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的分類【電視劇類型分為八大類】
關于電視劇的發展,你都了解哪幾個時期呢?
電視劇( TVplay; teleplay; TV drama; TV serial;)一種專為在電視上播映的演劇形式。它兼容電影、戲劇、 文學、音樂、舞蹈、繪畫、造型等現代藝術諸元素,是一種適應電視廣播特點、融合舞臺和電影藝術的表現方法而形成的現代藝術樣式。一般分單本劇和系列劇(電視影集)。電視劇是隨著電視廣播事業的誕生而發展起來的,在這幕后有一定的推動作用致使一些電視劇網站孕育而生,比較典型的分類電視劇在線觀看網站很受大眾的喜愛。生活中,電視劇的定義已經狹義化,僅指電視劇集系列,而非其他形式?!半娨晞 钡母拍钍侵袊赜械?,在美國稱“電視戲劇”,在蘇聯稱“電視故事片”,在日本稱“電視小說”。
一口菜餅子
1. 1958年5月1日,北京電視臺成立,是中國第一座電視臺。這一年世界上已有67個國家開播了電視臺。2. 1958年6月15日,《一口菜餅子》,是中國大陸第一部電視劇。北京電視臺以黑白電視在演播室以直播方式播出。由于當時全國電視機的擁有數量不過數百臺,因此其影響力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中國電視初創階段8年(1958-1965),所有播出的電視劇均采取黑白圖像的直播方式,8年中,北京電視臺共播出電視劇90部;從全國范圍看,8年中,共生產直播電視劇200部左右。在初創階段,直播電視劇沒有太大的影響,其原因在于當時電視劇所起的主要是宣傳教育之類的“喉舌”作用,藝術特色不夠明顯,電視劇的定位不明確,制與播的“同時性”等,這些都成了妨礙電視劇藝術進步的因素。
1. 1966年,電視錄像設備在北京臺開始使用。
2. 1967年,北京臺用錄像設備攝制的黑白電視劇《考場上的反修斗爭》,成了中國電視史上唯一的一部錄制的黑白電視劇。
3. 1973年4月,彩色電視試驗也成為技術發展的重點,北京臺正式開始彩色電視的試播。雖然在之后的幾年內全國只播出了《公社黨委書記的女兒》和《神圣的職責》兩部戲,但從技術上推動了電視劇藝術的發展。
“文革”的十年浩劫使原本起步較晚的中國電視業,又錯過了十年寶貴的發展時間。這一階段因社會政治文化的大變動,“八個樣板戲”獨占全國舞臺,包括電視劇在內的其他藝術形式沒有得到發展,電視劇生產陷入了停滯。
電視劇[一種專為在電視播映的演劇形式]
1. 1978年5月,以播出的《三家親》為起點,這是新時期錄制的第一部彩色電視劇,也是電視單本劇時代的開始,成為中國電視劇復蘇的標志之一。2.1978年5月1日,北京電視臺正式改名為中央電視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電視臺,英文簡稱CCTV。
3. 1980年,創辦全國優秀電視劇評選活動,從1981年4月開始進行評獎,此后每年一次,從第三屆(1983年)起定名為“飛天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是中國電視劇最高“政府獎”。1992年改為現名“中國電視劇飛天獎”。2005年,改為兩年一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由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主辦,評判。
4. 1981年,中央電視臺播出了第一部電視連續劇《敵營十八年》,王扶林導演,這部連續劇共有9集,只有約2000個鏡頭,100多個場景。
5.1984年5月6日,中央電視臺開始播放香港亞洲電視臺的武打連續劇《大俠霍元甲》,在中國大陸轟動一時,這帶動了后來中國一大批武打動作電視劇的出現。
6. 1985年,北京電視制片廠攝制的28集電視連續劇《四世同堂》成為抗戰題材電視劇的典范之作,獲第六屆“飛天獎”長篇特等獎。
電視劇[一種專為在電視播映的演劇形式]
7. 1986年,央視版《西游記》由楊潔導 演,該劇一經播出,獲得了極高評價,成為一部公認的無法超越的經典。8. 1987年,王扶林導演了電視劇《紅樓夢》,名著改編劇從此一發不可收。獲第七屆“飛天獎”連續劇特別獎。
9. 1990年,50集電視連續劇《渴望》是我國第一部以基地化生產的室內劇,對“室內劇”這種樣式和創作方式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犊释分?,中國熒屏上相繼出現了《編輯部的故事》、《皇城根兒》、《愛你沒商量》、《過把癮》等一系列大型室內劇。
10. 1991年,由廣州電視臺推出的十集電視連續劇《外來妹》1991年在中央電視臺播出,轟動全國。艾蕪的《南行記》是他全部創作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最有藝術魅力的作品。而王志文通過這部劇也嶄露頭角,在1993年的《過把癮》使他的演藝事業如日中天?!赌闲杏洝泛汀秶恰罚瑯酥局袊娨晞≡谧杂X吸收文學營養上所達到的較高的水平。《戲說乾隆》用“戲說”的方式去講述歷史,給電視劇的創作帶來一種新的思路,并首開兩岸三地的戲說先河,后來大陸港臺紛紛效仿這種模式,相繼出現了《宰相劉羅鍋》、《康熙微服私訪記》、《鐵齒銅牙紀曉嵐》、《戲說慈禧》等作品。
電視劇[一種專為在電視播映的演劇形式]
1. 1992年,導演尤小剛在北京投拍了100集《京都紀事》,在國產電視劇史上,它首開商業運作的模式,以貼片廣告等形式賺足了1200萬元。此后,許多影視公司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各種資本進入電視劇領域,電視劇的商業化、產業化進程開始。2. 1993年,中國第一部“移民題材”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引起轟動,它是上世紀90年代初“出國熱潮”的寫照。國內第一部情景喜劇《我愛我家》誕生,一個普通家庭、一個搭起來的室內布景、不時傳出來的笑聲,給中國觀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快樂收視體驗。
3. 1994年,王扶林導演的《三國演義》延續了《紅樓夢》開創的名著改編為電視劇的優異品質,創下了46.7%的收視率記錄。
4. 1995年,《蒼天在上》在中央電視臺播出。不同于《渴望》等家庭劇的市井氣息,它是反腐電視劇的第一聲怒吼。《大雪無痕》、《省委書記》、《黑洞》、《黑冰》等反腐和涉案題材結合的電視劇,也都在觀眾中產生過較大影響。
5.1998年,孫樹培導演的瓊瑤古裝劇《還珠格格》,可是中國電視劇的一部傳奇、該劇轟動亞洲、風靡全球各國華人圈,《還珠格格第二部》創造中國電視劇最高收視紀錄。《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因貼近平凡老百姓的生活實際而博得觀眾的喜愛?!秾矍檫M行到底》是中國第一部青春偶像劇,也是最有影響力的一部?!队啦活俊肥侵袊谝徊烤兌绢}材的電視劇。
6. 1999年,《雍正王朝》以厚重的文化底蘊和雄渾的氣魄為人們所喜愛?!稜渴帧肥堑谝徊恐苯用鑼懟橥鈶兕}材的電視劇,曾被譽為“中國熒屏的《克萊默夫婦》”。
7. 1999年5月,中央電視臺將第八套節目改為電視劇頻道。這是中國國家電視臺第一個以播放電視劇為主的專業頻道。
8 . 2000年的《鐵齒銅牙紀曉嵐》,2001年的《大宅門》,2002年的《粉紅女郎》,2003年的《孝莊秘史》,2004年的《神探狄仁杰》,2005年的《家有兒女》,2006年的《喬家大院》,2007年《士兵突擊》,2008年的《闖關東》,2009年的《潛伏》,2010年的《媳婦的美好時代》,2011年的《步步驚心》,2012年的《甄嬛傳》,2013年的《咱們結婚吧》,2014年的《紅高粱》,2015年的《瑯琊榜》,2016年的《海棠依舊》,2017年的《人民的名義》,2018年的《大江大河》,2019年的《都挺好》等,眾多優秀的電視劇作品的出現,證明了我國電視劇事業的發展迅速,同時也帶動了經濟的發展。
注解:中國全境第一部電視劇和連續劇是臺灣中國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在1969年播出的《晶晶》,而不是《一口菜餅子》,在1958年到1980年左右是大陸紅色電影的高潮時期,大陸和香港一樣,是1980年后才開始涉足電視劇。
電視劇產業主要是指以電視劇為中心延伸出來的,包括創作、融資、制作、經營、播出、數據調查和衍生產品開發等各個環節的產業化運行體系。電視劇對于提升電視臺收視率、拉動廣告創收的作用十分顯著。
國內現有獲得電視劇生產甲級許可證機構一百三十余家,獲得乙級許可證機構近3000家,電視劇制片業規模穩居世界第一。統計2011年我國生產完成并獲得《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的劇目共計469部14942集,較2010年產量上漲1.75%。
本文章由頭條百科用戶湯婆婆TTT、萬鼎星晨高姚攀、不要吃餅啦xj、用戶2149794967371、萬鼎星辰李楠參與編輯。
21年電視劇大賞8大分類引爭議,《斗羅》成熱門,《有翡》危險?
臨近年底,各大排行榜開始陸陸續續發布年終排名。作為一年一度的電視劇大賞,在這個時候又開始了年底總結。2020年的電視劇大賞,雖然“平臺有自己的安排”成為一時的梗,但是2021年官方還是表示照常舉辦,引起網友們的熱議。
然而這一次官方又改變了規則,因為電視劇方面就直接有八個分類選項。而且從操作來看,完全就是粉絲投票,把幾個人氣相當的電視劇都分開到不同的種類當中,看來這一次很多明星都能夠獲獎了吧。不少網友紛紛吐槽“沒意思”“分豬肉”等等。
在武俠電視劇中,王一博和趙麗穎主演的《有翡》恐有危險,迪麗熱巴的《長歌行》以及成毅的《與君歌》,還有任嘉倫的《周生如故》,都在入圍名單當中。
年度玄幻劇當中,肖戰《斗羅大陸》和楊冪《斛珠夫人》以及年度熱劇《司藤》在一個組別里面。但是憑借肖戰現在的人氣,恐怕這個選項冠軍早已經定下來了吧。
年度言情劇當中,迪麗熱巴的《你是我的榮耀》、任嘉倫的《一生一世》、龔俊的《你好火焰藍》和羅云熙的《良言寫意》同臺競技。目前來看,迪麗熱巴的《你是我的榮耀》可能會更勝一籌。
年度年代劇中,朱一龍的《叛逆者》是該組別唯一的人氣電視劇,恐怕它拿到第一名沒有懸念。
年度都市劇中,正在熱播的《女心理師》是由楊紫主演,楊冪的《暴風眼》也在選項當中。目前來看,楊紫這部電視劇極有可能成為最后的大贏家。
當然還有年度短劇,年度海外劇等選項,到時候恐怕又會是一番投票大戰吧。讀者朋友們,你們覺得在各個選項當中,最后能成為冠軍的會是誰呢?你們會為誰投票呢?
2021年電視劇大賞,8大分類引爭議,肖戰《斗羅大陸》成熱門,王一博《有翡》有危險?
本文由娛你相伴永遠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中國電視劇到底有多少種類型?
(一)政治劇
這里的政治劇并不是通常所理解的以表現政治斗爭為題材的電視劇,而是指以宣傳官方所倡導的主流意識形態為主旨的主旋律電視劇。
此類電視劇明顯帶有官方的色彩,主要著眼于宣傳官方所倡導的主流意識形態,有較強的政治色彩。目前,國內投資拍攝這類電視劇的機構主要有中央電視臺影視部、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及各級地方部門,有些省市的宣傳部門設有專門拍攝此類影視劇的基金。拍攝這類影視劇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宣傳,有的還是為了獲得“五個一工程”之類的獎項。從經營學的角度講,這類題材的電視劇,因為其拍攝的主要目標在于宣揚先進文化和政府的方針政策,營利并不是其主要目標。
由于有官方扶持,政治劇同樣也有著較好的商業前景,所以也逐漸有人把這類電視劇的拍攝納入商業運作的軌道,并在其中融進某些商業因素,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如電視劇《亮劍》《闖關東》《激情燃燒的歲月》等。
近些年來,人們觀念有了很大的變化,政治劇題材范圍擴大,限制也相對少了,諸如《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雍正王朝》《天下糧倉》《紅色康乃馨》之類的電視劇也被納入主旋律的范疇,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主旋律影視劇的繁榮和發展。
(二)歷史劇
歷史劇是指以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作為素材進行創作的電視劇,一般說來,衡量一部電視劇是不是屬于歷史劇,應該有以下三個標準。
1.要有歷史感
2.要以重要的歷史人物和重大的歷史事件作為題材
3.要以寫實的手法追尋歷史,還原歷史
(三)古裝劇
古裝劇是我國獨有的電視劇類型,這與中國歷史有很大的關系。這里所說的古裝,是指民國以前人們的服飾及裝束。在那些朝代,人們的語言、服飾及生活習性和思維觀念與今天有很大的區別。
古裝劇與歷史有關系,但并不等同于歷史劇。因為古裝劇的題材并不一定取材于歷史,有些內容其實與歷史沒有任何關系。歷史劇的范圍也更為寬泛,譬如反映民國等時期的電視劇都應該包括在歷史劇的范疇里,但它們卻不是古裝劇。
古裝劇的題材大多來自正史或野史,這類題材的電視劇主人公大多為人們熟悉的帝王將相及歷史名人,由于這些人物在受眾中很有影響,構成潛在的市場價值。在對題材的處理上,有的取材于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故事情節基本上符合真實的歷史,如《武則天》《唐明皇》等,有的則只是借用古人招牌,其性格和故事都完全是虛構的,如《戲說乾隆》《宰相劉羅鍋》等。另一些題材則來自古代文學作品,如《紅樓夢》《水滸傳》《西游記》《三國演義》《聊齋志異》等。中國古典小說具有故事性強、人物性格鮮明等特點,為電視劇改編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但也因為太強調故事性,小說里提供的生活細節很少,而且受到原著的限制,改編者能夠發揮的余地又小,改成電視劇后容易給人干巴巴的感覺。
古裝劇也包含多種類型,主要包括武俠?。ā短忑埌瞬俊贰缎Π两返龋⑶楦袆。ā哆€珠格格》《白娘子傳奇》等)、歷史?。ā冻h傳奇》《雍正王朝》)、神魔劇(《西游記》《封神榜》)等。
一般說來,古裝劇的制作成本高于現代劇,但由于有海外市場,政治方面的風險也相對較小,很受制片商青睞,市場前景也一直被人看好。
(四)戰爭劇
戰爭劇以戰爭作為背景,是一種具有巨大市場影響力的電視劇類型。
戰爭劇大致分為兩種:一種以事件為主,另一種是以人物為主。
以事件為主的戰爭劇中,既有如《長征》《中國遠征軍》及美劇《太平洋戰爭》這樣全景式地展示重大戰爭或重要戰役的史詩性作品,也有如《勇士之城》《出鞘》這樣表現某個戰役的英雄故事,還有如《烏龍山剿匪記》這樣表現戰爭中某個事件的電視劇。這樣以事件為主的電視劇,因為主要以事件來作驅動力來推動劇情的發展,往往事件大于人物,人物很容易被掩蓋,而電視劇故事還是應該以人物為主體,人物沒有立起來,事件寫得再好也不會真正吸引觀眾,所以怎樣在表現事件進程的同時把人物及人物命運凸顯出來是這種類型的電視劇經常要面臨的問題。
以人物為主的電視劇中,主要以戰爭中的英雄人物為主人公,表現英雄的性格及成長的經歷,如《激情燃燒的歲月》《亮劍》《歷史的天空》《我的兄弟叫順溜》等。由于是以人物為核心,以人物和人物關系作為劇情的驅動力,所以在這類劇中人物才是關鍵,電視劇也是以人物性格和人物命運來吸引觀眾的,人物寫好了,戲才會好看。英雄永遠是戰爭劇中的主人公,英雄也容易成為時代的偶像,塑造令觀眾喜愛的英雄人物是這類電視劇成功的關鍵。以往很多戰爭劇都習慣于塑造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尤其是那些革命者,充滿理想,無私無畏,沒有個人感情,永遠以革命為重,沒有個人的生命,也沒有個人的思想,這樣的英雄看似高大,卻顯得虛假,不接地氣,甚至令人反感。近年來,出現了如石光榮(《激情燃燒的歲月》)、姜大牙(《歷史的天空》)、李云龍(《亮劍》)這樣一些性格鮮明的另類英雄人物,他們身上看上去很有多的缺點卻顯得更真實也更接地氣,因而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
(五)諜戰劇
諜戰劇應該算作戰爭劇中的一種類型,但它主要表現的是地下諜報人員之間隱蔽的戰爭,在故事模式上與一般的戰爭劇有明顯的區別。
我國諜戰劇起步較晚,但近些來卻成為電視劇市場的主流類型,出現了如《暗算》《潛伏》《黎明之前》《懸崖》《北平無戰事》《偽裝者》等堪稱經典的作品。
我國諜戰劇多以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作為背景,主要表現敵我雙方諜報人員圍繞地下情報工作所展開的殊死較量,故事本身充滿了懸念,戲劇沖突激烈,動作性強,其中往往也會加入些情感劇的元素,譬如從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到電視劇《潛伏》《地下地上》《懸崖》等都采用了“假夫妻”的故事模式,雖然這樣的事件在真正的諜報工作中并非常態,卻很能體現地下諜報工作的特殊性,也能更深刻地表現人物的情感、性格和命運。而在電視劇《虎口拔牙》《王大花的革命生涯》中,更融入了喜劇性的因素,從而在某種程度上增添了故事的趣味性。
(六)涉案劇
涉案劇的概念比較寬泛,所有與案件有關的電視劇都可算作涉案劇。
涉案劇在國內外都有著很大的市場潛力,也是比較成熟的電視劇類型。此種類型的電視劇因為案件本身充滿懸念,易于組織尖銳復雜的戲劇沖突,人物命運變化莫測,因而非常符合電視劇的敘事方式,但由于近年來受政策限制不能在衛視黃金檔播出,市場空間很小,只能低成本運作。
涉案劇一般涉及犯案和破案兩個方面的內容。一種涉案劇主要從罪犯的角度來描寫,寫他們的犯罪過程以及犯罪心理,通過對人性弱點的揭露,起到社會警示的作用,《命案十三宗》《紅蜘蛛》《征服》等國產電視劇以及美劇《絕命毒師》《越獄》等都屬于此種類型。另一種涉案劇則是從破案的角度來寫,主要寫警察與罪犯之間的斗爭,突出表現警察的大智大勇,如《西部警察》《大雪無痕》《絕不放過你》《黑洞》《黑冰》等,此類電視劇在西方和中國香港地區被稱作劇。
(七)武俠劇
武俠劇是中國所獨有的,它與中國的傳統武術連在一起,與西方的打斗片有很大的不同。“俠”字象征著某種觀念,武俠劇中的俠客個個武藝高強,行走江湖,仗義行俠,鋤強扶弱,為社會打抱不平。他們往往超脫于世俗社會之外,不受法律的約束,“俠”和“義”是他們所遵循的道德準則。應該說,這些人在一定程度代表了下層人民的道德理想,即便在今天也能從他們身上找到常人難以達到的人生境界,譬如他們的自由及其性格本身的魅力等等。在小說或電視劇中,“俠”也總是和“情”連在一起的,在古龍的小說里,俠客們總要為情所困,為情所苦,而金庸筆下的主人公卻總能找到感情的歸宿。
在武俠劇里,往往表現代表俠義之道的集團與代表旁門左道的邪派人物之間的斗爭,容易組織尖銳復雜的矛盾沖突,情節跌宕起伏,有時甚至充滿血腥屠殺的兇險場面。武術動作經過影視手段的處理,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然而,對于武俠劇,應該從更高意義上來理解。無論如何,電視劇總是要寫人,寫人性的。以金庸、梁羽生、古龍為代表的新派武俠小說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他們對人性的深刻揭露,他們把險惡叢生的江湖作為演示人性的舞臺,俠客也好,邪派人物也好,一個個都在這里脫下自己的“外衣”,展示著自己的本性。在金庸那里,人的善惡并不是以所謂“正”和“邪”來劃分的,在他看來,正派人物中間有惡人,邪派人物中間也會有好人。那些看上去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們也可能包藏禍心,這些思想在他的小說《笑傲江湖》里表現得最為充分。
在武俠劇當中,最有市場潛力的該數根據金庸和古龍等武俠小說名家的作品改編的電視劇,在拍攝武俠劇方面,中國香港地區和中國臺灣地區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果,武俠劇也因此成為了在國際有影響的類型劇。而在大陸,成功的武俠劇并不是很多,而且很多方面也是跟在別人的后面在模仿,還沒有找到自己獨特的創作路子。
(八)玄幻劇
玄幻劇以虛幻的世界作為故事背景,其中的人物和事件都是憑借想象虛擬出來的。玄幻劇中的人物可以是神話世界中的神魔人物,如《西游記》《封神榜》《聊齋》,也可以是虛幻世界中的虛幻人物,如《花千骨》《蜀山戰紀》等,還可以是科幻世界中的人物,如《閃電俠》《你好外星人》《神盾局特工》等。第一種可稱為神話劇或神魔劇,第二種通常被稱為玄幻劇,第三種則被稱為科幻劇,從故事模式上看它們具有相似的特征,都可以納入玄幻劇的范疇。
神話劇中表現神性其實就是表現人性,神仙的世界其實也是現實世界,只是它比現實世界更為夸張。孫悟空是個猴子,有七十二般變化,可以上天入地,但他頑劣的個性、純凈的心靈以及嫉惡如仇的性格影射的卻都是人性。
玄幻劇中所構建的虛幻世界似乎界于神的世界與人的世界之間,玄幻劇中的人物也界于神與人之間,正如《花千骨》中的白子畫,他只是個修煉者,還沒有到達神仙的境界,所以他還有人類的感情,他還會愛上花千骨。
科幻劇中所建構的情境則是想象中的未來世界,盡管它也并不真實,卻是建立在對科學的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之上的。譬如很多科幻劇都涉及到外星人,目前科學并不能證明外星人的存在,但從理論上說,外星人應該是存在的。
玄幻劇是把虛幻的人物放在虛幻的世界里,表現的卻也還是人性。虛幻的世界也不過是現實世界的延伸,虛幻的人物也是現實人物的影射,比起現實世界來,虛幻的世界可能有更多夢幻的色彩,沒有了現實世界的約束,人性也可以得到更深刻的展現。
(九)穿越劇
習慣上我們把穿越劇也看作是一種類型產品,其實在電視劇中,穿越只是構建戲劇故事的一種模式。穿越劇的形成就是建立在人類穿越時空的夢想之上。在穿越劇中,主人公通過穿越時空來到過去或未來的世界中,或者以現代人的身份出現(如美劇《古戰場傳奇》),或者化身為某個歷史中的人物(如《尋秦記》《神話》),或者改變性別(如《太子妃升職記》),其實就是把現代人放在古代或未來的世界中,由于現代人與古代人生活方式、性格和思維方式不同,造成主人公與所處情境發生錯位,從而構成戲劇沖突。
(十)言情劇
言情劇中的這個“情”字,是指愛情,言情劇是描寫男女之間情感的電視劇。最典型的言情劇是根據瓊瑤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如《花非花霧非霧》《情深深雨濛濛》《又見一簾幽夢》《在水一方》等。
言情劇圍繞“情”字做文章,相愛著的男女由于家庭、社會地位、世俗偏見和其他種種人為的因素經受了種種磨難,最后有情人終成眷屬,這是很多言情劇的故事模式。言情劇往往情節發展較慢,情感較為深沉,有時甚至帶有悲涼的意味,比較講究畫面,注意意境的渲染和氛圍的營造。寫言情劇,最重要的是把握好感情的度,防止矯情。
言情劇在青少年受眾中有一定的市場,國內近些年也出現過一些比較優秀的言情劇,如《過把癮》《致命邂逅》《將愛情進行到底》《北京愛情故事》《花千骨》等。
(十一)青春偶像劇
青春偶像劇其實也應該納入言情劇的范疇,因為青春偶像劇多以愛情為題材,但與一般的言情劇相比,它又有自己較為獨特的創作模式。
青春偶像劇最先興起于日本,近些年來在韓國及中國港臺地區也十分流行,并對中國大陸的影視劇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迄今為止,中國大陸并沒有拍出真正成熟的青春偶像劇,但它的市場前景早就被許多導演和制片人看好。
偶像劇多以愛情作為題材,人物形象比較平面化和類型化,圍繞男女戀情組織戲劇情節,結構較為單純,在觀念方面既追求傳統又符合現代潮流。
日韓及中國臺灣地區的偶像劇在大陸盛行一時,也顯示出了此類電視劇潛在的市場前景。但迄今為止,我國大陸并沒有拍攝出真正意義上的偶像劇,原因是:第一,大陸并不存在著產生偶像式愛情的現實土壤,現實中的人們越來越注重物欲的滿足,感情變得越來越不純粹,大陸人的感情也越來越顯得沉重,譬如媒體上的征婚廣告越來越庸俗,還時常會有富翁征婚的鬧劇,這其實是大陸人婚姻狀態的折射;第二,大陸缺少一批有影響力的偶像派明星,偶像劇原本就是要靠明星來支撐的,沒有明星,偶像劇也很難形成氣候。第三,沒有解決好偶像劇本土化問題,大陸所謂的偶像劇都是盲目地模仿日韓,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有的偶像劇干脆就是把日韓或中國臺灣地區偶像劇的模式乃至故事生搬硬套地移植過來,給人不倫不類的感覺,這樣的偶像劇自然是沒有生命力的。
(十二)生活劇
劇顧名思義就是以電視劇為媒體,倡導和宣揚某種社會觀念的電視劇,帶有很強的理性因素,但這種理性并不影響它的可視性。首先,它的著眼點是為了吸引受眾,試圖通過揭示某種社會觀念來打動觀眾,所以必須要考慮到這種觀念為觀眾所接受的可能性;其次,這種觀念的宣傳和探討是通過生動的情節來實現的;最后,它不僅要宣揚道德觀念,而且很注重表現人的情感,往往是通過濃厚的情感來達到宣揚觀念的目的,成功的社會劇往往也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因素,如《暖春》《櫻桃》等,故事感人,催人淚下。
從商業運作的角度來看,生活劇往往因為能夠把握住社會熱點,又飽含豐富的情感因素,很容易受到觀眾的歡迎,自《渴望》取得成功之后,國內反映社會問題的電視劇經久不衰,出現了很多優秀的作品,如《孽債》《咱爸咱媽》《蝸居》《暖春》《櫻桃》等。
(十三)喜劇
喜劇的目的是要引人發笑,沒有笑聲,也就不成其為喜劇。喜劇引發的笑聲通常是善意的。善意的笑才會使人感到輕松,感到快樂。一般說來,喜劇人物不能太好,也不能太壞。太好的人總是過于嚴肅,過于正直的人容易板住面孔,讓人笑不出來。太壞的人,又容易引起人的憎惡和反感。喜劇人物大多是有缺點的好人,他們身上有丑陋的引人發笑的一面,但本性卻是善良的。在莫里哀的喜劇里有過像阿巴貢和答爾丟夫這樣的壞人,作者讓他們表演出種種丑態,引得受眾開懷大笑,在笑聲中得到滿足和快感。
夸張是創造喜劇效果最有效的手段,沒有夸張就沒有喜劇。在喜劇里,通常人物總是變形的,他們性格中某些丑陋的方面被大大地夸張了。
喜劇這種方式是很適合用電視劇來表現的,在觀眾中也很有市場,而我國歷來有喜劇的傳統,近年來真正優秀的喜劇作品卻不多見,《劉老根》《神醫喜來樂》《鄉村愛情》算是比較成功的喜劇作品。
(十四)情景喜劇
情景喜劇是舶來品,我國較早看到的情景喜劇是美國人拍的《成長的煩惱》,我國大陸第一部情景喜劇《我愛我家》播出以后,受到觀眾的歡迎,拍情景喜劇也就成為影視界的時尚,早些年看到的情景喜劇有《新72家房客》《我愛我家》《候車大廳》《閑人馬大媽》《東北一家人》等。
情景喜劇與喜劇之間的差別,不止在于情景喜劇中多了來自現場觀眾的笑聲。在人物設置、情節、拍攝方式等方面,情景喜劇也與喜劇有很大的區別。情景喜劇一般為系列短劇,幾個主要人物都是固定的,每集中可能會出現一兩個新人物,引出新的話題或新的故事。多為室內劇,往往以一個家庭為背景,主要場景固定,場景轉換很少。由于受時空的限制,臺詞就顯得格外重要,戲劇沖突一般都通過對話來表現。場景是在攝影棚里搭建的,拍攝時可組織現場觀眾。
拍情景喜劇除了要把握住喜劇的一般特征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解決它的本土化問題。雖然都是喜劇,但中國人的幽默方式與西方人畢竟不同?!段覑畚壹摇贰逗蜍囀业墓适隆返惹榫跋矂≈匀〉贸晒?,就是創作者在其中融了中國的相聲和小品中的喜劇因素,劇作家梁左、梁歡原本也是寫相聲和小品的。
(十五)混搭類型劇
混搭劇就是多個類型的戲劇元素融合在一起,如在情感劇中融入武俠劇、懸疑劇及喜劇的元素(如《還珠格格》)、在悲劇中融進喜劇的元素(如《櫻桃》),在懸疑劇中融進情感劇的元素(如《潛伏》《懸崖》)或喜劇元素(如《王大花的革命生涯》《虎口拔牙》)。
造汽車有兩種模式,一種是造純粹類型車,如純粹的轎車、純粹的SUV;另一種是跨界車,也就是在轎車的基礎上加上SUV的元素。拍電視劇也一樣,要么拍成純粹類型的劇,要么拍成跨界的混搭劇。純粹的類型劇就是嚴格地按照類型特征和模式進行創作,把類型劇中的戲劇元素盡量發揮到極致,而跨界的混搭劇則是要把多種戲劇元素糅合在一起,它不純粹,但很豐富。
混搭劇在市場上越來越流行,但戲劇元素的混搭并不是隨心所欲的,這里包含著藝術創作的規律,也必須符合市場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