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中部影院附近市場(阜新中部醫院)
在阜新圓夢創業孵化基地,王浩霖,這位“80”后創業青年與北京影視傳媒大學一同畢業的阜新籍三名大學生,共同開辦了阜新市蜂巢文化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目前,正在拍攝制作系列片《鄉味記》,將阜新手工粉、大醬、鐵鍋燉、干豆腐、水豆腐等鄉土氣息濃郁市委“阜新特色”純手工制作的美食搬上銀幕,傳承阜新古老的鄉土文化。他高興地說“市市場監管局在創業基地開辦的‘辦照服務直通車’,讓我們這些回鄉創業的大學生,足不出戶就能拿到營業執照。” 今年以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充分發揮職能優勢作用,堅持“兩手抓,兩不誤”,一手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一手抓扶持發展市場主體,采取多項行之有效的舉措,鼓勵支持小微企業復工復產,恢復營業,引導個體工商戶做大做強,轉企升級,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截至4月底,阜新市市場主體已突破15萬戶大關,達到152434戶,較去年同期相比增長6.62%。僅今年前4個月,全市就新設立各類市場主體5312戶。全程電子化工作在全省排名第五。
一是制定優惠政策,扶持企業發展。市市場監管局會同市發改委、國資委、銀保監局、稅務局、人社局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應對疫情影響加大對個體工商戶扶持力度的若干意見》。從方便市場主體準入、降低個體工商戶經營成本、鼓勵個體戶復工復產,以及稅費減免,電費緩繳,調整貸款期限,許可證延期,組織“云”招工等多項舉措,助力市場主體盡快復工復產,開足馬力,奪回疫情防控帶來的經濟損失。 二是持續推進市場主體準入便利化。進一步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持續推進“放管服”、“證照分離”和“多證合一”改革,不斷強化“照后減證”,簡易注銷和企業自助核名。進一步簡化行政審批環節,優化企業登記審批流程,引進“容缺機制”,做到企業登記注冊“一窗受理、一人通辦、一辦到底”,落實“一次不用跑”或“最多跑一次”清單,實行“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全面壓縮企業辦照時限,將企業開辦時間由“天”壓縮至按“時”計算,在市行政審批服務大廳登記注冊窗口率先試點實行“兩小時辦結制”。 三是實行“三專四個一”服務,實現全程電子化。為使小微企業盡快復工復產,市市場局開啟了“登記注冊直通車”服務模式,建立實時聯絡機制,設立登記注冊聯系點,實行“三專四個一”服務,即組成專門團隊、指派專人、專門為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服務;“回答問題一次清、咨詢事項一紙清、發放材料一次清、辦理業務一筆清”。實施網上申報,現場辦公,現場審核,送照上門,打通便民利企“最后一公里”。 四是助企融資,精準扶持。全力支持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在線辦理動產抵押登記和專利申請,商標注冊。鼓勵利用股權質押、動產抵押、商標專利權質押、信用擔保等方式助企融資,激活市場主體“休眠”資產。開展“百億送貸行動”,通過送貸進企業、進鄉村、進園區和送貸促增收、送貸助轉型等活動,幫助市場主體解決創新創業中融資難、融資貴等困擾發展的瓶頸問題。 五是走進“雙創”園區基地,面對面指導服務。市市場局始終堅持“項目為王”的服務理念,結合企業復工復產,開展以送政策,送服務為主要內容的“雙送”活動,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市局主要領導親自帶隊先后走進海洲區智能無人機基地、細河區圓夢創業孵化基地、新邱區“百年國際賽道城”和阜蒙縣鑄造產業園區開展走訪調研,指導智能無人機基地健全人才培養機制,鼓勵企業與駐阜高校和人力資源部門加強溝通協調;指導基地企業與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合作共建科技成果轉化“云”平臺;指導“百年國際賽道城”加快市場主體聚集,擴大總量規模。引導企業加強專利產品和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申報。 六是鼓勵“個轉企”,提高抗風險能力。為促進個體工商戶轉企升級,市市場局制定出臺了《阜新市加快推進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工作實施辦法》,細化15條扶持政策,分解任務指標,層層傳導壓力,挖掘潛力,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間,實行登記注冊“網上辦、不見面、零跑腿”,建立企業復工復產聯絡員制度,出臺了《阜新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二十條》政策措施,啟動疫情防控物資生產經營應急審批模式,對食品、藥品、醫療器械、特種設備、計量、工業產品相關許可證及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通過“阜新政務服務網”實行預約辦理,延長行政許可證期限至疫情解除之后1個月。扶持引導天津天士力制藥(遼寧)有限責任公司、遼寧嘉泰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順利轉型生產一次性醫用口罩,從而結束阜新沒有生產醫用口罩的歷史。 截至4月底,阜新市已完成“個轉企”82戶,累計完成4274戶。百億送貸20773萬元,惠及市場主體1367戶。辦理動產抵押登記45件,抵押金額10.25億元。
來源:中國阜新門戶網站