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學生村官_河北省大學生村官2022年報名時間
開欄語: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美麗鄉村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精神家園。這一份“鄉愁”的背后,離不開千千萬萬基層干部的奉獻與擔當。他們一心為民,用腳步丈量振興路,始終堅守在農村工作的一線;他們用質樸的語言對話農民群眾;他們充分發揮著員先鋒模范作用,勇敢擔當,埋頭苦干,勇毅前行!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駐村第一書記。
為了“感受榜樣的力量 助力鄉村振興”,邯鄲新聞傳媒中心晚報新農村版開設“一線書記話振興”專欄,向您講述第一書記勵志、感人故事。
曲周縣90后大學生村官吳振興從河北師范大學畢業后,就積極投身軍營。退伍后,他成為一名教師,但總覺這不是自己的夢想。2020年12月,他積極投入家鄉的建設,回村任職黨支部書記一職。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日前,記者采訪了這位意氣風發的大學生村官,吳振興就鄉村振興談了自己所做出的努力及夢想。
積極投身于鄉村建設
吳振興告訴記者,他出生于1993年,是一名黨員。2011年至2015年就讀于河北師范大學體育系,優秀畢業生,優秀學生干部;畢業后于2015年至2017年,在武警湖北省總隊荊州市支隊松滋市中隊服役,優秀義務兵,曾在2016年武警湖北省總隊武警特種兵比武大賽中榮獲嘉獎一次,榮獲荊州市支隊優秀哨兵兩次。退伍后,他在曲周縣職教中心擔任體育教師三年。
出身農村的吳振興始終覺得,建設美麗鄉村,服務農民,帶動鄉村振興才是他的夢想。于是,他抓住鄉村振興的機遇,投身到鄉村振興中,實現自己的價值。2020年12月,他積極響應組織的號召,投身于相對曲周縣城比較偏遠的侯村鎮西王堡村,任黨支部書記一職,積極投身到鄉村建設中。
優化干部隊伍及辦公場所
“既然選擇了遠方,哪怕風雨兼程。”上任后,吳振興逐一拜訪歷任村干部、黨員、村民代表和在外能人,對村內情況進行了解,侯村鎮西王堡村人口1918人,黨員47名,預備黨員1名,全村共分六個網格。村內無集體產業,人均收入較低,面對當前的這種狀況,他倍感壓力,村班子成員年齡偏大,工作推行能力較弱。因此,他對村內班子大刀闊斧地進行了人員調整,吸收村內精干力量,注入新鮮的血液。
村委會長久失修,房屋漏水漏雨,室內墻面脫落,根本不適合辦公使用。黨建陣地的不穩,使他不敢有一絲的懈怠,面對這樣的情況,經兩委會的同意,他決定要夯實服務群眾的陣地,要高標準的把陣地建設好!可是,說話容易做起來難,首先他請教了村內的能工巧匠,對村委會的整修建設進行提前謀劃和預算,提高整修標準,縮小開支。但是資金是個老大難,他拿出了自己之前的退伍費10萬元墊資整修,對村委會里里外外全面實施開展,院落采用了白色和灰色搭配的徽派建筑,補修房屋漏洞,平整屋內屋外地面。
他還增加各類黨建牌匾,高標準地建好村委會各類辦公場所,電腦、打印機、辦公桌椅、綜合服務站等,陸續投入到使用中,切實方便村民在村委會處理各類需求。
對村里環境進行綠化
火車快不快全靠車頭帶。在人居工作環境當中,吳振興告訴記者,回村的后的第一印象就是出門兩腳土和泥,垃圾漫天飛,感覺很不好。為了改變這一面貌,他首先對村內的綠化工作進行展開,經過村、支兩委的商議,并且根據當時的政策,在2021年的春季,西王堡村開展了大面積的綠化行動,斥資16萬元,在村連接線栽種了2000余棵國槐,對村內的街巷道栽種了1000棵金葉槐、100棵龍爪槐、冬青1000棵。
雖然綠化有了,但是常年以來村民沒有固定的娛樂活動場所。面對這樣的情況,吳振興挨家挨戶進行走訪,聽取群眾的意見,決定在村東利用空閑宅基和閑置坑塘改建兩座小型的娛樂廣場,以供村民健身活動。想法是好的,行動起來確是困難重重,在確定地址后,他和村支兩委干部對利用的場地戶主進行做工作、談心,一次不行就兩次,經過多次的開導和協商,使戶主打消了各種懷疑的念頭,從而支持了他們的工作。
但是苦于缺少資金,他思來想去,既然沒有,他們就自己動手。在村內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對其中的一座空宅基,他和兩委干部親自動手,進行施工;對其中的一個垃圾坑塘他們采取了回填后建設,歷經兩個月的時間,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高標準改建了兩座合計面積約500平米的小型娛樂廣場,并且栽種了40棵觀賞海棠,之前的垃圾坑成為了現在的小花園廣場,村民的幸福感提升了很多。
對街道進行硬化、亮化
西王堡村的街巷道硬化工作是全縣倒數,沒有一個像樣的街道和巷道,全是土路,只要有雨雪天氣,到處都是泥濘不堪,出行問題是個老大難。為此,吳振興主動請纓,對村內的街巷道全部實施硬化,對兩委干部實施分工細化,分包到干部頭上,歷經4個月的時間,巷道面積3萬多平米、便道面積1.5萬余平方米全部硬化到位,但是隨之而來的是所使用的各類材料資金不足。雖然村莊的面貌煥然一新,可是拖欠的工程資金非常多,本著“我是黨員,我是軍人,服務在前,沖鋒在前的想法,”吳振興向身邊的好友、親戚東拼西湊,抵押了自己婚車,能想的辦法都想了,還清了各類工程所用資金90萬余元。
他感覺作為一名黨支部書記,作為一名軍人,只有干在前,做表率,才能帶動其他黨員干部,才能凝聚黨心民心,才能贏得群眾的支持;同時為了方便村民在田間地頭的耕作,通過了解政策,協調土地,處理土地矛盾糾紛,成功將擱置的2017年田間路修建工程重新開啟,硬化面積7000余平方米,極大地提高了村民的出行便捷度。
2021年在全縣開展清產核資工作中,他對西王堡村農村集體地進行規范規整,清理村南集體地19畝,集體回收承包資金4萬余元。為了更好地提升村民幸福感,經過村支兩委的商議和村民代表的同意,他為全村全域安裝太陽能路燈90盞,極大地提高了村莊亮化程度,村民夜間在小廣場上開展各類廣場舞、扭秧歌等娛樂活動,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夜間生活,讓群眾過上有滋有味的鄉村生活。
人居環境改善后,吳振興積極發展集體經濟,提高村委的收入。他告訴記者,西王堡村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種植村。他經過多方觀察,全面考察,對村內的少數養殖戶情況,進行探索和深入的學習,致力于發展村內蛋雞和種豬養殖產業,提高人居收入,摸索大面積種植金銀花產業,鼓勵和尋找適合本村發展的各類產業。
“生逢偉大時代,我們何其有幸,讓‘青春’與‘鄉村’‘雙向奔赴’,我定當響應黨中央的號召,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我想趁著年輕,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吳振興說。曲周縣侯村鎮龍保嶺書記對吳振興評價很高。他表示,自從吳振興擔任西王堡村村支部書記后,西王堡村無論是人居環境,還是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激情都得到極大的改善、改變。吳振興任職兩年間,西王堡村先后榮獲“邯鄲市優秀基層黨支部”“巾幗建功先進集體”。吳振興也被評為“邯鄲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先進個人”“邯鄲市鄉村振興青年先鋒”、曲周縣“身邊的青春榜樣”。
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李治勇 張勝新/文
3月2日邯鄲晚報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