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戀電視劇—老少戀電視劇泰劇在線觀看
3部老夫少妻愛情劇,你最磕哪一對?
1.《大丈夫》
主演王志文,李小冉。性格火辣,時尚的雜志社編輯顧曉珺,與比自己大二十來歲,讀研時的導師歐陽劍相戀一年多后,準備結婚前見家長,不料懸殊的年齡差引起了顧爸和歐陽劍女兒的極力反對。學識淵博,文雅有禮的歐陽劍,開始各種扮嫩討好岳父母。又巧施小計火獲得女兒的同意。
2.《吾兒可教》
王剛,于明加主演。女主顏值很高哦,酷似伊能靜。該劇講述了時尚靚麗的麥小小遭遇了老成持重卻又有一顆不老心的關鍵,并且男主還是女主媽媽的小學同學,可以想象見家長時的場面得有多酸爽。盡管如此,兩人還是甜蜜的結婚生子。
3.《我的!體育老師!》
張佳譯,王曉晨主演。主要講述性格活波開朗的90后蘿莉王小米愛上中年危機,失婚體育老師馬克的愛情故事。二人飛機相遇,后因各種機緣巧合相識,相知,相戀,排除各方阻力完美結合的故事。女主人設可算是一位比較剛的了,霸氣護夫那段看的爽歪歪。
香港“老少戀”引全城熱議,劇情堪比劇,5位港星牽扯其中
最近香港全城熱議的話題,并不是圍繞哪位大明星,反而是一位素人,大家稱他為“東張何伯”。但這不是一起簡單的社會新聞,背后也牽扯到不少港星。
其實何伯跟妻子何太這樣的事已不新鮮,跟電視劇《都挺好》里蘇大強、蔡根花的劇情差不多,不過何伯是典型的老少戀,他已76歲,而來自內地的“嬌妻”才43歲,兩人年齡差足足有33歲,而且已登記結婚,算是名正言順的夫妻了。
何伯九年前喪妻,有五個子女。何伯跟何太年齡差大,加上認識一個月就閃婚,何伯還給何太買了20多萬的手表、鉆戒當“結婚禮物”,還打算取出一百萬給何太做餐飲生意,一下子就激化了家庭矛盾。小女兒把何伯450萬的定期存款轉走了,何伯想討回來,還質疑銀行違規操作讓小女兒在“單簽”的情況下就可以取款,上TVB的節目《東張西望》討公道,TVB推波助瀾之下,這出狗血劇馬上就鬧得全城皆知,話題點很多。
有人調侃何太靠煲湯就捕獲了何伯的心,一個月就賺幾十萬,而自己煲了幾十年的湯卻一無所獲;有人認為是何太貪錢,有人認為是何伯貪色、貪有個人照顧;有人認為錢是何伯自己攢下來的,愛怎么花都行,子女無權干涉,都一把年紀了,過得開心不就是最重要的嗎?有人則擔心何伯被騙光“棺材本”,最終還得靠子女養老;甚至有人揣測是何伯讓子女取走存款,這樣就不用給何太100萬……
大家眾說紛紜,就是幾乎沒有人相信何伯、何太是真心相愛。而何太接受采訪時說了這樣一段話:“我要跟他吃苦才能證明是真愛,難道有錢就不是真愛了嗎?真奇怪!”
這話看似為自己辯解,但也引人深思。
如今看來,何太是何伯名正言順的妻子,花他的錢并無不妥,也許她真的是貪錢才跟何伯在一起,難道她就犧牲、沒付出嗎?而何伯的子女,把錢扣住合理嗎?他們難道不是怕巨額遺產被別人“搶”了?他們就不貪財嗎?他們對老爸的感情就純粹嗎?
目前何伯已經被趕出家門,住到何太的房子里,無可奈何之際,曾兩度嘗試輕生。就算這樣,他跟子女的關系依然沒有絲毫緩和。
這事件鬧大后,有5位港星也被牽扯進來。
TVB趁熱打鐵,以惡搞出名的阮兆祥和李思捷,分別模仿了何太和何伯,還原了很多經典畫面,如:何太給何伯喂湯,何太趴在何伯的肩膀哭泣……還真別說,兩人模仿得真是惟妙惟肖,只是多了不少惡搞、反轉逗笑觀眾。
何伯這樣的案例其實已經不新鮮,自古以來就有,被媒體稱為“提款基2.0”,而這個“基”,指的是李龍基。
前不久李龍基的事也是鬧得全城皆知,他大來自內地的女友王青霞36歲,兩人在一起多年,這對“老少戀”一直很有話題,當劇情上演到女方因逾期居留被捕,“收視率”直接爆了。
“老頑童”秦煌的案例也差不多,他對媒體坦露自己有一個小30歲、來自內地的情人,曾給她幾十萬讓她回鄉買房,還透露李龍基很多年前就在深圳有另一位小女友了。秦煌跟子女的關系也鬧得很僵,后來摔倒住院了子女都沒去探望。
而更早之前,謝賢跟小49歲、來自上海的Coco的忘年戀也同樣“驚世駭俗”。
這些案例,無一例外被質疑不純粹,但捫心自問,世間哪有什么純粹的愛情、婚姻?無非是純度和雜質有區別罷了。
豆瓣3.9,老男人與小姑娘談戀愛的國產劇除了辣眼睛,還有什么好看的?
文 | 從易
我們對于男大女小的老少戀的接受度和寬容度遠遠高于女大男小的姐弟戀,無論是影視劇還是現實生活中都是如此。男女性別一換,老少戀的風評怎么就差這么多?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為什么我們對“老少戀”更寬容。
(電視劇《愛我就別想太多》。IC photo/ 圖)
時下,陳建斌、李一桐主演的《愛我就別想太多》正在熱播。陳建斌出生于1970年,李一桐出生于1990年,男女主角年齡相差20歲。沒看過這部劇的觀眾可能以為他倆在劇中飾演父女,但其實他倆在劇中飾演的是一對情侶。
這是一部老夫少妻的“老少戀”劇集(劇中男女雙方年齡相差15歲以上)。近些年來,老少戀劇集并不鮮見,但《愛我就別想太多》在其中顯得尤其“辣眼睛”。為什么影視創作者尤其熱衷于老夫少妻題材?為何觀眾對老夫少妻明顯比對姐弟戀更寬容?
在開明社會里,愛情可以跨越年齡、階層、性別等,因此老夫少妻本身并沒什么問題。
這幾年,影視劇中也很流行老夫少妻。出生于1970年張嘉譯一度是老夫少妻的頭號擔當。在《一仆二主》里,張嘉譯又和江疏影飾演情侶,兩個演員相差16歲;在《急診科醫生》,他與王珞丹搭檔,演員相差14歲;在《我的!體育老師》中,張嘉譯搭檔王曉晨,他比王曉晨大18歲。
除此之外,在《好先生》中,孫紅雷比江疏影大16歲;《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中,鐘漢良比孫怡大18歲。還有未播的《抱著你是幸福的》,吳秀波比唐藝昕大22歲;《欲望之城》中吳秀波比楊穎大21歲……
在已播出的這些老夫少妻劇集里,鐘漢良搭檔孫怡的《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這對CP的反對聲音最小。原因在于,出生于1974年的鐘漢良始終高度自制、自律,他本人看上去比他真實的年齡小得多。對于演員來說,雖然演技很重要,但身材管理也是對職業負責任的表現。尤其如果演員出演的是“中年偶像劇”,結果人長得一點也不“偶像”,觀眾看了難免覺得膈應——明明像父女,為何要扮情侶?
陳建斌老師的業務能力是不用懷疑的。但陳老師對于身材還是太放任自由了,劇中他飾演的李洪海雖然40出頭,但看著就是一個50+的“糙老爺們”,一臉的褶子,遮掩不住的啤酒肚,跟20+的夏可可站一塊,實在有些違和。
尤其是在剛剛落幕的《三叉戟》中,陳建斌與1969年出生的陶紅老師飾演夫妻,這會兒在新劇中,變成了跟1990年出生的李一桐飾演情侶和夫妻,觀眾很容易“跳戲”。
但《愛我就別想太多》更令人警惕的是,劇集是從中年男人的立場出發的,它無形中強化了這樣一種觀念:男人越老越值錢,老年人配年輕小姑娘綽綽有余。
劇集講述的是,有著億萬身家的大富豪李洪海(陳建斌 飾),年過四十還一直單著,他擔心跟他戀愛的女孩貪圖的是他的錢。當他意外邂逅聰明漂亮的年輕設計師夏可可(李一桐 飾),李洪海隱瞞身份與夏可可交往,兩人墜入愛河并結婚。但婚后李洪海發覺夏可可早已知曉自己的身家,繼而憤怒地提出離婚……
億萬富翁李洪海一直對女人不信任,他認為但凡接近他的女人,都是拜金女,只為貪圖他的錢。當他發現夏可可誤以為他是包子店老板并不嫌棄他時,他就認定了夏可可,并把欺瞞夏可可當成對她的考驗。李洪海說,“她把我當成一個糙老爺們兒,我把她當成一個漂亮姑娘,這種關系非常簡單”,“就算是窮光蛋,就算是開包子鋪的,在女人眼里,一樣是有魅力”。
在李洪海的邏輯里,當他是億萬富翁時,女人“不配”跟他戀愛,因為這些女人都是“拜金”的;只有當他是偽裝成窮光蛋時,那些跟他戀愛的女生才是單純、善良的。
李洪海的邏輯代表了不少油膩中年男人性的邏輯:只允許男性“好色”,但高度警惕女性“貪財”;深受“男性優先”傳統觀念的影響,無法對自身形成正確且清醒的認知,認為哪怕自己是個糙老頭,也只有年輕漂亮姑娘配得上自己。
所以從張嘉譯到陳建斌,這些中年大叔演起老少戀時都沒想到要整飭好自己。這并不僅僅是演員的問題,而是社會上一直有一個潛隱的觀念:老男人就是比老女人值錢,糙老爺們配小姑娘挺正常。
男性這種迷之優越感,自以為是的意淫,令人反感,也令人警醒。
(俞飛鴻、楊玏亮相電視劇《小丈夫》發布會。IC photo/ 圖)
影視劇中的老夫少妻,常常沒有什么外界的反對和阻力。《愛我就別想太多》中,李洪海與夏可可之間的主要分歧,不是倆人年齡差距很大、家人反對,而是李洪海“好色”的同時一直擔心夏可可“貪財”。
可如果年齡差距的雙方性別顛倒呢?不是老夫少妻,而是姐姐搭檔弟弟呢?觀眾的態度還會坦然接受嗎?——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俞飛鴻和楊玏曾出演了《大丈夫》《小丈夫》,兩人在劇中的年輕差了9歲。得知兩人戀情后身邊的人無一例外反對,理由無外乎是,女性年紀太大了,是在耽誤男方。
《我的男孩》中,林心如飾演的羅小菲與張軒睿飾演的安慶輝,兩人在劇中相差10歲。當安慶輝的家人知道兩人相戀時,即便他們之前非常喜歡羅小菲,但第一反應還是反對,并且認為羅小菲“可恥”“老牛吃嫩草”,認為她心機重,預謀已久。反諷的是,《我的男孩》中,安慶輝的舅舅交過小他20歲的女友,但家人并沒有持反對態度。
劇中反對者的態度,其實是社會的普遍態度,雖然人們可以接受姐弟戀,不過對于姐弟之間的年齡差卻有嚴苛的要求,比如三四歲以內,超過這個年齡段,反對的人就越來越多。
這形成了一個刺眼的對比:我們對于男大女小的老少戀的接受度和寬容度遠遠高于女大男小的姐弟戀,無論是影視劇還是現實生活中都是如此。比如演藝圈老夫少妻屢見不鮮,觀眾也見怪不怪;但年齡差距5歲以上的姐弟戀,議論聲就不曾少過。
男女性別一換,老少戀的風評怎么就差這么多?
這是男權社會對女性年齡慣有的歧視與偏見。女性的社會作用被無視,她們的價值被鎖定為生兒育女、相夫教子。由于女性身體的生育功能到了一定年齡后就會逐漸弱化直至消失,姐姐們便被貶低、嘲諷。社會對于姐弟戀的偏見,根本是因為,他們把生育看做女性的首要甚至是唯一功能。
但隨著女性的解放,隨著女性的人格獨立與經濟獨立,越來越多女性走出家庭,掌握著生育的自主權。她們享受戀愛,或者進入一段婚姻,并不是為了傳宗接代。社會固然需要繁衍生息,但一個社會只有能夠尊重和包容這一類女性的存在,這個社會才是真正的開明,男女平等也才能更進一步。
戀愛是自由的。
因此,我們不反對老夫少妻,但我們也要呼吁:請以同樣寬容的態度對待姐弟戀。無論現實生活,還是影視創作,都不要厚此薄彼。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不要只許中年大叔“放火”,卻不許漂亮姐姐“點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