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電視劇陳小藝-母親電視劇陳小藝是誰演的
《煙火人家》:同樣演控制欲強的媽媽,徐帆和陳小藝誰更勝一籌?
你好,我是相楊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圖片來源于網絡
由徐帆,梁靜,李小冉,馬思純,孫千,宋春麗等出演的都市家庭劇《煙火人家》已于近日開播,這部根據豆瓣閱讀作者易難所作的女性小說《她和她的群島》改編的劇集,一經播出,便得到了很多觀眾的廣泛關注。
這部劇講述了一個大家庭的故事,宋春麗飾演的喬海云,曾經是一位雷厲風行的女強人,退休后在家安逸養老,她有三個女兒孟明瑋,孟宛青,孟以安,這三個女兒性格完全不一樣,她們各自的家庭,也各有各的故事。
這篇文章我們來重點聊一聊孟明瑋。
圖片來源于網絡
孟明瑋是一位控制欲極強的母親,她對女兒李衣錦簡直是360度無死角的控制著,導致她與女兒的關系非常的不好。但可以看出,她是真心為了女兒好,也許是她自小跛腳,也許是因為她在婚姻中沒有得到過太多關心和愛,也許是她覺得自己錯過了很多機會,她不希望女兒活得像她一樣,只是她不懂,她的這種控制欲,將女兒的半生都扼殺了。
李衣錦過年去了男朋友家,第一次沒有在家過年,她在男朋友家受盡了屈辱和冷眼,最后還被趕了出來,當她回到家,迎接她的不是關心和詢問,而是審訊和指責,她忍無可忍,只得提前回到上海工作。
圖片來源于網絡
但孟明瑋對女兒的控制并沒有因為李衣錦的離開而變淡,反而更加的變本加厲,她不停的給女兒打電話發微信,試圖用一些關心的語言緩解兩個人之間的矛盾,但顯然這并沒有讓女兒接受,反而對她更加反感。
孟明瑋甚至沒有經過女兒的同意,便私自替女兒辭職,一心想讓女兒回到她身邊當個普通的老師,并沒有征求過女兒的意見。
李衣錦從小到大活得沒有一點隱私,她的東西會被孟明瑋翻,看一本小說都會被孟明瑋罵很久,孟明瑋干涉著她的一切,哪怕李衣錦已經三十歲了,孟明瑋依然要管著她,控制著她,絲毫不覺得這種行為很過份。
是的,她不覺得,她覺得她是愛女兒的,她可以為女兒操心,為女兒付出,為她規劃好一切。
圖片來源于網絡
同樣以愛為出發點,控制欲爆棚的母親,還有前一陣子剛剛完結的電視劇《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中的趙秀麗。
趙秀麗的控制欲讓兒子陳若軒得了抑郁癥,險些輕生,只不過陳若軒真的很命苦,最終被一場意外的車禍帶離了人世。失去兒子的趙秀麗,又將控制欲轉接到了女兒陳若華身上,她處處控制陳若華,上到工作,下到交男朋友,只要陳若華不聽她的話,她就作天作地,甚至以死相逼。
圖片來源于網絡
陳若華也想過輕生,但是她不是弟弟,她決定反抗,她處處與母親唱反調,順著她的安排生活,甚至發揮得更上一層樓,這讓趙秀麗對女兒一點辦法都沒有,漸漸地再也掌控不了女兒了。
陳若華為了脫離母親的掌控,決定接受一場交易的婚姻,但是趙秀麗是絕不會讓女兒這么做的,只是陳若華這個時候,完全聽不進去趙秀麗的話,無奈之下,趙秀麗只得發動幾個朋友,在結婚當天悄悄將女兒送走,而自己留下來面對有背景的“女婿”。
最終,母女在淚水中完成了和解,我想《煙火人家》中的孟明瑋和李衣錦的結局也會是這樣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
其實孟明瑋也好,趙秀麗也好,不能否認的就是,她們對女兒都是深愛的,只是她們用的方法實在是讓人窒息,而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父母不在少數,他們將自己的思想,生活習慣強制性的加在兒女身上,一旦孩子不接受他們的安排,便會斥責,哭泣,更有甚者,以自己的生命相威脅。
我想說,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父母一定是為我們好的,但是我們畢竟長大了,我們有獨立的思想,有自己想要走的路,有時候不要小看這種控制欲,它真的會影響一個孩子的未來,會導致很多心理問題,也會造成很多悲劇。
這個問題,要重視的,大家說對嗎?
張嘉益陳小藝新劇開播,一口氣刷完8集,我卻一言難盡
5月28日,已經壓了6年的“新劇”《安娜的愛人》低調網播。
這部劇陣容十分強大,不僅有“叔圈頂流”張嘉益,還有國民演員陳小藝,最近翻紅的李承鉉,以及董潔、王琳等一眾戲骨。
外國明星出演,五大實力派助陣,“壓了6年”更賺足了噱頭。
該劇一開播就放出了8集,剛上線播放量就突破100萬,看得出觀眾們的期待值很高。
有張嘉益的劇,番茄君自然不能不看。
張嘉益名聲在外,《白鹿原》《裝臺》《山海情》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越老越紅的他,從未停止進步,這兩年更成了號召力最強的男演員之一。
但連夜一口氣刷完8集,觀感卻一言難盡。
在劇集制作越發成熟,流程越發標準化的今天,一部6年前的劇從過去穿越到現在播放,肯定會有很多不適感。
無論從運鏡,打光還是服化道上,都能明顯感覺這是一部有“年代感”的劇。
就像看到劇中女主拿著iphone6,就瞬間感到有點出戲。
但這并不是最主要的,有許多古早年間的劇,放在今天依舊是無法復制的經典。
之所以讓人產生這種觀感,是因為《安娜的愛人》本身的劇作質量,實在乏善可陳。
番茄君今天不妨帶大家好好扒一扒這部劇,看看一部積壓6年的作品,槽點到底從何而來。
整部劇從一場無妄之災開始。
女主角安娜(陳艷茜 飾)意外摔傷,雖然神志清醒,但到醫院的時候,已經失血過度。
本來輸血是個極簡單的事,但偏偏安娜的血型,是極其稀有的Hh孟買血型。
這個血型,全國僅有30例,要救命不太可能。
醫生查了下世界血庫,發現馬來西亞有一例,而安娜的朋友趙平凡,正好有一個在馬來西亞從事血液研究的同學,他就有這種血型。
這個同學,就是李承鉉飾演的林志鈞。
林志鈞承諾,他第二天就會帶著血液從馬來西亞飛往中國。可到達機場的他,卻搪搪塞塞,表現怪異。
十萬火急的救命之事,他下飛機的第一個要求,是去賓館開個房間。
原來,他帶的血不是現成的,而是下飛機后從自己身體里抽出來的血。
輸完血后,安娜果然好轉。
看著這個中文八級,溫柔善良,從千里之外坐飛機過來拯救自己的國外大帥哥,安娜沒管住自己的戀愛腦。
一來二去,兩人從約飯到約會,從擁抱到親嘴,順理成章地走到了一起。
其實這兩人是門當戶對的。
安娜母親是國內房產公司的老總,她是名副其實的千金小姐;林志鈞的老爸也掌管著馬來西亞最大的家族企業之一。
公主配上富二代,童話里最完美不過的愛情,于是安娜決定閃婚。
父母拗不過姑娘,婚禮就搞起來了。
正當全家興高采烈地準備盛大的結婚慶典時,林志鈞卻突然回了吉隆坡。
而他乘坐的輪船出了事故,在沉入水底之前,林志鈞跟安娜打電話告了別。
安娜怎么都不相信這是真的,急盼夫歸的她,再次向父母撒謊,結果婚禮當天,她竟然身穿婚紗,抱著林志鈞的照片出現在了婚禮現場。
襯著白色的花朵和裝飾,喜慶的婚禮似乎變成了林志鈞的葬禮。
而這個神秘的男人,到底是死了,失蹤了還是回到了馬來西亞,繼續過著自己的生活?
安娜一無所知,她也決定用自己的方式解開這一切。
林志鈞到底是什么人?他為什么要先救人后騙婚?
這些懸念,就留給大家自己看。
從類型上來說,即便放在今天,《安娜的愛人》也是一個足夠新穎的題材,它在愛情中融入了懸疑元素,每一集都會有一個小小的懸念,勾著觀眾往下走。
導演劉惠寧,是妥妥的實力派,他的《半路夫妻》《我的父親母親》《少年派》,都是叫好又叫座的電視劇作品。
尤其劉惠寧與張嘉益合作過多次,就連《白鹿原》,他也是主創加監制。
按理說,有實力導演和戲骨演員助陣,《安娜的愛人》應該不會差。可沒成想,它幾乎把現代偶像霸總劇的坑,一個個踩了個遍。
不吐不快,今天番茄君破個例,為大家盤點一下《安娜的愛情》中,六個無法讓人理解的雷人槽點。
一、水土不服的李承鉉
李承鉉,近兩年在中國有點火。
先是在《披荊斬棘的哥哥》中,李承鉉大秀了一把舞臺實力,在中國圈粉無數。
之后,又高調公布與戚薇的二胎消息,并坦誠二胎跟媽媽姓,這讓李承鉉的人緣再次爆棚。
不過,李承鉉的演技,番茄君是不敢恭維的。
雖然看起來年輕一些,但他的表演狀態,還停留在油膩霸總套路里。
臺詞也總有種生人勿進的疏離梳理感,因為與語言原因,后期配音的音色與李承鉉的形象也有差距。
尤其是對不上的嘴型,更容易讓觀眾一秒出戲。
追女孩子,不是聚餐里玩兒“大尺度”的游戲,
就是每一部霸總劇里都會出現的生日驚喜。
看這棱角分明的劍眉,瞪著眼珠的神態,連發絲都固定的造型,再加上臺詞“知道你喜歡恐怖片,所以讓你親身體驗一下”——簡直是承包魚塘的現代版,只給人一個感覺:油膩。
無論在舞臺上多么優秀,劇中的李承鉉,表現出了嚴重的演技水土不服。
二、女主面部僵硬的表演
劇中不少人物在表演上,也是一言難盡。
女主陳艷茜,2014年以美女身份登上《天天向上》,而后出道。她畢業于上戲播音主持專業,表演并不是她的長項。
履歷表中,陳艷茜基本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8年來作品反響平平。在《安娜的愛人》中,她飾演女一號安娜,表現流于表面,一個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的病人,昏迷了兩天,連妝容都這般精致,實在讓人費解。
在生活化的場景中,表演用力過度,給人一種“演”的感覺。
例如,玩游戲輸了,看她的表情,面部僵硬,神情也不夠自然。
一個生日驚喜,她眼神呆滯,嘴巴半張,給人驚嚇居多,驚喜不足的感覺。
哭戲更是不用提了。
陳艷茜的表演,還停留在最淺層的技巧階段,甚至聲臺行表這些基本功都還不過關,說實在的很難在一部劇中撐起女一號這樣的角色。
至于番茄君期待的張嘉益,鏡頭則實在太少,看了八集,出場不到8次。
每次要么在高爾夫球場揮桿,要么坐在辦公桌前說幾句念白,根本沒有發揮的余地。
而多年不見的陳小藝,在人物情感傳達上也并不豐富,既沒有母親的柔中帶剛,也沒有老總的霸氣。
兩位老戲骨,在這部《安娜的愛人》中,可謂遭遇了滑鐵盧。
三、難以自洽的劇情邏輯
作為一個工科男,番茄君看這部劇的過程中,有很多難以理解的劇情邏輯,似乎編劇有意制造諸多漏洞,引導大家來找茬。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林志鈞在生命的最后時刻給安娜打了電話告別。
安娜前腳還在接電話,后腳就看到沉船事故在新聞上播出了。
這中間間隔不到10秒鐘。
大家可以想一想,海上的船出了事故,搶救是需要一定時間的,新聞更不可能在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就播出。
從事故發生,到海域搜救,再到新聞播出,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可在劇中,這三個環節幾乎是同步進行的。
林志鈞還在打電話告別,新聞里的死亡人數就統計出來。
幾百萬人口的城市,找一個人可謂是大海撈針。
但獨自前往馬來西亞的安娜,不靠警察,不靠富豪老媽,不用任何公司和家中的資源,愣是靠著一個手機里的幾張照片,就找到了徐秋顏的店,還打聽到了她的名字。
類似的劇情漏洞在劇中還有很多,番茄君就不一一列舉了,看到這些難以自洽的神邏輯,劇情和現實的割裂感嚴重,挑刺點的觀眾,根本看不下去。
四、不明所以的人物動機
《安娜的愛人》中,人物都是扁平的。
安娜喜歡早起看到丁香花,中午喜歡喝陽光下的咖啡,晚上喜歡在海邊,聽著藍調布魯斯看月亮……
這城市小資的情調,怕是沒幾個普通人能讀懂。
她跟林志鈞的愛情,只能用“戀愛腦”三個字來解釋,因為兩人相處時間太短,他們相處的細節,都是閃回似的蒙太奇展示,劇中完全沒有過渡。
第一集救人結婚,第二集就沉船死亡了。
除此之外,其他人的動機也很奇怪。
看到自己的女兒失血過多面臨生命危險,安娜的母親沒有絲毫慌張。
聽到自己的兒子遭遇海難生死不明,張嘉益飾演的老總父親,心里沒有半點漣漪。
只念叨了一句“這可真是個噩耗”,就打球去了……
林志鈞的妹妹更是奇葩。
安娜專門跑到馬來西亞找她,她避而不見,還告訴整個街道的人,讓她們撒謊說不認識自己。
結果人家前腳回國,她后腳就跟到了人家家里自報家門。
合著機票不花錢嗎?
更奇怪的是,劇中角色都喜歡反問句。
找人一找一個準,被找的一方,都喜歡問一句:“你怎么知道我在這?”
大白天逃班,路遇突然回來的老板,做最慫的表情,說最狠的話:“頭兒,你怎么回來了?”
不得不說,像這些對劇情毫無裨益的口水臺詞,讓角色的行事邏輯全無。
五、玩笑似的服化道
看得出,《安娜的愛人》在服化道上是極力節省經費的。
李承鉉的兩次受傷,第一次是在右臉蛋子。
第二次變到了左臉蛋子。
兩次受傷,沒有任何劇情交代,用兩個創可貼,就糊弄過去了。
同樣是飛馬來西亞,第三集和第四集中,安娜和徐秋顏不僅是坐同一趟班機,在同一個候機口,甚至就連坐的位置,皮箱擺放的方向,都一模一樣。
場景相似,道具省錢也就罷了。
最讓番茄君好奇的是,整部劇關鍵的驅動力,都是靠安娜家的祖傳低血糖必殺技——暈倒。
劇就是以安娜受傷暈倒開頭的,
之后,林志鈞在賓館暈倒,安娜老爸在婚禮上暈倒,
隨后,安娜在馬來西亞暈倒,
安娜在夢里暈倒,
安娜在墓碑前暈倒……
鹿安娜似乎對暈倒有種特殊的癖好,她總在不同的時間、地點,穿著不同的衣服,與腳下的大地親密接觸,把周遭的人折騰地手忙腳亂。
似乎沒有“暈倒”這個buff,《安娜的愛人》這部劇,故事是講不下去的。
六、插畫、奇幻、MV的亂入
除了這些,《安娜的愛人》給番茄君最大的觀感,就是各種類型節目的雜糅,拼接和剪輯。
一段好好的故事,偏偏要插入青春風滿滿的幾幀動畫。
正當番茄君提高了對動畫耐受度的時候,漫天飄雪的唯美MV又來了。
好,動畫,MV我都接受,可主創的腦洞顯然被低估了。
他們還在這部偶像愛情劇中,插入了奇幻元素。
當李承鉉變成“吸血鬼”的那一刻,番茄君的大腦是宕機的,意識是模糊的,智商是不在線的。
我想破頭也沒想明白,這樣雜糅的風格能給這部劇帶來什么好處。
一會動畫一會紀錄一會風景一會奇幻……一部劇當四部看,真是看不了吃虧也看不了上當。
除了這些,《安娜的愛人》還有不少問題,限于篇幅,番茄君就不一一說了。
它的質量,與6年前或6年后上線,一點關系也沒有。
本質上,這就是一部典型的霸總偶像劇,老戲骨和懸疑元素,不過都是幌子罷了,還望各位擦亮眼睛再看了!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