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的2017還有啥 鄭智化做脫口秀咪蒙上奇葩大會
當56歲的鄭智化坐上臺,他幾乎沒給一旁愛奇藝高級副總裁陳偉插話的機會。
在上海舉行的愛奇藝iJOY悅享會上,鄭智化說將在愛奇藝上開播一檔名為《智在說》的綜藝節目,雖然他不想把節目歸類為脫口秀,但這明顯是一檔以他個人講歷史為主的談話類節目,這也是愛奇藝2017年推出的192個頭部內容之一。
“黃鐘盡毀,瓦釜雷鳴”,這句比喻平庸之輩居于高位的成語,是鄭智化解釋自己為什么要做這個節目的原因。“智能手機普及之后,奇奇怪怪的東西在網絡上充斥,所以我決定做這個節目”,當然也少不了身邊人的鼓動,他身邊的朋友跟他聊天,都覺得他見解獨特,“知識非常豐富”。在他Facebook上公布的定妝照中,他穿著繡滿騰龍的金黃西裝,手里搖著的扇子上是他自己題寫的“智在說”。
“鄭智化要告訴你什么是真,什么是好的東西”,他的講說底氣十足,他想要糾正很多人的認知錯誤,諸如“大家都知道空城計,以為諸葛亮很厲害,大錯特錯!你最應該佩服司馬懿!”
他甚至語不驚人死不休地提出,“兵馬俑不是為秦始皇而建的,我可以拿出證據”,至于具體的內容,還是要等到節目里細細說。就像他曾經的歌曲《大國民》、《老幺的故事》,鄭智化的批判性似乎并沒有變,只是少了點從容。
上海這座城市對鄭智化來說也有些特殊的意味,1993年飛碟唱片在上海舉辦“飛向未來”演唱會,鄭智化是壓軸歌手,這也是來內地的第一次演出。他曾經在給歌迷聯盟的公開信中表達對上海的懷念,“財大氣粗的臺客與酒店的小姐曖昧關系;第一批登陸的拓荒者與鬼靈精怪的上海商人斗智斗法……腦海里的一幕一幕,記憶著我對這個城市的迷惘與眷戀。我曾是主角,是臺面上的人物,參與過她的豐功偉業;我也是過客,靜靜地凝視她的潮起潮落……但不管我是哪種角色,我永遠對這個城市死心塌地。”
而如今,這個歌迷聯盟官網早已不復存在。
拄著拐杖走上舞臺之后,鄭智化就有些不合時宜地說“做這樣一個節目我信心不大”,他的意思或許在于一個娛樂當道的年代里,誰還會聽他正本清源講歷史。就像他的Facebook上大多言辭激烈地表達對臺灣民主政治的批判,但應者寥寥。時代過去了,他已經逐漸被遺忘,如今他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畫畫,也會時不時參加一些內地商演,對于愛奇藝主打的年輕人來說,鄭智化能讓他們撿起對青春最后一抹回憶。
鄭智化的節目顯然只是愛奇藝2017年新節目的組成部分之一,就像愛奇藝創始人龔宇提到,未來將在內容方面投入100億資金豐富愛奇藝的娛樂世界,分布在版權劇、版權綜藝、自制劇、自制綜藝四大模塊,推出包括《瑯琊榜2》《再創世紀》《我去上學啦3》《大學生來了2》在內的現象級潛力大劇、綜藝節目。
他用一棵蘋果樹為圖例,愛奇藝技術和產品構成為樹干,視頻內容為樹葉,閱讀、電商、游戲、全民直播、漫畫為果實的娛樂世界大蘋果樹已經形成,在主干強壯的同時也要枝繁葉茂,龔宇說,“下面這些中小內容我們以這樣的方式,事實上過去兩年時間網絡已經驗證了這種生態系統的正確性,現在網大愛奇藝市場份額超過了60~70%,這是一個特別偉大更加強壯健康的一種生態,我們希望這種生態從網大擴展到網劇、動漫或是其他類型,我們叫做分甘同味。”
愛奇藝iJOY悅享會上另外一個吸人眼球的就是《奇葩說》。在點擊率逐年上升的同時,網綜爆款《奇葩說》的價格也水漲船高起來,前三季節目的招商總額已經超過3億元,最新的消息是,小米可能以1.4億的價格冠名《奇葩說》。
“我們又要漲價了,有點小貴,但肯定值”,米未傳媒首席營銷官劉煦在愛奇藝iJOY悅享會上說,《奇葩大會》將會在2017年1月20日上線,新一季的《奇葩說》將會在2017年3月31日上線,一共24期。
《奇葩大會》將打造成史無前例的青年聚會,領路人“馬曉康”組合之外,還會有神秘大咖加盟。此外,咪蒙、丁太升、谷大白話、張予曦一眾網絡上活躍的奇葩也將加盟,“這檔節目沒有淘汰制,你愿意表達什么觀點我們用鼓掌的方式告訴你我們是喜歡還是不喜歡”,“我們不介意你說得對錯,我們在意的是你的分享。”
相比于視頻時代的廣告營銷方式,《奇葩說》已經成為了互動時代媒體營銷的典型案例,馬東變著法地把廣告融入節目之中,在不失趣味的同時又跟節目內容混為一體,當你付費充值成為VIP之后,發現節省掉片頭廣告之后,仍舊免不了被《奇葩說》節目里的趣味廣告洗腦。
“雖然前面還有兩座大山,我們相信一定還會搬掉一座,”愛奇藝內容副總裁陳瀟說,“無論是在PC客戶端還是在移動客戶端上都站在了行業第一的位置上,在互聯網APP上目前愛奇藝成為中國第三大APP,這個成績讓我們非常驕傲。”
當愛奇藝的會員用戶在今年6月份超過兩千萬,龔宇顯然對12月份會再次更新的數據有很大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