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電視劇、董勇演的電視劇
【編者按】
建國這么多年來,主旋律題材影視作品陸陸續(xù)續(xù)拍了不少,涉及到重大革命歷史人物的少說也有上百部了,但平心而論,其中的精品并不算多。個中原因可想而知,關于重要政治人物的影視作品往往不能放開手腳,主角形象高大全的尷尬作品比比皆是。
但是在有關十大元帥、十大將軍的傳記劇里,有兩部脫穎而出,成為其中的佼佼者。這便是由侯勇主演的《陳賡大將》和由董勇主演的《彭德懷元帥》。
陳賡大將一生的經(jīng)歷十分傳奇,可以說他的人生不需要太多改編就可以作為故事素材,諜戰(zhàn)、戰(zhàn)爭,加上和敵我雙方之間的關系都非常緊密,本身就非常具有戲劇沖突,再加上主創(chuàng)人員合理的改編,使得《陳賡大將》成為這類題材里的佳作。值得一提的是,江奇濤編劇的《人間正道是滄桑》中,主角楊立青的眾多歷史原型中也有一個是陳賡。
那么,《彭德懷元帥》好在哪里呢?
好在彭德懷。
彭德懷渾身散發(fā)著非常強大的人格魅力。不同于毛澤東的恢弘大氣,也不同于周恩來的溫文爾雅,彭德懷這個人更像是傲上忍下的關羽。
1928年,當彭德懷和他的入黨介紹人段德昌一起走進一座關帝廟時,段德昌指著關羽的坐像問他對關云長有什么想法,要知道彭德懷的性情是很像關羽的,而千百年來民間也一直流行著關公崇拜。但彭德懷是這么回答的:“關羽是過去的人,現(xiàn)在還被統(tǒng)治階級利用,沒有意思。”
關羽這個人,許多年來一直是忠義兩全的代表。對漢帝國,他忠誠不貳,到臨死的那一刻也不屈服;對兄弟們,他仁至義盡,身在曹營心在漢,一心想回到劉備身邊。甚至對曹操,他也知恩圖報,華容道義釋曹。
這樣一個彪炳史冊的關羽,終于成為唯一一個在魏蜀吳三地都修有墓冢的三國時期人物。而又在經(jīng)歷了一千多年后,終于被抬到了圣人的位置上,和孔丘并列:孔丘是文圣人,那么關羽就是武圣人了。與此同時,關羽的墳墓所在也和孔丘一樣,被稱之為“林”。此外,關公崇拜不止在中國,便是在日本,都有數(shù)十座關帝廟。
然后彭德懷表示了對千百年來備受崇拜的關羽的不屑。
我想,彭德懷對關羽的否定并不完全是他對關羽有多痛恨。事實上,彭德懷這一生都以反抗為主基調,他脾氣暴躁、敢愛敢恨、敢說敢為、敢作敢當。個性鮮明的彭德懷當然會讓人們不由自主地親近。
也正因此,毛澤東對彭德懷這樣評價:“誰敢橫刀立馬?惟我彭大將軍。”而針對朱德,毛澤東則是這么說的:“度量大如海,意志堅如鋼。”從這兩個截然不同的評價中自可看出彭德懷是一個十足的性情中人。
不同于其它傳記片里老老實實從一個人童年講起,《彭德懷元帥》開頭就是彭得華(彭德懷原名)殺地主惡霸歐盛欽的事情。這時他寧可事情敗露被通緝、被槍決,也要殺了歐霸天為民除害。
在《三國演義》里,程昱曾這么評價過關羽:“云長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義素著。”雖然《三國演義》并非正史,但這本書里塑造的關羽恰恰是千百年來老百姓對關公崇拜的想象共同體,有優(yōu)點、有缺點,個性分明,深受人們喜愛。
彭德懷也是這樣。他不是翩翩有禮的君子,也不是蠅營狗茍的小人,他是一個嫉惡如仇、殺富濟貧的俠客。
我們知道,彭德懷人生中的幾個主旋律是平江起義、百團大戰(zhàn)、抗美援朝和廬山會議,但《彭德懷元帥》的主創(chuàng)卻偏偏花了大量的篇幅讓彭德懷始終游離在革命隊伍之外,致力于塑造他的性格。
因為只有人立住了,故事才足夠真實。
歷史記載,1921年時,彭德懷在青樓里遇見過一個青樓歌女月月紅,聽說她因為堅持賣藝不賣身而遭受毒打,立刻彭德懷當即跟朋友們湊了170塊大洋給月月紅贖身。
而在電視劇里,則被改編得更加突出彭德懷的個性。
主創(chuàng)直接讓彭德懷大發(fā)雷霆,帶兵過來砸了青樓。
從后世的角度看,青樓本就是剝削階級的產(chǎn)物,但是在當時,這位還未接受過共產(chǎn)主義熏陶的彭德懷,砸青樓卻只是自己一貫的火爆脾氣。
事后,他的長官這么跟他說:“你說你這個火爆脾氣啊,你聽一個小曲,你能扯出一場官司。”
長官跟他說,做人要跟錢一樣,外圓內方。但彭德懷卻反駁說,自己脾氣倔,怕是一輩子改不了了。
這個世界是灰色的,黑白沒那么分明,大多數(shù)人在和旁人相處時,勢必會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堅持住自己的底線。但彭德懷不一樣,他眼里容不得沙子,遇到覺得不對就會忍不住暴脾氣上來,誰也控制不了。
這是彭德懷的基本性格特征,他足夠真實,雖然嫉惡如仇,卻也總是惹麻煩。似乎并不像我們往常看到的那些領導人高大全的形象。
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彭德懷元帥》的可貴之處,個中緣由除了他本人性格特征外,還和他沒有子孫后代有關。
在很多人眼里,彭德懷是一個粗獷的漢子,不解風情,但實際上他這一生前前后后有過數(shù)段感情經(jīng)歷。但總是無疾而終。原因有二,一是他和妻子經(jīng)常因為戰(zhàn)亂而分散,二是孤身一人的彭德懷總是拒絕其他女子的好意,就這么拖到了最后,盡管有過幾次婚姻,卻始終未有過一男半女。
2013年夏天,曾在抗美援朝時期陪伴過彭德懷元帥的趙南起上將發(fā)現(xiàn)電視熒屏上相繼播出了許多將帥的電視劇,唯獨沒有表現(xiàn)彭德懷元帥的,便有些不解。于是他去找有關部門咨詢,這才知道,拍電視劇是需要有人張羅的,從立項、籌款、寫劇本、組班子、拍攝,直到播出,是一個浩繁的工程,而將帥傳記劇主要都是由將帥的后人來完成的。
可是彭德懷元帥并沒有后代,因此這位開國元帥就這么孤零零地被擱置了幾十年。聽到這個消息,86歲的趙南起上將沉吟片刻后說,彭總沒有后人,這件事就由我來張羅吧。
彭德懷元帥沒有后人,卻給主創(chuàng)在創(chuàng)作空間上提供了方便,大家不必過于回避彭德懷的一些缺點,而可以盡情揮灑出一個真實的、有血肉的彭德懷來。
可以想見,當主創(chuàng)先想方設法立住了彭德懷的人物形象,再來著力塑造他人生中的波瀾起伏時,觀眾才會真正代入并理解這位彭大將軍。
誰敢橫刀立馬?惟我彭大將軍。
【作者孔鯉,微信公眾號“書林齋”(微信號:Kongli1996),微博@孔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