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稼先電視劇,鄧稼先電視劇名字
盤點中國兩彈元勛相關影視劇
中國兩彈元勛,是指參加組織和領導我國的研究、設計工作,中國兩彈元勛一共有23人,主要人物有鄧稼先、錢三強、趙九章、錢學森、孫家棟等人,是我國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從原、原理的突破和試驗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試驗,均作出了重大貢獻,與兩彈元勛相關影視劇你知道多少?
一、《錢學森》(2012)
又名:Hsue-shen Tsien
類型:劇情
導演:張建亞
主演:陳坤、張鐵林 張雨綺
編劇:陳懷國、孫毅安、陶純
語言:普通話
制片地區:中國
劇情介紹:上世紀四十年代,加州理工學院終身教授錢學森因為美國興起的言論而備受打擊。他的尖端技術研究被迫中止,并被責令出境。錢學森心系祖國,歸心似箭,而意識到錢學森的巨大價值的美方又對其歸國設置了重重障礙,甚至以間諜罪逮捕錢學森。最終,宣告無罪的錢學森被長期軟禁在家 中。
錢學森寫信輾轉與祖國取得聯系,周恩來授命用11名美國戰犯飛行員換回了錢學森。
面對新中國技術、人才、工業等各方面的空白,錢學森帶領科研人員從仿制入手,根據現有技術和條件逐步研究、完善,奠定了中國導彈的基礎。
1960年11月,第一枚導彈試射成功,1964年10月,第一枚原試驗成功,錢學森又承擔起了研制火箭運載原進行遠程攻擊的任務,他帶領科研人員克服了天氣地理等困難,完成兩彈對接,1966年10月在羅布泊靶場成功試射新中國第一枚核導彈! 晚年的錢學森對妻子充滿愧疚,但妻子的理解讓他倍感安慰。
二、《鄧稼先》(2009)
類型: 奇幻愛情
地區: 大陸
導演: 王冀邢
主演: 巫剛 / 劉蓓 / 湯鎮宗 / 徐敏
劇情介紹: 公元1996年7月29日,中國在成功地進行了最后一次核試驗后向全世界宣告,從7月30日開始,中國將暫時停止核試驗。
1958年,留美歸國的鄧稼先博士接受了秘密研制原的任務,從此開始隱姓埋名,擔任中國原的理論設計工作。作為理論物理學家,鄧稼先帶領研究院的理論設計部,在沒有任何理論借鑒和技術資料的困境下,經過艱苦奮戰,成功地實現了“零”的突破,為中國第一顆原的誕生提供了理論設計,做出了重大貢獻。
公元1964年10月16日,中國在西部地區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國的軍事科技實力,改變了世界政治軍事力量對比,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威望,鄧稼先功不可沒。 緊接著,鄧稼先又組織領導了中國第一顆的理論設計工作。
公元1967年6月17日,中國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震驚了世界。隨后,鄧稼先又為研制中和小型化做出了重大貢獻。
在鄧稼先隱姓埋名地秘密從事研究的近三十年里,他不僅犧牲了個人名利和個人生活,他的妻子許鹿希和兒女們也承受了無法訴說的精神折磨和艱難困苦,
三、《橫空出世》 (1999)
導演: 陳國星
類型: 奇幻古裝
地區: 大陸
主演: 陳瑾 / 李雪健 / 李幼斌 / 高明
劇情介紹: 抗美援朝勝利后,在朝鮮戰場立下戰功的將軍馮石被委派一項特殊任務。國外有關新聞報道,一支勝利回國的部隊神秘消失,但猜測不出到底是怎么回事。與此同時,從美國歸來的科學家陸光達匆匆與妻子告別,各科研機構、各重點大學也挑選大批優秀人才,奔赴西北荒漠,他們即將在那里完成一項震驚世界的使命,建造原發射基地。一個個難以想象的困難相繼而來……
四、《國家命運》 (2012)
導演: 延藝編劇: 陳懷國 / 陶純主演: 劉勁 / 謝鋼 / 史鑫 / 胡亞捷 / 韓中 / 更多...類型: 劇情制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語言: 漢語普通話
集數: 29
劇情介紹:講述了“ 兩彈一星”及其信念﹐記錄了貧困經濟條件、薄弱的技術基礎和艱苦的工作條件下﹐六十年代的科學家們以驚人的智慧與毅力﹐創造出“兩彈一星”的民族奇跡。
朝鮮戰爭結束后,有感于美國先進武器在戰場上對我志愿軍造成的巨大傷害,為徹底打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敵對勢力對中國的核威懾,以錢學森、錢三強為代表的一大批中青年科學家克服種種難以想象的困難,在貧困經濟條件、薄弱的技術基礎和艱苦的工作條件下,在黨中央的堅定支持下,以驚人的智慧與毅力﹐先后完成發射人造地球衛星、成功試爆原、等一系列偉大壯舉,創造出“兩彈一星”的民族奇跡。
《激情的歲月》致敬中國核工業先驅
人民網-海外版
《激情的歲月》劇照
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檔熱播的《激情的歲月》,是首部以年輕科研和保障人員為主角的“兩彈一星”題材電視劇。該劇以扎實過硬的故事情節、對歷史的精準還原、深沉感人的家國情懷,引發了觀眾的熱烈反響,為獻禮劇的年輕化表達提出了創新思路。
在《激情的歲月》之前,國內已經出現過多部以“兩彈一星”為背景的電視劇,如何在同題作文中寫出差異化和新鮮感?如何讓艱澀難懂的“高冷”核物理接上地氣?《激情的歲月》此次巧妙地選擇了以年輕科研和保障人員群體為主人公的群像塑造,以平視的角度還原中國核工業激情燃燒的歲月,吸引了許多年輕觀眾。
一開篇,劇集就以情節的快速推進,迅速確立起了王懷民、鐘培林、陶志綱、楊佳蓉等諸多角色的鮮明性格和人物形象。留美、留蘇中國專家的輾轉歸國路,與特務斗智斗勇的懸念設置,父女情、夫妻情、學友情的細膩描繪,奠定了《激情的歲月》以事件突出人物,以人物傳遞情感的敘事方式。盡管故事在人物設定上選擇虛構,但“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有祖國”“我愿以身許國”等熟悉又振聾發聵的臺詞,足以讓觀眾們回憶起鄧稼先、錢三強、王淦昌、郭永懷等中國核事業的先驅們,更印證了“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這句沉甸甸的誓言。
事實上,有血有肉的群像塑造正是《激情的歲月》一大亮點,王懷民、鐘培林、黃凱華、彭雄飛、鐘心等中青年科研人員雖然都是科學家,性格卻各異,王懷民“無用的生活上的交流可以省略,把時間用于學術研究”的“科學怪人”形象貢獻了不少笑點,“土生土長的天才”彭雄飛、“懟天懟地的手磨咖啡愛好者”的鐘心、“癡迷科研老頑童”鐘培林,都打破了觀眾對科學家們嚴肅刻板的固有印象;同時,以陶志綱、成格勒、楊佳蓉、李彩蘭等為代表的保障人員、技術人員同樣分量吃重。他們與科學家們的相互影響,更完整地展現了人物的成長。
從最初一窮二白,到如今挺直腰桿,中國核工業取得的輝煌成就離不開老一輩創業者扎根荒漠、隱姓埋名、以身許國的犧牲奉獻。為了還原當年戈壁灘里艱苦的生活環境,《激情的歲月》的主創團隊也大膽深入荒無人煙的“絕境”,全劇在嘉峪關附近的戈壁和沙漠中拍攝,在3個月的拍攝期內,數十次的大風預警、沙塵暴肆虐以及各種惡劣天氣,都讓劇組對劇情感同身受,實現了人戲合一。而在場景選取、布景搭建、服化道設計上的精益求精,也營造出較為精準的年代感。陶志綱磨損的舊軍裝,女演員近乎素顏的質樸妝容,因缺水、缺糧、日曬導致的高原紅等“戈壁妝”,都成為觀眾津津樂道的細節看點。
高站位、深挖掘也是《激情的歲月》的一大突破。在科研線索、人物成長線索之外,劇集并未忽略國際國內重大歷史事件的廣闊背景。從北京到西部,從理論到試驗,從籌備到爆炸成功,從原到,從到民用核電站的發展,《激情的歲月》堪稱一部戲劇版的中國核工業奮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