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人王進喜觀后感—鐵人王進喜觀后感800字大學
來源: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璐 北京報道
4月29日,中央宣傳部舉行“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中外記者見面會。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宿州供電公司輸電帶電作業班班員、“啟金工作室”負責人許啟金在會上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許啟金,今年58歲,1980年高中畢業,1982年參加工作,當上了一名電力線路檢修工。已經在工作崗位上工作了39年的許啟金,始終在生產一線。“我當過班員、班長,當過兼職培訓師,還當過技能教練,始終沒變的就是我的職業工種,就是送電線路檢修工。回想這幾十年來,由一個什么都不懂的‘門外漢’,成長為電網方面的高級技師、生產技能專家,我感到自己特別充實。”
回顧過去,許啟金的講述溫暖且質樸。
回憶幼年,小學課本上有一篇叫《鐵人王進喜》的課文給他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王進喜服務群眾、勇擔重任的品質像一粒種子在幼時的許啟金心里被埋下。“剛上班的時候看到一本書,叫《工人階級的光輝形象王鐵人》,我就買了下來,那時候我就把王進喜當成標桿,想成為王進喜那樣的人。”
許啟金的回憶像汩汩細流,1994年其所在的單位有五條老舊線路要改造,“當時工程量大、時間緊、任務重,我報名參加了這項工程,工程期間起早貪黑,提前兩個月完成了任務。”由于在工程中表現突出,1995年12月,組織上批準了許啟金的入黨請求,從此他成為一名員。
許啟金的日常工作就是在野外巡查電力線路,在高空鐵塔上檢修,“我的技術專長是高壓線上帶電作業。”
喜歡搞一些小發明、小創造的許啟金在會上還介紹了自己的發明創造。“今天我帶了一樣小工具,叫‘拔銷器’,它的作用是把高壓線路的絕緣子片一片一片地組裝起來。這是我親手制作的,它小巧輕便、操作簡單、易于攜帶,在使用過程中,它能夠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勞動強度,我的工友們都喜歡用。”
作為新時期的黨員工人代表,許啟金見證了中國電力行業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前夕,我國的發電裝機容量不到185萬千瓦,年發電量僅有43億千瓦時,分別排在世界上第21位和第25位。許啟介紹,“現在我們國家的發電裝機容量、年發電量、電網規模都居于世界首位。我們國家的最高電壓等級,交流是1000千伏,直流正負1100千伏,應該說我們國家的特高壓技術世界領先,電網全球最安全,電能越來越清潔。
未來中國的發展需要更多高技能的一線產業人才,以許啟金為榜樣的新時期黨員工人代表,除了仍然在干事創業的平臺上發揮著光和熱,也在為明天的中國繼續培養新生力量。
“我現在帶的徒弟大多是年輕人,高學歷、眼界寬、接受能力很強。”目前,在單位許啟金已經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除了教徒弟們生產經驗和技能,許啟金還給徒弟們樹立了肯學習、肯鉆研的榜樣,讓他們成為既有干事熱情,又有干事能力的人。許啟金驕傲地說:“我帶的徒弟去年也有全國勞動模范,特別是我現在帶著的一批年輕人,都在生產一線,在干一些實際的工作,他們在技能方面提高很快。”
許啟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付出了100%的努力,讓百姓用上“放心電”、“滿意電”一直以來都是他的職業追求。“算起來,我已經是有26年黨齡的老黨員了,回想起來我的入黨初心就是當一名好電工,給鄉親們送去光明電。遇上急難險重任務,第一時間沖上去。幾十年來我也一直是這樣做的。”
責編:葛思琦
審核:辛 然
本文來自【海報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