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偵電視劇;經偵電視劇大全2023
必看9部中國高分反腐劇,《人民的名義》僅排第7,建議收藏
圖文 l 毒舌最TOP
編輯 l 毒舌最TOP
1997年《蒼天在上》的播出,作為中國的第一部反腐劇,他得到了全社會的關注。收視率與關注度居高不下,自此以后,反腐劇呈現出一波創作高潮。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中國目前評分最高的9大反腐劇集。
《英雄無悔》海報
豆瓣評分:8.3
上映年份:1996
故事的時代背景是97年香港回歸前,實拍于1996年。地點在南濱,一個虛擬構架的位于廣東省的開發區。主角是名公安干警,站立改革春風最前沿卻依然清貧的城市衛士。
男主 濮存昕
無論是他為企業家的狄美華仗義執言而受到處分;還是放棄開發區的優厚待遇,重新回到人民警察的行列;還是作為南濱市公安工作的領導者所顯示的卓越的洞見,都表現出了他的遠見和胸懷。
這部連續劇最有力地昭示給我們的是:市場經濟不僅不會腐蝕一個民族的靈魂,反而會賦予它更成熟的智慧和更堅韌的力量,去應付復雜的挑戰。
我們的時代依然有無悔的英雄,依然有犧牲和奮斗,但這一切都不僅僅是振臂一呼或慷慨激昂,而是為了民族發展的最高利益而做出的理性承諾,是一種新的社群意識的創生。
《大江東去》海報
豆瓣評分:8.3
上映年份:2003
《大江東去》是導演雷獻禾自《大雪無痕》《絕不放過你》之后“反腐打黑三部曲”的第三部。
該劇以震驚全國的沈陽反腐第一大案——慕馬大案為素材。描寫了農民出身的奉陽市長賀遠鵬本來有水平有政績,但是在失去了監督的權力面前漸漸異化,徹底墮落成了一個腐敗份子,并最終被繩之以法。
賀遠鵬(李幼斌 飾)
本劇是典型的反腐力作,體現了反腐劇創作上的一些共通點:
首先,通過一正一反二元對立的建構,展示兩派人物驚心動魄的對立斗爭和最終正義戰勝邪惡的永恒主題。
其次,著重描寫反面人物墮落的心路歷程,剖析腐敗的深層次原因。
第三,最終總能戰勝邪惡,將腐敗分子繩之以法,讓受眾看到希望。
《人民的名義》海報
豆瓣評分:8.3
上映年份:2017
《人民的名義》是由周梅森編劇,李路執導的一部反腐題材電視劇。該劇的主要線索是存在于漢東省的貪腐大案,結合檢察院、公安局、市委市政府等要害部門間的政治斗爭為輔線進行劇情推進,與此同時,將人民百姓的生活充分進行融合。
周梅森善于政治題材類作品,《人間正道》,《絕對權力》等都是他的代表作。但是在《人民的名義》出版前,周梅森已經八年沒有出過新的作品。這部小說耗時六年完成,可以說這部劇是周梅森蟄伏八年后的又一力作。
著名作家 周梅森
該劇與傳統的反腐劇相比,更加注重取材的真實性,劇中很多腐敗案件都是有現實原型的影像在線。比如,在該劇中出現的首位貪官趙德漢,為了真正做到題材的現實性。周梅森在創作期間不僅采訪了大量的案例,更是去到很多檢察院體驗生活。歷時半年有余,才整理出大量案例。
《絕對權力》海報
豆瓣評分:8.4
上映年份:2003
《絕對權力》同樣也是根據著名作家周梅森同名小說改編的反腐電視連續劇。當年一經播出,就創造了同類電視劇收視紀錄的新高,并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該劇從內容到形式上,在思想性和藝術性兩方面都有較多的突破。
唐國強、高明
該劇的片名非常耐人尋味,它不僅預示了作品的情節和結構,而且揭示了該劇的深層主旨。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絕對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權利當然也不例外。女市長趙芬芳為了追求絕對權力,不惜出賣人格。與腐敗分子黑社會勢力相勾結,一邊綁架證人阻撓調查,一邊花千萬巨資買官,攝取“絕對權力”最終真相大白,身敗名裂,眾叛親離,只能自絕于人民。
唐國強、斯琴高娃
可以說“絕對權力”是該劇的劇眼,他給觀眾的最重要的啟示就是,公職人員務必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要真正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失去監督和制約的權力是腐敗的根源。
《黑洞》海報
豆瓣評分:8.5
上映年份:2001
比起17年《人民的名義》,《黑洞》這部電視劇雖然不算完美,但它揭開了比前者更加晦暗的現實。
故事是從副市長的兒子聶明宇開始的,作為杰出的青年企業家,因為某種原因棄尸。就在這一天,兩名女拿著一個神秘的黑本子去換取20萬,拿到錢后被殺死在酒店房間,然后裝進兩口大皮箱中運到郊外掩埋。新上任的緝私科科長賀清明,則截獲了龍騰集團的38輛車。而這一切,都與聶明宇有關,圍繞著他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涌動的故事線慢慢展開...
陳道明、陶澤如
當正義遭受挫折,英雄也會變得懦弱。
在《黑洞》里,刑警隊長劉振漢的原型人物,就是一位英勇不屈的法醫,扮演者是老牌戲骨陶澤如。那場讓張成功錯愕不已的庭審,被改編成了一場蕩氣回腸的法庭戲,扮演劉振漢辯護律師的是資深演員李成儒,而這個角色的原型人物,就是為蒙冤局長奔走呼喊的那位知名律師。
《黑洞》的成功,除了劇本的扎實,還有拍攝手法的創新,它的導演是具有鮮明個人風格的管虎。
導演 管虎
天性這個東西,不能以好壞評判,但有時候,隨著性子走就對了。從《黑洞》《黑冰》開始,刑偵劇里的反派再也不是千人一面的壞人,陳道明和王志文用自己的敬業,演繹了活生生卻又復雜到極致的反派。陳道明為了揣摩感覺,買了不少犯罪題材的書籍來看,還為張成功的創作出謀劃策。王志文說,如果演員用心演戲那么這個角色就會非常不得了。
《高緯度戰栗》海報
豆瓣評分:8.6
上映年份:2007
由陸天明編劇,郭靖宇導演的電視連續劇《高緯度戰栗》,跳出了以往反腐劇中的腐敗問題,僅僅歸結為體制轉型時期的陣痛與物質利益。理智上對這些基本的認定對腐敗現象的原因提出了新的視角與新的思考方式。
主要講述了省公安廳警察、十大偵探之一、二級英模勞東林,欲脫去到陶里根市尋找副市長開槍案的“背后原因”為起始,塑造了勞東林這樣一個對國家和社會,對人民全心全意負責的優秀警察形象。
勞東林(李雪健 飾)
該劇的獨特之處還得益于那大片樺樹林的巧妙運用。樺樹樹干上的一個個眼睛,是對群眾監督的隱喻,群眾的眼睛是真實的,也是犀利的。作為一個領導,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應該在群眾的監督之下。只有時刻想到會有那么多只眼睛在看著自己,監督著自己,我們的領導干部就會有一種責任感。
李雪健、王志飛
電視劇《高緯度戰栗》不失為一部好劇。“人的靈魂有兩個入口,一個是理智,一個是意志”。勞東林以及邵長水就是用自己的理智與意志,維護著一個警察的榮譽與信仰。
《天地糧人》海報
豆瓣評分:8.9
上映年份:2006
《天地糧人》這是一部圍繞著關乎國計民生的糧食問題,著力挖掘并熱情謳歌“糧食人”這個群體所獨具的高度社會責任感和特殊的民族精神。同時,深刻揭示糧食安全中潛伏的巨大社會隱患的電視劇。
李幼斌
該劇講述了一代有良知的“糧人”揭露工作中腐敗和黑暗的故事。高遠和曲正平是莫逆之交,30多年后,高遠突然以新任糧食廳廳長的身份返鄉。上任不久,他收到一封神秘的匿名信,舉報糧庫實為空倉,矛頭直指副省長曲正平。決心徹底追查事情真相的高遠,遭到了來自各方面的干擾和跟蹤。為什么紅旗糧倉會出現空倉。誰是神秘的舉報人?一道道難解的謎團撲面而來...
《天地糧人》既涉及嚴肅的歷史問題,更深切關注了糧食安全及三農問題。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貼近生活,關注民生的現實主義作品。
《至高利益》海報
豆瓣評分:9.0
上映年份:2004
電視連續劇《至高利益》是根據著名作家,中國政治小說第一人周梅森的同名政治小說改編,是一部反腐倡廉表現改革和民主題材的電視連續劇。《至高利益》與《絕對權力》是名副其實的姊妹篇。
該劇主要描述的是邊西省和中江市各級領導對于政績工程表現出來的不同態度和情感波瀾。其中突出了中江國際工業園的環境污染和市投資公司老總田壯達卷款逃跑一案的審理問題,以及紅峰服裝廠的改制和平崗鎮的民主選舉。從一個側面展現了我國城鄉改革的風云和民主建設的進程。
本片從眾多的微觀細節入手,在觸及現行政治體制諸多矛盾中,刀法精度地刻畫了正反兩個典型:一個是為民的中江市市委書記李東方,一個是以權謀私的邊西省常務副省長趙達功。
李東方(孫海英 飾)
面對錯綜復雜,撲朔迷離的社會現實里,李東方正直而溫和,簡樸而不偏傲,充分地表現出一個成熟政治家的風范。趙達功則以迫不及待的權欲和收買人心的巧偽轉攻為守,枉己正人,是從事政治投機,耍弄權術的高手。在頌揚好干部李東方的同時,讓歹徒的趙達功大曝光并使人。油然想起馬克思曾對歐洲歷史上一個政客的評價:“連他的外貌都是可憎的?!?/strong>
《龍年檔案》海報
豆瓣評分:9.1
上映年份:2003
《龍年檔案》是由著名作家柯云路的同名長篇小說改編的。
著名作家 柯云路
這部電視劇人物眾多,形象鮮明,劇情扣人心弦,一波三折。所揭示的主題十分重大,內涵深刻。畫面給人以驚心動魄的視覺震撼和沖擊,尤其是對領導干部以及當今政治改革關心的人們,具有不可多得的認識、教育和警醒作用。
該劇的最大成功之處,在于劇中人物形象十分鮮明,感人至深。尤其是主人公羅成的形象塑造,作為一個地級市市長,敢想敢做,看準的事會義無反顧,堅決執行,具有深入基層,深入百姓生活的求實作風。
羅成(張豐毅 飾)
在看到老師領不到工資,難著;
農村娃上不了學,窮著;
牛半夜搖鈴鐺,餓著的農村貧困現狀,
而作為官者為了自己的前程,卻大肆虛報政績時,他一邊擠“水分”,一邊腳踏實地地解決百姓的困難。
通過這個電視劇就知道深化改革是何其的艱難!
文中多部經典反腐電視劇,都是改編自“中國政治小說第一人”周梅森的作品,他以官場小說家著名。實際上,他當過官,也炒過股,也參與過熱點事件。這使他的作品有一種強烈的“入世者”氣氛,周梅森善于從大處著眼,關注時代發展中焦點事件,剖析社會現象內部的種種癥結,主人公多實干者和改革家。正視成績的同時,絕不回避矛盾。常常涉及敏感區域。
以上就是為大家盤點的中國評分最高的9大反腐劇集,還有哪些你認為值得推薦的反腐題材佳作,也請留言交流推薦!整理不易,希望大家多多捧場,歡迎點贊+收藏+關注吧!
近30年評分最高10部刑偵?。骸睹坊n案》第10,《重案六組》第6
近30年來,國產刑偵劇經歷了“過山車”式的發展。
從最開始的主打“犯罪寫實”,到2004年廣電總局嚴令所有“涉案、反腐”劇下架黃金檔,再到近幾年刑偵劇以網劇的形式重獲新生。
回顧過往30年,雖然創作環境有著天差地別,但刑偵劇的創作者們總是能摸著石頭過河,拍攝出獨屬于本時代的經典,讓刑偵題材在國產劇的長河中保持連貫,經久不衰。
今天皮哥就帶各位回顧一下過去30年來評分最高的10部刑偵劇(劇),從中體會國產刑偵劇在30年里究竟經歷了怎樣的生長變遷。
按照評分高低,我們從第十部開始說起。
10、《梅花檔案》,豆瓣評分7.7
提到周杰,很多人立馬會想到《少年包青天》里的包拯,或者福家的大少爺爾康,但其實周杰還有一部代表作值得稱道,那就是《梅花檔案》。
《梅花檔案》和《一雙繡花鞋》被稱為80后和90后的兩大童年陰影,凡是看過《梅花檔案》的都會被那駭人的片頭曲和片尾曲給嚇懵。
陰間的二胡配樂,加上驚悚的畫面,別說小孩子了,連大人看了都瘆得慌。
《梅花檔案》改編自文革時期的手抄本小說,講述了建國初期,特務組織潛伏在重慶,我黨的公安戰士龍飛前往重慶,和特務斗智斗勇,最后光榮完成任務。
光聽簡介你會覺得這像是諜戰劇,不過整部劇以一起命案為線索串聯起來,兩位主角的搭配更像福爾摩斯和華生,是一部名副其實披著反特外衣的刑偵劇。
整部劇的鏡頭語言十分古樸,故事情節雖然經不起推敲,但是足夠離奇,畢竟小說當年只是手抄本,并未真正結集出版,有一些bug在所難免,而全劇恐怖氛圍的營造實屬到位,你把它當成驚悚片看也毫無違和感。
周杰在劇中正值顏值巔峰,忽略鼻孔的話就是活脫脫一個俊朗小生,當然他更值得稱道的是演技,舉手投足之間都是戲,給他作配的是蘇瑾、董勇、海清這些實力派演員,但風頭都集中在他一個人身上,看完這部劇不禁感慨,要不是耿直的性格得罪人,周杰的演藝事業完全能上好幾個臺階。
作為一部刑偵劇,《梅花檔案》更為重要的標簽是“”。
因為劇方對外宣傳女演員“裸身出演”及“真尸拍攝”等制作細節,還公然表示“兒童禁止觀看”,于是廣電總局緊急叫停了本劇黃金檔的播出,并頒布了一系列黃金檔的題材禁令,涉案、反腐、暴力、恐怖全部涉及其中,隨后北京電視臺宣布《梅花檔案》改由《李衛當官2》接替。
后來《梅花檔案》再次出現,已經到了8個月后。
為了作為開年大戲進入黃金檔,劇方特意制作了“衛視版”,主題著重立意于“刑偵反特”,去除了一些極為恐怖的畫面,對一些背景音樂做了柔和處理。
不過這一版依然還是足夠瘆人,開播后高歌猛進,連續2周拿下了收視冠軍,成為那一年觀眾難忘的熒屏記憶。
《梅花檔案》還有幾部續作,2007年的《梅花檔案2》里,主角和時代背景都不一樣了,2009年的《秘密列車》干脆換了劇名,主角龍飛也從文員變成了神探,和前作沒有太大關系,這個系列就這么斷了,有些可惜。
9、《刑警隊長》,豆瓣評分8.0
2015年的這部《刑警隊長》和今年的《警察榮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同樣是講述人民警察的故事,《警察榮譽》往小了演,講得多是雞毛蒜皮的事兒,而《刑警隊長》則是往大了展開,一出場就是一起惡劣的兇殺案,于和偉和祖峰飾演的刑警立刻投入到了這場長達15年的艱苦戰斗中。
整部劇的故事背景是90年代,敘事也是我們習慣的主流敘事,主角無私奉獻,為了工作常年不回家,破案也是洞若觀火,一個字總結就是“正”,這樣的正劇很受中老年觀眾的喜歡。
劇中于和偉和祖峰兩人精彩飚戲,貢獻了十分精湛的演技,兩人愣是把這么兩個光偉正的形象詮釋得有血有肉,光看他們的表演都夠過癮。
《刑警隊長》就是傳統刑偵劇的標準模板,每個部分都缺少驚喜,但勝在工整,就像它的豆瓣評分一樣,8.0分,不多不少,夠講究。
8、《無證之罪》,豆瓣評分8.0
2年前,《隱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大爆,兩部劇全都改編自紫金陳的小說,愛奇藝的“迷霧劇場”也被戲稱為“紫金陳劇場”。
其實早在2017年,紫金陳就該火了,當年他的小說改編的《無證之罪》就給人足夠的震撼。
紫金陳的外號是“推理之王”,他的小說從不刻意制造詭計,一切推理的設計合情合理又出人意料,這部劇體現得格外明顯:
一個大家眼中的壞警察,一個為保護女友被卷入案的社畜,一個失去妻兒的怪老頭,幾個普通人的命運被一連串的案卷在了一起,形成了人性的試煉場,讓人激動也讓人沉思。
全劇全員演技派,秦昊因為在本劇中出色的表演才有機會出演《隱秘的角落》,鄧家佳的表演讓人徹底忘記了《愛情公寓》里的唐悠悠。
當然最最出彩的還是寧理扮演的大反派李豐田,一張憨厚的農民臉,卻習慣倒抽煙,敢用硫酸銷指紋,不眨眼。
他把人狠話不多的反派演出了新的高度,直到現在想起來都不寒而栗。
問題來了,為啥《無證之罪》這么優秀,卻沒有大爆?
因為和它同期播出的另一部劇叫做《白夜追兇》,不是它不優秀,而是對手是高達,我們只能感嘆一句“既生瑜,何生亮”。
7、《案發現場》,豆瓣評分8.6
國產劇想要拍好,除了大膽創新外,借鑒和模仿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2004年王志飛主演的這部《案發現場》。
這部劇從劇名到單元案件的設定,再到主角探案的分工,都是完全模仿的美劇《犯罪現場調查》,雖然不太高明,但卻夠接地氣。
全劇都透露著土土的氣質,沒有帥哥美女的戀愛戲,也沒有主角靈光一現抓住兇手,犯罪手法也談不上驚世駭俗,整部劇一集兩個案子,兩個案件沒啥關聯,主角們分工明確,有的勘察案發現場,有的提取尸體痕跡,主角光環在這里是不存在的,但就是這種略顯笨拙的處理,反而讓人看到了真誠。
即使現在回頭看,被滿屏瑪麗蘇劇和浮夸濾鏡折磨的觀眾,反而對這樣的土味兒劇有著更加真切的渴求。
對了,王志飛在劇中大放異彩,對他演技有所懷疑的人看完本劇后絕對會閉嘴。
6、《重案六組》,豆瓣評分8.7
李誠儒這幾年經常在表演類綜藝里當評委,他的毒舌評論讓很多人為之生畏,李雪琴在參加《開播!情景喜劇》時,當得知評委里有李誠儒時,直接嚇哭了。
有人問李誠儒的演技真的這么牛嗎?
當然。
不服李誠儒的觀眾可以看看他在馮小剛電影《大腕》中那一段“不求最好但求最貴”的精彩獨白,如果還沒領略他的演技,就請看看《重案六組》吧。
《重案六組》是很多人心中國產刑偵劇的第一名。
這個系列一共拍了四部,其中李誠儒主演了第一部,也是最經典的一部,后來他退出后,整個系列就失色很多。
現在回看第一部都依然能被深深吸引。
全劇最大的特點,就是選取的案件全都取材于真實案件。
這些案件涉及的范圍很廣,有禁忌之戀、抑郁癥、警察、壞蛋誣陷警察、心理變態等,你很難想象20年前的刑偵劇里就敢探討這些尖銳的社會議題了。
全劇另一個特點就是真實感很足。
一般的破案電視劇或影片中,主角幾乎是神,反派塑造基本都有著相似的面孔。
但這個系列中的警察和壞人都是活生生的人,警察偵查案件時也會出現漏洞,犯人也有不為人知的另一面。而且有些案件都不是推理出來的,而是陰差陽錯給破獲的,這樣的處理帶給觀眾極大的真實感。
當然李誠儒在劇中就是絕對的戲魂,在他的帶領下,全員都貢獻了不俗的演技,整個六組的團隊感很強,像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第二部當李誠儒離開后,整個劇的故事還在,人物還在,但卻少了味道,相信看完這部劇沒人再對李誠儒的演技有所質疑了。
5、《沉默的證人》,豆瓣評分8.9
2019年,張家輝、楊紫和任賢齊合作的電影《沉默的證人》上映,口碑不佳,許多人表示看完后更加懷念15年前那部同名的電視劇了,那部劇才能代表國產刑偵題材的巔峰。
故事要從20年說起,《潛伏》的導演姜偉當年還是個熱血青年,他在央視看到一個貴州連環案的報道后突然來了興趣,翻閱了大量相關書籍,后來又在電影《七宗罪》的啟發下寫出了《沉默的證人》劇本,中國第一部犯罪心理劇就這么誕生了。
2004年,姜偉找來王志飛拍攝了這部劇,成就王志飛的同時,也成全了自己,沒有這部劇的成功經驗,就沒有后來的《潛伏》。
《沉默的證人》整部劇的觀看堪比美劇,節奏緊湊,懸疑感極強,最關鍵的是它對犯罪心理進行了大膽全面的剖析,超前了整個時代,當年的觀眾看完后大受震撼。
劇中沒有大的槍戰和追車戲,對犯罪過程的描述也有缺失,他更多的是借用警察之口通過一個個細節來進行犯罪心理學的分析和推導,破案過程很多時候是用大段的對白完成的,因此有些不接地氣,全劇的話劇腔倒是很符合這部劇的氣質。
或許是追劇門檻有點高,或許是尺度有點大,這部劇最后只在天津三臺播出,并未成為當年爆款,但它的品質還是得到了廣大劇迷的認可,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經典。
4、《白夜追兇》,豆瓣評分9.0
《白夜追兇》是很多劇迷心中的白月光,2017年,沉寂了多年的國產刑偵劇突然打出了這么一副王炸,連《無證之罪》這樣的佳作在它面前都有些黯然失色。
這部劇的設定十分新奇,潘粵明一人分飾兩角,通緝犯弟弟進入警察系統協助辦案,雙胞胎兄弟亦正亦邪,聯手破案,有人戲稱這是“潘粵明VS潘粵暗”。
整部劇前期超神,節奏緊湊,懸念感十足,可惜到后期有些拉胯,結尾還挖了一個大坑,預示著第二部即將上線,但之后又遲遲無音訊,后來導演王偉也說《白夜追兇》不會有第二部了。
不過凡事無絕對。
去年12月,潘粵明在接受蔣昌建采訪時透露,《白夜追兇2》的劇本早有了,他和導演已經著手開始準備拍攝。
而今年優酷也把《白夜追兇2》放進了待播劇單里,我們期待著這個系列能一直拍下去。
3、《沉默的真相》,豆瓣評分9.0
2020年,愛奇藝推出《迷霧劇場》,涌現出了一批精彩的犯罪懸疑劇,而《沉默的真相》是口碑最棒的。
這部劇改編自紫金陳的代表作《長夜難明》,紫金陳說過,很多犯罪小說的作者太癡迷于進行詭計的設計,這背離了犯罪小說創作的初衷,他的這部作品就完美體現了這一點,全書的重點不是如何破案,而是是否用勇氣賭上一輩子的幸福去揭開真相。
《沉默的真相》論劇情沒有《隱秘的角落》那么曲折,而且更加沉重,講述的是一個自殺案牽扯出的案中案,涉及到了未成年人性侵和黑惡勢力欺壓百姓,幾個心懷正義的年輕人,為了真相不惜犧牲自己,前赴后繼換來了真相的公之于眾。
可以想象,這么大尺度的作品要和觀眾見面有多么不容易,但主創們在進行創作時,盡力還原了原著小說中的精髓,關鍵的情節即使被刪除也通過小細節來告訴觀眾,如受害女孩兒的年齡就是通過隱晦的方式告訴觀眾的,最后這部劇贏得了滿堂彩,用網友的話說“它是站著過審的”。
還記得這部劇播出時,有觀眾批評劇中展示黑惡勢力的橋段太過夸張不真實,如今2年過去了,最近一些事件發生后我們再回看此劇,應該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2、《中國刑偵1號案》,豆瓣評分9.2
今年春節,《人世間》在央視熱播,丁勇岱飾演的周父看哭了很多人。
不過彈幕里很多人卻在刷“白寶山”三個字,年輕的觀眾不明所以,而稍微有些年紀的觀眾則被這個梗逗樂了。
20年前,丁勇岱在《中國刑偵1號案》中成功出演了悍匪白寶山,這部劇改編自真實事件,1996年,白寶山在北京多次犯案,他公然襲警搶槍,打死打傷15人,震驚全國,直到1997年才在北京警方和新疆警方的合作下被抓捕,一代悍匪就此謝幕。
丁勇岱是導演挑選的第三任白寶山的扮演者,在開拍前他告訴自己,雖然白寶山干的不是人事兒,但是他要把他當成一個活生生的人來演,所以該劇播出時,觀眾在熒屏上欣賞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悍匪形象。
這部劇的拍攝很真實,劇中的警察都是由真實的警察扮演,舉手投足間沒有一點兒表演痕跡,而劇情上也基本還原了現實,對北京警方、新疆警方的辦案過程做了寫實的描寫。
這樣的經典的刑偵劇讓大家久久難忘,難怪20年過去了,觀眾還會在丁勇岱參演的影視劇里刷白寶山,這對演員來說絕對是一個幸福的煩惱。
1、《12·1槍殺大案》,豆瓣評分9.3
1998年6月,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訪華,他把首站放在了古城西安,當他來到西安后,人民群眾張燈結彩歡迎他,處處洋溢著熱鬧的氣氛。
但他沒想到,在1997年12月1日,一名警察丟失了槍導致西安發生了連環槍殺案,中央下了命令必須盡快破案,后來在警察的努力下,終于在1998年的4月1日破了這個案子,克林頓訪華的行程才沒有受阻。
而就在次年,西安電影制片廠就以此為原型拍攝了這部《12·1槍殺大案》,該劇播出時,西安萬人空巷,人人都想知道這連環槍擊案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有國家首腦訪華的大背景,又有警察槍支被盜的離奇劇情,還有連環槍擊案的驚悚效果,可以說這部劇不用寫劇本直接照著現實拍就足夠震撼人,而主創們還真這么干了。
劇組找來了真實辦案的警察出演自己,原汁原味還原了破案過程,整部劇不像是電視劇,更像是紀錄片,生動還原了90年代末西安的社會風貌。
在劇中,你能看到在校大學生墜入俗塵,能看到飯店跑堂的小哥身背幾起人命案,還能看到火車站里的偷車賊,這些情節擱今天一定會“藝術加工”后再給觀眾看,但在當時卻以粗糲、生猛的原生態方式直接展示給大眾,讓人嘖嘖稱奇。
這起案件的兇手也是個十足的惡魔。
因為從小生活窘困,就走上了犯罪道路,他用自制的土槍打死了武校的師兄,又花500塊買了警察丟失的槍,然后為非作歹,一個出租司機拒載他就被他無情殺害。
而面對警察詢問,他竟然嬉皮笑臉地說起了順口溜:“一個兩個不算殺,五個六個沒有啥,十個八個才開花,連著殺他一百個創個世界紀錄才好呢!”
很難想象當時觀眾看到這樣的劇是怎樣的心情,很多人甚至分不清究竟是劇還是真實的紀錄片,扮演兇手的王雙寶也因為出色的演技而“受連累”,許多觀眾誤認為他是兇手,見到了都躲。
好了,以上就是十部評分最高的經典的刑偵劇。
通過盤點我們不難發現,這些身處不同時代的劇,各有各的精彩,有的劇重在真實場景的還原,有的劇重在一板一眼地模仿,有的劇銳意創新,有的劇則旨在還原小說的精髓。
但無論哪一種都值得稱道,希望國產的刑偵劇能在這些光環的照耀下,再上一個臺階。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