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野生動物偷獵現狀(非洲動物竊賊)
圖為2012年肯尼亞野生生物服務署對外展示從偷獵者手中收繳的非法槍支彈藥。
上周,Carlson與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聯合國毒品與犯罪辦公室一起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召開的一次會議上提交了這份報告。
以下是報告指出的關于非法中槍支問題的一些情況:
沒有人追蹤槍支的流向。小型武器調查研究組織發現,執法者在偷獵地點收繳的武器彈藥很少進入國際刑警組織的武器追蹤系統,即便這么做能夠幫助執法機關追蹤犯罪網絡以及搜集罪證起訴重要非法偷獵者。
“這很難,因為很多非洲國家沒有能力開展必要的司法活動。”Carlson說道。
政府應在保存收繳的槍支方面做的更好。在莫桑比克,至少發生了幾起警察繳獲的槍支后來出現在其它偷獵地點的案例。這意味著警察要么在保管槍支方面做的不好,要么是有意幫助非法偷獵者獲得槍支。
肯尼亞野生生物服務署的官員正在查看從偷獵者那里收繳的槍支和。
攝影:TOM MARUKO,迪莫提科斯圖片社/考比斯圖片社
在非洲得到槍支太容易。除了收繳槍支的外流,偷獵者還有許多其他方法獲取槍支。報告的研究者被告知,富有的蘇丹商人曾為偷獵組織提供槍、夜視鏡和其它設備。有時候軍方會動用國家下發的槍支從事非法偷獵活動,還有許多人愿意用槍交換象牙。2015年國家地理的一項調查發現,確有證據表明蘇丹軍方用槍支換取圣主抵抗軍的象牙,中非還有其他武裝組織涉嫌用象牙交換槍支。
型的變得更加便宜。研究報告稱,大規模的偷獵者傾向于偏好,因為這種槍射程遠,一槍即可令一頭大象或犀牛斃命。不過突擊和輕也越來越受歡迎,尤其是在高度組織化的偷獵組織之間。卡拉什尼科夫槍系列的型槍支更便宜(彈藥也是),比更容易得到。記錄顯示,偷獵者使用的槍支來自利比亞、安哥拉、布隆迪、莫桑比克、蘇丹和南蘇丹等多個國家。
采取更嚴格的槍支管制措施?有些國家試圖修改相關法律,對槍支實行更為嚴格的管控。比如說,莫桑比克規定,如果偷獵活動中涉及非法武器,偷獵者將面臨更嚴厲的處罰。南非也對偷獵者進行懲處,即便是合法獵人被抓到使用非法武器也將受到懲罰。即便如此,偷獵者受到的懲罰還是太過輕微,難以起到震懾作用。
完成調查之后,Carlson對當前反偷獵采取的一些措施產生了懷疑。隨著偷獵活動變得越來越軍事化,反偷獵運動亦是如此。Carlson認為,打擊偷獵的關鍵在于考慮其發生的背景。抗擊犯罪網絡組織的大規模偷獵是一回事,打擊少數當地社區成員實施的小規模偷獵則完全是另一回事。他認為,控制小型武器的交易最終能對兩種類型的偷獵都起到很好的遏制。
“如果暴力活動減少,人們就會有更安全的環境從事其它活動,”他說道。
(譯者:流浪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