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擊電視劇全集播放免費觀看,伏擊電視劇全集播放免費觀看最后簡介
#影視圖文連載計劃#
在中國抗戰劇中,《亮劍》無疑是一座難以逾越的巔峰,而作為《亮劍》中的靈魂人物,李云龍也成為了八路軍指戰員最為鮮活的形象,但電視劇寥寥30集,難以將李云龍的一生呈現出來,尤其是那段悲慘歲月。
那么透過原著小說,我們可以大概窺見其傳奇的一生,文章從亮劍電視劇李云龍出場前的往事和兩件較為精彩的情節進行敘說。
1910年12月24日,在中國湖北省大別山區黃安縣七里坪鎮周家墩的一戶普通農民家里,一個白白凈凈的嬰兒出生了,出生時霞光微現,老李家墳頭一只雄雞啼叫了一夜,后來一個云游的白須老道路過,見這個嬰兒天生反骨,便用易經里:“云從龍,風從虎”的典故給他取了名字,名為李云龍。
那是個動蕩的年代,東北鼠疫死了好幾萬人,清王朝岌岌可危,各類革命團體,如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在西方國家的影響下力主推動君主立憲改革,而一個叫同盟會的組織更是以推翻清朝為最終目標,各地動亂加劇,老李頭整日發愁孩子以后該怎么活。
雖然老李家窮苦至極,連吃飯都成問題,但老李頭依然認準只有讀書才能有出息,于是把李云龍送進了私塾,不過李云龍這小子天生頑皮難以靜心讀書,加上家中越來越困難,僅讀了三年便輟學了,為了生計不得不去學篾匠手藝。
再后來,周家墩來了,李云龍從小飽受地主老財欺壓,再接觸了一些進步青年,了解馬克思主義后便在1925年入了黨。
再后來黃麻轟轟烈烈,李云龍參加了農民自衛軍,那年從大別山投身革命的有幾十萬大別山子弟,包括后來的八路軍后勤部長張萬和,以及開國少將丁偉。
再后來,紅四方面軍成立,李云龍這小子在部隊里過得不賴,人很機靈又讀過兩年私塾,雖然大字不識幾個,但至少和首長交流比較順暢,都是那幾年在大別山喜歡聽戲學的,什么三國桃園結義,什么楚河漢界和鴻門宴,李云龍雖然唱不出來,戲詞可是記得滾瓜爛熟,比起同批參加紅軍的戰友,李云龍也算半個知識分子了,就這樣當了首長警衛員。
再后來就是國共第一次內戰,幾次反圍剿中李云龍打仗勇猛,從來都是一把鬼頭刀沖鋒陷陣,首長看他也有點文化,就把他安排在作戰部隊歷練,從士兵一路干到團長。
1934年,萬源保衛戰,李云龍率領的團與兄弟部隊和十倍之敵做殊死斗爭,期間李云龍靈活運用游擊戰法搞得敵人暈頭轉向,總指揮徐向前稱他打仗鬼點子多,還有意栽培他。
不過李云龍經不起夸,做了兩件事使得他在團長的位置上怎么也上不去,一件就是紅軍長征,徐向前點名李云龍的團殿后,先頭部隊把當地的糧食征完,李云龍無糧可征,便縱兵搶糧,最后直接降為伙夫。
不過戰亂年代需要軍事干部,李云龍過完草地又做回了團長,一、四方面軍分裂時,因為未接到張國燾南下通知,李云龍主動找到附近的紅一方面軍第一軍團長林彪,要求編入一軍團。這樣李云龍團就成了一軍團的一個主力團。1936年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李云龍團被調回四方面軍,番號是紅9軍25師171團。
171團在古浪之戰中與馬家軍戰斗激烈,幾乎全團覆膜,最后僅六人存活返回陜北。
1937年,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紅四方面軍余部紅四軍5700人、紅三十一軍5000人及部分直屬部隊和紅二十九軍1200人等整編為八路軍第一二九師,投入抗日戰爭。
李云龍重新被編入八路軍,番號是129師386旅新一團,忻口戰役中參加過七亙村戰斗,在陳賡旅長的帶領下兩次重創日軍。
1940年百團大戰,李云龍在蒼云嶺一炮干掉坂田指揮部,從正面突圍,卻因違抗總部命令降為被服廠廠長,再后來就是電視劇里的情節。
李云龍一生征戰,傳奇戰斗數不勝數,就電視劇里所呈現的蒼云嶺之戰,李家坡之戰,全殲日軍高級觀摩團,趙家峪之戰,平安格勒之戰等等,每一戰都可以稱為經典之戰,不過要說最精彩的戰斗,當屬與日寇關東軍血戰野狼峪,這一段情節只在小說里有所提現。
冬天的晉西北寒風刺骨,獨立團戰士一個連隊才有一兩件棉衣,只有站崗的士兵才能穿,李云龍命令分散在各地的連隊開戰刺殺訓練,而且是一對一,一對多的刺殺,即使是木槍也傷了好幾個戰士,李云龍寧愿戰士在訓練中受傷,也不愿他們在戰場上丟命,而且這樣的訓練還能產生熱量抵御寒冷。
政委趙剛本就是文人,一身單衣一凍就病倒了,李云龍謀劃著從小鬼子那里搞點過冬棉衣和武器彈藥,趙剛僅有的一個筆記本已經被李云龍撕去一大半用來,戰士們人均分不到5顆,如果不想辦法,這個冬天恐怕很難熬下去,于是找到趙剛商量。
兩人都決定利用小鬼子的一個破綻,那就是《步兵操典》對于白刃戰的規定,一旦敵人敢于白刃戰,就必須退出,公平決斗,其實最主要還是怕傷著自己,因此缺乏彈藥的獨立團,唯有拼死白刃戰,方有一線生機,否則還沒有走進敵人就被撂倒了。
李云龍和趙剛將伏擊地點選在野狼峪,這是一條單行的公路線,兩邊是干草鋪滿的凹地,汽車無法通行,獨立團抽調的三百多么武術高手用干草蓋在身上,幾個小時潛伏早已讓戰士們凍得牙齒打顫,李云龍一模肚子,硬邦邦的,“他娘的,穿了鎧甲似的,小鬼子的都捅不進去”
就在一片靜謐之中,汽車的轟鳴聲悄然而至,但趙剛卻立馬發現了不對勁,原來的情報是一支押送物資的憲兵小隊,人數在一百左右,現在卻足足有五六輛大卡車,看起來有一個中隊,兵力也有三百多,獨立團一對一刺殺有把握嗎。
就在趙剛驚異之時,這群小鬼子還唱起來軍歌:
朝霞之下任遙望, 起伏無比幾山河,
吾人精銳軍成壯,
丑邦眾庶皆康寧,
滿載光榮關東軍。
“不好,這不是憲兵隊,而是關東軍,老李,現在兵力是一比一,而且關東軍的戰斗力你也知道…”趙剛焦急的低聲說到。
李云龍:“他娘的,不管了,狹路相逢勇者勝,敵人把脖子都伸過來了,還能讓他縮回去不成,干”
一聲槍響,小鬼子的卡車在一片爆炸聲中停下來了,獨立團戰士立刻掀開身上的干草,裝好,有的則拿著大砍刀,怒吼著朝小鬼子沖殺。
而關東軍有條不紊跳下車,正如李云龍所說,這群小鬼子紛紛退出,不過幾個動作慢點的小鬼子立刻被獨立團戰士刺個透心涼。
這是場硬碰硬的肉搏戰。雙方殺紅了眼,相交的鏗鏘聲,擊中肉體發出的悶響聲,瀕死者的慘叫聲,殺得興起的吼聲響成一片。
李云龍手持鬼頭刀不慌不忙盯住了一個日本軍曹,刀尖在堅硬的雪地里發出滋滋聲,日本軍曹卻有點晃神,這個八路軍軍官刀口怎么朝向自己,卻把刀背對著敵人。
直到兩人交手之時,軍曹立刻心里一涼,只見李云龍自右下角向左揚起刀背磕開軍曹刺去的軍刀,而后再返回一刀砍下,軍曹的頭立刻豁開一個大口,李云龍這刀法詭異莫測,在揚起刀背時磕開對手武器,再落下刀時刀口砍向敵人,一瞬間完成兩個動作,干凈利落。
這一招是原二十九軍大刀隊排長,現任獨立團一營營長張大彪教給李云龍的,沒想到初試鋒芒就威力巨大。
是役,獨立團一營陣亡三百五十八人,存活三十多人,日軍陣亡三百七十一人,兩個中隊全軍覆沒。
日軍駐山西第一軍司令官筏冢義男得到消息時正在下棋,氣得抽出軍刀將身邊的花瓶砍得稀碎,八路軍總部,晉綏軍閻錫山紛紛發來嘉獎。
遠在重慶的老蔣對何應欽說:“你去査一査這個李團長是不是黃埔生?嗯,軍街該是上校吧,軍政部考慮一下能否提為陸軍少將。”
何應欽苦笑著說:“委員長,人家不認軍銜,我聽說,120師的賀龍把中將服賞給了馬夫。”
李云龍事后派人給楚云飛送去一把軍刀和一個望遠鏡,感謝楚云飛贈予的情誼,楚云飛派人送來五萬發。
信上寫道:“云龍兄,近聞貴團以一營之兵力全殲關東軍兩個中隊,敵官佐至士兵無一漏網,貴團戰斗力之強悍已在第二戰區傳為佳話。昔日田光贊荊軻曰:血勇之人,怒而面赤,脈勇之人,怒而面青,骨勇之人,怒而面白,荊軻當屬神勇之人,怒而色不變。依愚弟之見,云龍兄率部以劣勢裝備率先向強敵發起攻擊,并手刃敵數百人,實屬神勇之人,愚弟不勝欽佩。
相比李云龍平生戰績,此戰當屬軍人亮劍精神之典范。
在解放戰爭期間,李云龍單刀赴會土匪窩也是小說里十分精彩的情節,還遇到過一波土匪,此戰的兇險遠比黑云寨令人膽戰心驚。
那是在和田雨結婚后的第三天,李云龍二師所屬的A兵團已經抵進廈門,廈門之戰可能是國共最后一戰,李云龍急得連嬌妻都顧不上,便要趕回部隊,由于前方戰事吃緊,沒有專車供李云龍乘坐,于是李云龍便選擇搭乘運送彈藥的貨車去廈門。
雖然這一路有許多土匪出沒,李云龍登上火車之后,詢問班長要如何布置兵力,班長說車頭派兩個戰士,一挺,其余人在守車里,守車經過鋼板加固,能抗住。
李云龍搖搖頭說:“不行,這太常規,兵力集中容易被人家一鍋端,幾顆手就把咱們滅了,這樣,我和警衛員小陳守車廂,你帶其他人上車頂,一節車廂布置一個人,不要隨便走動,做好戰斗準備”,就這樣李云龍加上警衛員,以及一個班的戰士上路了。
路過南昌進入龍虎山區。小陳忙著欣賞沿途風景,李云龍卻嗅出了危險的氣息,這片山區方圓幾百里,自古匪患嚴重。翻開地方志,里面記載的多是不同朝代的成名土匪首領和圍剿官軍之間的活動,字里行間透出一股血腥氣。
這里的土匪分兩類,一類是業余的,白天種地勞動,割草砍柴,對上孝順父母對下呵護妻兒,和普通人無異,一到晚上便四處打家劫舍,對于他們來說,這只是和務農或者砍柴一樣的營生。
另外一種土匪便是全職土匪,嘯聚山林,等級森嚴,以土匪首領的意志為意志,就和黑云寨一樣,本來這些土匪也就搶搶過路客商,販販煙土,但近來大批的散兵游勇進入了這個地區,和原有的土匪團伙混到一起,這就變成了帶有政治色彩的武裝團。
也算是不要臉到底了,只要你肯為賣命,就是土匪也能搞個一官半職,又是空投武器電臺,又是濫發委任狀,弄得司令,少將滿天飛,連手下只有十幾個人、七八條槍的小土匪團伙也成了一個旅,土匪頭子成了少將旅長。
而正在車廂里小睡的李云龍就遇到了被武裝起來的一伙土匪,他從睡夢中聽到槍聲后,便一躍而起拿著朝著車廂外射擊,借著車廂外不遠處星星點點的槍火微光反擊,帶領一個班的戰士,愣是沒讓土匪接近火車一步。
但可惜的是李云龍派出去的通訊兵被土匪抓住了,李云龍只能帶著小陳去和土匪談話,否則就這點人,即便作戰再勇猛,也是惡虎難敵群狼,于是李云龍讓小陳把手掛在褲襠里,躲過了土匪的搜查。
見到了土匪頭子,一個身穿黃尼軍裝的上校,此人名叫鄭鵬舉,原是十八軍的,得知今天晚上的對象竟然有一個高手,便有意請來談判。
鄭鵬舉說到:“我們是正規軍,不是土匪流寇,我敬佩貴軍強悍的戰斗力,但畢竟你們只有十幾人槍,請閣下三思”
李云龍說:“十八軍,陳誠的老家底啦。坦率地說,你們十八軍的戰斗力還算湊合,不過淮海戰役時還是被我們干掉了,你這只小流寇戰力簡直稀松,我們就十幾個人,你有多少人?
聽聲音,輕重就有五六挺吧?連我車廂的門都沒摸到,倒讓我干掉你十幾號人,他娘的,你們來槍彈藥,說明是彈藥不足了,可開起槍比土財主還大方,還有,這槍法跟你老娘學的吧”
李云龍越罵越起勁,竟像是在訓斥恨鐵不成鋼的部下,而鄭鵬舉則滿臉通紅,他也氣不打一出來,說到:“紙上談兵誰不會!這是戰術指揮的問題嗎?你以為這是支受過正規訓練的正規軍?不是,凈是他媽的劫道打悶棍的家伙,槍一響就惦記著開溜,你以 為我就愿意指揮這種亂七八槽的隊伍”
鄭鵬舉越罵越控制不住,不料這幾句話頓時把其余幾個土匪頭子惹急了,雙方就要當著李云龍的面火拼,而警衛員小陳趁亂從褲襠里掏出藏好的手,李云龍一只胳膊勒住上校脖子,一手用槍頂住他的太陽穴,就這樣制服了在場的土匪。
關于這段情節,有興趣的可以閱讀原著小說,其中李云龍在戰斗中所展示的槍法,和有勇有謀的周旋,看完讓人熱血沸騰,比電視劇更為精彩。
那么李云龍的結局也就是泰山師事件了,由于內容太過刺激,這里就不展開講述,有興趣可以觀看人物志,或者去閱讀原著小說。
更多精彩下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