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之爭電視劇(楚漢之爭電視劇第60集)
這幾天一直在追劇,80集的電視劇《楚漢傳奇》已看完。由陳道明,何潤東,楊立新,段奕宏,秦嵐,李依曉主演的電視劇!
圖片來自于網絡
前期劇情說劉邦和他的那些兄弟怎么相處方式,真不愧為是劉邦,對兄弟都仗義相助,樊噲,盧綰,周勃,夏侯嬰!劉季對蕭何敬重,蕭何說什么劉季基本上都聽!
后來因為劉季是泗水亭亭長蕭何道出要百人赴驪山服徭役之事,劉季聽后憤怒難耐。劉季好不容易湊夠了一百人,誰知朝廷又將徭役人數增加到了三百人。無奈之下,劉季與眾兄弟決定同去服役。加上蕭何準備的五十名囚犯,泗水亭的三百名服役之人總算湊齊了。劉季深知此去驪山兇多吉少,臨走前他特地將家人托付給蕭何。在去驪山途中,有不少人逃跑,大部隊也因大雨和迷路誤了期限。面對這種情況,劉季遂即遣散了人群,帶著跟隨他的弟兄們走了。劉季帶領眾兄弟來到邙碭山,并提議在此落腳。劉季派弟兄們下山搶糧,并再三叮囑不許,否則以命相抵。誰料尾生誤傷人命,按照立下的規矩,尾生自盡謝罪。
因劉季把三百名服役遣散,導致一家老小被抓進牢房,得知劉家人被官差抓走,蕭何等人立即趕往牢中探望。
圖片來自于優酷視頻截圖
看到這兒,劉季做人做事真讓人佩服,這么多人都來看劉季的老父親,他的老父親都覺得自己的兒子怎么可能認識這么多有情有義的朋友呢?
圖片來自于優酷視頻截圖
曹參來看劉季的老父親,剛開始老父親以為是送他來上路的,不吃東西,曹參講清楚后,老太公感動的,后來來了好多人都來看劉季的老父親,陪著老爺子在牢房有吃有喝的聊著!感慨一下,有這樣的兒子是老父親的福氣啊!
只能說劉季本事大!“劉季年逾四十,集身于“草根”與“光棍”,整日游手好閑,父責他“無賴”,然而劉季豪爽大度,善于結交,喜好吹牛,與縣里小吏蕭何等混的極熟”。
看到這兒決定了劉邦以后的宏圖大業啊!這些朋友都很仗義,都是有情有義的人!
看到22集的時候劉季把名字改成“劉邦”了,是蕭何給改的。蕭何說當年不知是誰在周天子跟前拍馬屁,在洛水邊諸侯們朝拜周天子的時候說了一句“天子萬年安家定邦”說那個邦字好,就改成劉邦了。
始皇帝在東巡至沙丘時突然駕崩,臨終前他命趙高擬下遺詔,宣長子扶蘇回咸陽登基。趙高找來丞相李斯和胡亥,并拿出遺詔,在趙高的巧言利誘下,三人終達成協定。三人決定秘不發喪,而是先對付扶蘇,然后再擁皇子胡亥登基為帝。次日趙高再次找來李斯,他讓李斯造假,寫下命扶蘇自盡以及解除蒙恬兵權的詔書。就這件事李斯丞相到最后特別后悔,悔不該與趙高合謀害死扶蘇和蒙恬將軍,最后自己也被趙高小人污蔑之死!
在趙高的慫恿下,昏庸的秦二世胡亥將所有政務都交給了趙高。奸臣弄權,濫征民力,搞得民不聊生,流寇四起,眾臣上朝勸諫秦二世不要寵信奸佞宦官,不想反遭到趙高的恐嚇。趙高還弄來了一頭鹿,趙高指著“鹿”說那是“馬”大臣們也不敢反對說是“鹿”說實話就會遭到殘殺,這樣的話意思就是告訴全庭朝野在這里我趙高說了算!這段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指鹿為馬”!
圖片來自于優酷視頻截圖
秦二世不理朝政,殘暴不仁,凡事都讓趙高操作,逼得英雄豪杰、烽起八荒,紛紛下海,群雄逐鹿中原。
趙高最后還是讓子嬰殺死了,看到那段大家都說“殺得好”!眾人皆勸子嬰鏟除趙高,子嬰隨即稱病,以此引誘趙高來府里探視。眾人合力擒住孤身進房探病的趙高,隨后子嬰親手將其刺死。
再說說項羽,項羽出身貴族世家,天賦異稟,豪氣干云,力能舉鼎,二十出頭,舉世無倫的大英雄。
一個二十出頭的小伙子思想還是不成熟,做什么事想的不長遠,只有蠻勁,就像現在人說的“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武功蓋世!但是做人做事非常正直,沒有那種奸詐小人的動作。看到評論上好多人都說項羽“莽夫一個”。最主要還是太年輕了,年輕氣盛嘛!但還有人說做人要像“項羽”學習,做事要像“劉邦”學習。我覺得項羽不適合在社會上混,只適合做個好丈夫!不夠圓滑,不像劉邦為人處世圓滑至極,腦子反應特快!
圖片來自于網絡
項羽是一個“自滿”“暴烈”“優柔寡斷”“多疑”剛愎自用、心胸狹隘:崇尚武力、殘暴兇狠;缺乏遠見、政治幼稚;念舊重情、猶豫不決;多疑多慮、脾氣暴躁:缺乏耐心、不善于隱藏自己的人。
項羽是一位不世出的軍事天才。如果沒有他的軍事天賦,沒有他的卓越軍功,秦朝不可能這么早被推翻。擁有卓越的武功,為戰爭而生,卻也為戰爭而亡。也許對項羽而言,戰場,是他施展才能的地方。項羽,與生俱來的霸王,卻終究逃不過,命中注定的悲劇......
而項羽性格缺陷,注定他不可能君臨天下。
李婉秋對項羽的評價是“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毛澤東主席對項羽的總評說項王非政治家。而漢王劉邦則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
我看到這劇,我在想,要是項羽跟劉季的年齡差不多,也像劉季那樣會處事,會用人,會是什么樣的一個結局呢?
路遇項羽的范增承諾助其平天下,誰知項羽不信,徑直離開。項梁得知此事后,即命項伯和項羽去請范增。
定陶被章邯率兵合圍,項梁中計戰死沙場。范增將項梁所托之劍交給項羽后黯然離去。項羽追上范增下跪認錯,并尊其為亞父。
范曾是個謀士,出謀劃策的人,其次,范曾是個比較高明的謀士,因為范增幫助項羽出了很多有建設性和重要的意見,?范增早年投奔項梁,后跟隨項羽參加巨鹿之戰、攻破關中,屢獻奇謀,后被封為歷陽侯。鴻門宴時,范增多次示意項羽殺劉邦,勸說項莊舞劍,借機行刺劉邦,終未成功。后來陳平施展"離間計",使范增受到項羽猜忌,辭官歸家,途中病死。
圖片來自于網絡
鴻門宴就是人們常說的“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就是說要殺死劉邦,最后在項伯的幫助下劉邦逃走了,沒殺成!
看到電視劇說的項羽每攻下一座城池,就把降卒殺死了,說是他起誓要殺死秦人,項羽定下規矩 “凡聽見楚軍擂鼓而不降者 ,破城之日一律全殺”。我不殺他們 ,天下會認為我項羽言而無信, 日后誰還畏懼我項家軍。
蕭何跟張良私下說封了十八個諸侯,各個都成了王 ,雍王章邯,賽王司馬欣, 翟王董毅,九江王英布, 常山王張耳, 而他自己呢? 既不想當皇帝 ,又不愿意當一個普普通通的王, 于是想來想去給自己封了一個西楚霸王的封號。 既不是王 ,又不是皇帝 ,有點盟主的意思。 張良說項羽“得勝卻不圖利 ,幼稚! 如此想坐穩霸位, 恐非易事啊”! 從這里也讓人們看出項羽會敗給劉邦!
韓信說項羽第一,主動放棄千里沃野和險關要隘, 卻選擇了難守易攻的彭城作為都城。 那不找死嗎 ?第二,所到之處 殘暴之極 !對百姓如同老虎一樣殘暴, 找死啊 !那必招民心背離啊! 第三 ,把那個義帝趕到了江南荒僻的地方 ,如同流放的犯人一樣 ,那故楚的移民無不憤恨啊! 要知道那些可是當年一心支持他除暴秦的力量啊! 更找死啊! 因此這項羽雖然雄霸天下 ,但根基早就失去了, 沒有根基啊!
還有一次由于糧食不足,項羽派英布殺了20萬降楚秦軍。項羽再次斬殺戰俘,從這以后,項羽的人心就失了,得人心者得天下,項羽就不明白這句話,只知道他發的誓言,只知道他的面子。他這種兇狠殘暴的行為,這種崇尚武力的精神,必定喪失民心,失道寡助, 再次活埋軍民,導致齊人造反, 寡助的項羽必然會輸給得助的劉邦。項羽的一生,可謂是“成也尚武,敗也尚武”。
漢五年十二月,劉邦十面埋伏,項羽被困垓下,終自刎烏江。
圖片來自于網絡
劉邦他善于發掘人才,使用人才,團結不同陣線的人,能形成最大的統一戰線,能給予眾人信念和方向,給予眾人希望和未來。他是熟諳人性的人,也是善于引導人性的人。和他知人善任、豁達大度有關,按照現在的話說就是會做人。
劉邦堅毅不拔的意志,磨煉了高超的生存技能,能屈能伸,殺伐果斷,修煉成了卓越的領導才能。在不斷的挫折和失敗中,熬過來,挺過來,走出泥潭,走向了勝利。
圖片來自網絡
天下四海重歸一統,劉邦走到了他人生輝煌的頂點!最終劉邦得勝,在延續秦朝原有政治制度的基礎上,建立了統治天下達四百余年的大漢帝國,史稱“漢高祖”。
看完楚漢傳奇感悟一下!在當今我們很多人也跟項羽一樣,百般糾結,舉棋不定,錯失良機,把大把的時間浪費在自我較勁兒與反悔中,請關閉你的糾結模式吧,把握住最佳的時機,讓你的人生精 彩紛呈!抓住機會一起來頭條創作吧!把你自己所看所想說的話都寫出來,都記錄在頭條上,以后老了看到多少年前自己發布的作品也是一種非常好的的回憶嘛!
自拍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