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使命【使命電視劇20集】
編劇敢寫,導演敢拍,大尺度刑偵反腐劇《使命》感動了多少人?
國內反腐劇進入90年代以后開始出現,以《蒼天在上》 為代表的力作在央視一套播出后引起巨大反響,隨后的《絕對權力》、《國家公訴》、《大雪無痕》、《黑洞》等相繼推出,直到不久前播出的《人民的名義》,這些優秀的反腐題材劇集都代表了中國電視劇制作的最高水準,因其具有現實意義,貼近百姓生活,被觀眾所喜聞樂見。但我們不能忘記另外一部優秀的刑偵反腐劇《使命》,這部劇尺度很大,暴露的社會矛盾之尖銳,政治腐敗之突出,違法犯罪之猖獗是許多同類題材劇不敢涉及的。
2003年,由何群導演的21集電視連續劇《使命》播出,在那個刑偵反腐劇扎堆的年代,這部劇的播出似乎沒有引起很大的反響,男一號張嘉譯當時還不太紅,其實劇中星光燦爛,該劇最終還是通過高潮迭起環環相扣的精彩劇情和寫實的風格感染了廣大觀眾。隨著時間推移,反復播出,今天再次翻出來觀看,發現這部劇真的很難得,題材敏感,故事大膽,編劇敢寫,導演敢拍,當年竟然能夠順利播出,劇中揭露的犯罪真相好像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劇中的正邪人物也似曾相識。
故事發生在一個叫“清水”的城市,“清水”二字與這個城市的政治環境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頗有諷刺意味。新任清水市公安局長的林蔭(張嘉譯飾)在上任的路上就遇到了一伙流氓毆打客車司機的刑事案件,在抓獲了犯罪嫌疑人之后,從副局長牛明(趙小銳飾)那旁敲側擊的言談舉止中林蔭發現,這起案件是有背景的,絕非個案。果然,為了幾個小流氓的案子而驚動了白山區公安局谷局長,前來公安局說情的竟然還有市委副書記、市長、書記,連已經調離清水市的原公安局長曾立泉(巍子飾)都打來電話恩威并重地勸導林蔭放人,而這一切的幕后主使卻是清水市的市委書記萬宇辰(徐敏飾)和光華集團的董事長鄭光軍(謝鋼飾),這使林蔭剛一上任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工作壓力,感覺到了這就是赤裸裸的官官相護。林蔭還發現,公安局內部矛盾重重,危機四伏,副局長牛明作風強勢,與鄭光軍私交詭異;刑警大隊長羅厚平(侯傳皋飾)搖擺不定;辦公室主任郝正(馮千飾)左右逢源;刑警隊偵查員趙鐵軍(李夢男飾)與物證管理員藍玉芹(馬麗飾)一個是鄭光軍的表弟,一個是萬書記的干妹妹,兩人飛揚跋扈,吃里扒外。在整個的清水市公安局,人心渙散,貌合神離,到處彌漫著烏煙瘴氣。還好,通過一段工作的了解,林蔭看到,公安局還有以方政委(李建義飾)、巡警大隊長靳樹林(宗平飾)、刑警隊副隊長秦志劍(劉鈞飾)等為代表的一股正義力量,他們看不慣局里某些領導的慵懶作風和腐敗現象,平日里忍氣吞聲得過且過。林蔭到來后剛正不阿迎難而上的工作作風感染了他們,也看到了希望,于是,在林蔭的帶領下,他們齊心協力,團結一致,肩負著人民賦予的神圣使命,與萬書記為首的腐敗分子以及以鄭光軍為首的黑惡勢力展開了一場針鋒相對的殊死斗爭。
故事的結尾必將是正義戰勝邪惡,還清水市人民一個朗朗乾坤,但通過這場斗爭,以林蔭為首的正義力量也付出了巨大犧牲。刑警隊員黃建強(辛柏青飾)在追捕罪犯時犧牲;實習生高翔(于儉飾)也在雙方交火的時候為保護證人而犧牲;林蔭被無辜陷害接受調查,這些代價都是腐敗分子們與黑惡勢力的垂死掙扎和瘋狂反撲造成的。正義代表的是人民的力量,邪惡終將會淹沒于反腐的汪洋大海當中。
該劇最大的亮點就是敢于揭露腐敗的本質,這與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反腐的許多案例有著異曲同工之處。清水市的“一把手”、“父母官”萬宇辰道貌岸然,滿嘴的“黨性”、“原則”,實則與披著人大代表外衣的光華集團董事長鄭光軍之流狼狽為奸,沆瀣一氣。萬宇辰作風強勢,搞一言堂,為黑惡勢力充當保護傘、包養情婦、搞政績工程、打壓異己,使清水的政治生態被嚴重破壞;區書記何大來(張慧中飾)更是得到鄭光軍不少好處,在皇朝大酒店吃喝嫖賭為所欲為,作為一個黨的干部,將黨性和原則拋之腦后,無所顧忌,糜爛至極;市副書記于海榮(李建新飾)充當萬宇辰的打手,辦事風格生冷硬,對林蔭辦案層層設障,處處干涉,曾因為與牛明爭公安局長這個位置而對新到任的林蔭妒忌懷恨;公安局副局長牛明活脫脫一個黑惡勢力保護傘,看到鄭光軍張嘴就是“軍哥”,他們之間形成了利益鏈和關系網,都在為了各自的利益而互相利用,甚至不惜制造冤假錯案;公安局辦公室主任郝正經常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克扣局里的各項開支,占小便宜,左右逢源,散布謠言,煽風點火;省財政廳韓處長(梁天飾)在答應給清水公安局撥經費的同時卻提出一個要求,那就是要在清水市開一個,這個要求被正直的林蔭一口回絕,結果是經費問題泡湯。等等,這些身為黨和國家的領導干部們利益熏心,貪婪成性,踐踏法律的尊嚴,視黨紀國法于不顧,鋌而走險,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越陷越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代表著正義的力量除了林蔭、方政委、秦志劍們之外,還有副市長陳國民(金鑫飾)、區公安局長谷志遠(修宗迪飾)、市長洪明山(管壽義飾)、市檢察院蘇檢察長(仇永力飾),以及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趙主任(崔可法飾),在政治上,他們是林蔭最強大的后盾,是他們的信任和支持鼓舞了林蔭,給林蔭增添了勇氣和希望;在工作中,有黃建強、高翔們的沖鋒陷陣和不畏犧牲而給了黑惡勢力沉重的打擊;在民間,有敢于犯顏直諫的市交通局工會主席王亞民(車曉彤飾)、有敢于斗爭,伸張正義的田律師(黃志忠飾)、有勇于作證的受害者劉正(畢彥君飾)和徐子民(韓童生飾)、有不畏強權,敢于揭露事實真相的清水日報社記者苗雨(常景如飾),正是有了這些代表人民的強大力量,不怕犧牲的精神,以摧枯拉朽之勢將這群為非作歹,欺壓百姓的不法之徒繩之以法。
該劇的編劇張栩,可以算作何群的御用編劇了,曾創作過《平原槍聲》、《呂梁英雄傳》、《政協主席》、《因為有愛》等劇,電視劇《使命》獲公安部第九屆金盾文化工程一等獎 。在演員方面,看過何群導演作品的觀眾會發現,在這部劇里相當一部分角色都在何群的其他作品里多次出現,這也是演員本人具備扎實的表演功底和何群導演的號召力,除了文中介紹到的人物外,另外還有宋春麗、閆妮、李強、伍宇娟、徐濤、石兆琪、黃梅瑩、臧金生、于震等在里面客串不同角色,可謂是陣容強大,群星薈萃,共同演繹了一部經典的刑偵反腐劇力作。
被遺忘的反腐掃黑大劇《使命》,老戲骨云集,張嘉益還未成名
五一檔的電影黑馬,目前來看應該屬于《掃黑·決戰》,這部電影一開始不溫不火,依靠口碑效應后來居上,截至本文發稿已經拿下3.6億票房,在類似題材電影里已經屬于相當不錯的成績了。
很多觀眾看了《掃黑·決戰》之后都對其中的反腐反黑尺度表示贊賞,筆者也持同樣的看法,尤其是片中眾貪官將魏河縣變成“家天下”的橋段讓人看了不寒而栗。
不過,看完《掃黑·決戰》后,筆者總覺得這部電影的某些劇情似乎在哪兒看過,很是熟悉。
細想一下還真有劇情相似的影視劇,2005年由何群導演的反腐掃黑劇《使命》,主演還是沒改名字也沒成名的張嘉益,這部劇不僅劇情和《掃黑·決戰》有些相似,在一些尺度上還更大更深。
只是,讓人感到遺憾的是,雖然《使命》很棒,但該劇卻沒讓主演張嘉益成名,這部劇也幾乎被遺忘,網絡上雖然該劇有8.7的高分評價,但為該劇打分的人數極少,堪稱寥寥。
回顧一下:
一、《掃黑·決戰》和《使命》有六個相似劇情
1,貪官和黑社會相勾結,上面還有保護傘
《掃黑·決戰》中臺前的貪官是魏河縣縣長曹志遠,黑社會那邊是孫志彪,兩人的背后是父親曹順華。
《使命》中臺前的貪官是縣級市清水市市委書記萬宇辰,黑社會頭目是鄭光軍和鄭華軍兄弟倆,其背后是鄭氏兄弟父親留下的班底。
黑白勾結,是反腐反黑影視劇的固定模式,倒也不算意外。
2,貪官均有情婦,而且都要滅口
《掃黑·決戰》中曹志遠有一個情婦林巧兒,由于不愿意出國險被曹志遠滅口,林巧兒選擇舉報曹志遠。
《使命》中萬宇辰有一個情婦陶素素,要舉報萬宇辰被黑社會滅口。
3、都有一個藏污納垢的高端所,都有貪官明目張膽混跡其中尋歡作樂
《掃黑·決戰》中有一個范局長在尋歡作樂被公安局和調查組抓個正著。
《使命》中有一個交通局蔣局長在被公安局正好抓到。
4、背后都有一個性質惡劣的黑社會團伙
《掃黑·決戰》中有孫志彪為首的黑社會團伙圈占土地放高利貸,其背后依靠的是孫志彪的父親。
《使命》中鄭光軍為首的黑社會團伙草菅人命大肆斂錢,其根源來自于鄭光軍的父親。
5、公安局內部都有內鬼
《掃黑·決戰》中魏河縣公安局長魏大勇和一部分下屬完全成了貪官的傀儡和黑社會的幫兇。
《使命》中清水市公安局前任曾局長和現任牛副局長都是腐敗分子,為犯罪分子通風報信甚至私自偷放黑社會頭目。
6、反黑反腐的都是圈地
《掃黑·決戰》中由于趙家村圈地直接鬧出人命,引起上級關注。
《使命》中則是因為興旺村會計舉報貪腐引發整個證據鏈。
二、《使命》的尺度更大
《掃黑·決戰》中有些劇情的尺度相當大,比如曹志遠的“土皇帝”論,還有公安局對孫志彪黑社會團伙的公然包庇,以及孫志彪對下屬女員工以及建筑公司老板劉立軍的迫害等。
電視劇《使命》的尺度比起《掃黑·決戰》來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1、雙方力量對比一度極其懸殊
當清水市公安局長林蔭到任后,他面臨著一個非常嚴峻的局面。
市委書記萬宇辰是腐敗分子,鄭光軍黑社會團伙橫行市里無人敢碰。
公安局牛副局長和腐敗分子沆瀣一氣,其下屬刑偵隊長毫無能力,有能力的兩位干警一個被誣陷險些入獄,另一個心灰意冷準備調走。公安局中層干部普遍沒有士氣,裙帶人員在局里風生水起,下面派出所和一些民警被黑社會腐蝕成為對方的幫兇和打手。
地委書記和市書記都是貪腐集團成員,對林蔭的工作百般掣肘。
地區財政局長干脆向林蔭提出,要在清水市開,由公安局提供保護,不然不給批經費。
凡此種種,林蔭面臨的局面非常殘酷,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被調走甚至遇害,讓觀眾看了為之震驚。
2、黑社會不眨眼
鄭光軍和鄭華軍兄弟倆把持著清水市的賺錢項目,一些中小黑社會頭目都要向他們繳納“管理費”,其中有一個搞酒水生意的“大”因為生意不好不愿意繳費,鄭光軍直接讓鄭華軍把大給“做掉”。
鄭華軍有一個手下叫賀剛,下手極其兇狠,甚至敢槍殺警察。
當鄭華軍被捕后,鄭光軍讓賀剛找機會對自己的弟弟下黑手滅口。
整個鄭氏兄弟黑社會團伙的兇惡行徑雖然并沒有用大量鏡頭展現,但其內容已經足以讓很多觀眾膽寒,這是二十一世紀的事情?
3、臺詞大膽
《使命》是電視劇,因此劇中對話比較多,還有很多對話都飽含深意,筆者不一一列舉,直接上第一集中一位被黑社會暴打的司機的控訴,你就知道該劇有多大膽了。
三、老戲骨云集,張嘉益沒出名
張嘉益原名張小童,曾用名張嘉譯,在出演《使命》時他還叫張嘉譯,彼時的他還沒有后來那么出名,經常看到他的地方是馮鞏的電影,比如《埋伏》和《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等片。
《使命》啟用張嘉益擔任主角是一個很大膽的做法,因為該劇中老戲骨太多了,飾演反派的徐敏、謝鋼、趙小銳都比張嘉益出名早得多。
飾演正面角色的修宗迪、宗平、金鑫都是著名老戲骨。
飾演年輕干警的劉鈞和辛柏青當時也都有各自的代表作。
就連客串的演員里都有梁天、徐濤、巍子、韓童生、伍宇娟、石兆琪、李強、牛振華、仇永力、宋春麗、畢彥君和臧金生都成名已久的明星。
還沒成名的閆妮只能在劇中跑跑龍套。
如果單從演員角度看,《使命》堪稱國產電視劇中云集明星最多的作品之一,幾乎每一個角色哪怕是龍套都由實力派演員擔綱,讓人不得不感嘆何群導演的人脈之廣面子之大。
當然,更關鍵的是,這么多名演員也讓《使命》非常耐看。
只是可惜了一個人,眾星捧月的張嘉益居然沒靠該劇走紅,直到兩年后才他才憑借宋思明一角得到廣泛關注。
《掃黑·諜戰》的票房走高,再對比《使命》的落寞和被遺忘,這也算是影視劇行業的“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