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亮劍》、電視劇亮劍結局
《亮劍》大結局:丁偉隱姓埋名,李云龍為尊嚴離去,孔捷負重前行
宇哥帶你讀原著,一起來看由李幼斌,何政軍,張光北,童蕾,孫儷主演經典電視劇《亮劍》解析。
看原著,更深入。
劇照
劇照
《亮劍》從2005年首播至今,已經16年了。
這16年來,也相繼出現了不少抗戰題材片。
但《亮劍》就猶如一個利刃出鞘的絕世高手一般,傲視群雄,獨孤求敗。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對這部片子,念念不忘。
那么就請跟隨我的文字,來重溫一下,這永恒的經典吧。
劇照
評分
與原著相比,《亮劍》電視劇的大結局,只拍到了1955年。
這一年的李云龍,孔捷,丁偉真可謂趕到了好時候。
他們先是被授予了少將軍銜,后又結束了軍事學院的學習,各自分道揚鑣,回到了久違的部隊。
只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
這一次分別,對于他們來說,竟是永別。
丁偉
李云龍
孔捷
丁偉是一個非常有遠見卓識的將軍。
他知道上級讓他們來軍事學院學習的主要目的,無非有兩個。
其一是:學習,總結,磨磨性子,提高軍事素養。
其二是:打破山頭主義,讓大家都統一貼上同學的標簽,不分彼此。
既然他連這個都能看透,為何又要發表那篇石破天驚的論文呢?
丁偉
其實他什么都懂,也明白趨利避害。
但作為一個負有守土重任的高級指揮官,他想到了,就不得不發。
發了之后,他就預感到了自己的前路坎坷。
他的好兄弟李云龍和孔捷都回到了自己原來的部隊,還是做主官。
而他呢?被另調到了一個大軍區,任參謀長。
丁偉
從軍長到上級參謀長,這種變化,讓丁偉的情緒非常低落。
所以他才會在臨別時,說上了那段話:
我丁偉要是有一天上門討飯,弟兄們還要給口飯吃呀!
事實上,他的這個預感是正確的。
到了1959年,他就因為自己在一個重要會議上的言論,而被當場去掉軍銜,逮捕了。
丁偉
緊接著,等待丁偉的就是幾年的牢獄之災。
出獄后,丁偉就從大家的視線中消失了。
有人說:他回大別山老家種地去了,可是孔捷托人找了好幾回,都渺無音訊。
這樣看來,丁偉還真是有先見之明。
沒仗打了,二畝薄地,一間草房就是他最終的歸宿。
李云龍
1960年,李云龍從孔捷那里得知丁偉出事之后,當時臉色都變了。
他拿出了當年丁偉留給他的一瓶茅臺酒,一口氣喝了個精光。
大醉后,李云龍大吼:
丁偉,你是條漢子,我李云龍是個孬種,不如你。
但李云龍真的是孬種嗎?顯然不是!
李云龍
為了維護好自己部隊所在城市的安寧,他真是操碎了心。
可是新來的政委馬天生,就好像天生要與他作對,總是跟他唱反調。
剛開始,李云龍還是在盡量克制,控制軍隊不參與地方上的沖突。
但隨著事態的發展,李云龍也控制不了了。
后來發生“泰山師事件”,直接把李云龍推上了風口浪尖。
李云龍
孔捷的消息靈通,他在得知李云龍馬上要出事之后,就連忙派自己信得過的手下,來接李云龍全家到他那里去。
李云龍不是貪生怕死,臨陣脫逃的人。
不過,他也沒有完全謝絕孔捷的好意。
他請來人,幫他帶走了自己的兩個孩子以及趙剛托付給他的四個孩子。
畢竟,孩子是無辜的。
李云龍
六個孩子走了之后,李云龍沒有了顧忌,就做好了面對一切的準備。
上方派來了黃特派員,連同馬天生,迅速將李云龍抓了起來。
顯然,任何的審訊對于李云龍是不起作用的。
于是乎,黃特派員與馬天生一致認為:李云龍已經無可救藥。
可就在他們要開一場大會針對李云龍的時候,李云龍的特戰隊自發出動了。
李云龍
以段鵬,林漢,梁軍為首的特戰隊員,在萬人大會的現場,將李云龍,成功給救了出來。
這時的李云龍,本有生的機會,可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坦然面對”。
他認為:茍延殘喘得多活幾年,這是對他一生極大的侮辱。
軍人可以去死,但不可失去尊嚴。
最后,李云龍就當著馬天生的面,用楚云飛送給他的那支袖珍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孔捷
對于孔捷的能力與為人,李云龍是放一萬個心的。
這就相當于趙剛信任李云龍一樣。
李云龍托付給孔捷的六個孩子,這對孔捷來說:既是壓力,也是動力。
就算是為了戰友的孩子們,孔捷也不能步李云龍,丁偉的后塵。
他必須要盡一切可能,保護好自己。
孔捷
李云龍去世后兩天,他的老婆田雨也在監獄選擇了,與他同去。
這樣的決定,與趙剛和馮楠是何其的相似。
1969年,北方邊境戰爭爆發。
孔捷將軍指揮的重炮群與敵方開啟了劇烈的炮戰。
在戰斗結束后,孔捷獨自坐在指揮室,淚流滿面。
孔捷
因為這場戰爭,讓他想到了當年在軍事學院上學時,丁偉的那篇畢業論文。
丁偉十幾年前的戰略構想與遠見,今天都成為了現實。
繼而,他又想到了英年早逝的李云龍。
昔日的老戰友都相繼離他而去,而他還在堅持。
只為了那永恒不變的信仰。
李云龍
1978年,李云龍將軍終于在他去世十年后,恢復了名譽。
在昭雪的大會上,段鵬,林漢,梁軍來了,此時的他們已經盡顯老態。
當他們看到李云龍的遺像時,立刻跪倒下來,嚎啕大哭起來。
趙剛
那哭聲,真是:聞著傷心,聽者落淚。
在離去的時候,他們留下了當年從李云龍將軍禮服上,取下的“將星”。
由于年深日久,這顆原本金光閃閃的將星,現在已經變得黯淡無光了。
田雨
時光如斯,到了1998年。
這天,李云龍和趙剛的孩子們,一共6人,相聚到了這座哥特式的海邊小別墅。
不用多說,這就是他們和李云龍爸爸,田雨媽媽,一起生活過的地方。
此時的他們已經人到中年,并且全都繼承了父輩的遺志,成為了軍人。
馮楠
現在他們之中,軍銜最高的已經到了少將,最低的也是上校。
可即便如此,當他們征得這座房子新主人的同意,進入這棟房子后。
依然,在后院的那堵斑駁的墻前,跪倒在地,哭成了一群孩子。
我想,他們之所以會如此傷心,恐怕是因為那句: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劇照
宇哥帶你讀原著,感謝你的閱讀。
喜歡請點擊上方關注,下回有期。
2024年看《亮劍》,其實是抗日神劇的鼻祖!
我們說一件事要想真正給他準確定位,需要一定的時間,或許得等個幾十年才能完全看清他的面貌,這就是所說的用時間來檢驗。能通過時間檢驗的,并且像老酒一樣,時間越久越醇香,更是鳳毛麟角,精品中的精品。今天說的就是2005年播出的《亮劍》,其實算是“抗日神劇”的鼻祖。
說起抗日神劇,我們會第一時間想到和尚和尼姑談戀愛然后打鬼子,也會想到騎著三侉子架著加特林打鬼子,也會想到全劇靠電腦特效作射擊效果,不開一槍打鬼子,更會想到最雷人的住著別墅、梳著油頭、談著戀愛,喝著咖啡打鬼子......以上情節請自動對號所屬影視劇。
《亮劍》在早些年被奉為經典,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年播放的頻率越來越少,如今網民的文化素質都在提升,并且隨著質疑之聲增多,里面的一些不合邏輯的神操作開始逐漸露出水面,所以也被大家稱為“抗日神劇”的開山鼻祖。
李云龍率部向精銳的坂田聯隊發起進攻,從正面擊潰了坂田聯隊,擊斃了坂田聯隊長,突出了包圍圈。且不說一個滿員的日軍步兵聯隊有人數3750人左右,相當于中國軍隊一個團。就是看武器配置也是中國一個師都比不上的,一個聯隊有擲彈筒和迫擊炮共76門,各種野炮和山炮在14門左右,輕重和加起來后2600支。
而八路軍一個團的配置在1000人到2000人之間,幾乎沒有重武器,也做不到人手一支,這樣的裝備去正面擊潰坂田聯隊?不是神劇是什么。
再說了,李云龍一炮干掉了坂田聯隊的指揮部,一個身經百戰的大佐,竟然把指揮部設在最顯眼的山頂,生怕敵人打不到是嗎?所以這里的日軍明顯被降智了。
這點簡直神的不能再神了,且不說一團之長,逞個人英雄主義獨身犯險這就不符合事實,一個縣城宴會,赴會的都是日軍頭頭,戰爭時期,我黨的地下工作者遍布縣城,日軍既不搜身,也不查請柬,就讓人這么大搖大擺進去了?這不神嗎?
再說即使戰爭時期,允許攜帶武器赴宴,那就更得嚴格排查赴宴人員,怎么就混進來了?而且在吃飽喝足后還全殲了在場的幾十名敵人并全身而退,4:幾十,他們都是站著被殺嗎?
另外,在酒樓的外面,其實還有很多巡邏的士兵,他們聽到動靜,肯定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而李云龍和楚云飛四人,居然也能毫發無傷的逃出來,屬實不合理,很神。
這個劇情是全劇的高潮,李云龍私自動用上萬兵力攻擊敵人防守的縣城,牽一發動全身帶動晉西北全部國共兵力投入戰斗,最后縣城打下來了,但是我軍傷亡慘重,多支部隊遭到團滅。那李云龍攻擊縣城的動機是什么呢?很直白,打縣城,救嫂子。
不請示不報告,為了報仇,調動上萬人作戰,這簡直就是神劇,八路軍步兵團簡直成了李云龍的私人武裝,而不是黨的武裝。在任何部隊,私自調兵都是兵家大忌,是可以槍斃的。
再說后來,李云龍被降為營長,但是獨立團竟然還是他說了算,連副團長、政委都要向他請示工作,這不純粹扯呢,這不是搞軍閥那一套嗎?這不是妥妥的軍閥作風嗎?軍中只知團長不知政委,不知黨。連一向政治站位高的政委都退化了。
總結:劇中還有太多的神劇點,比如攻打李家坡動用3600顆手、動不動和日軍拼、打嗎體罰戰士、矮化我軍政委指責等等,實際上最后有決定權的恰恰是政委而不是團長.......歡迎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