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豪的電視劇、吳建豪電視劇歌曲
吳建豪主演的電視劇
吳建豪作為一位多才多藝的:《花樣男子》,講述了平凡女孩杉菜與F4之間的青春愛情故事。吳建豪飾演的美作以其獨特的個性和魅力成為觀眾喜愛的角一
《流星花園》不僅是吳建豪的成名作,也讓他與言承旭、朱孝天、周渝民一同組成了風靡亞洲的偶像組合F4。
該劇改編自秦簡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亡國公主心兒在遭逢國破家亡后,化名李未央在尚書府與仇敵斗智斗勇的故事。吳建豪飾演的拓跋余是劇中的關鍵人物,他的表演為該劇增色不少。該劇在北京衛視、東方衛視首播,并獲得了廣泛的關注和好評。
該劇是一部都市時尚暖情劇,講述了三朵姐妹花或勵志蛻變、或華麗逆襲、或暖情治愈的故事。吳建豪飾演的宋喬植是劇中的男主角之一,與張柏芝等演員共同演繹了一段復雜而感人的愛情故事。
往事并不如煙:石貞善吳建豪“相愛相撕”,細節堪比狗血電視劇
“百億千金”石貞善,和吳建豪糾纏12年,離婚的背后是無愛?——引言。
吳建豪作為偶像組合F4成員,曾經出演過多部電視劇,最出名的就是偶像劇《流星花園》中英俊帥氣的“美作”,他也正是因為這個角色而迅速走紅,還在唱歌、跳舞等多個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吳建豪在業務方面能力突出,在感情方面也是備受矚目,他和前妻石貞善在2013年結婚,但是這段婚姻只持續了五年的時間,便以離婚告終。
吳建豪的前妻石貞善,是個名副其實的富婆,如果將其放到國內,其知名度應該不亞于“國民老公”王思聰,她的身價超過百億也不是秘密,還因此收獲了一個“百億千金”的稱號。
石貞善出生于新加坡,父親是當地傳媒集團的高層,家中主要從事棕櫚油開采的業務,資產豐厚。
石貞善是家中長女,從小備受寵愛,是個名副其實的小公主,小小年紀就在車庫和豪車合拍,要知道這輛車對于很多人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東西。
石貞善長大之后,出落的亭亭玉立,身上有一種東西方結合的名模高級感。
可能是因為長期生活在美國,受西方開放思想的影響,石貞善玩得很開,混跡夜店、酒吧更是家常便飯。
19歲時,石貞善心血來潮想嘗試一下當明星的感覺,于是不顧父母的反對奔赴中國臺灣省,為自己取了個“姚之寧”的藝名,進軍演藝圈,出演了偶像劇《吐司男之吻2》、《甜檸檬之戀》,但是都沒有激起很大的水花。
石貞善在中國臺灣期間,還和吳建豪合作拍攝了一支MV,兩人在合作過程中暗生情愫,便由此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感情糾纏。
在家世背景上,吳建豪和石貞善簡直是云泥之別。
吳建豪出生于一個單身家庭,父親是一名通緝犯,流亡海外,母親還涉嫌詐騙。幸運的是,吳建豪闖出了屬于自己的一番事業。
巨大的家世差距,并沒有成為兩人在一起的阻礙,反而是異地戀成為了他們感情的威脅。
和吳建豪戀愛時,石貞善還在美國讀大學,遠距離戀愛,慰藉不了兩個本就不甘寂寞的靈魂,交往一年便分手了。
不過,2010年4月,有媒體拍到兩人手牽手逛街,吳建豪也大方承認石貞善是他的女朋友,并且說明了兩人是以結婚為前提在交往。
復合的消息傳出去沒幾天,又曝出兩人已經分手的傳聞,博客也取消了互關,吳建豪還在博客發文,字詞之間難掩心傷。
感情中難免會有一些磕磕絆絆,兩人第二次分手沒多久,便迎來了復合。
這次復合之后,他們的感情明顯穩定了下來,在吳建豪的生活中,經常能看到石貞善的身影,已經到了見家長談婚論嫁的地步了。
石貞善的父親剛開始并不認可吳建豪藝人的身份,最后,吳建豪用實際行動搞定了岳父。
2013年,兩人在新加坡登記結婚,并選在七夕向大眾宣布這個好消息。
石貞善身為一個富二代,婚禮自然不會太過于簡陋,選在了太平洋旁邊的一家星級酒店,周圍鮮花點綴,極盡奢華。
婚姻伊始,兩人也有一段非常甜蜜的時光,一起蜜月旅行,出游度假,看起來羨煞旁人。
但是,這份甜蜜僅持續了一年的時間,便在網絡上掀起了一場罵戰,之后,兩人又經歷了幾次分分合合,看客都對他們的感情有些麻木了。
經常的吵鬧,消磨了兩人的耐心,也讓這段感情走到了終點。2018年,兩人正式簽字離婚。
按照新加坡的規定,夫妻雙方要分居三年才能申請離婚,他們兩人從結婚到離婚僅花了五年時間。
離婚后,石貞善沒有要一分錢的贍養費,她閨蜜列出了吳建豪的五大罪狀,把離婚的責任推到吳建豪身上。
但吳建豪粉絲也曝出,石貞善在婚姻期間去夜店鬼混,這二人的私生活真是各有各的精彩。
離婚的具體原因我們不得而知,分手對兩人來說都是最好的選擇。
本以為是一場公主與王子的浪漫愛情,最后卻還是抵不過現實的殘酷,公主渴望的是明目張膽的偏愛,而吳建豪長期忙于工作無暇顧及妻子的心情,這可能才是兩人難以圓滿的重要原因。
【本文主筆:跳跳糖】
吳建豪:四十不惑,沒什么值得去妥協丨人物
吳建豪似乎并不那么在意結果。
在不久前優酷視頻收官的綜藝《追光吧!》中,吳建豪作為隊長所在的“6倍光速工作室”成了這一季的“最強工作室”。他們實現了四次公演,三次第一的優異成績。但若追溯吳建豪在賽程中的任何一次表達,你鮮少能從中發現“輸贏”“成敗”等強烈的結果論字眼;反而,他更看重每一次“努力”“突破”“學習”的過程——和朋友們玩得爽,遠比任何外部認可都重要。
吳建豪作為隊長所在的“6倍光速工作室”成了這一季《追光吧!》的“最強工作室”。
如果說,以F4光環沖入演藝圈的吳建豪,曾經風光無兩、被無數人議論贊賞;如今抵達不惑之年的他,早已不甘困于樊籠——他投身于潮流設計,狂熱沉迷于拳擊與運動,先后在《這!就是街舞2》《追光吧!》中,以舞蹈和音樂顛覆著外界對于吳建豪持續了近二十年的“初代偶像男團”印象。
自由,是吳建豪當下對生活本質的回歸。“人生已經這么短了,我希望好好地去享受每一天。明天沒有承諾給任何人,我只要好好把握今天該做的東西就夠了。”就像舞蹈給予他的體悟,必須付出和努力,不斷學習新的東西,才能收獲成就感,“我才覺得人生真的是‘活著’的。”
《追光吧!》
“翻紅”,不是我來這里的目的
在《追光吧!》中,吳建豪實現了諸多人生“第一次”:第一次個人電吉他舞臺首秀;第一次作為“老師”教藝人朋友們唱歌、跳舞;第一次在綜藝中和這么多新朋友同吃同住;第一次擔任六人男子團體的隊長……面對不同年齡的兄弟,吳建豪充分發揮了哥哥的領導力,把每個人的優勢發揮出來,并擰成一股力量。這也讓他興奮地得到了嘗試空間。“比如王晰和迪瑪希,兩個人的歌聲完全不一樣,可以往不同方向去玩。”
《追光吧!》第三次公演,吳建豪與張傲月合作空中飛舞。
其中第三次公演,吳建豪首次挑戰空中旋轉劈叉。兩條紅綢助其凌空而上,與比他小十歲的張傲月共同完成空中飛舞、旋轉、一字馬等高難度動作。節目結束后,金星不斷地稱贊他:“功夫保留得不錯。(一看)每天還是有練的,臨時來是不可能的。”
實際上早在十幾歲時,吳建豪就看到過類似的表演,一直想嘗試,卻從未有機會。排練中,吳建豪需要長時間吊在半空,胳膊被紅綢勒得淤青。但人生中絕無僅有的體驗感,足以洗刷艱苦,甚至夸贊。“來到這個節目其實有很多空間,我會想,什么我還沒試過,可能很多想法在我的腦海里鎖了很久,(這次)突然一蹦就來了。”
作為“6倍光速工作室”中第二年長的哥哥,面對活力滿滿的年輕人,面對24小時只能睡5個小時的睡眠挑戰,吳建豪的目標只是,“我比昨天的自己好,比上個月好,比去年好,和自己比有進步,這個就夠了。”
作為“6倍光速工作室”里第二年長的哥哥,吳建豪的目標只是和自己對比。
也正因此,在完成全部舞臺后,吳建豪已實現了前來《追光吧!》的全部預期——“玩得爽”就好。紅不紅,上不上熱搜,從不在他的思考領地。“我已經夠紅了(笑)。”他在不同場合都如此調侃過。這次,他也認真地向我們闡釋著:“對我自己來講,我是全世界最紅的一個人,因為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如果我把重心點放到‘紅’,就會迷失掉我想要創作、想要突破自己的初衷。這樣的‘紅’對我來講是很沒有意義的東西。”
成為F4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并不快樂
舞臺,是吳建豪生命中“光”的來源。
他從小喜歡吃甜食、喝飲料,圓滾滾的身材總讓他被其他小朋友欺負。自信心缺失下,吳建豪并沒太多安全感,在所有人面前說話聲音總是很小。直到十三歲,一次夏令營,剛剛學會幾個舞蹈動作的他,意外上臺表演了一個節目,臺下瞬間掌聲雷動。“那種感覺真的很不錯。”以至于接下來的幾十年,吳建豪都在重復追求這種被稱贊、被鼓勵的滿足感。這也建立了他與舞蹈之間默契難分的信任。
千禧年,22歲的吳建豪懷揣演藝夢想,獨自從美國洛杉磯返回中國臺灣。他渴望在這片土地實現舞蹈和音樂夢。
初來乍到,這里的一切都空白且新鮮,即便居無定所,吳建豪依舊一腔孤勇地邊艱難生存,邊尋找進入演藝圈的機會。他曾睡在朋友的大巴車里,也借住過別人的空房,前前后后搬家七次。大部分時候,房間里沒有床,也沒有椅子和沙發,只有孤獨的空氣和看似觸手可及的夢想。
眾所周知的是,一年后,吳建豪被金牌制作人柴智屏發掘,在風靡一時的臺灣偶像劇《流星花園》中飾演了“美作”一角,并成為F4成員之一。從背井離鄉的窮小子,到海內外火熱的偶像,在外界看來,吳建豪無疑是幸運的,順遂的。但“我其實真的沒有很懷念這些東西。”他笑著回憶。
成為F4的很長一段時間里,被鮮花和名利簇擁,但他的內心卻并不快樂。他不喜歡“美作”的負離子長發,但所有粉絲都說“好有型”,于是公司要求他不能剪頭發。為了保持偶像身份,他也不能簽名、拍照。在多年前的采訪中他曾回憶,每次到外地工作,他都只能坐在酒店的房間里看窗外,因為不能被記者拍到。“就很奇怪的一些規則。當然,公司可能有他們的考量,但我就不太自在。”
隨著當年《流星花園》的播出,F4四位成員迅速走紅。
當個性被掩藏,藝人的身份也逐漸商品化。2002年,吳建豪發布首張個人專輯。此前,他曾向唱片公司提出,想發舞曲,想做自己喜歡的音樂風格。公司也有允諾,但實際上,其選擇的一些音樂還是停留于“歌迷喜歡”,將吳建豪的作品衍生于F4的標簽之下。
“我那時氣炸了。”吳建豪自認,當他把信任托付給對方后,會百分之百投入在這件事情上,“但當我感受到對方完全不在乎這件事的時候,會非常失望。我會覺得,何必要這樣?我都已經這么認真地去做一件事情了,我們可以去(一起)看看怎么往新的方向走,但他們還是有些老套。”
信任缺失下,吳建豪的第二張個人專輯間隔了五年時間。這次,從音樂創作、舞蹈、表演、造型、包裝設計、MV拍攝,他全部親力親為。這張專輯,他以自己的小名“V”命名——他急切地用行動告訴外界,這才是真正的“吳建豪”。
《下一站,幸福》直面不完美的自己
2009年,吳建豪接到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下一站,幸福》。這部電視劇曾在臺灣連續穩坐二十周收視排行榜冠軍,吳建豪飾演的男主角任光晞曾被一代女性觀眾評為“最想戀愛的男性角色”。
拍攝這部作品前,吳建豪剛剛與前公司約滿,正在尋找新的唱片公司。他休息了一段時間,回美國探望家人和朋友,試圖找回吳建豪最初的模樣。“我當初最想做的就是音樂,但第一個碰到的機會是拍戲。一眨眼六年過去了,一直都是經紀公司跟我講,要接哪一個工作,拍哪一個東西。后來我才發現,已經失去了我最開始出發的夢想。”
那段時間,他步入了三十而立,一度打破外界對偶像的定義,留長了胡子,眼神中也多了些許沉靜和滄桑。返回中國臺灣后,他決定先不簽約任何公司,全心投入音樂和舞蹈創作。
《下一站,幸福》讓吳建豪開始學著調整心態。
因此,拍《下一站,幸福》之初,吳建豪同時在準備新專輯的錄音,并沒有放太多心思在拍戲上。任光晞是吳建豪的第一個男主角,戲份吃重,且作為律師又有大量專業臺詞。心不在焉的吳建豪時常因為背不下臺詞,而拖緩劇組拍攝節奏。后來,導演買了一支錄音筆,把臺詞一字一句錄下來交給他,“我覺得真的很感動。”
年輕的時候,吳建豪總是單純幼稚地以為,人生就是要打拼,才能得到好的成績;身邊的人也只是告訴他,“要紅啊!”但從沒有人愿意分享,人生的重點到底是什么?他應該如何去面對、反思。
《下一站,幸福》似乎讓吳建豪直面了不完美的自己。他開始學著調整態度、寬恕自我。他為自己的不認真,向劇組道歉,并以行動證明他可以演好這個角色。后來,《下一站,幸福》成了他最開心的一次拍攝經歷,劇組也像家人一樣坦誠相待。
“那時候我才真的了解,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學習怎么樣面對所有在我們面前的東西,要去感恩,去愛。”
人生這么短,何必把明天承諾給別人
吳建豪很喜歡刺激的運動。很小的時候,他就和姐姐一起坐游樂園的云霄飛車;長大后,甚至一次性玩了六次蹦極,挑戰高空直升機降落。他曾在采訪中形容,那種感覺很自由,什么都不用管。
近些年,吳建豪終于找尋回那種自由的快樂。
《這!就是街舞》《潮玩人類在哪里》《追光吧!》,從舞蹈、潮流到音樂,他的每一次選擇,都出發于自我和熱愛。正如他定義自己的潮流風格,“自由、舒服、隨性”。即便,并非所有人都能讀懂他。
吳建豪的每一次選擇,都是出于自己的熱愛。(圖為其參加《這!就是街舞》)
“像我做的音樂,走的方向,以前公司就說這個走得太前面了,人家會看不懂。我會說,我不在意。”
30歲后,吳建豪學著不再聽取外界的輿論評價;四十不惑后,他更沒有什么需要妥協的。沒有人和他走過同一條路,看過同樣的東西,何必讓所有人懂得?何必去在意別人的看法?吳建豪有一位經營藝術品牌的朋友,經常自掏腰包拍廣告、寫歌、錄歌,不顧一切地驅動自己的品牌。吳建豪曾問他,為什么突然想要“爽”一下?朋友說,在意別人的想法,反而會影響你的人生靈感,以及你創作中能感受到的開心。
吳建豪深以為然,并同樣在以行動踐行,“我自己做的東西,自己爽,其實是最重要的。”
吳建豪上一張發行的專輯《#MWHYB 音樂不羈》已是2016年。
距離上一張正式專輯《#MWHYB 音樂不羈》,已經過去近六年;距離上一次拍戲,也將近四年。這中間,很多藝人朋友恨不得一年接兩三部戲。吳建豪明白,這是娛樂圈常態,但不適合自己。雖然他透露,2022年也將推出新的音樂單曲《SUNRISE(日出)》(暫定名),并以他熱愛的武術為主題,拍攝一部動作類的音樂影片。只是這件事,同樣驅動于“喜歡”和“爽快”,沒有其他任何雜念。
對于新專輯,吳建豪將選擇權緊握手中。他希望現任公司環球唱片給予他兩個月的空白“假期”,不要安排任何工作,也不要無謂打擾,讓他踏踏實實回美國陪家人,有足夠的空間去創作、去思考。“我其實挺開心的,是他們給我自由,去做自己想做的東西,讓大家在音樂里感受到吳建豪的自我。”
“一年三部戲,一年就沒了,這樣很累。那什么時候可以做自己想要做的東西?”吳建豪開玩笑道,自己人生最幸福的事就是,目前大家都忘不了F4,“人生已經這么短了,我希望好好地去享受每一天。明天沒有承諾給任何人,我只要好好把握今天該做的東西就夠了。”
對 話
如果八九十歲還能唱《流星雨》,也挺好
新京報:絕大部分采訪都會問到“F4會不會重聚”,或“會不會一起再開演唱會”這類問題。其實私下兄弟們的關系非常好,但會不會不希望大家過于關注或期待F4合體?
吳建豪:我還好,每次問我就一樣的(回答):去問其他三個人(笑)。只要大家愿意,我都可以。希望我們坐輪椅的時候還能被推出來,(唱)“陪你去看流星雨(歌曲《流星雨》)”(笑)。80歲、90歲的時候還可以唱,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新京報:《追光吧!》中,你需要面對那么多年輕人的挑戰,在不同行業里你也面臨著年輕力量的競爭,會在某一刻感受到強烈的危機感嗎?
吳建豪:不會,最主要就是做好自己。知道自己的尺度是什么,能力是什么,然后往這個方向做就好了,不用刻意過度展現任何東西,因為這樣反而失去了重點。你到底想要什么?你跟這些人拼是為了什么?想證明我比你們厲害?我已經知道我哪里有優勢,只要把我該做的東西(做好),卡我自己的亮點,沒必要復制他人的動作。
新京報:你現在的生活狀態是怎樣的?
吳建豪:我已經越來越了解我自己想要的東西,了解怎么樣去愛,怎樣去包容、寬恕自己的時候,更能放掉一切外面的聲音。
你如果聽外面的聲音,就會覺得,“吳建豪,你做得不夠。這方面如果你能練得更久,花更多的時間,這個動作可能就卡到位了,或者這個就可以唱得更好。”但事實上,你就只有這么一點兒時間。
外面的聲音一直都會存在。老實說,下個禮拜就沒有人會在意這件事情了,甚至明天就沒有人去管這些東西了。社交媒體會讓每一件事變得很快。我要是去顧這么多東西,就不會享受今天的每一分每一秒。應該很認真地去追求開心、快樂,不然外面的聲音就把它搶走了。
新京報資深記者 張赫
首席編輯 吳冬妮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