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查良鏞告江南《此間的少年》侵權 或影響“同人文”發展?
近日,一則“金庸狀告作家江南作品《此間的少年》侵權”的消息引發廣泛討論。《此間的少年》究竟是否構成侵權?這一事件的結果會不會對“同人文”有所影響?中新網記者就此采訪了律師及網絡作家。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網絡文學中有大量的“同人作品”,如果此次判定江南侵犯著作權,可能會影響到此類作品的出版。
著名作家金庸狀告江南侵權
據多家媒體消息,近日,著名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鏞)將作家江南(原名楊治)告上法庭,起訴江南及北京聯合出版有限責任公司、北京精典博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廣州購書中心有限公司著作權侵權,要求“立即停止侵犯原告著作權及不正當競爭的行為,停止復制、發行小說《此間的少年》,封存并銷毀庫存圖書。”并公開道歉,共同賠償經濟損失人民幣500萬元。
《此間的少年》是江南早年的作品,以宋代為背景,講述了“汴京大學”里喬峰、令狐沖等人的故事。他本人也承認《此間的少年》中的人物姓名來自金庸作品。他在10月23日晚公布的相關聲明中解釋了《此間的少年》的內容和最早的創作動機,“最初在清韻書院連載時使用這些人物名字,主要是出于好玩的心理”。
在該聲明中,江南還表示該項目的相關開發會在訴訟期間暫停,“無論昔日還是今日,都一如既往地尊敬金庸先生個人和作品,并未有侵權的想法;但在司法層面上,無論訴訟結果如何,我都非常非常地抱歉于我22歲那年的孟浪和唐突,因這些事情給金庸先生造成的困擾令我非常地自責。”
“同人文”的來龍去脈
何謂“同人文”?據公開資料顯示,同人文是把某部甚至某些原創作品里的人物放在新環境里,加入作者自己的想法,表達新的主題。同人小說指的是利用原有的漫畫、動畫、小說、影視作品中的人物角色、故事情節或背景設定等元素進行的二次創作小說。
網絡作家、長江中文網總編輯董江波認為,《此間》在內容上與金庸的武俠小說沒有關系,但故事主人公使用的是金庸小說人物原名,背景也設定在北宋年間、汴京大學等等,應該屬 “同人小說”范疇。
“不過,‘同人文’只是與原作者作品中的人物名字或者背景體系相同,但具體內容情節沒有任何相似之處。這也是長期以來原作家(一般都比較有名)默認其存、并不追究的主要原因;另外,‘同人文’在一定程度上雖然是借勢,但也能提升原作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董江波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