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麗塔電視劇;洛麗塔電視劇什么軟件可以看
前些天鮑毓明性侵養女案讓很多國人氣憤,由于鮑毓明在養女14歲時開始實行性侵,并且持續了四年,而這四年里女方都向有關部門報案,但最終都無果。四年讓一個未成年得了重度抑郁癥并且兩度自殺,但是卻被有關部門以沒有證據而了結案子。
鮑毓明是個上市公司的高管,是具有中國律師資格與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出庭律師資格,曾獲全國十佳總法律顧問。這個人的履歷可以說是豐富到沒人看出他是個衣冠禽獸。鮑毓明在網上領養養女,而不是通過正規渠道,這對于一個精通法律的人來說是很不合理的,顯然他的目的不是收養一個養女。
鮑毓明堅稱女方不是養女,兩人是戀愛關系。不管兩人是什么關系,一個當時是45歲的兩三百斤的老男人性侵一個14歲的未成年都是犯法的。即使女方是自愿的,一個老男人和一個沒有性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的未成年發生關系也是犯法的。這不就是相當于一個智商正常的人利用女方智商不正常來讓兩人發生關系嗎?
至今還沒有聽說鮑毓明有沒有老婆孩子,可能他就是對未成年有偏執的心理,所以不能接受成年女性把。人們把這種情節稱為“洛麗塔情節”。似乎古今中外都有很多男人有這種情節,關鍵是他們還不覺得自己有什么問題,就像1997年版本的電影《洛麗塔》的男主一樣,明明是個自戀的老男人,非把自己愛上未成年少女的愛情說成是男方的愛情悲劇,把男主設定成一個值得同情的被少女誘騙的悲劇老男人。這不就是像鮑毓明把自己對養女的變態行為說成是愛情嗎?鮑毓明已經把性侵說成了是一個14歲少女為了要他的錢而勾引他了。這不就像《洛麗塔》里男主把自己和女主發生關系后說自己是被女主挑逗誘惑的嗎?會覺得未成年女人的動作行為對自己具有挑逗性的男人本身就是有戀童情結的,否則怎么別人不會覺得,就他們覺得呢?
1997年版本的《洛麗塔》講述了中年男子亨伯特與12歲的少女洛麗塔的情愛故事。在大學里靠教授法文為生的亨伯特年過中年,自從初戀安娜貝爾在年幼時死去后,他開始對9-14歲的女孩有了過分的迷戀。洛麗塔時尚、叛逆、愛生氣,和亨伯特和他的初戀是完全不同的人。亨伯特迷戀上了12歲的洛麗塔,為了接近她而娶了她的母親夏洛特。婚后夏洛特看到了亨伯特的日記,得知了他對女兒洛麗塔的迷戀,悲怒交加,沖去郵局寄信的路上遇車禍而死。夏洛特死后,亨伯特用各種計謀將洛麗塔淪為自己的情人,并假借父女關系帶著洛麗塔四處漫游,以躲避警察和審查。在過了兩年的亂倫生活后,洛麗塔對繼父亨伯特感到厭煩,隨劇作家奎爾蒂逃走。三年后,已為人婦并懷有身孕的洛麗塔礙于經濟上的窘境,向亨伯特寫信求援。亨伯特為了洛麗塔花費了金錢、時間、生命,但是洛麗塔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妖精了,不可能再和亨伯特復合。
1997年版本是站在男主的視角看問題的,男主覺得自己帥氣多金有才華,并且和女主是真愛,而女主就是騙走他感情的人,最后和女主生孩子的那個男人就是小三。這部電影把男主寫成了悲情電影的主角。這不就是鮑毓明對養女做的事嗎,說不定鮑毓明也覺得自己帥氣多金有才華,隨便一個女人甚至是未成年都會愛上他,中年老男人尤其自戀。而鮑毓明把對養女的控制說成是自己對養女的愛情,并且也想著養女也是愛他的。當然愛情什么的,這些都是鮑毓明為性侵洗白,不管兩人有沒有愛情,一個中年老男人和未成年發生關系都是不合法和不道德。
從洛麗塔的視角,男主就是個利用她的年少無知來達到他的變態目的的老男人,女主的痛苦掙扎矛盾,男主都忽略了。亨伯特對洛麗塔的迷戀被夏洛特發現,亨伯特覺得夏洛特成了個麻煩。之后夏洛特出了車禍后,洛麗塔沒有人依靠,只能依靠亨伯特,這倒是讓亨伯特能夠自然地成為其監護人,可以名正言順的占有洛麗塔。但是洛麗塔顯然不想要被占有、控制。亨伯特被警察追捕后就帶著她周游世界,兩人形影不離。直到之后洛麗塔被另外一個有魅力的老男人出現,洛麗塔崇拜這個男人并且懷孕了。亨伯特開始憎恨這個情敵并且槍殺了這個男人,洛麗塔也因為難產在17歲時死在圣誕夜。亨伯特對洛麗塔顯然是迷戀偏執多于愛,否則不會再洛麗塔不再是個妖精并且懷孕的時候,殺害洛麗塔孩子的父親。
洛麗塔找到了真愛后,開始覺得和亨伯特一起的日子比天下所有的婚姻都糟糕,可見洛麗塔并不想過那種和亨伯特亂倫的日子,她想要自由和一份正常的感情。洛麗塔作為一個14歲少女,因為天然的叛逆個性被亨伯特吸引,而其因為社會經驗不足而產生的行為被亨伯特認為是挑逗他,這不就是鮑毓明說的是養女愛上他而和他發生關系。未成年沒有足夠的性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作為一個中年老男人剛好就利用這點來誘騙少女,這不就是違法嗎。這樣稀里糊涂被侵犯的未成年難道不是受害者嗎?
從洛麗塔的母親夏洛特的視角看,亨伯特更是個勾引自己女兒的變態老男人。亨伯特不愛夏洛特,但是為了接近洛麗塔就和夏洛特一起。之后夏洛特發現亨伯特對夏洛特有非分之想,更是讓夏洛特痛苦。之后夏洛特為了找亨伯特復合發生了意外。不管從哪個角度,夏洛特都是受害者。夏洛特的身份和鮑毓明養女的母親是一樣的,雖然她們的具體身份不一樣,但是作為被侵犯的養女的母親這點是一樣的,不管其中有什么原由,她們都是痛苦的。
比起1997年版的《洛麗塔》被亨伯特描述成一個對初戀一往情深、對洛麗塔悵然若失的悲劇人物,1962年版本的《洛麗塔》就顯得冷峻許多。1962年版本的《洛麗塔》不同情亨伯特,也不同情洛麗塔和夏洛特,但是增加了洛麗塔之后迷戀的男人奎迪的戲份,小說里的亨伯特視角,改成了電影中的旁觀視角,亨伯特和奎迪的戲份雙線并進。這是很合理的,因為亨伯特和奎迪實際上都是一種人。亨伯特迷戀洛麗塔所以控制她,之后洛麗塔不再是個妖精而是個孕婦時,亨伯特開始嫌棄洛麗塔的觸碰。亨伯特就開始崩潰而復仇。奎迪是個受洛麗塔迷戀的騙子癮君子,把洛麗塔帶走后強迫她拍片,是個比亨伯特更可惡的男人。電影用更冷靜的態度講述亨伯特和洛麗塔之間的扭曲關系。
現在很多人總是喜歡把歷史上的一句話或一段故事想象成一部影視劇,明明是骯臟的卻能被傳為千古佳話。例如宋仁宗在28歲時寵幸14歲的張貴妃,之后不斷寵幸不同的女人,但是被傳到現在卻成了宋仁宗對張貴妃一往情深和獨寵,而完全不管除去華麗的語言和他們自以為美麗的愛情背后的事實。就像鮑毓明性侵養女這件事,有的人把鮑毓明想成是個被14歲少女仙人跳的受害者,還有些人說一個14歲少女和這個將近50歲的老男人是戀愛關系。拋去這些路人的猜想,這件事的事實不就是一個精通法律的老男人和一個未成年少女發生了關系嗎,還有人覺得這件事合理嗎?真有人覺得一個未成年會喜歡比自己老爹還歲數大的人嗎?只會有老男人喜歡未成年吧。
這件事情過去這么久都沒結果,并且還被很多網友揣測受害者有罪,讓我想到美劇《新聞編輯室》,劇中一位男主去采訪一位被性侵的女性,但是這位男主卻建議女方不要把這件事弄上新聞,因為他怕女方和她的遭遇會被大眾娛樂。鮑毓明性侵養女案拖得時間越久,受害者就會被網友娛樂的越久,被惡意揣測的時間越久。因為時間過了這么久,很難保留到對男方不利的證據,因為女方在四年前報案了到現在都沒有結果。之后可能是有權有勢的鮑毓明通過各種渠道方法洗白自己,然后一點法律責任都不用負。
想想這兩年國內出了那么多有學歷有地位的性侵犯,他們絕對是知法犯法的,而他們之所以侵害未成年人,肯定是因為未成年人沒有為自己申辯的能力。還有一些事侵害大學生的,大學生已經有了一定判斷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但是他們還是就范了,那肯定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權勢地位足以讓他們逍遙法外。
與其教育所有人都要學會保護自己,還不如多教那些社會的不安定因素做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