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生孩子電視劇_男人生孩子電視劇古代
原著中,張真亞用一條絲襪,上吊自殺了。
她死前唯一的訴求是:兒子汪凌霄,正常。
她想用自己的命,把“彎了”的兒子汪凌霄拉回正常。可惜,她的死不僅沒有拉回汪凌霄,還讓汪凌霄飛了。
最荒唐的是沈榴榴,明知道汪凌霄的“不正常”,可她非覺得汪凌霄這個“失足青年”不是一開始就這樣的,她想要拯救他。
原著中,汪凌霄對沈榴榴的定義是:最好的朋友。
電視劇汪凌霄和沈榴榴的情節,跟原著差距太大。
原著中,關于自己的不正常,汪凌霄從未隱瞞過沈榴榴,可是,明知道汪凌霄是一個火坑,沈榴榴還是不顧一切跳了下去。
對于沈榴榴的跳火坑,顧茉莉用了這樣一個詞:“獻祭”。
這本書里最扭曲的一個人物就是汪凌霄,關于汪凌霄有隱晦的三個細節:
- 第一個細節,汪凌霄恨自己的母親。
- 第二個細節,不管是張善亞,還是張美亞,提到汪凌霄的婚姻時,都說了這樣的話:只要汪凌霄不結婚,他就永遠屬于張真亞。
- 第三個細節,汪凌霄跟父母一直處在避而不見的狀態。
汪凌霄為什么恨自己的母親?
張真亞的丈夫木訥無趣,而她的兒子汪凌霄從小優秀耀眼,出色到連朱勁草這樣很優秀的人,都生生被壓制了很多年。
張真亞從小對汪凌霄應該就有強烈的控制欲,母子情感曾經非常濃厚。
于是,張善亞和張美亞才有都有“汪凌霄屬于張真亞”的說法。
汪凌霄反抗過張真亞,在這個過程中,漸漸不正常了。而張真亞試圖糾正,卻為時已晚。
一個鐵血的現實:汪凌霄的不正常是跟原生家庭有關的。
于是,多年來,張真亞避居黃山,而汪凌霄幾乎跟父母沒有多少聯系。
這里不得不提沈榴榴的一個特質:甘當綠葉。
顧茉莉這么多年,只有沈榴榴一個女性朋友,原因正如朱勁草剖析的那樣:
那是她難看,沒你優秀,愿意你紅花她綠葉,你恨不得百花園里就你這一朵開放。
沈榴榴和汪凌霄的約會,是汪凌霄主動的。
因為國內并不開放,他在某些方面是十分壓抑的,而沈榴榴甘當綠葉的特質,讓他跟沈榴榴在一起是舒服的,快樂的。
于是,兩個人以朋友的身份相處,卻因為彼此的欲望做了情侶才做的事:
沈榴榴覺得她能拯救汪凌霄,而汪凌霄則是想要給情緒和身體找到一個出口。
沈榴榴懷孕后,并未告訴汪凌霄,甚至刻意隱瞞。
她知道汪凌霄不愛她,不想娶她,但是,她想要一個汪凌霄的孩子,因為汪凌霄已經是她能找到了的,她覺得最優質的男人了。
原著中,沈榴榴這樣對著顧茉莉哭訴:
你不知道你不理解你不明白……我跟你的情況不一樣,我什么都沒有……家世存款工作樣貌身材一樣沒一樣……我在婚姻市場沒有競爭力……太難了……我愛凌霄……我要跟他生個孩子……我這輩子不能沒孩子……男人沒有可以……孩子必須要有!
從來不是什么去父留子,而是沈榴榴早就想好了,借汪凌霄生一個她想要的孩子。
沈榴榴懷孕很長時間,汪凌霄都沒有跟她結婚的打算。
一直到出現了兩個契機:
- 一個是沈榴榴的肚子很大,汪凌霄以為是雙胞胎,想要一人一個。
- 另一個則是,汪凌霄提前得知了姥爺的遺囑,只有結婚了,才能繼承家產。
于是,汪凌霄跟沈榴榴契約婚姻了。
這里不得不提的一個人是顧茉莉:她這種只想要當紅花的朋友,她這種只把朋友當陪襯自己綠葉的朋友,對沈榴榴的影響是巨大的。
顧茉莉是低嫁,她時刻在沈榴榴面前表現出了一種優越感。她覺得沈榴榴是完全不能跟她比的,她享受那種優越感,卻完全忽視了沈榴榴在她的陰影下,有多自卑。
沈榴榴“家世存款工作樣貌身材一樣沒一樣”的參照物是顧茉莉。
她不想嫁太差,因為她不想跟顧茉莉對比太慘。
可是,找比朱勁草優秀的,她又找不到,正好這個時候,汪凌霄出現了。
汪凌霄對“不正常”的壓抑,和沈榴榴又虛榮又自卑的心理,最終成就了他們兩個這段畸形的感情。
而汪凌霄想要繼承家產,想要減輕世俗的壓力,讓他最終同意了和沈榴榴結婚。
汪凌霄算計,沈榴榴恨嫁,兩個人各取所需。
汪凌霄和沈榴榴辦了一場,浪漫又小資的婚禮。
這場婚禮,也把兩個人的各取所需演繹到了極致:
- 關于婚禮的一切,汪凌霄全部不參與,他只出個人。
- 而在婚禮上,所有的一切都聽沈榴榴的指揮,一個步驟,一句話都不能省,宣誓、戴戒指、共吃一個蘋果、真擁吻……
既然是契約,沈榴榴滿足了汪凌霄的自由和逃避,而汪凌霄也要滿足了沈榴榴的虛榮和夢想。
這場婚禮,是沈榴榴人生的一個小高峰:在外人眼里,沈榴榴嫁給了一個賣相好、工作好、性格好的優質男,揚眉吐氣。
婚禮當中,張善亞對朱勁草說了這樣一句悄悄話:
她問朱勁草,沈榴榴是不是顧茉莉塞給汪凌霄的,因為沈榴榴又矮又丑,會影響下一代。
張善亞的一個“塞”何其刺耳,婚姻在這些人眼里,完全成了一種明晃晃的交易,而條件差的那一方,就會被她們極盡羞辱,什么“三無女”,什么“光腚男”,甚至連“女博士”在她們嘴里,都能成了掉價的頭銜。
沈榴榴為什么恨嫁?因為,她始終被這種可怕的世俗包裹著。她看中了汪凌霄的面相,她想要面子上的風光,于是,她不得不忍受里子里的支離破碎,滿目瘡痍。
反復看《小日子》原著,關于沈榴榴的部分,我一直在想,難道條件差的人,就真的不能好好談一場戀愛,好好結一場婚嗎?
我不得不承認兩件事:
- 第一,婚姻,有時候就是雙方利益的權衡,房子、人、車、錢,就是擺在明面的東西,這是現實。
- 第二,長得好的人、有錢人,或者籠統地說,條件好的人,就是有更多的選擇權。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條件越好,婚姻越容易幸福。
沈榴榴根本沒有那么差,上海有房,有工作,矮點可以穿高跟鞋,丑點可以好好化妝。
沈榴榴真的差的是自卑和虛榮的心。她把外在條件當成了所有,徹底否定了自己,而又虛榮心作祟,只想高不想低,這才是最致命的。
文章的最后,我想落在三個詞:世俗、旁人的眼光、孩子。
有些人一生都生活在世俗和旁人的眼光里,他們就是為世俗和旁人的眼光活著的。可大多時候,這種活著,真的是他們想要的嗎,真的幸福快樂嗎?
我特別喜歡的一句話:
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我們活著一生,有時候真的不必太在乎世俗和他人的眼光,自我點,被別人不認同,討厭點,人生可能會更快活。
我看的是《小日子》的原著,這本書歸結到最后,是原生家庭,是孩子。
可其實,當我們把原生家庭和孩子,當成了歸結和終點,甚至一切,才是最恐怖的。
我們這一生,終究最該過好的是自己,是當下,你自己好了,當下好了,一切才能真正地好起來,良性循環下去。
愿你,知世故而不世故
自我卻不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