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圍城電視劇高清免費觀看、十月圍城電視劇全集在線觀看
在文字中證道?!茰I
2009年,一部《十月圍城》上映。
導演陳德森、監制陳可辛,群星云集、聲勢浩大,內地最終票房破了兩億,并橫掃了次年的香港金像獎,算是極少數商業和口碑兼收的超級制作。
而電影的幕后故事也很有趣。
他們在訪談里講過,想要在電影里集齊四大天王。
但「雙陳」的野望。
遠不止于此。
這部電影的籌劃,源于1999年。
陳德森計劃拍一部電影,有個特別的要求,需要搭建一座城,復現1906年的香港中環,所以電影需要的投資總額很高,達6800萬。
但無一例外,幾乎所有老板的表態都是,劇本不錯,但能不能不要搭那座城?
按照預算,建這座城需要三千萬。
這就帶出來了一個有趣的問題,當年那些香港演員的片酬,究竟幾何?
在陳德森的訪談中,有這樣一段,老板們說,你花三千萬搭這座城,不如把錢花到那些大明星身上,如果不建這座城,起碼可以請來三個大明星。
他后來補充了一句,當時片酬超過一千萬的演員,大概就只有成龍、周潤發和李連杰三人。
估計把周星馳忘記了。
不過這說明一個情況,在零零年代初期前后,除了這幾個演員,其他片酬比較高的演員,片酬也就在幾百萬元的水準,應該包括劉德華、梁朝偉、郭富城和鄭伊健這幾位。
對應昔年的情況,郭富城和鄭伊健有《風云雄霸天下》,劉德華和鄭伊健有《決戰紫禁之巔》,鄭伊健有《中華英雄》,梁朝偉和鄭伊健有《東京攻略》,郭富城有《雷霆戰警》,劉德華有《孤男寡女》,皆是那幾年在票房上較為強勢的作品。
當年的兜兜轉轉和各種艱辛、沉浮,略過不提。
大概是好事多磨,那座“中環城”尚未建好,投資人突然自殺身亡。
電影停拍。
而陳德森想要的演員是哪些人?
就算放到今天,這個名單也仍然可以令人驚訝。
但暫時按下不表。
這個時候,陳可辛開始在內地影壇崛起。
自1991年拍《雙城故事》踏足影壇,陳可辛一直以文藝類型電影著稱,堪稱品質保證,一路以《金枝玉葉》、《甜蜜蜜》和《三更之回家》收盡口碑,又在2005年、2007年連續推出《如果·愛》和《投名狀》兩部大制作電影,在口碑爆棚之外,更收獲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
他的野心開始進一步膨脹。
遂打電話給陳德森,說《十月圍城》可以拍了。
隨后找來2300萬美元的投資,花了三千多萬,修建了那座陳德森夢寐以求的“中環城”。
演員問題正式提上日程。
事過時移,想要按最初的計劃召集演員,顯而易見并不現實,所以雙陳敲定了另一個目標,那就是「集齊四大天王」。
從事后的消息來看。
陳可辛第一時間敲定了黎明,飾演武狀元劉郁白,用陳可辛的話來說,黎明和他的關系比別的明星更親近。
這個問題顯而易見。
從歷史來看,1996年二人首次合作了電影《甜蜜蜜》,也讓黎明首次得以提名影帝,數年后第二度合作的電影《三更之回家》,更是將黎明捧上了影帝寶座。
而有這樣的歷史基礎,陳可辛這句話也確實站得住腳。
然后據說劉德華第一時間就推了。
就本意來講,陳可辛準備邀請郭富城飾演沈重陽,也就是甄子丹那個角色,但郭富城也拒絕了。
至于張學友,他不愿意離開香港拍戲,只同意客串其中一場。
至此,「集齊四大天王」的計劃宣告破產。
而轉頭來看,當年劉德華接到這個邀約的時候,應該已經敲定了接拍《游龍戲鳳》這部電影,而郭富城手里陸續有《風云2》和《犯》開拍,后續還有一部陳木勝導演的《全城戒備》,正好與《十月圍城》開拍的時間撞期。
不過從電影品質來看,當時兩位天王手里的電影,皆不及這部《十月圍城》強勁。
算是抉擇失誤。
再回到當年。
也大概就是在2001年的時候。
陳德森導演想要集結在電影里的演員陣容,令人瞠目。
不完全名單如下,張國榮、劉德華、周星馳、黎明、郭富城、周潤發、梁朝偉、梁家輝、李嘉欣、曾志偉……
這個陣容要求,有一種讓人沉默的力量。
就而論,即便多年后的《澳門風云3》,盡管王晶號稱耗盡數十年人脈,但論及陣容的強悍程度,也無法與之相提并論。
而陳德森兜兜轉轉,也曾經敲定過其中一部分人。
比如后來李宇春飾演的方紅,當年人選是李心潔,黎明飾演的劉郁白,當年人選是周星馳,王學圻飾演的李玉堂,當年人選是曾志偉,而胡軍飾演的反派閻孝國,本來是梁家輝的心之所向。
但隨著電影的歷經波折,這個“亞豪華”陣容同樣如水東流。
待到最終選角的時候,張國榮早已離世、周星馳轉身幕后,有的人息影,還有的人奔忙。
種種機緣巧合之下,就有了最終陣容模樣。
其實換句話說。
香港影壇,歷來有「王不見王」的傳統。
早年的雙周一成、李連杰,這四個人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聚到同一部電影里的。
比如成龍和李連杰,都是在從好萊塢歸來之后,彼此皆無爭鋒之念,方才開拍了《功夫之王》。
而當周星馳崛起之后,更沒有誰能在電影里壓制他。
周潤發同理,除了早年與張國榮、李修賢雙雄合作電影《縱橫四?!?、《喋血雙雄》之外,直到許多年之后,才有一部和郭富城合作的《無雙》是雙雄電影。
這個概念放到四大天王身上,同樣適用而合理,早年郭富城給劉德華配戲三次,但自從在樂壇和影壇漸次崛起,更在1998年就奪得香港票房年冠之后,雖資歷仍然不及,但就隱有分庭抗禮之勢,同屬超級偶像的黎明當然同理,只有張學友,因商業價值不足,似乎并無忌諱。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把四大天王聚到一起,僅僅戲份如何分配、排名順序如何處理、海報如何平衡,都會變成令片方頭疼的問題。
故而,這個計劃夭折在談判階段,其實太正常不過。
回到最初始的陣容。
僅冰山一角,就計有雙周、雙梁和四大天王在內。
如若成行,單只陣容,就能堪稱港影佳話。
而「雙陳」的野望。
當真氣吞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