時拍這部戲的時候,柳云龍一天只睡兩三個小時,帶著全劇組的人奔波在上海、四川、西北等地進行考察。
所以全劇的語言臺詞都非常的考究、深刻。
作為中國諜戰劇的力作,《暗算》有很多創新的地方,也是這種創新才讓諜戰劇真正地與年代劇、特務劇有了區分。
比如揪內鬼的戲碼、展現摩斯密碼、代號等諜戰技術,這些都成了后來諜戰劇必用的“模板”。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劇一共分為《聽風》《看風》《捕風》三個篇章,看似是三個獨立的故事,但背后卻有著緊密的聯系。
它用人物的成長卻揭示時代、人、社會之間的關系,極具詩意與文藝氣息。
4、《紅色》2014年熱播,評分9.1
與《無悔追蹤》一樣,《紅色》在諜戰劇中也顯得非常“另類”。
有人評價“這是一部有著36個小時時長的大電影”,劇中的鏡頭很美,生活氣息很重。
尤其是它對特殊年代下的上海弄堂的刻畫很是細膩,建構了一個煙火氣濃郁的小人物社會。
當然,之所以這部劇有著超高的評分,它也不僅僅止于“生活戲”,更多的是因為它在諜戰元素的基礎上,融入了推理與懸疑兩大元素。
通過縝密的故事結構、超接地氣的人設,《紅色》有了危機與懸念交替出現,且反轉不斷。
整體而言,這部劇的柔軟與張力都很平衡,較之劇情,反而對人性的刻畫與反思成為觀眾在追劇后的一股“余韻”,很好地詮釋了“普通人的抗戰,驚天的浪漫”。
3、《黎明之前》2010年上線,評分9.2
《黎明之前》是接棒《潛伏》之后最為成功的諜戰大作。
由劉江執導,黃珂擔任編劇。
與其他諜戰劇不同,這部劇中的男主劉新杰在一開始就遭到了懷疑,面對錯綜復雜的形勢,男主如何在險境中完成任務成為了全劇最大的看點。
并且,《黎明之前》在劇情上的推動模式很有力度,幾乎每集都有反轉、高能,每一集的結尾還留有懸念。
比如劇中所提及的木馬計劃、摩西計劃、抓水手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劇成就了吳秀波,只是可惜的是,他最終“毀”在了自己的欲望之下。
與吳秀波一樣有著精彩表現的還有林永健。
一直以來,在很多觀眾心中他都是一個“丑男”、喜劇演員,適合演一些都市家庭婦男。
但在《黎明之前》中,他飾演的大反派譚忠恕不僅有血有肉,連氣場也拿捏得死死的。
更厲害的是,他在劇中所展現出來的好領導、好男人的人設,特別有魅力。
如此注重細節的作品,難怪能拿下金鷹獎,飛天獎,白玉蘭等多項大獎。
2、《無悔追蹤》1995年上線,評分9.3
這部劇開播的時間很早,最早的時候它還被稱為“特務劇”。
因為特殊的時間背景,再加上《無悔追蹤》的故事內容對敵特分子的刻畫有些超前,故而這部劇也被“冷處理”了一段時間。
彼時,王志文還是小鮮肉一枚,顏值處于巔峰狀態。
他飾演的馮靜波,是長期潛伏在大陸的特務,但平靜的生活中,他的思想也在慢慢發生改變。
終于在四十年后,他放棄了自己的任務,并且還到公安局主動自首。
劇中與王志文存有對手戲的劉佩琦,扮演的耿直的調查人員肖大力,也很讓人有印象。
對比其他的諜戰劇,《無悔追蹤》少了很多驚險刺激的博弈場景,反而多了很多年代劇的味道。
它展示了新中國四十年的時光變遷,通過主角們的切身感受,將那段年代真實地再現出來,讓觀眾回味無窮。
1、《潛伏》,2009年上線,評分9.4
2009年上線的諜戰劇《潛伏》,絕對是該類型劇的“天花板”,收視率更是高達5.4%,并由此掀起了一波看諜戰劇的熱潮,也實現了口碑、收視、利潤三豐收,至今難以超越。
《潛伏》是改編自龍一的同名小說,劇情與深度都很足。
有意思的是,這部劇的原著僅有兩萬字,導演兼編劇的姜偉硬是擴成了四十萬字的劇本;但即便這樣擴充,整部劇的觀影效果卻一點都沒有注水,情節設置細節條理清晰、邏輯縝密,讓看劇的人欲罷不能。
在人物塑造上,孫紅雷飾演文質彬彬的余則成與姚晨飾演愛抽旱煙的鄉下女人翠平,給予觀眾極大的反差感。
兩人不僅要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有著煙火氣,還要假裝親密關系執行任務,“夫妻潛伏”的主線之外,更有一系列的突發事件,讓主角的處境逐漸危險。
此外,《潛伏》還聚集了一眾老戲骨,比如祖峰、吳剛等等。
老戲骨除了演技在線,他們的臺詞功底也非常強,常常有著一股“玄機”在里面,燒腦程度別提多爽。
其實,回頭看這12部經典諜戰作品,不難看出,即便是如今的年代,對于諜戰劇,觀眾還是有需求的。
但事實上,目前的諜戰劇領域充斥著一股“賣臉風”與“無腦風”,要么演員沒有演技,靠著一股油膩勁,讓觀眾失去追劇的欲望;要么劇情狗血、雷人,各種穿幫、無腦情節層出不窮。
究其原因,有兩點:
一來,如今很多主創團隊不愿意對劇本花過多的時間打磨,以至劇情從一開始就拉胯,甚至一直沿用舊的模式,毫無突破,觀眾也難以提起興趣;
二來,演員也講求“快節奏”,甚至沒有真正融入角色當中,自然呈現不出打動觀眾的作品。
當然,諜戰劇這個領域不會因此消亡,只是希望后來的創作者能夠真正地把心思放在劇本上,我們不求超越經典,最起碼也要貢獻出對得住觀眾智商的作品吧!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安安)
10部高分諜戰劇,《風箏》只能排第六,孫紅雷才是諜戰王者?
很多觀眾喜歡看諜戰劇,但是,最近兩年,諜戰劇仿佛到了一個瓶頸期,像《潛伏》這樣經典的諜戰劇少之又少。
好劇是經得起時間推敲的,如果你喜歡諜戰劇,這10部豆瓣評分8分以上的諜戰劇,不妨再刷一次!
《潛伏》:豆瓣評分9.3分
說到諜戰劇,很多觀眾腦海里閃現的一定是《潛伏》,豆瓣評分高達9.3分,可見觀眾對這部劇認可度有多高。
《潛伏》由孫紅雷、姚晨領銜主演,將幽默感融進緊張激烈的諜戰中,《潛伏》的大膽嘗試獲得了觀眾的認可。不僅如此,《潛伏》的諜戰故事很接地氣,并且很寫實,尤其是結局余則成在臺灣遇見晚秋,又一段“潛伏”的故事留白,非常耐人尋味。
《紅色》:豆瓣評分9.2分
以諜戰劇的驚險、刺激程度,《紅色》并不輸《潛伏》,《紅色》由張魯一、周一圍、陶虹領銜主演。
前段時間孫紅雷、張魯一領銜主演的《新世界》熱播時,兩部劇主角撞名,讓看過《紅色》的觀眾陷入一波回憶殺。《紅色》這部劇聚焦小人物在大時代背景下的身世沉浮,沒有主角光環的一眾普通人,他們的故事的確更讓人有共鳴。
《黎明之前》:豆瓣評分9.2分
《黎明之前》豆瓣名分僅比《潛伏》低0.1分,觀眾對這部劇的超高評價,也恰恰說明這部劇的質量不低。
《黎明之前》由李永健、吳秀波領銜主演,新中國成立之前的一番明爭暗斗,多條線索同時展開卻又不亂,《黎明之前》的確是考驗觀眾智商的精品諜戰劇。
《北平無戰事》:豆瓣評分8.9分
《北平無戰事》的導演是孔笙、李雪這對神仙搭檔,而這部劇的主角則由劉燁、陳寶國擔任,不管是導演的功力,還是演員精湛的演技,都讓這部劇不容小覷。
《北平無戰事》最讓人服氣的是它嚴密的邏輯和很深的文化底蘊,劇中“孔雀東南飛”的行動估計很多觀眾還印象深刻,一部好的諜戰劇,演員的演技是關鍵,但是導演的眼界也無形中決定了它的高度。
《暗算》:豆瓣評分8.9分
《暗算》由《聽風》、《春風》、《捕風》三篇組成,三個篇章組成三個不同的故事單元,但是又有一根主線串聯起三個故事,當時這部劇播出時,很多觀眾也是覺得很新穎。
《暗算》這部劇由柳云龍、高明、王寶強主演,它的故事屬于層層遞進的類型,正是前兩個篇章的鋪墊,才有了《捕風》故事的升華,這部劇也算是諜戰劇中比較經典的作品。
《風箏》:豆瓣評分8.8分
《風箏》由柳云龍、羅海瓊、李小冉領銜主演,“風箏”在劇中是一個代號,是共黨特工插在敵人心臟上的一把利刃,只是為了確保利刃的鋒利,很多人做出了犧牲。
《風箏》并非是一部特工耍帥的爽劇,相反,劇中有很多情節,表達了作為情報人的心酸,原來,特工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們也需要理解和關懷。
《偽裝者》:豆瓣評分8.5分
《偽裝者》由胡歌、靳東、王凱領銜主演,這部劇播出時也是熱度很高,《偽裝者》不僅有緊張刺激的諜戰情節,劇中的感情糾葛也是這部劇的一大看點,還有劇中的服化,也為這部劇加了不少分。
除了《瑯琊榜》,《偽裝者》這部劇對胡歌的意義也非常大,正是這兩部劇,讓胡歌成功轉型,讓靳東、王凱中年爆紅。好的影視作品,的確是可以成就一些演員。
《懸崖》:豆瓣評分8.4分
《懸崖》由張嘉譯、宋佳領銜主演,這部劇中張嘉譯和宋佳也是假扮夫妻,只是和《潛伏》的故事走向完全不同,劇中張嘉譯和宋佳都各自有自己的愛人,他們湊到一起,只是為了完成任務。
《懸崖》這部劇諜戰部分扣人心弦,感情戲也算是另辟蹊徑,所以這部劇播出時也是備受觀眾好評。
《五號特工組》:豆瓣評分8.1分
《五號特工組》是以真實史料為背景,講述的是五個特工,他們為了完成暗殺蔣介石的任務,棲身上流社會,伺機行動的驚險故事。
《五號特工組》由劉琳、于震、王麗坤主演,雖然劇中主演熱度不高,但卻是清一色的演技派,觀眾對他們劇中的表現,也是極其認可。
《面具》:豆瓣評分8.0分
《面具》這部劇由祖峰、梅婷領銜主演,這部劇講述的是一個軍統特工在大環境發生改變,身世沉浮,最終轉變信仰的故事。
《面具》劇中祖峰、梅婷的表演很細膩,精彩的諜戰加上細膩的情感,以細節取勝,是《面具》最大的特點。
梳理這10部口碑不錯的諜戰劇,每部劇都有其可取之處,只是,經典已經有這么多,對后續拍攝、播出的諜戰劇而言,也是不小的壓力。文/宸曦微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