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空出世電視劇,橫空出世在線觀看
我國第一枚原爆炸的故事《橫空出世》李雪健、李幼斌擔任主演
橫空出世 (1999)
橫空出世導演: 陳國星
編劇: 陳懷國 / 彭繼超
主演: 李雪健 / 李幼斌 / 高明 / 陳瑾 / 滕汝駿 / 更多
類型: 劇情 / 歷史
制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99-12-12(中國大陸)
片長: 110分鐘
又名: Roaring Across the Horizon
《橫空出世》是由陳國星執導,李雪健、李幼斌、陳瑾等人主演的劇情片。
講述了將軍馮石和科學家陸光達帶著科研部隊在西北荒漠克服一個個困難,最終完成我國第一枚原爆炸的故事。
橫空出世 劇情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后,曾經立下赫赫戰功的馮石將軍(李雪健飾)接到中央委派的使命,帶著一支英雄部隊挺進戈壁灘。與此同時,從美國歸來的科學家陸光達(李幼斌飾)匆匆與妻子王茹慧(陳瑾飾)告別,各科研機構、各重點大學也挑選大批優秀人才,奔赴西北荒漠。他們即將在那里完成一項震驚世界的使命——建造原發射基地。
蘇聯專家撤走,科技手段落后,物質極度匱乏,三年自然災害,一個個難以想象的困難相繼而來。白手起家,艱苦創業,在內無經驗外斷支援的艱苦條件下,一群懷著崇高理想的中華兒女朝著共同的目標奮勇前進。
片段插圖:
主演:
李雪健
出生于山東菏澤市農民家庭。1965年,舉家遷往貴州山區凱里,他參加了校文藝宣傳隊。1970年初中畢業,李雪健被分配到210廠當車工,時不時地要在廠里排個戲、演個出。1973年入伍,后考入空政話劇團。1978年進中央實驗話劇院。
在空政時,他曾因在話劇《九·一三事件》中扮演林彪而聲名大噪,不僅外形酷似而且氣韻奪人,并因此奪得戲劇最高獎“梅花獎”。1980年李雪健開始觸電,他的第一部銀幕作品是《天山行》,他扮演指導員于海洲,初識話劇和電影表演之不同。 1985年李雪健在影片《鋼銼將軍》中成功地扮演了將軍李力,自然而有威懾力,且從30歲演到60歲,頗具難度,他的表演受到專家和觀眾的好評。該片獲“政府獎”優秀影片獎。
李幼斌
中國著名演員,1958年生于吉林長春,1974年考入長春話劇團,2002年調入北京八一電影制片廠。在他迄今長達二十多年的演藝生涯中,他扮演過各種各樣的角色,給觀眾尤其是電視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有同名京劇藝術家,北京人,國家一級導演。
ps: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必刪!
挺起民族的脊梁!電影頻道10.16播出《橫空出世》
1905電影網專稿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爆炸成功,巨大的蘑菇云從羅布泊騰空而起,“東方巨響”震驚世界。
1999年,新中國成立50周年之際,電影《橫空出世》向國人揭開了一個近半個世紀的國家秘密。
2024年10月16日20:00,電影頻道為紀念我國第一顆原爆炸成功60周年,播出電影《橫空出世》,重溫那段中國核工業的崢嶸歲月。
六十年風云際會,一甲子輝煌征程!
“你愿意一輩子隱姓埋名嗎?”“不知道干什么,不知道到哪里去。”簡簡單單一句話重似千斤,陸光達毅然決然地投身戈壁西部,一隊志愿軍在歸國途中神秘失蹤。
他們共同奔赴西北荒漠……
從電影開頭馮石將軍在敦煌石窟所說的“千古飛天夢,何日上九天。”到找到試驗場打下第一樁時的“縱橫南北十萬里,敢問驚雷何日響?”再到“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人是需要精神的”,而原就是他們的精神,千百位科研工作者鞠躬盡瘁,只為那一聲驚雷。
“造出原!挺直腰桿子!”
“同志們那么,呦嘿!打起夯那么,呦嘿!”
電影中,馮石將軍帶領戰士們在建設現場揮汗如雨的吶喊聲,振奮人心。
數十名科學家廢寢忘食地“噼里啪啦”打算盤核算數據的聲音,令人動容。
“我們就是要在這個大戈壁灘上,用我們自己的雙手,搞出我們中國自己的原!”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被稱為“死亡之海”的羅布泊,多的是飛沙走石的塵暴,傾盆而下的暴雨;
少的是百廢待興中緊缺的物資,缺的是國際水平的條件;
有的是滿腔的愛國熱情和強核報國的堅定信念。
當時,全國僅有一臺大型計算機,為了追趕時間,陸光達和幾十名科學家廢寢忘食地“噼里啪啦”打算盤計算數據。
一滴滴汗珠、一張張稿紙、一個個日夜……
終于在1961年夏天,原爆轟實驗取得成功。
中央決定,1964年底爆炸我國第一顆原。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兩、一,起爆……”
驚天動地的一聲巨響,巨大的蘑菇云翻滾而起,直沖天際。1964年10月16日,新中國自主研制的第一顆原爆炸成功!
中國由此成為繼美、蘇、英、法之后世界上又一個自行研制原并成功實施核爆炸的國家。
“兩彈一星”精神是第一批納入中國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激勵著新時代的核工業人不斷登攀新的高峰。
錢學森,被譽為“中國導彈和航天事業之父”,他在中國導彈和航天領域的研發中起到了關鍵作用。鄧稼先,被尊稱為“兩彈元勛”,是中國第一顆原和的主要設計師之一。朱光亞,則是核物理學家,同樣在中國的研發中作出了重大貢獻。圖為1965年,錢學森、鄧稼先、朱光亞在天安門城樓上合影留念。這張珍貴的照片記錄了中國科技界三位巨擘的瞬間,他們都是中國“兩彈一星”工程中的杰出代表。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10月16日,我們將迎來我國第一顆原爆炸成功60周年。
中國核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國之光榮”到“國家名片”,從千年到萬年,從無限續航到解決后顧之憂,中國核工業人瞄準的不只是現在,還有未來。他們將傳承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始終踐行“四個一切”核工業精神和“強核報國 創新奉獻”的新時代核工業精神,大力推進核能“三步走”戰略,推動核工業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核工業強國,為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筑牢安全基石和戰略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