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孟洛川電視劇、大商孟洛川電視劇劇情簡介
電視劇《一代大商孟洛川》這部電視劇是由龔藝群執導,張桐、柏寒、劉棟、陳潔聯袂主演
首播是在央視8套首播的
孟洛川(張桐主演)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商人、民族資本家,所創立的“瑞蚨祥”商號極富盛名,當時盛傳有不少民謠,如“南有胡雪巖,北有孟洛川。”孟洛川的一生,書寫了一代儒商大家“經世濟民”的傳奇
孟洛川(張桐主演)的經營理念,所展示的為人之道、用人之道和經營之道,演繹著中國文化的內涵,以道家的大愛無疆、以儒家的仁德為核心;以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原則;以見利思義為富重仁的理念;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得的博大襟懷。
下面我們看看孟洛川恩師贈給他的12顆寶珠的寓意:
“道”與“術”——道是方向、法則,術是方法、謀略,方向對了,方法才能起到作用。道為船之舵,術為船之帆,借風之勢必遠行。
“利”與“害”——有利必有害,不能避免。但利害卻可相互轉化。利害的最佳境界便是“和”,那次是雙贏。
“取”與“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若取,必先予之。給予必有衡,內心的平衡。
“方”與“圓”——方為內心的原則,圓為外在處事的變通。內心有自己的準則,外在應變通于世,即為有自己的精神追求,但不用自己的準則苛求別人,而是換位思考,適應社會。
“常”與“變”——規律是一成不變的,條件是時時變化的,明白其中的規律,便可以不變應萬變。
“生”與“死”——生是過程,死是結果,每個人都一樣的結果,但過程卻不同。應重過程,輕結果,重生輕死。終領悟的道理便是萬物有衡,心懷天下,無算即是大算。
商人的區別:
小商:于己有利而于人無利者;
大商:于己有利于人亦有利者;
非商:于人有利于己無利者;
奸商;損人之利以利己之利者。
所以說商人也很分多鐘,但真正的大商很少,大商是一種境界,一種格局。
一、經營信條瑞蚨祥的經營信條是“明碼實價、言不二價,童叟無欺,足尺加一”。孟洛川認為“德”是做人的根本。“德”不僅僅是內在修養,更是其良好聲譽的外在體現。
孟洛川要求自己的員工“規規矩矩做人,誠誠懇懇相待”,并作為店規店訓,如果誰違背了這一點,一律從嚴處置,趕出家門。他非常注重店員的品質修養,告誡店員“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由此塑造企業良好的商業形象,商號營業有嚴格的規定和流程,強調和顧客及時的溝通。他的經營策略,即使在今天也超越了無數的店面經營者。
二、大商無算孟洛川的經商之道,簡而言之就是四個字,叫“大商無算”。生意做大了,就不能有算計之心,也不能失仁義。
真正偉大的商人,往往心存至善,心系黎民百姓,把國家和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前面,不計較個人得失。你做的事情是普惠于社會大眾,老百姓才會對你心存感恩,自然會回報你,這樣你的生意便會經久不衰,傳承萬年。
1900年八國聯軍攻進北京一把大火把北京著名的商業街大柵欄燒得一干二凈,瑞蚨祥也沒能幸免,所有賬目商品化為灰燼。但是孟洛川沒有被這種困境所壓倒,他向社會鄭重承諾,商號所欠客戶的款項一律奉還,客戶所欠的瑞蚨祥的錢物一筆勾銷,以其非凡的氣魄和高尚的商業信譽,在當時的社會引起巨大的震動,傳為佳話。在孟洛川身上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這就是大商之道,大商無算。
三、卓越的人才經營孟洛川的經商之道,最高明之處體現在他的人才經營。他率先開創了股權分離制,打破了家族經營的模式,聘請有經營頭腦、管理經驗的外族人來經營商號。就是把出錢的東家與經營者分離,所有權和經營權進行分離。
這為瑞蚨祥異地開店,進行連鎖經營吸引到大量的人才,因為它的高級職員和股東是共享股份,按經營狀況來分紅,而店員和股東之間也形成了利益共同體。這恰恰是孟洛川成為一代大商的真正原因。
瑞蚨祥當時對人才的使用就是最早的競聘上崗了。瑞蚨祥的成功本質上是人才經營的成功,在當時應該是最先進的連鎖管理的方法。
四、顧客至上,服務第一當然在經營上孟洛川也有獨到之處。孟洛川倡導的經營宗旨是“品種齊全,質優價廉,允許退換,保你滿意”。建立穩定的供應商網絡,并且在用人上把合適的人用在合適位置上,形成了自己的經營特色。
就光孟洛川恩師給他的十二顆寶珠就足夠我們有些老板和創業者夠學了....你覺得呢?
這個世界上,為什么大都數人想盡辦法,很努力,卻依舊賺不到錢?
為什么有的人從一開始就不想賺錢,卻又能賺到錢?這是為什么?
他們到底掌握了什么規律?什么思維?....
人與人最大的區別不是出身,不是能力,背景,不是金錢和權利,而是……
一種思維方式!
他們到底掌握了什么不為人知的思維密碼?
它到底是什么?為什么會有這么神奇?一切盡在【大商思維】……
1.如果你渴望了解【大商思維】,思維解讀,轉發本文后點開我的頭像,私信“大商”系統會自動回復你那些大佬級別使用的頂級思維秘維電子書
2.如果你渴望掌握【大商思維】,關注后請點開我的頭像,最底下的菜單欄有《思維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