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電視劇下載-青瓷電視劇1080p迅雷下載
千年傳承!探秘“瓷之源”,青瓷竟是中國瓷的鼻祖?
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源頭在德清!
德清自西周晚期燒制原始瓷器,
經戰國、東漢、六朝,延至唐宋,
歷史跨度約兩千年。
其中原始瓷窯址從西周晚期
一直延續到戰國早期,
是目前發現的窯址最集中、
跨越時間最長、
序列最為完整的原始瓷窯區
......
德清窯·溯源
德清窯,在德清縣,故名。是東晉至南朝中國南方自成系統的民窯,燒造歷史較長,上溯商周,歷經漢、六朝直至唐宋時期結束,上下延續近2000年,德清窯主要出產黑色陶瓷,兼燒青瓷,是已知最早燒制黑瓷的窯場之一,在中國陶瓷的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發掘史
“德清窯”第一次出現,還要追溯到上世紀30年代出版的《青瓷史稿》一書。該書的作者是一位日本學者,也是陶瓷學界的權威。當時,對位于德清縣乾元鎮周邊的幾處窯址進行了實地調查和標本采集,并在書中使用了“德清古窯”一詞,因沒有發現特別之處,將其歸在越窯之下。
1956年,全國第一次文物普查工作開始。浙江省文管會工作人員對德清焦山窯址開展了調查和試掘,并同時發現并記錄了戴家山、城山兩處窯址。將發掘成果與越窯產品相比較后,發表了《德清窯調查散記》一文,這篇文章基本已經提出了“德清窯”的概念,并將其從越窯中區別開來。
1974年,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在余杭一帶又發現了兩處類似德清窯的窯址,使德清窯的范圍大大擴大,不再局限于德清縣內。
德清窯址分布
當時,對德清窯新的發現和認識沒有大的突破,此時的德清窯,就像是蒙塵的珍珠。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德清縣的文物工作者在野外考古調查中發現專門燒造原始瓷的窯址。
特別是在亭子橋窯址找到的殘破瓷片上,有著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上的花紋,而且紋路復雜美觀,質地成熟。
西周至春秋原始青瓷罐殘片
戰國原始青瓷懸鼓座殘件
后面經過多方的發掘,火燒山窯址、亭子橋窯址等,都出土了燒造高檔次仿青銅原始青瓷禮器與樂器的窯場,胎釉質量上佳,此類大型青瓷器的燒造成功,是制瓷技術上的一次重大飛躍。
專家一致認為:
以德清為中心的東苕溪流域的商周時期窯區,無論是生產時間、窯址規模、種類、數量,還是產品質量、裝燒工藝等方面,在全國都是獨一無二的,在中國陶瓷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國制瓷史上的第一座高峰,譽之為“瓷之源”可謂實至名歸。
左 春秋鼓腹罐
右 戰國帶蓋鼎
據考古資料證實,湖州德清窯從商代到戰國時期長達1000多年的時間內,一直持續不斷地生產原始清瓷,春秋戰國及其以后其燒造的瓷器漸趨成熟,它的燒造時間一直延續到隋唐,其產品源源不斷地流向各地。
東漢青瓷瓿殘片
戰國原始青瓷鎮殘件
什么是原始青瓷?
唐代的越窯、宋代的龍泉窯、官窯、汝窯、耀州窯都屬青瓷窯系。早在商周時期就出現了原始青瓷。
原始瓷又稱原始青瓷,是瓷器初創階段的一種窯器,也是學術界對商至西漢時期燒造的高溫青釉窯器的稱法,是中國瓷器的鼻祖。
戰國原始瓷獸面鼎
商周時期原始青瓷在胎、釉、器型、裝飾、制作、燒造等方面都達到了發展的頂峰,這是中國陶瓷史上第一個輝煌時期,顯示出中國制瓷工藝史上的第一座高峰。
左一戰國鏤孔瓶 右一戰國三足烤爐 右二西周托盤
原始青瓷自夏商出現,歷經西周、春秋、戰國基本沒有間斷,禮器類產品占相當比重。
豆類器物是夏、商時期原始瓷產品中絕對的主流器型。西周早期原始瓷生產進入了發展高峰,仍占絕對多數,器型、紋飾平和綺媚,具有與同期青銅禮器繁復振揚完全不同的風貌。
左 戰國原始瓷甬鐘
右 戰國原始瓷镈
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原始瓷中大量的日常實用性碗、盤等開始出現;禮器類物品出現大型化趨勢,有仿燒具有江南特色青銅器造型的鼎、尊、簋、盉等。
西周晚至春秋早期云雷紋卣
戰國原始瓷提梁盉(盛酒器)
紋飾也多種多樣,有與同期青銅器相似的云雷紋、勾連紋、水波紋、S形紋、絞索狀绹紋等。
裝飾手法采用刻劃、模印、堆貼等,釉色飽滿,有青、青黃、青綠色。
西周 青釉雙耳三足鼎(俯瞰)
高:約9cm
原始瓷的發明與創燒,實現了從陶到瓷質的飛躍,在中國乃至世界瓷器發展史上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黑 釉
東晉 德清窯黑釉雞頭壺
高18cm,口徑7.9cm,底徑10cm
故宮博物院
東晉 德清窯黑釉唾壺
高9.9cm,口徑8.9cm,底徑9.4cm
故宮博物院
東晉黑釉瓷以德清窯為代表,在火燒山原始瓷窯址就發現了黑釉瓷器。
在發掘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晚期的龍窯窯址,除了出土了大量原始瓷器標本和一些制作精美的仿青銅禮器的卣、鼎等原始瓷產品之外,還發現了少量的醬褐色釉和黑釉。
總結
目前已基本確立了東苕溪流域德清地區是商周時期的制瓷中心,是中華瓷器的發源地。漢六朝德清窯瓷器,尤其是黑釉精品,是德清瓷業又一座高峰,在中華瓷器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回首“德清窯”的發掘之路,漫長艱難卻充滿驚喜。未來,相信“德清窯”一定會在更多、更廣的平臺上綻放它的光芒!
-END-
ps:想要了解更多古玩行業新知識、新資訊,關注“域鑒公眾號”或下載“域鑒APP”,俯仰古今 共鑒時代藏品~
Z視介主題概念片正式發布 張國立郎朗合作演繹青瓷冰裂之美
今天,由浙江省委宣傳部指導、浙江廣電集團牽頭打造的重大文化傳播平臺核心載體Z視介客戶端正式上線,Z視介主題概念片《冰裂》首度亮相。
視頻加載中...
短片中,著名演員張國立和國際鋼琴演奏家郎朗跨界合作,生動演繹青瓷冰裂這一文化奇觀。伴隨著郎朗演奏的琴音,張國立把對于文明的領悟與“新物種”的思考娓娓道來。該片還邀請青瓷制作大師葉小春、青瓷手藝人葉晨曦還原青瓷冰裂紋的精湛制作工藝,將之藝術化地呈現出來。制作團隊將攝影機鏡頭探入1300度的高溫窯爐,拍攝青瓷燒制畫面,采用高速攝影抓拍冰裂瞬間,用168個小時進行延時拍攝,記錄青瓷冰裂紋的生長過程。在一系列極致的微觀視角下,自然之力展現出無窮之美。
裂變是創造,是進化,是發展,是無窮的生命力。中華文明瑰寶之一的青瓷,是浙江獨特的文化載體;青瓷冰裂從出窯之刻起,即伴隨動聽樂音并終身持續裂變,有生命的文化載體象征文脈綿延不絕潤澤人心。在媒體深度融合的征程中,主流媒體經歷裂變、聚合、創新,努力孕育視聽新物種——Z視介。
Z視介,肩負文化的傳播與傳承,守文化靈魂、特質、形態之正,創互聯網打法、玩法、說法之新,向著美好未來,揚帆起航。
下載Z視介,遇見新物種。
解鎖海量首播節目,體驗全新部落玩法,
更有節目周邊好禮等你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