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電視劇(電影淮海戰役上下集完整版)
諜戰劇:這些以1949年為背景的電視劇,個個跌宕起伏,驚心動魄!
主演:楊溢 林京來 金玉婷 編劇:許明華
導演:尹大為 集數:20集
年份:2005年地區:中國內地
類別:電視劇 戰爭 懸疑 諜戰
《1949》是2008年,由杭州嘉藝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和廣州滿天星影視娛樂發展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20集電視連續劇。該劇由旅法導演尹大為執導,楊溢、劉曉鋒、金玉婷聯袂主演。《1949》講述的是解放前夕的上海,地下黨挫敗部署制定的代號為“墨斗魚”的潛伏計劃。劇情的跌宕起伏和演員的精湛表演,讓該劇在國內屢創收視率的佳績,并在安徽、河南收視率第一。
主演:陶澤如 胡可 高發 編劇:路海波 路陽 金宇軒
導演:陵一云 楊海泉 集數:30集
年份:2010年地區:中國內地
類別:電視劇 戰爭 諜戰
潛伏在軍隊中的我軍高級情報人員肖建秋,承擔了為我軍提供過江情報的重要任務。他在險惡的環境下與敵人斗智斗勇、百折不撓,出色地完成了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1949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已經進入對的戰略決戰階段。中央決定發動渡江戰役。 江中縣地勢險要,駐扎著四個師的精銳部隊。為了做到知己知彼,減小渡江的損失,三野先遣部隊的領導命令已在內部潛伏長達十余年,代號“魚鷹”的地下黨員肖建秋想方設法把江中地區部隊的江防情報輸送給江北。
意外的是,軍統在這個時候臨時調派了一個特別工作組來到江中。這個工作組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清除隱藏在江中的黨組織和地下黨員。該工作組一到江中就大開殺戒,血雨腥風之中,不少黨員和無辜群眾遭到捕殺。肖建秋唯一的聯絡人也因此犧牲。而自身處境也岌岌可危的肖建秋面對的是軍統老牌特務,一方面要設法再次建立與組織的聯絡線,同時要協助我軍的渡江偵查小組和縣黨委找出隱藏的特務,大戰在即,肖建秋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故事情節跌宕起伏、環環相扣。劇中的人物也豐富多彩、各具特色:、、軍統特務、游擊隊員、普通百姓…
主演:張子健 梁冠華 曲柵柵 編劇:錢雁秋
導演:錢雁秋 集數:39集
年份:2009年地區:中國內地
類別:電視劇 懸疑 諜戰
1949年10月1日,黎明的曙光照向久被陰霾籠罩的中華大地,而當華北歡慶新中國成立之際,我國西南邊陲正進行著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之戰。人民解放軍揮師南下,攻克重鎮貴陽,并直指川南。方面不甘心退出歷史舞臺,于是派出特務潛入大西南,由代號“老板”的特務頭子嚴森(梁冠華 飾)發起了名為“獵鷹計劃”的秘密行動。特縱特務營營長燕雙鷹(張子健 飾)在執行任務時偶然得知“獵鷹計劃”,為了保住革命的勝利果實,他化裝為軍同少將。經過連番嚴酷的考驗,燕逐漸取得嚴森的信任,但是身份偶然敗露又將他推向死亡的邊緣。
驚心動魄的角力接連展開,這是屬于燕雙鷹一個人的戰斗……
主演:黃志忠 李東霖 楊雪 編劇:王梓夫 王迪 張延紀
導演:滕文驥 集數:27集
年份:2009年地區:中國內地
類別:電視劇 戰爭 諜戰
1949年1月31日,北平的和平解放,標志著中國所領導中國人民解放軍取得了決定中國命運的遼沈、淮海戰役、平津三大戰役的全面勝利。為了適應新的形勢,3月25日中央機關由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遷至北平香山,召集全國各派和社會各界人士齊聚北平,共商建國大計。
解放軍某師參謀長馮天祥被上級一聲令下從戰場上撤退下來,前往北平師部報到。由于他是地道的北平人,而且抗戰期間一直在北平從事隱蔽戰線的工作。因此,周恩來副主席委任他了一個光榮的使命——309辦公室副主任。這是一個專門的辦公室,負責黨中央和毛主席的安全保衛工作,負責到中央人民政府工作的民主人士的安全保衛工作,并協助中央準備建國事宜。
與此同時,南京國防部的局長毛人鳳也開始活動了。他得知毛澤東不知不覺到了北平的情報后,下令讓行動處處長葉翔之派一個得力干將前往北平擔任新的北平站站長。經過商議,兩個人決定讓老牌特工段云飛擔此重任……
主演:穎兒 王學兵 鄭國霖 編劇:駱燁 孫天禾 胡守文
導演:陳家霖 集數:46集
年份:2015年地區:中國內地
類別:電視劇 戰爭 諜戰
獵戶之女許辣妹在花仙節上比武招親,康家土樓大少爺康銘巧勝雪豹山大土匪向天豹,娶得美人歸。婚后不久,康銘隨大部隊出去打仗。因為戰亂和匪禍,康家土樓岌岌可危,辣妹無奈之下和向天豹聯手,打退敵人,成為云溪地區的一方霸主。勢力趁機拉攏辣妹,張仲霖讓她帶著武裝勢力來對付解放軍,但辣妹一心想為民造福,拒絕張仲霖的要求。張仲霖殺害員,栽贓到辣妹身上,辣妹遭人唾罵,她內心掙扎,很是痛苦。康銘成為解放軍團長,回到云溪剿匪,得知辣妹已成女匪首,感到痛心疾首,對辣妹展開追剿。當辣妹看清殘余勢力的真實面目后,向解放軍投誠,在新政權的教育下,辣妹自我改造,她冒著生命危險把雪豹山的土匪勸降下山,和康銘聯手粉碎了張仲霖的一次次破壞活動,為云溪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辣妹自己也走向了新生。
對電視劇《大決戰淮海戰役》的一點期許:粟裕戲份能否增加一些?
根據前一段報導,由高希希執導的獻禮電視大劇《大決戰》已經殺青。對于這樣的宏篇巨制,對于這樣一部首次通過電視形式全面反映波瀾壯闊的三大戰役的戰爭題材,人們自然少不了期待。
帥克對這部電視大劇有一點期許:《大決戰之淮海戰役》部分,粟裕的戲份能否增加一些?
提起電視大劇《大決戰》,稍有一些歲月感的軍迷們都會自然聯想起上世紀九十年代八一電影制片廠拍攝的《大決戰》系列電影。大家都覺得那三部系列電影堪稱是劃時代的巨制。當然,如果讓影迷們對三部系列排個序的話,綜合各種評論,不難得出:以第一部遼沈戰役拍得最好,平津戰役次之,淮海戰役又次之。
既然大家都覺得《淮海戰役》拍得美中不足,那么為提高電視劇《淮海戰役》的歷史感、真實感、厚重感,帥克認為可以從適當增加粟裕的戲份入手。這主要是基于:
粟裕當初提的戰略建議“三個縱隊不過江在江北打大仗”,這是構成淮海戰役的最初“源頭”。
1948年4月粟裕提出了“三個縱隊暫不過江在江北打大仗”的戰略建議,毛澤東主席和中央軍委予以采納。《毛澤東傳》稱“這是對重大戰略決策所作的關鍵性的變動。它對此后南線作戰的整個進程,包括豫東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順著《毛澤東傳》上的這句話,完全可以說,沒有粟裕的這一戰略建議,便沒有后面的豫東戰役,而沒有豫東戰役,自然也就沒有后來的淮海戰役。這是一個完整的戰爭史發展脈落。
粟裕最先提出發起淮海戰役,這是三大決戰唯一由戰區領導人提出并發起的戰略決戰。
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是后來軍史界對兩個大決戰系列子戰役的統稱。而淮海戰役則不同,它是在1948年9月24日,濟南戰役結束的當天,粟裕提出發起的。當然,粟裕當時提出的淮海戰役設想,只是“小淮海戰役”設想。后來經過統帥部與戰區領導人不斷磋商演進,不斷根據戰局發展變化能動調整,最終形成了決定南線國共生死命運的淮海大決戰。
但不管怎么說,淮海戰役原創的冠名權屬于粟裕。最主要的是,粟裕不僅是原創的冠名者,關鍵是他在整個戰役的籌劃準備、領導指揮方面同樣也起到了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粟裕在淮海戰役中立了第一功,毛澤東對粟裕的這一肯定應該通過電視還原體現出來。
關于粟裕在淮海戰役實施過程當中的作用,各種體裁的作品多有論述和體現。整個戰役過程中,粟裕匠心獨運,存乎一心,甚至一度七天七夜連續實施指揮,這些都非常人能夠想象和所為。最終,粟裕指揮36.9萬華東野戰軍,經過六十多天的鏖兵血戰,殲敵44.4萬人。毛澤東主席稱“淮海戰役,粟裕立了第一功”,粟裕受之無愧、名副其實。
以上這幾個問題都不需要贅述,可以說是軍史界的共識。關于淮海戰役的各種電報檔案史料早已都公開解密,整個淮海決戰過程,粟裕率領華野大軍扮演什么角色,特別是如何進行戰役籌劃,如何進行戰役準備,如何進行戰役指揮,都有清晰的發展脈落,都有公開的史料記載。因此,從支撐增加粟裕戲份的角度,完全是不成問題的。
盡管粟裕僅是淮海戰役五人前委委員,并且連三人常委都不是,但帥克認為,研究品讀歷史,包括電視劇藝術形式,完全不必受此拘泥。只要是秉持歷史唯物主義,只要是堅持客觀公正,只要是再現真實軍史,相信觀眾一定會樂于接受的,一定會竭誠歡迎的,一定會真心喜歡的。
(文內圖片均來自于網絡)
主要參考文獻:《毛澤東傳》《粟裕談淮海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